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第379节

  累计斩杀超过三十名敌人,便会被授予‘上等勇士勋章。’

  获得中等勇士勋章的人,就已经是个狠人了。

  能获得上等勇士勋章的,更是堪称兵王、屠夫,战场上若是遇见这种人,只能祈求逃命吧。

  上等勇士勋章的含金量和难以获得程度,还要远远超过

  这是专门授予将领的,纯金打造,同样是分上中下三等。

  不看杀敌数量,而是根据将领在战场上的整体战争贡献来决定的。

  王大贵率军斩杀了一百多名敌军,又俘虏了敌军大将,有资格获得中等日月勋章。

  将两枚勋章挂在王大贵的右胸位置之后,李骁又拿起了一根手指长的铜钉。

  只不过铜钉的钉冒有龙眼般大小,正面看是一个太阳图案。

  李骁将其交到王大贵的手中,沉声说道:“把这枚铜钉,钉在你的左胸甲片上。”

  “这就是你的副千户标志。”

  棉甲中间的甲片,就是靠着炮钉固定在既定的位置上。

  这个标志也一样,穿透胸前的棉甲,从里面锁死,将钉冒露在外面,正好可以让人看到钉冒上的图案。

  李骁搞出来的,实际上就相当于军衔制的前身。

  普通士兵的棉甲,左胸位置是空的。

  而最基层的副什户,左胸位置则会挂上一个月亮图案。

  什户的标志,会在月亮图案下面增加一道横线。

  副都尉两个月亮,都尉两个月亮一道横线。

  副百户三个月亮,百户三个月亮一道横线。

  三个月亮封顶,副千户就成为一个太阳。

  之后的千户、副万户等,以此类推。

  所以,王大贵的副千户,就是一个太阳图案。

  什户、都尉、百户、千户、万户、都统。

  总共六级十二等。

  随后,李骁又将代表副千户身份的另一件物品,银鹰骑兵刀,授予了王大贵。

  左手骑兵刀,右手拿着炮钉,王大贵重重抚胸,向李骁行礼道:“末将王大贵,誓死效忠大都护。”

  李骁轻轻点头,将其扶起,随后便对第二人进行授职。

  孙大川同样也是武卫军的副千户,胸前挂一个太阳,授予银鹰骑兵刀。

  只不过在战功上比王大贵次一点,只得到了‘下等日月勋章’。

  但个人武力更强,被授予了‘中等勇士勋章’。

  接下来,授职仪式有条不紊的进行。

  杨守敬被正式授予武卫军百户,胸前挂三个月亮加一道横线。

  很快,第一镇的所有副千户和百户全部补齐。

  然后就是第二镇、第三镇。

  直到过去了快一个时辰,杨守正才终于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和其他九人一起站在了日月战旗之下。

  这还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站在李骁面前。

  看着这个比自己还要小几岁的男人,杨守正心中竟然罕见的出现了紧张的情绪。

  他有一种感觉,李骁那雄壮的身体里面仿佛蕴含着强大的力量,一旦爆发,足以将自己撕碎。

  面露淡笑,如若春风的脸庞,似乎非常的温柔可亲,但却能时刻感受到一种摄人的力量。

  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直刺内心,仿佛任何想法都瞒不过李骁的眼睛。

  “杨将军是个优秀的将领,更是一个优秀的父亲,培养出了你们这对龙兄虎弟。”

  李骁站在杨守正的面前,沉声着说道。

  世家子弟中的确有很多纨绔,但同时也有很多人才。

  从小接受精英教育的他们,见识和能力远超他人,从杨家兄弟身上,李骁也算是见识到了。

  “谢大都护!”杨守正面色激动的说道。

  李骁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说道:“你们兄弟如今是我北疆的人。”

  “你们父亲的仇,就是我北疆的仇。”

  “迟早有一天,会给你们手刃仇敌的机会。”

  杨守正闻言,心中激动。

  想到的惨死的家人,想到了兄弟二人为了报仇而遭遇的苦难,他的眼眶微微红润。

  坚定的声音说道:“我们兄弟虽生于夏国,但却是北疆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生是北疆人,死是北疆魂。”

  “我兄弟二人,誓死效忠大都护。”

  杨守正重重的抚胸低声喝道。

  李骁面露欣慰的轻轻点头:“好!”

