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基于某种玄学的因素。
曹丕将雒阳的名字重新改回三点水的洛阳。
闲话休提。
麋威进入自家府邸,一众兄弟姐妹早在等候。
麋威跟众亲熟络一番,又去拜见了母亲,这才跟着父亲麋竺来到一处安静的偏厢谈事。
糜芳也被喊了过来。
相比起一年前,麋芳整个人都胖了一圈。
这次是真胖。
以至于麋竺一边指着儿子的青绶,一边指着弟弟的圆肚,满脸无奈道:
“原本担心我儿跟我一样没有统御的才干,所以富贵闲养在蜀中,让子方去撑起家门。”
“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如今竟是子方天天闲养,我儿却要上战场搏命!”
麋芳只能干笑以对。
麋威则安慰父亲道:
“儿只是适逢其会立下大功,哪有什么真才实干!此番入蜀,待大王看清我的虚实,自会闲置下来。”
麋竺却摇头道:
“你有才无才吧,已经不打紧了。”
“重要的是,大王亲自为你取字,你已经成为同辈的楷模,便是无才也只能有才了!”
然后抬手打断欲反驳的儿子,接着道:
“为父已经认命了,将来麋氏家门,只能由你来撑起。”
“只是你既为嫡长,便有传承血嗣的责任。”
“正好如今四方征战暂歇,你赶紧成亲生子,给自己留个后,也好让父母安心。”
铺垫那么多,原来是催生。
这下麋威听懂了。
只能连连称诺。
其后三人又聊了过去一年的见闻,主要是麋威分享自己的经历。
待天色入黑,麋竺便以明天还要回复王命为由,让麋威早些去歇息。
麋威刚刚起身拜辞,却瞥见旁边麋芳一脸欲言又止。
心中一动,重新坐下道:
“孩儿难得回家,正好替大人分忧!”
麋竺狠狠瞪了一眼麋芳,叹道。
“也不是什么大事。”
“前年张君嗣不是被雍闿所劫么?”
“近来诸公论及旧事,便提到南中那几位不安分的豪帅,恰如长在手脚上的脓疮。”
“有人主张应趁外战未起,速速南下割去脓疮,免除后患。”
“也有人认为南中之患非一时可解,不如借大王威望镇压宵小,然后缓缓图之。”
麋威好奇:“大人持何主张?”
麋竺苦笑:“为父哪有主张!”
“不过是前些日子拜访吴子远,席间听其论及平南中策,随口附和了两句……不曾想因此招来是非!”
麋威闻言脑海中立即找到对应的人物。
吴子远就是吴懿,眼下为护军讨逆将军,名位在麋竺之下。
但他有个妹妹吴夫人,是刘备的王后,世子刘禅名义上的嫡母。
相比起麋威一家,吴懿才是当下的正牌外戚大将。
包括如今在关羽麾下的水师将领吴班,都是吴氏子弟。
不过嘛,以麋威对父亲的了解,应该不至于闹出什么外戚争宠的狗血故事。
而果然,麋竺接着道:
“大王有意许吴子远关中都督一职,所以其人心思都在北伐,论及南中之策,自是倾向缓图。”
“几位大将,右将军张翼德,左将军马孟起,还有益州别驾李德昂,都是此论。”
“那为父当然附和此论!”
麋竺微微一顿,苦笑道:
“只是万万没想到,李正方突然上书,指责我庸将误国!”
李严跳出来搞事?
还公然叫板麋竺?
麋威:“这是为何?”
麋竺:“你有所不知,朱提太守邓方邓孔山最近因疾乞归,他原本还兼着南中庲降都督的差遣,如今要另外择将了。”
“陛下本来属意李别驾。可李正方对此也有想法,所以上书请战,乃是持速战之论!!”
“正好为父名位在吴子远之上,而李正方又不敢招惹张、马二将,便拿为父作筏了!”
原来是被当软柿子捏了。
麋威稍稍恍然,却又对李严做这事的动机有所怀疑。
毕竟按照前世历史,他作为托孤大臣中的二号人物,眼界应该更高才对啊。
咦,慢着!
麋威忽然有所明悟。
问题正是出在历史已经改变!
且说,所谓季汉五大都督,吴懿的督关中只是虚设,不必多提。
其余四个差遣,职权最重的当数督汉中的魏延。
毕竟那是北伐和防备曹魏的最前线,无与伦比。
汉中之下,又以督巴东永安为重。
因为那是防备东吴入侵的最前线。
白帝托孤之后,李严就曾以中都护的身份镇守了永安好几年。
而再往下,江州督和庲降督。
一个作为永安身后的二线战区,一个是安抚南中的差遣。
都是属于“对内”的设置。
重要性自然又低一些。
不过,这一世因为荆州未失,情况已经大为不同。
白帝城以东,一直到江陵,这上千里战略纵深全都在关羽的荆州辖区,全为刘备所有。
根本不存在防御孙权的战略需求。
无非是因为永安那地方自然条件过于优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摧之态。
好到不在那里设个关卡都有点对不起老天爷的馈赠。
所以大概会保留一个“关都尉”的设置,却也只是个中下级军官。
而李严早就超出这个层次,不可能看得上眼的。
甚至,因为不曾发生夷陵之战。
那地方至今还叫“鱼复”。
连“永安”的说法都不存在。
而基于同样的道理。
江州的战略地位也不如原本的历史。
那么回到眼前。
汉中都督,李严肯定争不过魏延。
其余北伐的位置上。
张飞、马超这俩重号将军都还活着。
赵云、黄权、吴懿甚至梓潼太守张翼,都是不错的备选。
反正这批人死光之前,怎么着都轮不到李严扛起北伐大旗。
而再考虑到刘巴刚刚接任尚书令,李严同样无法成为台阁的一把手。
那算来算去。
李严如果想“进步”一下。
还真的只剩一个庲降都督能够惦记了。
所以……这波轮到我坑爹了?
麋威一时心情怪异。
便道:“大人既然无心相争,想必李正方也孤掌难鸣。”
“我听闻诸葛军师跟李正方私交不错,何不请他出面调解?”
麋竺闻言,又是一叹。
第113章 新职位
麋威:“怎么,此事还攀扯到诸葛军师了?”
“孔明并未置喙此事。”麋竺摇头。
“是李正方自知势单力孤,所以找了援手,正是马幼常。”
李严勾搭上了马谡……这是什么坑诸葛亮的神奇组合。
麋威表情一时难绷。
不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