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之下,帝俄坦克损失的坦克数量少的离奇?
其实整场战役帝俄坦克部队累计有两百多辆坦克损坏,但是作为胜利方,他们可以从容不迫的回收修复大部分。
坦克只要不起火焚毁,通常很难完全损失。
比如伊凡罗斯军队规定坦克的损坏程度分为小修、中修、大修、不可修复四大类。鉴于国力不彰,任何技术兵器都是帝国武装部队的珍贵财产,评定坦克的损坏程度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渎职的后勤军官会受到严厉惩罚。
总之,蒂萨河防线北段匈军主力十多万人逃出生天,顺利成建制撤退,在布达珀斯以东大约五十公里重新建立了一条防线。
也就是说,敌人已经迫近到了距离布达珀斯仅几十公里的地方。
亚美利加合众国、玛丽安娜共和国、大统制联邦等等大使馆都已经在准备转移了。
商克第一次真切的体会到什么是风雨飘摇。
第120章 吾将上下而摸鱼
十天前,心情复杂的商克写下家书一封,向万里之外的未婚妻倾诉自己的感受。
这封家书贴上了昂贵的航空邮票,跟随某一趟航班辗转多国,从布达珀斯送到了西京,最后投送到位于姑苏的联邦化学研究所分部。
字数这么多,发洲际电报肯定是不可能的。
“简学士,早上好啊,你的信,这又是从好远的地方寄来的飞信,匈尔瑞吧好像是。”同在研究所分部的女同事林霖路过门卫处的时候瞧见了,便顺手帮忙捎带来了。
无论年龄还是入职时间,林霖都是前辈,但学历则不然,简可秋在整个分部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任谁见了都得尊称一声简学士。
有这样的后辈,说不嫉妒那是骗人的,反正林霖觉得自己多少有点酸。
“谢谢。”头发有些凌乱的简可秋仍然一副没睡醒的模样。
自从入职以来,她就一直这样散漫和潦草,可以说非常之敷衍。
商某人的来信就是叙述了一下蒂萨勒克水坝之战的境况,惋惜战斗中牺牲者,最后又吐槽接下来伊凡罗斯军队肯定要兵临城下了。
鉴于未婚妻非比寻常女子,商某人其实没有刻意报喜不报忧,甚至如实提到当时自己头戴的钢盔都被狙击手射来的子弹打飞了。
简可秋的态度就是微微呲牙,翻了个白眼,淡然评价道:“自讨苦吃。”
驻足于旁边的林霖好奇地问:“你未婚夫不是在做顾问么?怎么了?”
“他自告奋勇参战了。”简可秋概括道:“然后他差点被打死,大概就这样。”
“君子不立危墙,智者不陷覆巢。”林霖故作高深地点评道:“简学士,你这个未婚夫不够稳重啊,不太聪明的样子。”
简可秋微微蹙眉,慢条斯理地把信纸对折装回信封,不咸不淡地说:“还可以吧,跟我差不多,只是我比较懒,不喜欢自讨苦吃。”
呵,反正,比你聪明。
“呃……”林霖愣了一下,赶紧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她说:“也许他只是一时糊涂了吧,小简啊,你可得好好劝劝,毕竟战场上枪炮无眼太危险了。”
林霖知道自己说不过简可秋,所以非常识趣的一溜烟离开了。
实事求是的说,简可秋认为商某人确实很聪明。
不过林霖的一番话也让她心生忧虑,安不下心继续今天的工作。
对于这种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她决定计算一下商某人完蛋了的概率,权当是心理安慰。
利用贝叶斯公式,她列出了几个初始数据,简单计算得出结果。
最终,再对12%、15%、20%取平均值,可以估算知道商某人亡命异国他乡的概率是……大致15.66%的可能性。
这个概率好像也不算很高?还不到八生二死呢!
若有所思的简可秋望着草稿纸上的结果陷入沉思。
少顷,她的心情已经完全平复,伸了个懒腰,把草稿纸揉成一团丢进了垃圾桶。
这时候已经临近中午,她索性直接去吃饭了,至于工作什么的下午再做吧。
简可秋曾经与商克仔细讨论过研究方向,最终敲定了压电陶瓷。对此,她是认可的,也决心做出一番成绩来。
压电材料在欧战时期就有了,但是时至今日也只有石英这样的压电材料可以用,局限性很大。
战间期人们也发现了磷酸二氢铵和酒石酸二钾之类的水溶性单晶盐,但都无法满足需求。
简可秋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挑选合适的氧化钛化合物,然后尝试在成百上千种物质之中寻找最有效的,再掺杂到一起,以提升其介电常数。
这是一项繁杂且艰巨的工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
然而,简可秋的拖延症又犯了,在零散的处理了一些琐事之后,她就自顾自的摊开了一份报纸,仔细阅读其中一个版面上连载的小说。
算了,今天就到此为止吧,明天多做点。她如是想道。
□
□
□
布达珀斯。
大军压境之下的古老城市颇为沉寂,街道上来的市民们步伐匆匆。
不过街边酒吧的生意却比往常更加繁荣,或许这种时候只有酒精能舒缓忧虑?
