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面历史上,东线战争爆发前夕,苏军因为急剧扩军而存在极大的装备和军官缺口,乱象频出。
苏军一口气铺开了29个机械化军(61个坦克师和31个机械化师)的巨大摊子,另有198个步兵师,陆军总数虽然达到570万人,可装备严重缺乏。
例如第35坦克师,装备142辆T-26和29辆装甲车,卡车才120辆,防空武器寥寥无几。
又比如第40坦克师,全师只有19辆T-26和139辆T-37两栖坦克(3.2吨),并且全师仅94辆卡车作为后勤保障力量。
这甚至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
一句话总结就是——苏军明明可以整编出十几个齐装满员的机械化军,却把摊子铺太大了,搞出来近三十个缺斤少两的机械化军。
与之相比,伊凡罗斯反而更恰当。
伊凡罗斯在国力不足的情况下,集中有限的资源,组建了一支两百多万的精锐作为中坚力量,然后辅以成百上千万的征召炮灰部队。
另外从情报来看,伊凡罗斯陆军装甲战术也挺合理的。
商克怀疑这背后必有高人指点。
突然,他扭头问道:“伊凡罗斯那边有没有个叫图哈契弗斯基的将领?”
在他思考的这几分钟,萨博-莫妮卡一直在盯着他看。
男人,只有两种时候是最迷人的。
一是购物,钱包一掏豪爽买单的时候。
二是思考,聚精会神思索难题的时候。
久经情场的莫妮卡对此有自己总结的一套通用标准。
这时商克突然扭头,二人四目相对,反而把她吓了一跳。
她随意道:“这个姓氏的人很多,也许有十几个将领。”
商克想了想,又补充道:“贵族出身,家乡好像是斯摩棱斯克那边。”
“我知道顾问先生你说的是谁了。”莫妮卡点点头,没当回事,漫不经心地说:“伊凡罗斯总参谋部确实有这样一个人,不过他在监狱……哦,上个月被释放了。”
图图!真的是你!
“监狱?怎么了?”商克很好奇。
见他感兴趣,莫妮卡眉目含笑,娓娓道来。
“他也参与过大叛乱,被判处终身监禁,后来他在监狱中参与了一些战役理论的研究,得到总参谋部个别将领的赞赏。”
“于是有人向维罗妮卡女皇请求赦免这个所谓的天才,他被安排去了一个集团军负责整编和训练,但是工作的非常糟糕。”
“用你们汉语来描述就是满地都是鸡的羽毛,维罗妮卡女皇当然很生气,再次下令把他关进监狱,直到最近才再次释放。”
说罢,莫妮卡摊了摊手,她觉得这个图司机没什么本事。
听闻如此简述,商克忍不住笑了。
不愧是你!图图!
那么一切就都说的通了,伊凡罗斯陆军装甲战术和战役理论之所以发展的比较正常,多亏了图司机奠定理论基础。
后世人们用绯色拿破仑来赞誉图司机,他是一位卓越的理论家,大纵深作战和机械化战术都是他提出和初步设计的,称得上是宗师级人物,但是他的治军和统军能力就难以启齿了。
反正,得知这一情况后,商克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伊凡罗斯陆军当然不是完美无瑕的,但编制和战术都还算合理,得到了正常发展,又有狂热的复仇情绪加持,综合来看甚至不应该在战略上藐视他们。
“承受主要压力的是瓦尔兰德,只不过,我们需要对抗的敌人仍然很多。”莫妮卡无奈一笑。
匈尔瑞与伊凡罗斯接壤不多,边境线仅百来公里。
情报显示伊凡罗斯陆军在边境线上部署了一支普通的战役兵团,下辖:
|11个步兵师
|1个摩托化步兵师
|2个骑兵师
|4个坦克旅
这个战役兵团地面部队编为第10集团军,计约20万人;空军则至少有800架战斗机和240架轰炸机,分为3个航空军。
若是如此倒还好,可匈尔瑞东边还有个世仇罗曼尼亚,两国边境线有四百多公里。
欧战结束后,匈尔瑞被迫割让了特兰西瓦尼亚这片十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给罗曼尼亚,这无疑是令人耿耿于怀的耻辱。
罗曼尼亚现如今是农业国,人口约1900万,两倍于匈尔瑞,但工业比匈尔瑞更加薄弱,缺乏自行制造重武器的能力,其维持着一支约53万人的陆军,一共包含:
|27个步兵师
|1个摩托化步兵师
|4个山地步兵师
|4个骑兵师
|3个装甲团
这支陆军训练有素,但是装备来源五花八门,可称万国牌。
长期以来罗曼尼亚都在左右逢源,如若墙头草。目前来看,此国肯定会与伊凡罗斯处于同一战线。
正因如此,匈尔瑞必须防范罗曼尼亚,将一半兵力用于抵挡其入侵。
如果有复杂地形帮助倒还好,可匈尔瑞东部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也就是说40万匈军需要在广袤的大平原上对抗20万伊凡罗斯军队和53万罗曼尼亚军队。
匈尔瑞总参谋部计划节节抵抗拖延时间,最终防线是蒂萨河——这是一条贯穿中东部地区的河流,南北走向。
蒂萨河防线的修建工作始于六年前,苦于国力不支,防线由大量经过加强的土木掩体构成,少量钢筋混凝土永备工事作为坚固支撑点,大统制联邦半卖半送的高标号水泥发挥了重要作用,否则连这都做不到。
“蒂萨河平均宽度才一百多米吧?妨碍作用不大。”商克微微摇头。
“这已经是大平原唯一的自然地理阻碍了。”莫妮卡轻叹道。
这时候,若有所思的商克注意到蒂萨河上游有个叫蒂萨勒克的小镇,小镇在地图上标注有一个以前没见过的标号。
“这是什么?”