  真心换真心,自己真心对待杨家兄弟,自然也能换得他们的效忠。

  当然,也是因为这段时间中,李骁的鸡汤洗脑发挥了作用。

  不只是杨家兄弟,其他百户们对李骁的崇拜和拥戴,也是直线上升。

  而这个时候,旁边的瘦猴则是念到了杨守正的功绩。

  “杨守正,在东都一战中亲斩十人,率军斩杀一百零二人,俘虏叛军将领萧合突……”

  “今,授予杨守正中等日月勋章、中等勇士勋章。”

  “授予杨守正第六镇,副千户之职,兼领百户。”

  听到瘦猴的话,杨守正顿时惊呆了,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自己,副千户?

  要知道,在东都之战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都尉,本以为能转正百户就不错了,没想到竟然还提了一级。

  “大都护,我~”

  看着他惊讶的样子,李骁将两枚勋章戴在他的胸前,淡笑说道:“怎么?没信心当好这个副千户?”

  “不是~我只是~”

  杨守正神情忐忑,随即郑重的声音说道:“末将必不负大都护期望。”

  随即,李骁又授予他银鹰骑兵刀,和一个太阳的军衔。

  ……

  随着授职仪式的结束,三百名北疆军官算是圆满结束了这次的培训。

  李骁命令厨房晚上做了一顿大餐,烤全羊,煮牛肉等管够,西风烈更是敞开了喝。

  这一晚,很多将领都醉了。

  第二天一早,便各奔东西。

  第一镇和第四镇的军官留在金州,其他四镇返回驻地。

  龙城东门外,杨家兄弟正在告别。

  “老二,你留在武卫军中,一定要保护好大都护。”身穿崭新红边白甲的杨守正骑在高大的战马上,郑重的模样喝道。

  “放心,大哥。”

  “谁要是敢伤害大都护,先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杨守敬面色狠厉,坚定的说道。

  兄弟两人说了一番话之后,时间也差不多了。

  “老二,明年西海,我们兄弟再见。”

  这些百户将领们都听到了风声,明年如果没有变化的话,北疆会征调大军进攻夏国。

  这对于杨家兄弟来说,是最好的消息。

  终于能为家人报仇了。

  尤其是老大杨守正,所在的第六镇驻守西海,直面西夏,到时候正是攻打西夏的先锋军。

  随后,两兄弟告别。

  杨守正转身返回西海,只不过此次随同他们一起返回的,还有一支河西商行的车队。

  他们拖载着满满的货物,全部都是给第六镇补充的兵器,以及给第六镇发放的部分新式棉甲。

第233章 第二次东征西夏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消融的雪水顺着沟壑,从天山山脉奔涌而下,在吐哈盆地中冲出条条银练,滋润着沉睡的土地。

  回鹘百姓们早已将坎土曼磨得锃亮,成群结队地涌向农田之中。

  这是春种时节。

  男人们弓着腰挥动坎土曼,将板结的土块敲碎,女人们则将精选的棉种撒进湿润的土壤中。

  棉花,乃是回鹘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春种秋收,产出的棉花在北疆供不应求。

  只不过棉花价格并非是由市场决定,即便是再稀缺,也很难卖出高价。

  只因为,高昌的棉花和粮食受河西商行的经济调控,禁止私下买卖。

  河西商行会制定出统一的价格,将回鹘人手中的粮食和棉花收购回去。

  不会给回鹘人赚大钱的机会,但也能满足他们的日常糊口。

  经过了连日奋战,回鹘人终于将棉花种子洒进土壤之中,等待着生根发芽。

  但轻松的日子没过多久,便被一名来自哈密力城的官吏所打破。

  “迪辇阿大人,欢迎来到药葛罗寨子做客。”

  尽管知道这个官吏到来肯定没有好事,但是村子的头人还是露出一副热情的态度招待。

  药葛罗寨是哈密力城外的一个规模较大的寨子,人口超过了一千人。

首节 上一节 379/4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