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277节

  刘备点点头,又看向应对从容诸葛亮;

  “丞相这是怕朕不听劝,非要亲征,所以在汉寿划下一道线吗?”

  诸葛亮揖拜不及。

  刘备再度失笑。

  “也罢。”

  “朕终究还是想亲眼看一看长安的模样,祭一祭高皇帝的陵寝。”

  “汉寿,汉寿……倒是个好名字!”

  ……

  麋威回到叶县的时间比贾逵预计的要晚。

  因为出广城关方向的那路弱兵,实际上是他亲自统领的。

  只是没有打出他的旗号而已。

  却不仅仅是为了迷惑敌人。

  而是为了趁机摸查广成关的守备情况。

  毕竟这种敌人主动分兵四出,留出空隙的机会,实在难得。

  但事实证明,洛阳八关,至少在魏军守备充分的情况下,还是名不虚传的。

  所以碰了一鼻子灰就狼狈退归山中了。

  只能说,幸好没有打出自己的旗号。

  到底保住了“麋使君”的不败传说。

  其后,一路翻山南下,平安回转滍水南岸。

  并看到了廖化偷袭得手的捷报。

  这样一来,至少今年秋收之前,贾逵和曹洪暂时失去发起大规模攻势的能力。

  至少可以消停半年时间,休养生息。

  麋威请示过关羽后,打开库藏,赏赐三军。

  并将这次报信有功绩的石韬征辟为州别驾。

  石韬欣然受命。

  虽然故友诸葛亮在益州,但他更希望留在中原。

  这样一来,麋威总算有了点正经豫州刺史的模样。

  伐兵问题告一段落。

  内治也都在稳步推进。

  接下来,麋威将目光投向外交。

  江东方面,孙权病危的消息不时传来,但麋威只以费祎的报告为准。

  而后者则在信中直言,建业那边已经开始为治丧作准备。

  估计秋冬就有“结果”。

  简而言之,近年内,不能再指望江东去扰袭淮南。

  所以明年贾逵曹洪缓过一口气后,方城这边还有大规模军事对抗。

  倒也符合早前众人的判断。

  如今算是彻底坐实。

  与之相反,洛阳方面却有好消息传来。

  其一是早前杨俊那个损招果然击中了曹魏选士制度的软肋。

  这段时间洛阳可谓一片腥风血雨。

  不少官吏牵涉其中,丢官的丢官,坐罪的坐罪。

  定品之事可能要推迟举行。

  这无疑会影响曹魏正常的吏治。

  虽然不如军事胜利那般立竿见影,但长期来看,其影响恐怕比烧十个粮屯都要大。

  毕竟军事、民事、外事乃至于天下事,本质上都是“人的事”。

  其二则是徐庶。

  原本麋威还有些担心他会被此事牵连。

  没想到他反而扶摇直上,坐到了司隶校尉的位置上。

  如今已经成了洛中士人闻风丧胆的铁面杀星。

  往后能做的事就更多了。

  不过,曹丕的应对也不可谓不高明。

  竟将那位已经社死的“汉献帝”再次搬出来救场。

  当然,那位现在叫山阳公。

  据说跟曹丕交情极好。

  曹丕曾公开表示“天下之珍,当与山阳共之。”

  意思就是天底下的好东西,他跟刘协一人一半。

  这当然只是客套话。

  总不能刘协指着传国玉玺说此物甚美,曹丕就真的分他一半吧?

  关键是借此表明一个态度:

  他曹丕代汉而立,是符合天命之数的,是符合人心大势,是合法合理的,没什么见得人的。

  任何对此的质疑,都是污蔑!

  都是乱臣贼子!

  而这,正是山阳公再度出山写书的主要内容。

  对此,季汉还真的不好直接回应。

  因为在早前为刘备称帝造势的时候,刘协就已经被宣告“死亡”。

  连谥号都给安排上了。

  这几年在蜀中也没少给他搞祭祀。

  也就是这年代释家还没有得到官方背书,上不得台面。

  不然魂都给他超度好了。

  所以刘协的言论,是不能直接回应的。

  一回应就是打自己脸。

  不过,就在麋威打算保持沉默的时候。

  孙狼那边却突然传来好消息。

  他在熊耳山一带活动的时候,查到了胡昭的去向。

  其后一路追击对方到宜阳,不但成功复仇,更将同行的杨彪祖孙一并活捉!

第245章 此皆贞良死节之臣

  翌日,麋威飞奔到淯水上游的雉县。

  李鸿、孙狼等人早就等候在此地,人人神色振奋。

  麋威一进门就问:

  “是否有冲撞杨公?”

  李鸿上前低声:

  “孙司马并未直接出面,而是请了一位山中豪帅去拿人。”

  “其后他以大将军别部司马的身份出面赎人。”

  “细究起来,他还是杨公祖孙的恩人呢!”

  麋威闻言看了一眼孙狼。

  其人目含期待,想开口又畏于官卑,颇有些手足无措的滑稽感。

  麋威莞尔:

  “没想到孙司马竟有此机智!”

  孙狼道:

  “此事全赖诸葛主簿和李薄曹调度有方,下吏不过恰逢其会,才一举得手,岂敢居功?”

  恰逢其会……

  麋威听到这熟悉的语气,挑眉:

  “是谁教你这么说话的?”

  孙狼面色一红:

  “下吏听人说,使君好谦逊之德……”

  麋威看了看旁边的李鸿。

  后者忙开口解释:

  “孙司马担心使君责备他报复胡居士,故有让功之意。”

  “不过使君谦让之德早已闻名荆州,绝非下吏私下教唆!”

  麋威本就没有责怪孙狼的意思。

  杨彪这种当世顶流确实需要谨慎对待。

  至于那个胡孔明……他有几个师?

  也能发明元戎弩吗?

  不过听到李鸿的解释,他忽然意识到一词:

  上行下效。

  如今自己贵为一方大牧,一言一行皆为上上下下所瞩目。

  须比过去更加谨慎言行。

首节 上一节 277/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