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山河 第708节

  只要我们肯牵头,他们必定是支持我们的!”

  周志用信心十足的说道。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随着朝廷财政的枯竭,加征税款成为朝廷摆脱财政困境的唯一手段。

  北方天灾不断,朝廷敢加税,下面就敢造反。

  南方各省中两广在汉水侯手中,朝廷想拿回来,绝非一件容易的事。

  何况大虞需要安南都护府消化多余的人口,两广的税款交给汉水侯,就相当于在支付维稳经费。

  云贵财政自给尚且困难,纵使加征也只能留在省内自用,很难支持朝廷。

  剩下的六个省份,江南地区独占一半。

  现在朝堂上北方派占优,不可能偏袒江南地区。

  只要脑子正常都知道,朝廷后续的税赋加征,最富裕的江南三省将承担大头。

  大方向确定,再叠加此前一系列事件,促使了江南地区的大族决定反击。

  本质上还是过惯了被优待的日子,现在丧失了对朝堂的控制权,需要承担应有的义务,让他们非常不适应。

  “周兄好算计,此事我钱家应下了!”

  吐槽一句之后,钱承轩选择了端茶送客。

  周志用表现的太过积极,绝不是简单参与,更像是总策划。

  文人世家在行事作风上,奉行的是中庸之道,很少这么激进。

  除非不甘心坐壁上观,想亲自下场,参与乱世争龙。

  参考历史经验,只要迈出了这一步,都只有两种结果。

  要么更进一步,成就王侯霸业,要么全族一起凉凉。

  意识到了周家的野心,钱承轩当即决定和这位盟友保持距离。

  至于策动漕工造反这种脏活儿,只需点上一把火即可,犯不着亲自下场。

  ……

  军营中。

  “兰先生,江南局势彻底失控了,侯爷那边可有决断?”

  云向文略显慌乱的问道。

  他只知道屠杀江南书院,政治后果非常严重,万万没有想到居然会彻底点燃江南地区的乱局。

  世家大族掌权者也是人,利益和仇恨叠加在了一起,他们一样无法保持理性。

  从现在的一系列操作来看,江南士绅明显是怒火上了头。

  “慌什么,天塌不下来。

  江南距离安南远着呢,算算时间的话,侯爷都没有收到漕运中断的消息。

  且先等着,估摸着下个月,就能收到侯爷的回话。”

  兰林杰一脸淡定的回答道。

  江南局势越乱越好,如果天下不乱,自家侯爷怎么会有机会。

  安南都护府发展到了现在,早就没有了退路。

  除了李牧本人没想着造反外,他们这些下属,一个个都在筹划从龙之功。

  勋贵的出身,不好造大虞朝的反,但不等于无法参与乱世争龙。

  只要大虞朝崩溃了,那么施加在李牧身上的道德枷锁,也就不复存在。

  至于联合勋贵集团执掌朝政,那纯粹是糊弄人的。

  以安南都护府的实力,完全可以堂堂正正的争夺天下,犯不着用卑鄙手段上位。

  自古得国不正,国运都不长久。

  他们这些做下属的,必须主动替老大分忧。

  江南地区的乱局,侯府的一众幕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兰林杰在引导勋贵将领下黑手,同样也有人在幕后忽悠江南世家搞事情。

  那么多世家大族子弟,里面总有几个脑袋不好使的。

  跑去破坏漕运,就是蠢人灵机一动。

  自家子弟干的破事,各家含泪也只能往肚子里咽。

  加上野心家们的推波助澜,一下子让江南局势失去控制。

  “兰先生,别的问题都好说,关键是漕运又出事了。

  刚刚收到消息,徐州地区的漕工举旗造反,引来了各路漕帮子弟的支持。

  本来运河清淤,就需要一段时间,叛军再闹起来,恐怕半年都难以搞定。

  京师和九边重镇,都需要漕运的支持。

  一下子中断了漕运,北方将出现上千万石的粮食缺口。

  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朝廷就危险啦!

