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如今只是好了关中与陇西,以及蜀地。
六国旧地诸多地方依旧凋零,但这些都等人口多了之后慢慢恢复。
有人说是公子扶苏一直以来的迁民之举导致六国旧地的各地凋零,他们责怪公子扶苏让六国旧地的诸多田地荒芜,才换来了如今的关中富饶。
可是说这些话的人,并不知道如今的迁民都是人们自愿。
甚至有越来越多的人挤破头想要来关中落户。
至于短时间的荒凉,那又如何呢。
这是皇帝,是他这个丞相以及公子扶苏都愿意看到的结果。
愚昧的人还在非议公子扶苏,但迁来关中的人都分到了田地,虽说生活并不富足,可他们原本在外,都是一无所有的贫民呀。
丞相与公子扶苏留在了章台宫用午食。
一整只烤好的羊被搬入林光宫大殿,始皇帝亲自给公子扶苏与李斯分了食。
扶苏吃着烤羊肉,看向一旁的丞相。
丞相吃羊肉喜欢顺带着嚼一口饼,似乎是为了解腻。
田安十分合适地端来了三碗菠菜汤,一碗给了皇帝,一碗给丞相,一碗给公子扶苏。
扶苏道:“菠菜用来解腻是最好的。”
李斯吃了一口菠菜,颇为满意地点头。
嬴政也快忘了关中是什么时候有菠菜的,第一次吃菠菜时并不喜欢,但眼下冬日里能吃的蔬菜实在太少,唯有这种菠菜。
田安种的菠菜并不多,只在上林苑种了一些,他建设了一个木棚,那个木棚就像是一个大大的库房,那个库房中能够在冬天里种出很多蔬菜。
但也仅仅只在冬天有用,过了冬季便只能搁在那里。
而且在冬天,就算是能种出菠菜,能收获地很少。
扶苏吃罢羊肉,便行礼先行离开了。
嬴政点着头示意儿子先去忙国事,而后看向了李斯。
李斯正在嚼着饼,眼前的这一大盆肉亦没有吃多少,皇帝的面前也是一样。
这么大一只羊,两人根本吃不完,倒是扶苏是将羊肉放入一个小碗中,吃多少切多少。
李斯道:“臣年轻时,一人能吃半头羊,如今却也吃不下了。”
说话间,听到皇帝一声轻笑。
这声轻笑,似乎是皇帝在说你年轻时也没见有多能吃。
李斯面色多了几分尴尬,他道:“派出去人马应该到楚地了。”
嬴政道:“这一次,扶苏要在楚地抓多少人。”
“要处置的有数十人,发配苦役的有百余人,其余者皆会被记录在案,只是若要捉拿,恐会费一些事。”
第233章 公子高
李斯注意到皇帝的目光,公子扶苏的政令若执行不力,那都是李斯派出去的人有问题。
嬴政收回了目光,闭目安静地呼吸着,不再言语。
刚吃了午食,先前又喝了药,此刻正在消化,嬴政感受着汤药的苦味因消化而有些返上来,便蹙眉忍受汤药的苦。
始皇帝三十八年,冬。
一队队的秦军进入了楚地,他们先进了彭城。
黑甲的秦军闯入一户人家,将其家中人全部拿下,押往咸阳。
不止如此,其余的秦军以彭城开始,向着楚地的东南方向开始扩散。
在一个风雪天,黑甲的秦军在雪花中,显得格外刺眼。
宋义背着包袱,策马正在往南方跑去。
一支箭矢破空而来,刺中马匹的下腹。
战马当即倒地,宋义摔在雪中,他听到后方沉重的战马声,他狼狈地站起身,想要再往远处的山中走,却被秦军围住了。
站在雪中,宋义的口中吐出热气,他望着围着自己的这队秦军,大声道:“要反秦是项梁,不是我!”
这队秦军没有理会他,他们只是按照缉拿的文书办事。
沉重的枷锁落在了宋义的身上,将他押往咸阳。
这样的事不断在楚地上演。
自从殷通的事发,这个包庇反秦之人的郡守被诛杀了全族,甚至连远亲都被波及。
以前还有人扬言要反秦,还自以为傲,还能结交旧六国的名士。
其实他们哪里有胆子反秦,反秦的胆子他们没有,借着反秦的名义混吃混喝结交各路名仕的胆子,倒是很大。
可是现在呢,有了殷通的下场之后,那些人都闭嘴了。
甚至还有这样的人因此被牵连。
殷通被抓之后,田氏三兄弟亦死得很惨。
秦军一路追向吴中,抓捕这一次的首犯项梁。
按照宋义与郑昌等楚国旧贵族之辈的口供,当初为首要反秦的人就是项梁,并且好几次联合各地的义士,声称要反秦复楚的人,就是项梁。
宋义坐在囚车中,他看向同样坐在囚车中的郑昌。
两人的囚车距离很近,而后方还有长长的一队人贩,他苦涩一笑,道:“没想到你我会沦落至此。”
郑昌又大喊道:“要反秦的人是项梁!不是我们!我们只是见了项梁一面,收买殷通的人也是项梁,不是我们!”
