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
就见沈坤不久之后便蹙起了眉头。
随后又面露惊色,不时眼中又浮现担忧,直至翻到最后一页时,他的面色已经失去了一丝血色……
“伯载贤弟,如何?”
这反应与崔恒预料的完全不同,终于忍不住在沈坤合上书的那一刻开口问道,
“我已问过鹿鸣阁的掌柜,这一册书籍才出来一个上午,便已售出八百余册,若假以时日,起码可售出数千册,其中的内容定可在京城引起热议。”
“如此东南倭患之事,也必将掀起舆情!”
“这不正是伯载贤弟你所希望的么,为何此刻却不见你拍手称快?”
沈坤闻言并未立即作答,而是先将书籍递给了吴承恩查看,然后才不无担忧又意有所指的道:
“良育兄,此事虽是我之所愿,但著作此书的人,恐怕将面临不小的麻烦吧?”
“伯载贤弟的担忧的确不无道理。”
崔恒完全收敛起笑容,点了点头正色道,
“因此我方才才说,翰林院出了一个秉笔直书的诤臣。”
“书中影射官场黑暗,官员与地方富商、海贼、倭夷勾结,徇私贪腐的内容过于直白。”
“这便是撕破了朝廷的脸面,恐怕不是皇上希望看到的,也不是皇上希望以这种方式公之于众的,此人必为皇上不喜。”
“书中的这些违法之事本就取证困难,若有人借机弹劾此人妖言惑众,捏造事实,诽谤朝廷,皇上为了安抚天下民心,维护朝廷的公信,八成也只能借坡下驴。”
“届时此书将被列为反书。”
“而此人,只怕也将受到皇上惩治,用作杀鸡儆猴。”
“……”
听到这话,吴承恩的身子不由抖了一下。
他已经大概翻了一遍,可以确认书中内容皆是出自他手,甚至连一个字都未曾改动。
只是他却并未想过,这样一篇文章,竟会惹来这么大的麻烦,甚至令鄢懋卿身陷如此险境……
“良育兄,失陪一下。”
沈坤注意到吴承恩的异样,而他如今也急需要向这个小舅子确认一件事,如此才能决定下一步应该如何施为。
于是他站起身来,将吴承恩叫到堂外直截了当的问道:
“这篇文章可的的确确是出自你手,是否有所改动?”
“是,没有任何改动……”
“那么鄢懋卿可仔细看过这篇文章?”
“他那日是当着我的面一页一页翻看的,还鼓励我再接再厉……”
“……”
沈坤瞬间明白了始末,闭上眼睛抬头深吸了一口气,胸中随之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敬意,难掩鼻腔中泛起的阵阵酸涩。
良久之后。
“呼——鄢懋卿真乃吾辈朝臣之楷模,忠肝义胆之义士也!”
随着这口浊气缓缓吐出,沈坤仰天长叹一声。
说完他已迈着大步折返回客堂之内,正色说道:
“良育兄,你所言不差,本该皆是诤臣直臣的翰林院,终于出了一个秉笔直书的诤臣!”
“有此诤臣,实乃大明之福,我虽人轻言微,誓与鄢懋卿共同进退,倘若他日后有难,必当舍命营救。”
“不知良育兄是否愿与我一同为其造势,助其一臂之力?”
第128章 难道没错就不能被君父骂几句了么?
乾清宫。
“嗬哈……”
朱厚熜像往常一样翻阅着面前的奏疏,查看着附在奏疏上面的内阁票拟,伸了一个懒腰的同时,竟不由的怀念起了夏言还是内阁首辅时的时光。
就连他也不得不承认,夏言此前那个内阁首辅,比现在这三个阁臣称职多了。
原本他还想着如今内阁有三个阁臣,而他又没有立刻选出内阁首辅,可以在三人之中养蛊出一个得力之人呢。
结果原本翟銮那口不粘锅也就不说了。
最近入阁的许赞和张璧居然也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斗志。
三个人非但在内阁玩起了相敬如宾的戏码,共同商议出来的票拟也都是模棱两可的中庸之策,几乎事事让他亲自决断,真是将“多做多错少做少错”贯彻了个彻底。
也不怪此前有人弹劾三人难堪重任,致使一些朝中要务停滞错乱,借故推举严嵩入阁。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再想想夏言之前做内阁首辅的时候,如果不提那些令他感觉受到冒犯的琐事。
那个老东西也是真能扛起内阁的担子,令整个朝堂事务井井有条,使他在处理政事时省心省力,否则他又怎会容忍那老东西的傲慢无礼?
