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290节

  那张二公子继续说:其实,我也不必用强。如果我以后不准你租我家的田地了,你又租谁的田呢?只要我放出话去,谁会租田给你?

  你全家老小,可怎么活呢?你想眼睁睁地看着,你的父母饿死?

  田五没办法,屈服了。

  他眼睁睁地看着,妻子的新婚之夜献给了张二公子。

  其后,妻子不准田五碰她,不是怨恨田五,而是怕怀了张家的孩子。

  怕什么来什么,妻子的肚子果然一天天的变大了。

  后来,生下了一个男孩。

  那男孩刚生下来,就被妻子掐死了。

  “我要生个你的孩子!”

  如今,妻子已经给田五生了一儿一女。

  但是,妻子的这句话,让田五每每想起来都痛彻心扉!

  做张家的佃户,连有自己的孩子都这么难啊!

  “田五!还愣着干什么?”

  当田五听到喊杀之声,懵懵懂懂地拿着一把刀,来到营帐外的时候,队正的疾呼声想起。

  “快!归队!他们人少,只是虚张声势而已。二公子发话了。砍一颗脑袋,赏两贯钱!”

  “二公子……两贯钱么……”

  田五手握钢刀,远处不断有呼喊声传来。

  “刀枪在你们手里,谁平日里欺负你们,你们还不清楚吗?”

  “今晚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

  ……

  对啊,谁欺辱我了,我还不知道吗?

  不是那北方赵官家!

  不是这些深夜,要给张二公子为难的人!

  “杀!”

  田五陡然间大吼一声,挥刀向那队正砍来。

  噗!。

  这一刀有心算无心,又力道甚足,那队正的头颅竟直接冲天而起!

  “哈哈!痛快啊!痛快!两贯钱就想让我给你们卖命?我看你们都不值两贯钱!”

  田五自从出生以来,从没感到这么快意。

  点点火光中,他挥刀指向张家二公子的方向,道:“谁欺负我们,我们还不清楚吗?兄弟们,随我来!先杀张家老二,再杀他全家啊!”

第246章 大宋的海贸商,翘首以盼赵朔带来大航海时代!

  “砍了张家老二!”

  “杀光张家!”

  “反了!反了该死的大宋!

  “反了南方赵官家,投北方赵官家!”

  “北方赵官家,给我们分张家的田!”

  ……

  这支小队的民军见有了领头的,一时间对张家的仇恨,对朝廷的仇恨同时涌上心头,向着张家二公子的方向蜂拥而来!

  张家非常不是东西,宋国朝廷也丝毫不遑多让。

  到了现在,宋朝的税赋已经达到了北宋时期的五倍以上,除了夏秋二税以及身丁钱米外,又增加了经制钱、总制钱、月椿钱、版帐钱、田契钱、称提钱、折估钱、免行钱、翻引钱、纳醋钱、卖纸钱、户长申帖钱、保正牌限钱……等七十余种税收名目。

  甚至老百姓打官司,如果两诉不胜就要罚钱。如果胜了,则要向官府缴纳欢喜钱。总而言之,无论胜负,都要给官府钱。

  单单这些赋税也就罢了。

  朝廷对百姓敲骨吸髓,但因为巨额的贪墨和浪费,仍旧不敷使用。在再也想不出征税名目的情况下,来了个“预借赋税”。

  你今年缴了税,明年的交了没有?

  后年的呢?

  在赵朔发布《灭宋令》之时,江南地区南宋朝廷已经普遍“预借”了三年的赋税。

  平江(苏州)地区富庶,预借达到了六年。

  这次为了举兵勤王,吴潜大笔一挥,再“预借一年”,总“预借”达到了七年!

  什么样的家庭,能先交出七年的赋税啊!

  再富庶的地区,也经不起这样折腾!

  百姓们对南宋朝廷,心中早已充满了怒火!

  死吧!

  死吧!

  都去死吧!

  张家老二要死!

  张家全家要死!

  这大宋朝廷更要死!