这种话,几乎每天都说,秦军根本不会理会。
让宋义心凉的是,要处死他们的文书上,有着楚王的手印,那楚王如今还活着,就住在咸阳城。
说不定楚王负刍还认识他宋义。
宋义苦笑看着乌云压顶的天空,寒风呼啸也没有此刻的心凉。
押送的队伍一直进入了潼关,并且进入关中。
宋义看着热闹非凡的潼关城,这里很热闹,有很多很多的人,还有很多的孩子。
从潼关城前而过,他们都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
不知为何,宋义在这个时候哭了,他是真的哭了,眼泪流淌而下。
到现在,此人才真的在懊悔,他哭得有多久,心中的懊悔就有多深,如果再给他一个机会,他绝对不会接受项梁的邀请。
并且,他宋义还要将项梁与殷通绑起来,献给秦军。
可万事没有如果,现在他在囚车上,马上就要被杀了。
宋义一哭,郑昌也跟着哭了,后方囚车中的人也跟着哭了。
人都有怕死的时候,当他们还未被押入秦地之前,或许还会硬气几分,但被送入函谷关之后,他们是真的怕了。
当初有很多人愿意与他们共同反秦,豪言壮语与歃血为盟。
但真当秦军来了,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能跑的全跑了。
咸阳城外,在廷尉冯劫的一声令下,宋义与郑昌的人头落地。
这边的人头刚落地,后方的人就被押了上来。
秦法是无情的,廷尉冯劫对他们的辩解没有丝毫的同情,现在他们说自己与项梁无关,难道他们去见项梁时,不知道项梁要反秦吗?
项梁也没将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逼着他们过去。
当尸首被带走之后,咸阳城外除了多了些血迹,这里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城外,观刑的礼一直捂着双眼,他道:“兄长,那些头还在吗?”
衡道:“不在了。”
礼稍稍挪开指缝,确认兄长没有戏弄他,他才松了一口气。
衡又道:“你要是怕了,你可以不用来的。”
章敬笑着领两位公子进入咸阳城,今天他们两人要回宫去,明天就是冬至。
年年如此,每年的冬至日都要回咸阳的。
礼提了提精神,神色振作了许多,道:“将来我也要入军中服军役,戍守边关去杀敌的,我若不锻炼胆量,将来如何杀敌?”
他的语气稚嫩,却颇为坚定。
衡一边走着道:“等你长大,匈奴人都被打光了,还杀什么敌。”
礼摇头道:“那还会有别的敌人,父亲说过的这个天下其实很大,我们的疆土还不够广袤。”
衡妥协道:“好,我的弟弟,将来你一定要开疆拓土。”
“嗯。”
礼重重点头。
三人走到宫门前,送两位小公子进入宫门之后,章敬就可以离开了,只是走到宫门前就撞见了一个人。
此人穿着黑色长袍,留着一些短须,身形并不高大,还很消瘦。
“衡,不记得我了?”
闻言,衡挠了挠头。
“你十一岁了,我走时你才四岁,一别七年。”
衡忽然想起来,他道:“叔叔。”
公子高这才颔首,他看向一旁更小的一个道:“你就是礼?”
“礼,见过叔叔。”
公子高又看向章敬,道:“你都长这么高了,大将军时常想你,待拿下匈奴王冒顿,他就回家与你团聚。”
章敬低着头,此刻他的内心反倒没有太多波动。
其实在渭南也有一些与他一样的孩子,为了建设国家奔走,数年不归的人太多了。
章敬觉得自己被照顾的很好,面对公子高,他行礼道:“回去之后,我会写家书一封告知父亲。”
公子高点着头,让人拉着满满一车的书,领着两位小公子就进了宫门。
章敬在原地站了片刻,如果没见到公子高也就罢了,但现在见到了,听了他的话之后……不知为何,觉得心里很难受。
第234章 六国旧事
两位小公子走入宫门,就见到了宫门城墙旁的田安。
田安满脸笑容,先是看向公子高,又道:“公子在丞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