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君何必自轻!”廖化劝道。
“今晨你如何对付吕蒙谴使诈城之事,我都已经听说了。”
“换我来也不会比你处置得更好!”
“加上费公对你称赞有加,我和小关将军都认为眼下城中能当此大任者,非你莫属!”
得,关平也被传染了!
正想该怎么解释清楚。
不料廖化一把抓住他的手:
“麋君你听我说。”
“江陵是坚城,只要你不贸然出击,敌军很难一鼓而下。”
“反倒是北郊的纪南城和郢城,城墙低矮,地势不佳,若不小心提防,很容易被敌军所得。”
“一旦二城落入敌手,不但江陵城会遭到敌军南北夹击,就连君侯(关羽)大军与城中联络也会被切断!”
是这样啊……
麋威仔细想想,感觉有些道理。
北边那两座小城。
他这几日跟随潘濬学习军事地理的时候也有了解。
那两城,都是先秦时代流传下来的古城。
其中东北那座郢城。
虽然是公认的故楚都城。
但其实西北纪山下的纪南城。
也曾经当过楚国的都城。
甚至比郢城的年代更早。
只因吴国将领伍子胥和孙武伐楚时,曾修渠引水淹了此城。
楚人才被迫迁移到东边,重新建都。
实际上,如今纪南城旁侧还真有一条叫“子胥渎”的水渠。
正因如此。
此城在雨季,时不时就会被洪水淹泡。
那么城墙残破也就理所当然了。
至于东北方距离江陵更近的郢城。
虽然地势稍高一点,却一直被附近的贵族当做坟地使用。
与其说是城堡,不如说是有墙围着的大型坟包。
平时根本就无人驻守,无人维护的。
城墙状态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总之,两边都不是啥坚固的堡垒。
但偏偏眼下位置紧要,不能轻易落入敌手。
这么一想,廖化去北边守着,似乎比留在江陵城更符合战略大局的需要。
于是他便不再推辞。
“对了,有一事要告知麋君。”
廖化突然压低声音。
“小关将军打算今夜帮助阿兴突围。”
“届时骑兵尽出,我需分兵守住北二城,所以还要从城中调兵,你无异议吧?”
麋威当然没有。
怎么守城,怎么调配兵力,他又不懂。
肯定听要专家的啊。
廖化又道:
“此外敌军势大,又是夜战,骑兵只能在西侧牵制,无法直接掩护阿兴入城。”
麋威:“明白了,我会看准时机出城接应关君!”
“善!”
廖化拍了拍麋威手背,转身便走。
但刚走两步,又回头道:
“若到时实在接应不及,请麋君不要顾念交情,以保存江陵为先!”
“将来若有人以此事责怪于你,你就说是我命令你这样做的!”
麋威心头一振,郑重拜道:“谨诺!”
第32章 步骑之别
趁着廖化未出城,麋威抓紧时间休息,好为夜战养精蓄锐。
然而没有大腿在身边,心中始终不能踏实。
小眯了两个时辰就起来了。
匆匆用过晚饭,麋威再次登上南城墙。
此时。
江陵城内,城外敌营,南北据点,处处都有炊烟蒸腾。
在斜阳照射下蔚为壮观。
打仗归打仗,不耽误吃晚饭。
但说是晚饭,其实也就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的晡时。
所以这顿饭也称为“晡食”。
按麋威前世习惯,这叫下午茶时间。
上班族吃下午茶,当然是为了晚上加班。
倒也符合今夜的情形。
如此观望一个时辰炊烟,暂未看出什么增灶减灶的高端玩法。
麋芳却忽然登城了。
麋威不由惊奇:“这个时辰,仲父未寝吗?”
麋芳:“听闻廖主簿让你主持城防,我怕你经验不足,特意来看看。”
怕不是因为没了退路,终于憋不住了?
麋威心中暗笑,倒也确定了自己早上那番操作卓有成效。
今夜不止一人失眠。
“先生亦未寝?”
麋威含笑打量着同样登上城头的潘濬。
“亦……”
潘濬瞥见旁边的麋芳,当即了然。
佯怒道:
“你白天任性妄为激怒了吕蒙,只怕将来全城都要跟着你遭殃,我哪里睡得着!”
全城不一定跟着我遭殃。
但一旦战败。
你这老登的名声会因为我这不肖弟子而遭殃。
所以,你也憋不住了!
麋威心中再次发笑。
我早上说什么来着?
老年人睡眠质量就不可能那么好!
此时江陵城头。
一个南郡正牌太守;
一个荆州留守治中;
外加一个前将军主簿亲自指定的守城负责人。
代表了当前江陵城内军事指挥序列最高的三个人。
又闲看了片刻,眼见天色渐黑,麋威微微吸气,对潘濬问道:
“先生,廖主簿让弟子守城,但弟子心里着实没底,不知先生有何教我?”
潘濬捻须反问:“城中多少兵马?”
“约莫三千上下。”麋威道。
“原本关君集兵五千员左右。其中部分戍守于南郊三戍,廖主簿前后带走两批去北郊,昨夜关君夜袭又带走一些,后续只回来不到一半。”
潘濬:“换言之,相比早前,兵少且残。”
一句话总结完毕,潘濬又指着城外问道:
“吕蒙多少兵马?”
麋威迅速答道:
“按照这两日斥候打听,还有弟子方才观察敌营炊烟和旌旗所得,敌军共分作二十营。满打满算,怕是两万人有余。”
潘濬不再发问。
麋威却懂了:
“先生意思是敌我兵力悬殊,我方除了依托坚城固守,别无他法?”
“然也。”潘濬淡淡应道。
旁边麋芳也听得微微颔首。
其实麋威在城头看了大半天,基本也持这个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