在王家陆军总参谋部三楼一号会议室之中,一众军政大员全体出席。
在场的外国人很少,除了商克和夏之遵就是团长张少将,大使韩永华也在。
瓦尔兰德少将莱因哈德一星期前奉命返回维尔纳了,他被重新征召返回现役,晋升中将并指挥一个军。
说实话商克还挺惋惜的,那个小老头虽然很固执,但确实有两把……很多把刷子,自己也偷师学艺了许多知识。
现在的会议室中可谓将星云集,商克放眼望去,估算至少有二十多名陆海空三军将领,另外还有十几名高级文官。
简装而来的西格莉德是最后到场的,众人纷纷起立致意。
这是决定国家命运的最高会议,一股无形的压力充斥着整间会议室。
“……图哈契弗斯基率领的集团军正在做最后的准备,空中侦察显示,他们还在等待补充物资。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可能只有一个星期。”
“我们需要面对的敌人数量庞大,已经证实的番號就包括十五个师和十个旅,大约三十万人和四百多辆坦克。还有,情报指出,罗曼尼亚人也派出了两个师支援。”
“好消息是,东南方战局稳定,我们可以抵挡住罗曼尼亚人主力部队的进攻。另外,波西米亚和玛丽安娜都坚定的支持我们。”
一名准将向大家概括了当前的总体情况。
其实摆在匈尔瑞上层面前的问题很简单。
布达珀斯究竟应不应该守?
是英勇壮烈的在千年古都与敌人决一死战?还是弃之不守从而保存实力?
匈尔瑞一共只有这么些部队,人口也不多,拼光了可就真完蛋了。
国会议长萨博尔看向韩永华,沉声问道:“大使先生,我们必须知道,鐘國会不会因为伊凡罗斯的全面战争而放弃原本的战略?”
大统制联邦的战略意图人尽皆知,无非是要在欧洲站稳脚跟然后占领市场。
萨博尔的提问代表了匈尔瑞上层的最大心事——大统制联邦以后会参战吗?
如果你们当甩手掌柜,那么我们便不考虑退路了,就在布达珀斯这座千年古都城下与敌人决一死战。
如果你们不抛弃不放弃,那么我们便做远期考虑,想方设法保存实力拖延时间做长期斗争直到你们参战。
这下真要苦等王师上岸了。商克如是想着不由得想笑。
第121章 城市难道比抵抗的意志更高贵?
韩永华大使不紧不慢地说:“我明白诸位的忧虑,那么我在此转达我国总裁的态度。”
他从口袋中拿出一封信函,向在场众人展示了一下,信函文末落款正是联邦政务委员会总裁。
“我们确实低估了伊凡罗斯方面的野心,伊凡罗斯与不列颠的动作严重影响了欧洲的和平与稳定,我们非常失望,应该干预。”
大使清晰明确的传达了大统制联邦上层的看法。
这封信函先交到了西格莉德手上。
萨博尔看了看她,然后又望着韩永华点点头,由衷地说:“谢谢你,大使先生,现在我们知道该怎么办了。”
总司令德热上将开口道:“尽管我们无法预料瓦尔兰德人和玛丽安娜人是否可以阻挡伊凡罗斯人,但我们将全力坚持。布达珀斯是我国的文化和精神宝地,可东边地形是平坦的原野,在军事上不适合防守,总参谋部的意见是不抵抗,以减少损失,集中兵力沿多瑙河部署。”
布达珀斯被多瑙河一分为二,河西边是丘陵起伏的布达,河东边是一马平川的珀斯。
匈尔瑞总参谋部认为,珀斯周围无险可守,而且三面受敌,不如直接弃守。
“放弃守卫珀斯吗?这样的不抵抗策略太消极了。”西格莉德提出质疑。
她觉得这是示弱,从政治上来说是很消极的。
“在珀斯进行防守并不明智,女王陛下,那是浪费兵力。”一名中将比较耿直地说。
德热上将指着地图耐心地解释道:“如您所见,如果防守珀斯,部队要面临来自北、东、南三个方向的攻击,这非常危险。如果您要考虑政治影响,也许我们可以部署一两个营做象征性抵抗?”
西格莉德在情感上无法接受,她觉得这还是太软弱了。
难道真的要一枪不发的向侵略者让出大半首都吗?
下意识的,她望向了会议室的另一角——商某人在那儿旁听。
神游物外的商克正在头脑风暴,思考布达珀斯保卫战应该如何部署才是上策。
他觉得这个形势似曾相识。
怎么感觉有点像原位面历史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似乎真的可以尝试复刻一下?
斯大林格勒被伏尔加河一分为二,布达珀斯也被多瑙河一分为二。
德军浩浩荡荡扑向斯大林格勒,伊凡罗斯军队也气势汹汹扑向布达珀斯。
商克忍不住对身旁的夏之遵耳语了几句,又弯腰对团长说:“团长,我觉得可以试试依半城而守,打巷战打消耗战,主力部队在河西不断增援……”
张少将目视前方,沉吟片刻,突然开口了。
“各位,我们有不同看法。”他反手指着商克说:“商少校来说说看,大胆些讲,我觉得有意思。”
于是几十道目光都聚焦到了商某人身上。
德热上将有点不耐烦,他不觉得一个少校能有什么高见。
无论如何,有资格上桌谈论战役部署之前,好歹要有指挥师一级部队的经验吧?
商克走到墙壁上悬挂的巨幅地图旁,指着市区方向说道:“珀斯市区建筑以砖石和混凝土建筑为主,较为坚固,多层建筑也很多,这实际上是非常有利于防守的,我认为不应该轻易放弃这样的有利地形。”
心生好奇的西格莉德明显眸子亮了几分,饶有兴致地盯着商某人。
他继续以匈尔瑞语侃侃而谈:
“珀斯市区足够容纳两三个步兵师,我建议在市区部署两个师,但是集团军主力仍在多瑙河西岸沿河防守。”
“在城市争夺战进行期间,西岸的主力可以为东岸守城部队增援兵力,也能够以野战炮群提供火力支援。”
“我注意到入侵布达珀斯的伊凡罗斯军队只是次一等的二流单位,装备都比较差,自动武器的数量不多。”
“巷战可以拉平敌我差距,进攻方无法展开大量兵力,只能与防御方进行困难的近接作战,布达珀斯变成绞肉机是非常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