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术方面,商克对伊凡罗斯空降部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战术素养相当高。话锋一转,他指出过分强调进攻并不恰当,合理的撤退并非耻辱。
在武器方面,商克顺理成章的引出了自己的一些小心思。他指出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之间存在很大的火力空档,而且一个步兵班同时装备步枪、冲锋枪、轻机枪对通用勤务性有负面影响,不如发展发射中间威力弹的自动步枪。
除此之外,带有钢板的单兵护具也体现出不小的战术价值——可以提高士气,并且降低因伤致死概率,值得装备。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统计学意义上,防弹背心并不能降低受伤的概率,只能降低死亡率。
轻武器和单兵护具都提到了,在战斗报告的最后他也没忘谈及伴随支援武器——传统步兵部队的火力太贫弱,必须加强,无论是打击土木工事还是装甲载具都十分有帮助。
「……余观今日步兵伴随之轻火器,品类过少,惟枪榴弹、战防枪、迫击炮数种,实难符现代战事之需。余大力推荐研制轻便之新式轻火器,戴维斯式改良无坐力炮当为不二之选。」
这又分为两条路线,一种是狭义上的无后坐力炮,另一种是单兵无后坐力炮,比如火箭推进榴弹(RPG)和著名的铁拳(PanzerFaust)一次性火箭筒。
反正以大统制联邦的国力,为士兵们人手配发一支一次性火箭筒毫无难度可言,给每个国民配发一支也不是不行。
一想到筒子大军会提前几十年诞生,商克就忍不住想笑。
第104章 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事实上,许多后世武器装备的创意都有提早实现的可行性。
对于商克而言,实现反倒没那么高不可攀,如何令人信服并推而广之才是绕不开的难题。
他很早就意识到想要说服军方之中的保守派并不容易,老资历的将领对许多新鲜玩意抱以天然的敌视。
就比如说中间威力弹自动步枪这个东西,在技术上来说又能有多困难呢?
小规格的弹壳、1800~2000焦耳的枪口动能、成熟的活塞导气式自动原理……这对于大统制联邦来说都不成问题,历史上大规模量产列装过的MP43/Stg44也能证明可行性。
然而不止一个人固执的认为有效射程只有400米的自动步枪就是鸡肋,还不如传统的栓动步枪,理由往往千篇一律——拿着这样的自动步枪被600米外的栓动步枪压着打却无法还手的时候就老实了。
这乍看之下非常有道理,但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
难道是一个人独自作战吗?难道步兵班的轻机枪是摆设吗?难道己方步兵连的迫击炮在看戏吗?难道不可以借助发烟手榴弹交替掩护拉近距离吗?
全面战争讲究的是体系,不是散兵游勇。
当然,顽固的保守派除了反复念经以外也找不出更好的理由了,最后辩驳不过破防了就会以老资历来压人。
商克不喜欢自讨没趣,所以在第一次碰壁之后就开始另寻它路了。
从这方面来说,突袭维捷斯机场的伊凡罗斯空降部队反而帮了商克一个大忙。
现在,真刀真枪的经验成功收入囊中,他坚信即使不拼爹也能靠自己争取来足够的话语权。
“傲慢与偏见才是最大的阻碍。”他如是感叹。
写完战斗报告之后,商克上下浏览了一遍,调整了一些用词确保行文流畅。
这次再没人有闲暇给他泡咖啡了,他只能自己动手用冲调了一壶咖啡,并顺带多准备了一杯。
好像安娜那个姑娘喜欢甜食来着?他这么想着,又多加了两块方糖。
案牍劳形的安娜已经不知道自己誊录了多少文件,一连十几个小时下来整个人都有些恍惚了。
这时候,一杯温热的咖啡忽然放在了她的面前。
“嗯?”她侧首看去,只见一身脏兮兮军服的商某人站在旁边,端着个杯子咕噜咕噜的喝着。
商克完全把苦涩的咖啡当成水来喝了,一饮而尽。
“啊?顾问先生?”安娜很勉强的挤出一个微笑,用沙哑的嗓音答谢道:“谢谢你。”
商克点点头,也笑了一下,然后鼓励道:“坚守岗位,安娜上尉。”
“你还要去前线吗?”安娜问道。
“当然。”
“小心些,顾问先生。”
非常尴尬的是,大统制联邦军事技术顾问团办事处所在地科瓦奇军营距离维捷斯机场不远,几乎紧挨着交战区域。
因此战斗报告暂时是无法直接递交了,商克把报告寄存在总参谋部以后就直奔前线而去。
离开之后,反常的情况出现了。
商克发现尽管自己正在接近战区,可枪炮声却比早上稀疏了很多,原本持续不断的交火变得断断续续。
“发生什么了?战斗好像快要停止了?”一来到王室卫队的临时指挥所,他就问道。
尤金让出了炮队镜,兴奋道:“长官,如你所见,第24步兵团正在接管机场南边的阵地,第8步兵师主力将在下午到达。”
第8步兵师是战略预备队之一,原本在两百多公里开外,接到命令后星夜兼程赶来增援,先头部队第24步兵团一下火车就急忙加入战斗。
商克粗略估算了一下,包围圈中的伊凡罗斯空降部队大约有五个营,去除已经被歼灭的几个连,还剩下四个损失较大的营,总人数肯定不足两千人了。
随着匈尔瑞王家陆军野战部队赶来参战,这支伊凡罗斯空降部队的覆灭已经近在眼前。
其实就行动策划本身来说,伊凡罗斯帝国总参谋部虽然很激进,但赢面还是很大的——布达珀斯守备力量薄弱,伊凡罗斯空降部队的战斗力又确实强悍。
神游物外的商克思来想去,发现最大的变数居然是自己?
