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个误判,跟雍凉两个方向的曹魏大军无关。
而是因为隶属雍州的陇右四郡,也即陇西、南安、天水、广魏。
官府忽有征发的动作。
而这次征发,说起来还跟马超这次北上羌道有关。
是的,马超虽然跟刘备同时出发。
但因为兵马少,加上那一路地势稍平坦一些,所以更快抵达目的地。
然后因为马超在羌人中威望无双,加上凉州卢水胡与曹魏的宿怨,会盟一举成功,声势大壮。
据说护羌校尉苏则担心被马超和卢水胡前后夹击,已经退守至金城以东。
乃是图一个保存实力,以待将来的意思。
陇右四郡的突然征发,都是为了支援苏则。
据说这次突然征发,乃是曹丕新任命的凉州刺史张既所为。
其人去年就曾西出凉州,协助苏则平定凉乱。
简而言之。
因为马超会盟羌人太成功。
间接导致了刘备这边会盟氐人遭遇挫折!
得知前因后果,行在所上下几乎失声了半天。
当然,这事肯定不能怪马超。
人家分明立下大功呢!
所以刘备很快有了新决断。
一是遣使嘉奖马超和吴懿,并给二人临阵专断之权。
看看能不能在苏则那边咬一块肉下来,以进一步削弱曹魏在凉州的军事力量。
二是再次派遣使者去见氐人各部,给他们好好“科普”一下天下形势,不要老是自己吓自己。
各路信使再次出发。
而刘备则再次拉着麋威在下辨周边四处游荡。
这次是去考察荒废的农田,看看将来能不能利用起来。
很快,去见氐人各部的使者传信归来。
氐人同意继续会盟。
但会盟地点要北移祁山以西,南安和天水交界附近的氐道。
说实话,这个要求就有些过分了。
因为那两郡不同于已经废弃的武都,至今仍在曹魏的实控之下。
只要刘备的“黄屋左纛”出现在那里,曹魏必然全境震动。
那时不管是凉州的苏则,还是关中的曹真张郃。
都会丢下各自当面的卢水胡,不顾一切赶来陇右抵御刘备!
甚至曹丕本人都可能会从洛阳移驾至长安坐镇指挥。
搞不好,这会演变成一场十万人以上规模的国战!
第138章 惟争一口气
氐人这要求无疑有些强人所难。
行在所上上下下一时义愤填膺,斥责氐人各部头人言而无信。
就连老成持重的几位,如黄权,也都没有好脸色。
反倒是最近带着麋威四处游荡的刘备,此时反而保持了镇定。
拉着麋威给众人念诵了一遍《西狭颂》,才道:
“众卿可知朕为何非要与氐人结盟?”
见众人面面相觑,又道:
“那朕换个问法,为何李翕当年要在西狭峡谷中修栈道呢?”
此言一出,几位年长有见识都纷纷反应过来,却并未急着回答。
刘备点名关兴:“安国,你来说说看。”
关兴一个激灵,下意识看向麋威。
结果麋威眼观鼻鼻观心。
只能强答道:“修道是为了南北商旅畅通。”
刘备:“然后呢?”
关兴尴尬地低下头。
刘备又看向马岱。
马岱:“为了便于归附羌、氐?”
刘备目光稍亮,追问:“到底是羌还是氐?”
马岱也尴尬地低下头。
其后刘备又依次询问年轻的将领。
包括麋威麾下的王平和马忠。
除了马忠坚定回答是以归化氐人为主,稍有亮点
其余人的回答大同小异。
而马忠虽然答了氐人,却并不能说出所以然。
只是因为这次结盟的对象是氐人,所以倒推出结论。
纯属机灵鬼。
刘备问了一圈,才转向麋威道:
“卿跟诸君说一说,为何朕更看重氐人吧。”
竟是直接默认麋威知道答案。
便见麋威道:
“羌氐虽然同为胡类,但习性却不大相同。”
“羌人以游牧为生,驱牛羊,逐水草,迥异于中原。”
“氐人则多务稼穑,四时耕耘,与汉家子大同小异。”
“所以结盟羌人,虽可得其马羊和控弦之士,却难以归化其民,充实边郡。”
“强行内迁,反留后患。”
“而氐人因习性相似,易于内附。久而久之,便与汉儿一般无二了。利大于弊。”
实际上,曹操和杨阜当年迁移的武都士民,相当一部分都是务农的氐人。
这时,站在角落里的孟达忽然开声:
“师善怎知氐人多务稼穑?莫非你也曾游历陇右?”
麋威道:“虽未曾游历陇右,却在近日追随陛下考察田野,看到大量抛荒的粟田、麦田。”
“这些田地的故主,有些是汉儿,有些是氐人……这是从乡舍残留的服饰、器具来判断的。”
“由此可见,昔年居于武都的士民,不分汉氐,皆有种植粟、麦的风俗。”
说着,麋威举起手中抄写的石刻碑文:
“所以《西狭颂》才写:百姓有蓄,粟麦五钱。”
“这是因为本地百姓广泛种植粟麦,所以年景好的时候,谷价就低贱了。”
众小将望着麋威手中竹简,各自思忖,久久无声。
而早就猜到答案的孟达,望着麋威鹤立鸡群的身影。
暗暗吐了一口浊气。
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
刘备道:
“正如师善所言。”
“氐人习性类汉,若能归化其类,则汉中、武都皆可得充实。来日不管是抵御北寇,还是兴师北伐,都大有裨益。”
又慨叹道:
“朕与曹氏相争二十年,争的是容身基宇,是汉室神器,是天下人心。”
“但归根结底,争的就是一口气!”
“这口气不争下来,朕即便到了九泉之下,也不能瞑目!”
此言一出,众皆轰然下拜,口称万死。
刘备让众人平身,道:
“近日观河山壮丽,有所感慨,故与众卿共勉。”
“但煌煌大言,不能解足下之困。”
“到底如何回应氐人所求,众卿还是要仔细议一议!”
黄权等老臣宿将刚刚已经猜到刘备心意。
各自考量片刻,都有了想法。
于是各抒己见。
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
给氐人划出了一道底线。
刘备可以继续北上结盟。
但最北只能到祁山以南的西汉水上游流域。
这个位置虽然已经进入了敌境,却依然处于祁山通道附近,便于随时南撤。
而这个位置距离氐人提出的氐道并不算远。
若诚心来结盟,应该不介意多走这几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