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的悠闲生活 第200节

  当陈平点燃一些干草准备做吃的,青烟在积雪的屋顶上升起,四周也没见其他人。

  陈平不会做饭,但他会烤肉,烤肉多简单呀,只是将肉烤熟没什么难的。

  当羊肉的外面被烤的有些焦黑,手法依旧有些笨拙,好歹能吃。

  陈平又将烤肉边沿的那些黑乎乎的焦肉割去,撒上胡椒与盐就能吃了。

  一口羊肉入口,陈平就坐在小溪边,拿起一卷书,就这么坐在雪山下,一边看着书,一边吃着肉。

  这书也是公子高送来的,书上所写的不是学识,而是如今咸阳颁布的一道道政令。

  远处又传来了熟悉的犬吠声,陈平抬头看去,原来是熟人李由。

  护军都尉李由策马而来,后方还有一条黑犬跟着。

  到了近前,李由丢下一袋米面道:“这是给你的。”

  “谢都尉。”

  李由看了看四下又道:“你对章邯将军还心有怨气?”

  陈平行礼道:“没有。”

  “你是不是觉得就因你无官职在身,章邯将军才会任意摆布你?”

  陈平很想说是,就是因他无官无职,才被章邯这般拿捏,可再一想……就算自己有官职又如何?

  那也不能与章邯叫板,如果自己死在了章邯的军法下,那是真的死了白死。

  陈平叹息一声,他是真的怕死啊。

  李由手里还拿着马鞭,他一路走到小溪边,沉声道:“章邯将军顾及整个西北的大局,即便是冒顿拿下了东胡,西北还是鞭长莫及。”

  陈平咽下嘴里的羊肉,道:“冒顿给月氏王送去东胡匈奴王的头颅,肯定是有缘由。”

  “当年冒顿被他头曼单于送去月氏当质子,而后头曼要害死他的儿子冒顿,冒顿是从月氏人的追杀中活下来的。”

  起初陈平不知缘由,也不知道冒顿是何意,那是因他不知冒顿与月氏王的过往。

  随着李由的讲述,陈平看着雪山,似乎看到了冒顿的过往,他被头曼丢弃,甚至头曼一度要杀了这个儿子。

  一个曾经被父亲丢弃过的儿子,成了现在北方草原的大单于倒是少见。

  雪山似乎距离阴沉沉的天空很近,风也逐渐大了起来,羊群开始不安地来回走动。

  陈平听罢了李由的讲述,也明白了冒顿经历过的残酷过往,以及他现在的成就。

  陈平低声道:“冒顿要向月氏报仇。”

  李由颔首没有否定。

  “章邯将军知道此事?”陈平又问道。

  “章邯将军早在冒顿扫灭亡东胡之前,就知道了这件事。”

  陈平迟疑道:“章邯将军知道冒顿的意图,为何还……”

  言至此处,陈平又冷静了下来,这本是军中的事,章邯没理由一定要告诉他陈平。

  “章邯将军是如何知道此事的?”

  李由解释道:“西域的楼兰王让人给章邯将军送来了不少奇珍异宝,还带来了有关冒顿的消息。”

  李由道:“如果冒顿要攻打河西走廊西侧的月氏人,章邯将军不会坐视。”

  “要驰援月氏人?”

  “章邯将军不会驰援月氏人,秦军只为秦人而战,不会为月氏人打仗的。”

  “那为何?”

  李由道:“当初公子扶苏让章邯将军掌控这片土地,你真以为公子只是看中了这里的田地吗?”

  陈平嘴里嚼着肉,随着咀嚼的节奏,脑海中飞快思索着。

  李由道:“不建设强大的大军,再多的粮食也不过是别人的粮仓。”

  现在,陈平明白了,公子扶苏是何等了得的人物,那是一位才能了得到让他陈平都要瞻仰的人物。

  而且那位公子还这么的年轻。

  秦人要控制这片河谷肯定不是为了这些田地。

  李由缓缓道:“公子扶苏让章邯掌控这片河谷,是为了得到整个西域。”

  陈平咽下了口中的肉,又饮下一口热水,他心中下定了决心,有生之年,一定要见一面那位公子扶苏。

  “这也是章邯将军这么多年一直与西域人往来的缘由,秦军不会帮着月氏王对付冒顿,可章邯将军会在冒顿攻打月氏王之际,重创一番冒顿的锐气,啃下一块肥肉。”

  李由又道:“我们不在乎月氏王的死活,我们在这片河谷养兵多日,总是要打仗的。”

  陈平将这些话消化完,得出一个结论,秦军要打仗了,并且章邯一定会加入月氏王与冒顿的战争中。

  “我知道章邯将军关了你半月,你又负气离开了武威县,这一次来是希望你也能顾全大局,如有什么建议或者是计谋,可以送到我的府上,我住在张掖县。”

  陈平行礼道:“谢都尉指点。”

  又过了两天,当祁连山脉的北侧的河西走廊又一次迎来了大风雪,风雪呼号得让人睁不开眼。

  武威县的城墙几乎要被大雪淹没,来城中躲避大雪的人越来越多。

  啬夫们带着各县的人们来到了城中一时间牲畜与人们挤满在城中,好在武威县建得足够大,还有不少空房子无人居住。

第171章 胜不骄,败不馁

  当地面的积雪几乎埋到了脚肚子,外面就再也见不到活物了,原本应该守在城墙上的秦军此刻也缩在城楼里烧火取暖。

  武威县屯军营内,一个士兵踩着积雪,艰难地朝着章邯将军的将军府走去。

  他拍响将军府的大门,门当即被打开。

  那位士兵也被请入了将军府内。

  将军府点着温暖的火盆,风声也被隔绝在外。

  章邯看着书信,这是蒙恬让人从云中郡千里送来的消息,冒顿带着三千骑兵离开了东胡匈奴人领地,已回到了他的漠北。

  送信而来的是北方的传令兵,他端着碗正在喝着热姜汤,又道:“我们的大将军还有话送来。”

