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250节

  这无疑能极大减轻麋威这边的防守压力。

  真以为曹洪和那三万魏军中军是纸糊的?

  不过以上这些,都是从军官角度来说的。

  对于底层的士兵,归正的义军,以及因为各种原因停留在方城一线的民众来说。

  高兴的原因就十分直白了。

  有地分了嘛!

  南阳盆地多沃土良田是众所周知的。

  军功授田自秦时便不再是什么新鲜事。

  民屯在南阳更已经成为了本地人的日常。

  因为战争的缘故,产生了大量无主的土地。

  而制度上也早就有了说法。

  怎能不喜?

  实际上,就在宛城捷报传来的第二日,麋威收到的各路请战书就堆满了书案。

  这还是以轻薄的麋氏纸所书写的。

  仿佛明天就能攻下许昌,后天就能破关入洛,下个月就能一统天下似的。

  好在,麋威本人并未失去理智。

  实际上,他这段时间一直与关羽保持通信,很清楚此战细节。

  夏侯尚等人早早就明确了收缩于淯水一线坚城,然后等待中原援军的战略。

  别看战争前期关羽迅速抢占了大量地盘,实际上并未对魏军有生力量造成足够杀伤。

  那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生变化的呢?

  一是入夏后的连场暴雨。

  二是麋威突然封锁了方城通道。

  前者引发了淯水一线湖陂大量崩毁淹灌城池,继而泡烂了魏军赖以坚守的坚壁。

  后者则直接切断了中原援军南下的通道。

  而二者叠加一起,加上关羽巧妙利用了徐晃火烧新野的负面影响,这才彻底摧垮了宛城守军的士气。

  饶是如此,魏国的将军们在撤退时仍旧给汉军造成了不少麻烦。

  特别是亲自断后的徐晃,好几次率骑兵反冲,差点冲垮关平和寇封的军阵。

  最后还得关羽亲自下场鼓舞士气,阵斩徐晃,这才锁定胜局。

  其后俘虏夏侯尚与满宠就轻松得多了。

  二人见方城通道早就被麋威堵死,便仿照当初陆浑义军,遁入伏牛山中,打算穿越分水岭自伊水归洛。

  哪知尚未走出淯水流域,就与山中一部准备南投的义军碰个正着。

  最后被闻讯赶来的汉军包围,双双被俘。

  不过,一场大战下来,耗时大半年,关羽军团已是强弩之末。

  此前三年间积累的粮秣、战马、军械也消耗的七七八八。

  接下来宜守不宜攻。

  所以麋威断然拒绝了姜维偷袭广成关的提议。

  顺便给孙狼一个去山中继续招募义军的差遣。

  免得对方总想着去攻城略地。

  当然了,往广成关以南夸大战果,恫吓曹魏君臣,顺便配合一下徐庶可能存在的敌后动作……这些基本操作麋威还是没有忽视。

  总之,忙碌了一旬,就在曹洪大军终于准备妥当,前压到汝水一线的时候,关羽也亲率大军赶到了叶县。

  看到红光满面的老丈人扬鞭策马而来。

  麋威只感觉千斤重担,一时松下。

  至此,这次耗时半年,仓促发起的北上偷袭战,总算以关羽全取南阳而告一段落。

  ……

  这日午后,关羽和麋威一同登上了一段保存完好的楚长城。

  两人眺望了一下山色,俯瞰了下方连片的军寨、土垒。

  关羽回头道:

  “本以为乃舅这一辈子能取下南阳,便算不负此生了。”

  “谁能想到有朝一日竟能站在方城上,北望中原?”

  麋威道:

  “外舅春秋鼎盛,来日定能马踏河洛,迎天子于旧都,成不世之功!”

  关羽被他逗得呵呵一笑,道:

  “果真能有这一日吗?莫要大言骗我!”

  麋威语气坚定:

  “此战过后,我朝国力虽仍不如曹魏,但相差不远了。”

  “自今以后,天下便是汉魏争雄的格局。”

  “其余江东、辽东、交州豪杰,失之于偏狭,皆不足以扛起神器。”

  “将来定鼎中原者,非魏即汉。”

  “只要谋划妥当,不出十年,必能还于旧都!”

  关羽被他描述的远景所鼓舞,一时心气雄壮,扶墙北望,久久无声。

  良久才摇头道:

  “奈何我老矣。”

  “来日沙场建功,只能指望你们这些小辈。”

  “此间只有你我舅婿二人,我不瞒你。”

  “前度孔明自成都来信,说陛下近来龙体欠佳……”

  这!

  麋威瞳孔猛地一缩。

  虽然他离开益州了大半年,不知刘备近况。

  但他可是清楚记得原本历史上,刘备病逝于这年春夏之交。

  给本已颓势的季汉送上更为沉重的一击。

  几年恢复不了元气。

  好在一惊之后,关羽紧接着道:

  “幸而医者及时施以妙手,陛下转安。”

  “但往后肯定不能再处理繁重国事,更难以跟随大军出征。”

  “如今蜀中诸事,全赖孔明和季常等人在维持。”

  关羽轻叹一声,又指着自己满头白发道:

  “乃舅近来读书,常常看不清文字,只能让威公念给我听。”

  “听上片刻便觉昏昏欲睡。”

  “再过数年,怕是连听书都听不进去了……”

  麋威一时失语。

  他当然听得出关羽不服老的心思。

  但年龄跟战争一样,都不以个人意志转移。

  虽然私下麋威常常戏称关羽为二爷。

  但他的年纪其实与刘备相差无几。

  都已经年过花甲,进入垂暮之年。

  若非南阳之战少不了他,早就该去大后方颐养天年了。

  毕竟往功利一点的角度考虑。

  刘备关羽本人上不上战场已经不重要。

  他们作为季汉的精神旗帜,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想到这,他直白道:

  “朝廷下一步的目标必然是取关中。”

  “而外舅既已得南阳,控丹水,往后关中魏军定要分兵扼守武关一线。”

  “外舅只需要虎踞于南阳,便能有效牵制敌军,策应益州北伐。”

  “如此,何妨再度缓下来,休养生息数年,以巩固此番北伐的成果?”

  “养个数年后,兵精粮足。那时朝廷取下关中,再两路齐出河洛,何愁大事不成?”

  关羽闻得此言,默然数息,吐气道:

  “确实该以大局为重。”

  “也罢。”

  “如何守南阳,你有何想法?”

  麋威早有腹稿,紧接着道:

  “今南阳之患,主要在于方城。”

  “方城之患,主要在于许昌的曹洪大军。”

  “先前兵少,我只能扼守险要,迟缓敌军。”

  “如今外舅大军已至,防御上足称稳妥,倒是不妨主动出击。”

  关羽挑眉:

  “你方才不是说要缓下来?”

  麋威:“外舅莫急,我说的主动出击,并非指出关与魏军交兵。”

  关羽:“不交兵,何以御敌?”

首节 上一节 250/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