  这些佃户们都经过了几个月的军事训练,知道如何使用他们的刀枪,现在更知道这刀该砍向谁,枪该刺向谁!

  功夫不大,张家二公子和他的十几名家丁被砍成了肉泥。

  不得不说,赵昀的《天下勤王诏》,完全是走了一招臭棋。

  不得民心,你玩什么总动员啊!

  北宋末年,南方有方腊起义,北方有张万仙、张迪、高托山等领导饥民与士兵联合的宣和大暴动。但是,金国比宋国更不当人,才一道勤王诏,几十万大军响应,救援汴梁。

  历史上的南宋末年。

  虽然有十万军民殉国的崖山惨案,但实际上民心早就不是向着南宋朝廷了,而是为华夏而战。

  一个显著事实是,当蒙古军破了襄阳,朝廷发布《勤王诏》要救临安时,总共也只文天祥和张世杰等大猫小猫两三只来勤王了。

  无他,蒙古军虽然比南宋朝廷更不当人,但差别没那么大。

  至于说指望士大夫?

  “要命不要钱”的,比“要钱不要命”的要多得多!

  如今,赵朔既不是异族,征服南宋也用的是汉军八旗,还允诺给百姓们分田地。

  谁还肯为了南宋朝廷出力?

  勤王?

  勤哪个王?

  百姓们更想勤的是那位北方赵官家!

  “反了!咱们反了!”

  “投北方赵官家!”

  “左臂上绑白布!左臂绑白布就是自己人!”

  “北方赵官家来了,分田地啊!”

  “杀破平江,发大财!”

  ……

  一时间,整个大营内的呐喊声,此起彼伏。

  当夜四更天的时候,李师勇和黄琼已经冲破了中军大营,杀死吴忠,将大宋状元郎吴潜生擒活拿。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一场大乱已经平息。

  战后清点,十万大军还有八万四千余人。

  其中正规军三千七百余人,厢军一万六千,民军六万五千左右。

  这远比李师勇等人想象中要多。

  当然了,他们明白,这场兵变如此顺利,不是他们多厉害,而是借了百姓们对大宋朝廷和地主的仇恨,以及赵朔大王的势。

  必须趁热打铁!

  大军立刻起行,当天中午时分,来到了平江城下。

  李师勇和黄琼、吴义、刘七亲自动手,在众目睽睽之下,将状元郎吴潜生生活剐,以示和大宋朝廷彻底决裂,势不两立之意。

  守城的宋老忠等宋军大将见状,既怕李师勇率领大军攻城,又贪图平江城内的金山银海,当天傍晚时分,主动开了平江城。

  当天晚上,平江城内火光阵阵,喊杀冲天。

  此时的平江城,既是天下少有的富庶之地,又远离政治中心,成为了众多致仕官员、名人隐士的居住所在。

  杀杀杀!

  斩斩斩!

  一时间,不知多少官员士大夫名人隐士的府邸,全家男丁被杀了个鸡犬不留。

  他们的妻子女儿,也要被那些乱兵、暴民们乐一乐。

  这都是他们应得的!

  这是他们欠那些被敲骨吸髓喊冤无门的平民百姓的!

  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平江城大乱三日后,虽然不能称为“内库烧成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但也差不了多少。

  直到这时候,李师勇等人才着手恢复秩序。

  按照他们原本的计划,这时候就应该出城,搜集各种船只,以备打不过大宋平叛的兵马,去太湖躲避了。

  毕竟,这里距离临安太近了,也就是五百里左右的路程。

  不过他们赫然发现,世道变了。

  得知平江兵变的消息之后,那些被欺压已久的佃户、奴婢们按耐不住了,纷纷揭竿而起,杀官员杀官户杀富户,焚地契、焚卖身契,甚至将那些大户的祖坟都掘了,挫骨扬灰!

  这场大乱,正在如同瘟疫一般,正在以平江为中心,向着四下里蔓延开去,甚至蔓延出了平江府。

  李师勇四人商量了一下,赶紧派人,联络平江府境内的各种义军头领。

首节 上一节 290/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