他不由得想起了所谓的神谕,如果说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引发龙卷风,那自己今生的一系列行为恐怕足以引发飓风了吧。
“看!我们的飞机来了!”有人欢呼道。
只见三十多架战斗机与轰炸机从西南方向飞来,雨点般的航空炸弹纷坠而下,霎那间包围圈之中烟尘蔽空。
一整个下午,匈尔瑞王家空军连续组织了四次空袭,出动上百架次飞机轰炸维捷斯机场。
安东诺夫中校如坐针毡,不停的催问前线部队的进展——说好的三天之内粉碎蒂萨河防线兵临布达珀斯城下的呢?
然而他只等来了图哈契弗斯基的含糊答复:坚定地守住,会有转机的,我们正在赶来的路上。
傍晚17时整,准备就绪的匈尔瑞第24步兵团开始了第一次试探性进攻。
帝俄第4空降步兵团的弹药在昨天就已告罄,幸而空军方面派来的运输机编队不顾拦截拼命飞临机场上空,送来了一小批7.62毫米步机弹和82毫米迫击炮弹,否则就真的弹尽粮绝了。
残阳如血,炮声隆隆。
匈军士兵们在步兵炮和迫击炮的火力掩护下发起进攻!
注意到敌人的火力颇为稀疏,匈军指挥官果断将试探性进攻转变为强攻。
他说:“我想到一个东方成语——强弩之末。不用等待师主力了,现在就消灭他们,立刻行动!”
匈尔瑞部队又迅速投入了一个营的预备队,持续不断的对敌人施加正面压力。
没过多久,多瑙凯西装甲兵学院的军校生组成的坦克分队也参战了。
伊凡罗斯空降部队在之前的一系列失败的进攻尝试中损失了太多兵力,以至于现在岌岌可危。
商某人平静地用陈述句记录着战斗经过,并写下关于自己意见的随笔——必须杜绝类似于市场花园行动的失败!
「……受限于当今科技条件,难以空投重武器,大规模使用伞兵部队实属不智,应该避免。依余之见,仅可适当小规模运用精锐伞兵分队突袭。」
深夜,传令兵快步奔来向他通知道:“长官,您的顾问团方面下达了新指示,要求您立刻前往米什科尔茨。”
米什科尔茨?那里不是蒂萨河防线北段的纵深筑垒地域吗?
感想及书名修改投票
后边的剧情,应该还可以,再酌情调整一下。
这本书好起来的可能性小于百分之一,不过精品还是有希望的,也不会放飞自我的胡乱写。
众所周知我最早是写游戏设定及背景故事的,更擅长周密严谨自洽的逻辑和数据,对剧情和人物的描写笔力比较欠缺。
总之,需要改进。
尔后,先潜心接着写,我要尝试加强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情绪调动的感觉,这也算是锻炼自己的短板了。
书名的话,与编辑讨论过了,最开始〈灰色终末〉的书名语焉不详,这个改过的书名〈指挥钢铁洪流不如攻略他们〉又吸引来重合度不高的读者。
人家以为是来和妹子贴贴的,结果发现不仅没有攻略妹子,反而妹子碎了一地。
那么现在的改什么书名呢?
(A)回归本源,再改回〈灰色终末〉
(B)文青优雅,改为〈东风八万里〉
(C)贴合实质,改为〈装甲洪流〉
(D)戴蒙德风格,改为〈枪炮、战车与圆神〉
(圆神也许可以换其它词?)
书友群甚至有人说,不如叫〈少女填线〉算了。
丸辣!少女填线不能用
悲报!
编辑问了申鹤,少女填线这个书名不能用,那还是看看其余四个吧。
(A)回归本源,再改回〈灰色终末〉
(B)文青优雅,改为〈东风八万里〉
(C)贴合实质,改为〈装甲洪流〉
(D)戴蒙德风格,改为〈枪炮、战车与圆神〉
(圆神也许可以换其它词?)
第105章商某人的顾虑
米什科尔茨,一座东距蒂萨河二十多公里的城市,现在已经成为重兵云集之地。
匈军将这里打造成了复杂的筑垒地域,以大量钢筋混凝土永备工事、反坦克锥、鹿砦构建纵深防御阵地,作为蒂萨河防线浅近纵深的坚固支撑点。
匈尔瑞第2集团军的司令部就在此地,当商克乘坐火车连夜赶到的时候,包括第1山地师在内的众多精锐野战部队都在紧锣密鼓的调度。
这是怎么了?
怀揣着这样的疑惑,商克来到了集团军司令部。
大统制联邦军事技术顾问团的身份让他畅通无阻,这种时候只能感叹祖国强大是真能惠及所有人的。
一番打听之后他得知这儿即将召开一场高级将领决心会议,结合来时所见所闻,他猜测匈尔瑞军方恐怕要有大动作了。
非常凑巧的是,顾问团的夏之遵上校也在几名匈军将领的陪同下走来。
“至成啊,前天听说布达珀斯遇袭可给我吓着了,你倒是反应快,打得漂亮。”夏之遵想到了院长给予商某人的评价,不得不佩服院长的识人眼光。
“哎,也就那样吧,夏长官你这是要讨论作战会议?”
“嗯,这里要有大动作了。来都来了,你也跟着瞧瞧吧。”
事实证明,熟人多好办事绝非虚言。
就这样打了声招呼,商某人轻而易举的以少校军衔混入了参会人员。
集团军司令部设在玖洲银行地下室一层,这座钢筋混凝土结构花岗岩外墙的银行大楼非常坚固,全副武装的匈军宪兵严格盘查出入人员,瞧见商某人挂着少校军衔时还以为看花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