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距离宫门越来越近,眼前终于出现人影,紧接着人影越来越多,有三三两两走在一起议论着,还有独自站在宫门前,也有正在吃着吃食的。
陈平站在人群没有开口讲话,安静的观察着,他听到有人说早晨不吃点东西肚子就会不舒服,还有人互相询问廷议上的。
陈平站在人群中,默默无闻。
也没有人来与这个新来的御史讲话。
终于当东边的太阳完全升起来的时候,宫门打开了。
而原本有议论声的众人纷纷闭口不言,众人陆续走入宫门中。
进入宫门之后,是一片极其开阔的平地,而在目光所及的远处,有一座巨大的宫殿,这座宫殿的石阶最高,那就是章台宫了。
早晨,那橘红的阳光照在众人的脸上,群臣的脚步依旧,但依旧无人讲话,四周只有走动时发出的细碎且密集的脚步声。
天气越发冷了,陈平呼出一口气在空气中化作一团白雾,好似鼓起勇气,迈步走上石阶。
到了宫门前,陈平与群臣一样脱了鞋履,走入殿内。
起初,陈平并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是一个人领着他站在群臣中的一个空位上,对方道:“我是程邈,也是御史,以后廷议你就在这个位置。”
陈平行礼道:“多谢。”
程邈又道:“不用总是行礼。”
有了自己的位置,陈平心中就踏实了不少,他安静地等待着廷议开始,而四周又传来的议论声。
他们都在讨论,皇帝会不会来参加廷议。
今年的廷议多数时候都是公子扶苏在主持,这眼看还有半月就冬至了,皇帝依旧没有要来主持国事的意思。
现今,这个国家的国事,都是公子扶苏在主持。
今天多半也是公子扶苏来主持国事了。
章台宫外的石阶下,当群臣进入大殿之后,扶苏就等在了石阶下。
老师虽已年迈,但还能走上石阶,要说老……其实也没苍老到哪儿去。
今天早晨,依旧是张苍陪着老师前来。
扶苏行礼道:“老师。”
“公子。”
李斯与张苍一起行礼。
扶苏与丞相一起走上石阶,这景色是国家稳定且祥和的象征。
一国公子与丞相,还有群臣如此和谐,是前所未有之事,也该是以后的一桩美谈。
直到公子扶苏与丞相,少府丞张苍来到大殿内,众人停下了议论。
扶苏站到面前,李斯先朗声道:“皇帝身体有恙,国事依旧交给公子扶苏主持。”
众人齐齐躬身行礼。
李斯言罢,来到百官之后,让公子主持国事。
李斯知道近来皇帝的身体很好,昨天廷议结束之后,李斯还看到皇帝还在北郊纵马驰骋。
这是陈平第一次来参加廷议,心中紧张,闭着眼听着廷议时的话语。
九卿将一件件国事告知公子扶苏,而后公子扶苏一一作出回答。
一件件国家大事就这么安排下去了,还说了章邯大将军的行程,这位大将军最多两天就能到咸阳。
还有人说起了王太尉,怎连日不来廷议?
公子说王太尉也身体有恙。
众人也就不再提及此事了。
之后,又有人说起了南方的将领赵佗与屠雎,是否召这两位大将军回来?
可这两位大将军回来了,谁能替换?
还有说两位南下的大将军已在南方树立了威望,此刻换将绝不是明智之举。
也有人建议公子派去官吏,来制衡两位将军的权力。
而后,那位叫程邈的御史站了出来,他说应该给予两位大将军更多的封赏,以此来稳定南方局势。
专心听了许久之后,陈平反倒是平静了,如果换作是他,他会向公子扶苏说先给南方的两位大将军封赏以安人心,之后再请两位大将军将他们子嗣都送来咸阳。
办成这件事需要说客,他陈平还不想现在去南方当这个说客,他还要先完成公子交代的赋税之事。
而且,诸多大臣的意见,公子扶苏都没有采纳,廷议就这么结束了。
陈平有些诧异,公子为何不采纳一个,再一想他又觉得公子是明智的,公子可以不作选择,选了就会错,但谁都不选,就不会错。
想到此处,陈平又为自己的狭隘感到羞愧,他怎么能这么想公子,公子一定是有更高明的办法。
与众人刚走出章台宫,陈平将自己的靴子穿上,他刚走两步,身后就传来了话语声。
“陈平?”