“皇爷,若是有些疲倦了,不如今日便先歇着吧?”
黄锦怎会看不出朱厚熜的疲惫,一边轻手轻脚的拨弄蜡芯,一边轻声细语的劝道。
若换在此前,朱厚熜也就到此为止了。
不过最近他才刚刚支棱起来,正是心劲儿充足的时候。
于是看了一眼案几上只剩了一小半的奏疏,最终还是提了提精神,开口说道:
“也不多了……有没有什么提神醒脑的东西,给朕找些过来。”
“皇爷,说起提神醒脑……”
黄锦迟疑了一下,走上前去从一沓子奏章中抽出一道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奏疏,双手呈递过来,
“这道奏疏中的内容,或许能够为皇上提神醒脑,请皇上过目。”
“什么奏疏竟有如此功效?”
朱厚熜心中一疑,随即接过翻开查看。
这是一道弹劾奏疏,弹劾的是一部名为《破倭记》的话本。
奏疏中称这部话本在京城已经传播数千册,并节选了其中的几个片段,甚至还附有一首选自话本中的诗文,诗曰:
“紫禁城深谏臣稀,
奏章皆作锦绣辞。
莫言天下无弊事,
朱笔一点尽成痴。”
而这道奏疏,弹劾的正是此书妖言惑众、诽谤朝廷,请求将此书列为禁书禁止传播,将著书的作者抓捕归案,以儆效尤!
与此同时。
翟銮、许赞和张璧三人也在奏疏中附上了一纸票拟,而且这回并非模棱两可的中庸之策:
【是书妖言惑众,谤讪朝堂,大损国信,臣等奏请黜为禁书,械作者下诏狱,以正视听而儆效尤。】
不过这道奏疏朱厚熜只看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瞪大了眼睛,整个人仿佛被针扎了一般猛打了个激灵,连身子都坐直了许多。
黄锦说的不错,这道奏疏果然提神醒脑!
非但提神醒脑,简直如梦中惊醒,心跳都随之变快了许多,怎么血压还有些高了呢?
因为奏疏中提到《破倭记》的作者居然是
——牛笔山人!
朱厚熜亲自看过《玄破苍穹》,自然知道这个牛笔山人是谁的自号。
毫无疑问,又是那个冒青烟的东西,鄢懋卿!!!
“黄锦,这《破倭记》你可曾看过?!”
朱厚熜“啪”的一声将奏疏拍在案上,吓得早有准备的黄锦顺势跪倒在地。
“奴婢并未看过……”
“立刻去给朕找一部来,朕要好好瞧瞧这话本中还有什么能给朕提神醒脑的言论!”
朱厚熜大声斥道。
“奴婢遵旨……”
“还有,立刻命人去将鄢懋卿召进宫来,朕今夜睡不着,这个混账也休想安然入睡!”
……
其实此时还并不算晚。
刚到亥时(21:00)而已。
这个时间若放在后世,对于许多人来说才是夜生活的开端。
不过放在这个时代,对于许多正经人家来说,已经是结束了一天生活与娱乐的休息时间。
鄢懋卿也是吃完了火锅唱完了歌,刚刚结束睡前娱乐,正处于贤者状态。
然后就遇上了麻匪一般的谒者和禁军,被从床上揪起来强行“护送”进了皇宫,见识了一回常人一辈子都未曾见过的亥时三刻的紫禁城。
“冒青烟的混账东西!”
刚进入走进乾清宫,鄢懋卿尚来不及行礼,殿上便已传来朱厚熜的呵斥,
“这回你可知朕因何骂你?!”
鄢懋卿眼观鼻鼻观心,俯身跪下叩首:
“君父此言差矣,君父是微臣的君父,微臣是君父的臣子。”
“难道没有缘由,微臣就不能被君父骂上几句了么?”
“嗤……”
没绷住!
黄锦虽经过严格的训练,但这回是真没绷住。
他跟着朱厚熜也算是阅人无数,可似鄢懋卿这般没脸没皮的臣子,还是破天荒的头一回遇上,简直堪称插科打诨的魁首。
不过他也是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忙不迭跪下认错:
“皇爷恕罪!”
黄锦也真是服了鄢懋卿,他这辈子如履薄冰,在皇上身边谨小慎微。
不想今日竟能因这么一句话失了分寸,着实是极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