“水电站,蒂萨勒克水坝,你不知道么顾问先生,这是你的国家援建的哦。”
第80章 放马过来吧!
「我国疆土的边界由士兵的军靴决定。」
——传言叶卡捷琳娜二世致信伏尔泰所述
「皇冠的重量只能通过胜利来减轻。」
——叶卡捷琳娜二世致信苏沃洛夫
□
□
□
夏去秋来。
东欧的麦田熟透了,微风吹过,饱满的麦穗轻轻摇动,鸟瞰而下如若金色的海洋。
华莎以南数十公里的一座小山丘上,坐落着一处边境观察哨。
观察哨的东边就是波光粼粼的维斯瓦河,这也是瓦尔兰德和伊凡罗斯的界河。
几名瓦尔兰德陆军士兵正在无所事事的打牌,只有一名新兵还在好奇地摆弄哨所镜——大倍率双筒望远镜。
“穆勒还在看望远镜,难道河对岸有姑娘吗?”有人笑着调侃。
“你当初不也一样,从早到晚都离不开望远镜,还把眼睛灼伤了。”资历最深的豁免兵随口道。
几个人继续打牌,消磨时光。
“前辈,伊凡罗斯人经常这样演习吗?”新兵忽然问。
“是的,每年都有,他们总觉得我们可能会过河进攻他们。”豁免兵回答道。
“这是被害妄想症。我的姐姐是精神科护士,她偶尔会遇到这种病人。”有人嬉笑着说。
每年,伊凡罗斯军队都会在边境线附近组织军级演习。平日里,小规模的营团级演习也是常有的事。
年复一年,边防单位早就习以为常了。
今年秋天亦是如此。
北至明斯克、南及布列斯特、西抵维斯瓦河,一场尤为浩大的演习已经来到尾声。
演习名称:九月风暴行动。
这场演习以防御、迟滞、反击为主,旨在锻炼本国遭到大规模入侵之后的应对,假想敌是谁不言自明。
当然,从表面上来看是这样。
演习从开始到结束都大张旗鼓,出动了多个集团军,并无遮掩,事前伊凡罗斯帝国外交部还公开声明过。
瓦尔兰德方面一如往常的注意着河对岸轰轰烈烈的演习,保持着战备状态。
现在演习即将结束,数十万伊凡罗斯军队正在准备收兵回营,看来这确实只是一次演习。
一架福克Fw189侦察机飞越国境,侦察了布列斯特铁路调车场,Rb30航空照相机拍摄了大量清晰的照片。
布列斯特是伊凡罗斯通往西欧的门户,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从照片来看,那儿聚集了远超平常的车厢,瓦尔兰德陆军总参谋部为此发生了争论,有人认为这需要引起重视,有人觉得没必要大惊小怪,毕竟大批军队演习结束需要乘火车返回。
入夜。
在仍未解除戒严的比亚伟斯托克火车站,一名铁路工人正在装模作样的工作。
趁人不注意,他警惕的打开了一节车厢,希望从里面满满当当的木箱中找到蛛丝马迹。
寒气扑面而来,这些木箱冻得发硬,打开以后他发现里边放满了冰袋。
一个个铁皮罐子被大量冰袋包围,他打开其中一个铁皮罐子,从中拿出了玻璃瓶。
微弱的灯光下,他定睛看去,标签上写着「军用3%柠檬酸钠血液制品|封装日期8月28日」这两串小字。
他大惊失色,急忙关上木箱和车厢,接着找了个借口离开火车站。
如今血浆分离技术尚未诞生,抽出的新鲜血液无法长期保存,即使加入抗凝剂在低温环境下也保存不了多久。
铁路工人其实是一名瓦尔兰德特工。
他以最快速度赶到住处,换了件衣服,戴上帽子,小心翼翼地来到了秘密据点。
一进屋,里边的人就好奇道:“施雷贝尔,你怎么来了?”
“该死!我发现火车车厢里有大量的血瓶!前天的!你知道吗?”施雷贝尔气喘吁吁地说:“这是危险信号……入侵也许很快就会开始……我们必须立刻传达情报……快打开发报机!”
“我不敢相信会发生这种事。”
“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