  章邯道:“你且说。”

  “当初冒顿在风雪夜袭击东胡人的王庭,此人往往在不经意间有出乎意料的举动,此番冒顿异动不得不防。”

  章邯神色严肃,双目有神地看着这张纸,道:“知晓了。”

  章邯不是不想离开河西走廊,其实章邯恨不得现在就出兵,带着一队骑兵去阻击冒顿。

  他心中隐约有一种感觉,这个冒顿单于比之头曼单于更厉害,将来这个大单于会成为大秦的隐患。

  可是这风雪天,实在不是行军的时节。

  就算是他冒顿再神勇,在深秋时节灭了东胡的王庭,他冒顿也不能在这凛冬时节跋涉上千里地,去袭击的月氏王。

  秦军动不了,他冒顿在更寒冷的北方更动不了。

  当初冒顿想要在祁连山的雪峰进行祭祀,而后拿下河西走廊,不过那一次被秦军拦下了。

  月氏人其实也有一个传统,月氏人也东望祁连雪山进行祭祀。

  常年与西域人混迹在一起,与西域人喝酒的陈平知道,月氏人信仰狼王,他们的月氏王穿着狼噬羊纹饰的衣服。

  先前陈平对李由的话还是有疑惑,公子扶苏让章邯将军掌控河西走廊是为了得到整个西域?

  打下这么一个西域是图什么?

  直到陈平听到了一个传说,传闻月氏的每个王族家中都有数不完的金器,在遥远的阿尔泰山,月氏人的发源地有着阿尔泰山金砂。

  传闻,那山中有金砂,取之不尽。

  近来,陈平观察往来的西域商人,的确发现了不少金子。

  因此,此刻的陈平深刻地理解了公子扶苏的良苦用心,就算公子扶苏不说,他陈平也要拿下那座金山。

  这个冬季,陈平一直都住在祁连山的雪山下,好似对外面的纷争根本不在意。

  直到今年的冬天过去,始皇帝三十四年,章邯将军屯在武威县的兵马终于出动了。

  战马的马蹄踩过一片片雪地,一路朝着西而去。

  牧场的草地刚有了青色,穿着厚重兽皮的月氏人正在马鬃山祭祀,带着王冠的月氏王向着狼王首虔诚的祭拜。

  用来祭祀的美丽金器在阳光下有着刺眼的光芒。

  正在这一片祭祀中,有月氏人慌忙前来禀报。

  当这个月氏人禀报完,其余的月氏人也开始慌乱起来,冒顿单于带着骑兵来了。

  去年冬天冒顿就灭了东胡,现在他要带着他的骑兵来找月氏报仇了。

  正值月氏人祭祀的时节,冒顿就前来搅局,这让月氏王异常愤怒,他大声在人群中指挥着,一队队月氏骑兵纷纷聚集起来,他们要与冒顿一决生死。

  有年迈的月氏王庭老人正在劝说着这位月氏王,但是怒火中烧的月氏王,他知道冒顿就是故意,故意要在月氏人祭祀的时节前来攻打。

  月氏王想要杀了那个曾经在他眼皮子底下逃走的盗马贼。

  春季的暖风还未吹过河西走廊,也还未吹到马鬃山,正值此地的枯水期,战马踏过溪流的浅滩。

  冒顿麾下的匈奴骑兵正在朝着月氏人的部落冲去,而在这些匈奴骑兵的后方,冒顿落在后方,带着更多的骑兵紧紧跟着。

  匈奴骑兵就快要到马鬃山,就在山下也有月氏人的骑兵早已整军备好。

  一支响箭划破了长空,匈奴人策马向着月氏人发起了冲锋,两只兵马撞在了一起,带着冒顿这十年以来的仇怨,他这一次要向月氏王全部讨回来。

  马鬃山下,溪流已被染红,喊杀声不绝于耳。

  这场杀戮持续了两天,冒顿近乎杀绝了在此地的月氏人。

  这里被西戎人称为河西,因此这一仗又是冒顿的河西歼灭战。

  冒顿提着月氏王的头颅,他的脸上带着凶狠的笑容,他将这个头颅包了起来,月氏人喜用金器当作饮器。

  冒顿凶狠地脸上带着笑意,他用匈奴语冷声道:“我要用月氏王的头来做作饮器。”

  闻言,四周的匈奴人登时欢呼了起来。

  尽管这一仗还有不少月氏人朝着阿尔泰山逃了,不过冒顿不在乎,往后可以慢慢收拾。

  灭东胡,歼河西月氏王,他冒顿单于的凶名,定会响彻西域与草原。

  冒顿抓着头颅上的头发,将它拴在了马脖子上,却有一个人前来禀报。

  闻言,冒顿迅速扭头看向东方,也就是祁连山的方向,秦军朝着这里来了。

  再一次翻身上马,冒顿擦着手上的血,他几乎都快忘了,原来他与秦军也有一笔旧账。

  秦军来得太快了,冒顿的大军还在打扫战场也还未重新休整好。

  秦军的弩箭带着呼啸声而来,还未翻身上马的匈奴人在箭矢的呼啸声中一个接着一个地倒下。

  章邯提着长槊杀入了马鬃山的大营。

  战马踩着已在原地臭了两天的尸体,秦军将余下的匈奴人全部杀尽。

首节 上一节 200/3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