  为今之计,只有侯爷立即率兵北上,才能挽救危局。”

  一旁的楚国公忍不住催促道。

  想当年楚国公一脉风光的时候,可是威压整个江南。

  虽然算不上江南王,那也隐隐有江南第一大家族的苗头。

  即便是在文官权贵鼎盛时期,世袭南京守备的楚国公府,也是江南有数的大世家。

  可惜伴随着南京的沦陷,祖辈积累的家底一朝丧尽。

  现在空有尊贵的地位,自身实力却是严重不符。

  能够维系体面,全靠大虞朝廷撑着。

  一旦大虞出现问题,他这位开国公爷就尴尬了。

  到时候剩下的话语权,可能还没云向文这位总兵高。

  如果是自己人上位掌权,还能留住现在的体面,若是江南世家做大,想要自保都难。

  “公爷,这话可不兴说。

  外兵入京这种大事,没有朝廷的圣旨,岂能私自谋划。

  侯府世代忠良,断不会如此行事。

  至于现在的复杂局势,朝廷诸公自会有计较。

  我们能够做的,唯有多调集一些船舶,向北方运粮。”

  兰林杰急忙否认道。

  带兵进京执掌大权,既不在李牧的计划中,也不在他们这些幕僚的计划内。

  为了拉拢勋贵将领,拿出来暗示忽悠人就罢了,明面上却是万万不能承认。

  要争夺天下,信誉是关键。

  没公开承认,那就不存在欺骗。

  无论发生了什么,汉水侯府都不需要负责。

  甭管未来会发生什么,现在的汉水侯,还是大虞朝的忠臣。

  为了维护朝廷的统治,安南都护府一直扮演粮仓的角色,不断向北方运粮。

  运粮没有停,“忠臣”人设就不会崩。

  有这个人标签在,就会被勋贵集团视为自己人,能够被忠于大虞的政治力量接纳。

  江南地区局势再怎么混乱,大家都不会怀疑到汉水侯府身上。

  “兰先生,你未免也太过小心了。

  本公无非是实话实说,就算当着百官的面,我还是敢说。

  眼下的局势,除了汉水侯,谁能够收拾这个烂摊子。

  本以为朝廷调兵南下,就能迅速解决问题,把拖欠的税款征收起来。

  怎奈那位催收钦差,在实际行动中畏首畏尾,连杀鸡儆猴都挑软柿子捏,如何能够震慑四方。

  换成侯爷过来主持大局,要不了一个月,那帮士绅就会乖乖交粮交钱!”

  楚国公故作生气的说道。

  甭管李牧是否愿意北上,反正邀请的姿态,他必须给做足了。

  按照正常情况,外臣是没有机会执掌大权的。

  可架不住大虞的情况特殊。

  皇帝年幼无法掌权,朝廷的烂摊子又越来越大。

  文官们怕担责任,在处理朝政的时候,主要以维稳为主。

  勋贵们群龙无首,京中两位当家人,只能当自己的家,根本管不住下面的少壮派。

  手握重兵的少壮派,同样是各自为政,谁也不肯服谁。

  想要夺取大权,就必须把李牧这位老大,从外面请回来。

  乱世之中,谁手中有兵,谁就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恰好李牧本身,又是大虞朝最大的实权派。

  一旦和少壮派完成合流,勋贵系将重新被整合。

  接下来武力逼迫江南士绅妥协,再打上几场胜仗,朝廷失去的威严就回来了。

  “公爷,此事休提!

  乱世之中,最是人心浮动。

  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坚持底线。

  没有陛下的圣旨,侯爷是不会率兵北上的。

  江南地区的局势变化太快,主要是朝廷表现软弱,让这些土豪劣绅越发的猖狂。

  乱世当用重典,希望朝廷诸公能早日明白这一点!”

  兰林杰平静的给出了回复。

  用重典能否迅速解决问题,谁也不知道,但这个说法绝对符合勋贵少壮派的胃口。

  站在汉水侯的立场上,只要双方斗了起来,那就是最大的收获。

首节 上一节 708/8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