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215节

  据说这也是诸葛乔的主意。

  听到这里,陆逊对仍在发愣的诸葛瑾打趣道:

  “子瑜,孔明教子的本事胜于你啊!”

  诸葛瑾这才回过神来,想起平日与诸葛亮的书信。

  却是摇头道:

  “他日理万机,哪有闲工夫教子?”

  “不过……”

  “他挑选师傅的眼光,确实高于我!”

  ……

  夏五月,江汉水势已丰。

  麋威自华容东出堵口,乘船顺流而下,很快就到达了汉、涢二水的交界处。

  此地往东,就是当下的“三不管”地带。

  道路状况相当恶劣,远不如经过麋威修整的华容以西。

  一到夏季,水洼连片,泥泞不堪。

  恰如当年江陵到华容的那一段路。

  原因也是类似的。

  上古时期,这里本就是一片内海一般的大湖,名为云梦泽。

  后来随着泥沙淤积,才渐渐变成陆地。

  当然,麋威前世的历史地理知识就是个二道贩子的水平。

  他之所以记得这片“湿地”的来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涢水东岸的安陆县,其县治就在后世的“云梦县”附近。

  望文生义嘛,反正以老祖宗命名的习惯,这地方九不离十。

  总之,麋威大致勘察完这片地形,心中对后续战事多了些把握之后,便准备继续顺流而下,去往夏口。

  他要去见一个人。

  不过,这日刚刚来到渡头之际。

  另一个人却先来见他。

  正是失踪了快一个月的姜维。

  麋威看着这位满身泥泞的“大将军”,挑眉道:

  “伯约追敌至今,战果如何?”

  姜维一脸自暴自弃道:

  “下吏不自量力追入山中,结果被魏军哨骑纠缠,差点被俘。”

  “若有战果,那也是白送魏军的战果!”

  王平、马忠等人顿时失笑。

  唯独麋威听到魏军哨骑,疑道:

  “魏军在义阳三关中,驻军多少,你可看清楚了?”

  姜维照直道:

  “具体数字不知,但必有重兵把守,否则我何至于连外围的哨骑都突不进去?”

  麋威不置可否,又问:

  “三关你都去过了?都有重兵?”

  姜维肯定道:

  “都有!且以居中的武阳关兵力最重,守将正是文聘嫡子文岱。”

  说到这,姜维已经羞愤不堪:

  “下吏不自量力,凭白损失兵马,甘愿受罚!”

  众人闻言都看向麋威。

  然而麋威只是看着汉水或者说涢水左岸的那片湿地,蹙眉不语。

  左右皆不敢打扰。

  片刻后,眉头忽然一展,对姜维笑道:

  “伯约啊,你果然是我福将啊!”

  想起去年陇右一战,众人再次哄笑。

  姜维更是瞠目结舌,满脸通红。

  正欲反驳,脑海中忽然浮现早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江夏地貌。

  一瞬间,福至心灵,双眼陡然放亮。

  说不定……我真是福将?

  但一转头,却见麋威已经登上了船。

  心中隐有所悟,便默不作声地跟了上去。

  半日后。

  一行人顺利抵达了汉水南岸的鲁山城附近。

  习宏已经筑好了水寨。

  位置正好与对岸的偃月垒旧址相对。

  那里正高挂着一面“文”字将旗。

  而隔江相对,则是一面“陆”字将旗。

  这一刻,所谓三足鼎立之势。

  忽然就在这滚滚东逝的江水之畔,浓缩而集中地呈现出来。

  麋威先是入寨褒奖了习宏麾下将士。

  然后便跟出城的诸葛兄弟一同乘船出夏口,去往大江南岸的夏口城。

  准确地说,是江北的吴军水寨。

  登上水寨已经是当天傍晚。

  陆逊年过四旬,一身儒士打扮。

  比起将领,更像个五经博士。

  麋威:“久闻陆将军之名,今日得见,不胜荣幸!”

  陆逊并未即刻回应。

  上上下下打量了麋威一番。

  才道:

  “我在你这般年纪,不过是孙将军府中的东曹令,而你却已经是独当一面的大将……后生可畏!”

  此言一出,诸葛乔下意识瞥了一眼诸葛恪。

  后者嘴角一抽,撇过脸不说话。

  稍稍寒暄一番,双方转到陆逊帅帐,直入主题。

  陆逊直白道:

  “足下既来相见,想必已经知晓文聘的心思?”

  见麋威点头,陆逊又道:

  “当此之际,两家名为并力北伐,实则各自为战。”

  “而江夏、蕲春二郡,北临大山,南倚大江,贯通东西。一方有变,另一方则能通过江道及时增援。”

  “故此,江道不可不保,文聘不可不除,足下以为然否?”

  麋威还是点头。

  陆逊继续道:

  “但要双方通力合作,则鲁山城的归属,总要有个说法,足下又以为然否?”

  这一次。

  麋威没有点头。

第188章 战机显露

  见麋威沉默,陆逊毫不意外,轻笑道:

  “足下倒是实诚。”

  麋威坦白道:

  “众所周知,夏口为江汉重镇,而鲁山城这一侧于我军尤为紧要。”

  “若我说毫无想法,不过自欺欺人。”

  此言一出,左右将校纷纷警惕对视,暗自握刀。

  就连诸葛恪都下意识稍稍远离“堂弟”。

  倒是陆逊笑意依旧:

  “是啊,贵军对鲁山城的渴求,实在是过于理所当然。”

  “非说不要,反倒显得可疑了。”

  麋威轻轻颔首,以示认同。

  陆逊又道:

  “那么,足下对此城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谁留下?谁离开?”

  麋威指着身旁的诸葛兄弟道:

  “我看他俩守得挺好的,就不必换人了。”

  “非要说谁离开的话,可等局势明朗以后再议论不迟。”

  这明显是个和稀泥的方案。

  除了陆逊之外,左右众人一时面面相觑。

首节 上一节 215/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