陈平停下脚步,回身行礼。
“不用多礼,丞相府有诸多赋税卷宗,你今天要整理好。”
说话的正是张苍,他又道:“你身为御史,公子命你来协查赋税,今天就要全部整理好,最迟明天就要将结果告知公子。”
陈平凛然道:“是。”
随后,陈平跟着张苍来到丞相府,当看到堆积的一人高的卷宗时,半晌说不出话。
张苍让人搬来了桌案,又道:“你放心,丞相府笔墨管够,你每记录好一卷就交给我。”
第251章 冷酷到没人性
丞相府的人越来越多,陈平见张苍已坐下了,也硬着头皮坐下来。
这里的人都在埋头苦干,陈平自然也是如此,在翻看各地的赋税时,也能听到往来官吏之间的话语,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不能耽误。
这让陈平也觉得压力很大,他不敢有松懈。
可当再面对这些卷宗,陈平才来咸阳两天,他就开始想念在河西走廊挨冻的生活了。
“李都尉如今可还好?”
忽然一句话,让陈平寻声看去,他见到了讲话的人正是先前在章台宫帮助自己站好位置的御史。
对方带着笑容,陈平面上也带着笑容,道:“李都尉在河西走廊很好,平日里都在主持粮草运送。”
程邈道:“也对,李都尉是不会轻易上战场的。”
张苍也道:“是啊,当年他说过,这辈子都不想再搬死人了,如今在后方搬粮食,总比搬死人好。”
闻言,陈平又将目光放在了眼前的卷宗,他并不知道李由的曾经,只知道李由是丞相李斯之子。
陈平才醒悟,他对李由的过往一无所知。
心里这么想着,陈平依旧埋头苦干,也不知道到了几时,直到丞相府的嘈杂声越来越少。
当陈平再次抬头眼前就没剩下什么人了,公子扶苏来过,可是又离开了。
陈平看向一旁,只见张苍还在校对着卷宗。
本以为自己成为了御史,本以为来到了咸阳之后,应该能够与诸多名仕往来,或是与秦廷大臣走动。
可如今坐在丞相府,发现这一切与他陈平所想的不同。
这里的每个人都很忙,几乎在廷议之后的数个时辰,直到快要天黑,每个人都有忙不完的事。
而外面的天色已入夜,陈平低声道:“张府丞,天就要入夜了。”
张苍蹙眉看着卷宗又道:“点灯。”
看来是要连夜在丞相府忙碌了,现在的陈平真是又饿又累,当他将烛台上的灯点亮,便见有人正在朝着丞相府走来。
来人是一个须发灰白的人,先前陈平在丞相府并没有见过此人。
见到来人,张苍道:“王太尉。”
闻言,陈平跟着行礼。
王贲提着一个食盒又道:“这位是……”
“在下陈平。”陈平先是自我介绍。
张苍又补充道:“新来的御史。”
王贲打开食盒,端出了两盆饺子,低声道:“难怪公子让我带两盆饺子来。”
张苍迟疑道:“王太尉是去见公子了?”
“是啊。”王贲带着笑意道:“快冬至了,两位小公子难得回来,公子让老夫去看看他们,真是长高了不少啊。”
“再过两年就要入军了?”
“嗯。”王贲颔首道:“等他们入军之后,老夫带着他们。”
看向陈平,王贲道:“吃吧,公子亲手做的,这是今年最后一茬芹菜了。”
张苍拿起一颗饺子便吃了起来。
陈平还行着礼不敢妄动,眼前这位可是太尉,三公九卿中与丞相齐平的人物。
王贲又递上一壶茶水,道:“知道你们冬至前都忙,不叨扰了。”
张苍嘴里还嚼着饺子,口齿不清地言语一句。
王贲听明白了,一边走出丞相府,一边摆手道:“好,冬至之后来老夫府上喝酒。”
站在边上的陈平神色困惑,张苍虽说吃着吃食口齿不清,但明明说的是多谢。
张苍道:“吃吧,公子亲手做的。”
“公子扶苏亲手做的?”
“是啊。”张苍嚼着饺子道:“公子知道我们要忙到很晚,平时公子很少亲手做吃食的,今天是因两位小公子回来了。”
陈平拿起一颗饺子,放入口中嚼着,咽下之后,感慨道:“公子真是个很好的人。”
张苍没再理会他,继续看着卷宗。
陈平吃着饺子,心中想着这位贤明的公子扶苏,真的如他所想的那样,是一个很好的人,如此人物怎能没有人效忠。
而来到咸阳之后,有关公子扶苏的一切,都符合陈平的印象。
吃完饺子,陈平便继续翻看着卷宗。
夜里,外面又下起了大雪,陈平与张苍这才离开丞相府。
雪花落在身上,陈平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又想起公子扶苏那盘饺子,确实很好吃。
翌日,今天没有廷议,因今天有一件大事,那就是章邯大将军就要到咸阳了。
皇帝依旧在北郊的离宫,而章邯回来之后要去北郊离宫面见皇帝,公子扶苏也要领着群臣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