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4节

  不由再次打量,这才发现对方眉目与关兴有几分相似。

  他更无语了。

  你约我吃饭就吃饭呗,还带上妹妹是几个意思?

  吃喝片刻,关兴放下碗筷,道:

  “麋君,实不相瞒,今日相邀,有一事相求。”

  麋威闻言一笑:

  “巧了,我同样有求于关君!”

  关兴抬手:

  “麋君是贵客,请先!”

  麋威也不客气,立即说出自己希望尽快坐船返回益州。

  关兴闻言摇头:

  “我家大人有令,舟船皆要征用从军,即便我是前将军之子,此时也无法违背军令的,实在抱歉!”

  这个答案不出意料,麋威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提一嘴。

  “此事作罢。不知关君所求何事?”

  闻得此言,关兴转头看了一眼亲妹。

  却见对方正捧着木碗,小口小口地抿着肉汤。

  端的是一副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但麋威其实早就发现了对方压在屁股蛋下的一双腿不时抖动。

  显然平日不习惯这种“坐”姿。

  只在兄长视线扫过来的时候,才稍显安分。

  “麋君,你看我家小妹如何?”

  “……啊?”

  麋威目瞪口呆,有些没反应过来。

  关兴知他误会了,连忙赔笑道:

  “是这样的,我父兄有意将小妹许配给汉中王世子为妻。”

  “只是世子年幼时便跟随大王入蜀,多年未见,却不知其人如今品性、好恶如何,是否愿意与我家结此良缘……”

  麋威这才反应过来,脑海中自然浮现出一个小胖子的形象。

  怎么形容呢?

  还挺质朴的。

  当然,这不是重点。

  关羽作为刘备集团毫无疑问的二号人物,与刘备结亲乃是题中应有之义。

  不是我儿子娶你女儿,就是我女儿嫁你儿子。

  历史上也就是关羽死得早,这待遇才落到张飞一家身上。

  所以麋威还能怎么回应?

  举双手赞同呗!

  总之,一番客套奉承之后,关兴显得相当开心,感叹道:

  “想那孙车骑(孙权将军号)先前还痴心妄想,欲为其子求娶我关家女。却不知我家大人与大王自有殊遇,可谓恩若兄弟。怎会绕过大王,反而先与他一个外人结亲?”

  咦,原来关羽辱骂孙权求亲使者,内里还有这种讲究?

  麋威微一想,便恍然。

  关羽作为“封疆大吏”,不先与主君联姻,反而跟别的诸侯勾勾搭搭,你让刘备怎么想?

  即便刘备大度不计较,但刘备麾下其他人就不担心,不忧虑?

  军政大事,不可轻忽。

  这方面,关羽是拎得清的,直接给人骂回去了,还骂得天下皆知。

  而孙权也未必不清楚这里面的门道。

  只怕是故意的……

  这么一想,再联系后来关羽一家命运,麋威心中不免一阵唏嘘。

  想那关羽英雄一世,没有死在慷慨壮烈的一战,而是被阴沟里的老鼠背刺。

  实在令人扼腕。

  就连眼前好看的JK,也不知最终便宜了哪个鼠辈……

  “对了,既然关将军有意结亲,何不早些遣人入蜀问媒?”

  “哈哈,麋君有所不知,我家大人数月前就打算遣我入蜀求学,顺便促成这桩婚事。”

  “那为何改主意了?”

  “并未改,这不是后面麋君来江陵治病了吗?”

  “这……与我何干?”麋威皱眉。

  “大人让我暂且留下观望一下麋君的病情,若能带着好消息入蜀,一则能宽慰大王与安汉将军(麋竺)之心,二则还能顺势邀请安汉将军作媒人……如此,岂非两全其美?”

  关兴呵呵笑着,只当家常闲谈。

  却不知麋威心中已是惊涛骇浪。

  敢情自己这只穿越蝴蝶,不但改变了原主的人生轨迹,还顺便改变了关兴的?

  本该躲过这一劫的关兴,如今也被坑在江陵城了?

  所以。

  自己跟着关兴,非但蹭不了一点运气,还会一起沦为孙权俘虏?

  完犊子!

第4章 既然逃不掉,那就反抗吧

  “麋君?麋君?”

  关兴见麋威恍惚失神,面露关切。

  麋威闻声回过神来,却一时默然。

  且说,关兴史称“少有令问”,乃是个早慧的年轻人。

  当下先是见麋威着急离开江陵,现在又见他作如此神态,哪里还猜不到他心有顾虑?

  “麋君,你到底在担心什么啊?”

  事到如今,麋威也没什么好忌讳的了:

  “当下南郡空虚,若孙权趁机偷袭,万事皆休!”

  关兴闻言先是一愣,旋即拍案大笑起来。

  “麋君这是杞人忧天呐!”

  “你不信?”

  “不,我信!”关兴稍稍收敛笑意。

  “早在四年前,孙权便派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那时若非我家大人应对妥当,加上大王从蜀地迅速发兵支援,只怕今日你我就无法在这里吃喝闲聊了。”

  麋威知道对方说的是建安二十年“湘水划界”那事。

  那是孙权第一次偷袭刘备所领的荆州区域。

  但正如关兴所说,那次因为刘备关羽反应迅速,所以并没有造成太大损失。

  反而趁势与孙权达成了平分荆州的盟约,以湘水为界,各占一边。

  所谓“借荆州”一事,其实在那次盟约之后,就不复存在。

  麋威:“既然早知吴人狼子野心,何不早作防备?”

  “麋君怎知我家大人没有防备?”关兴依旧不以为意。

  “自四年前那事以后,大人便有意加固江陵城防,囤积粮资。”

  “其实不止江陵。”

  “如城西北的纪南城、东北的故楚郢都、城南的马枚城,还有诸如江津戍、灵溪戍等等戍堡……都有布置,一同拱卫江陵。”

  “虽说江陵四野尽是平地,可也不乏连片的湖泊、交错的河道,更有大江从南边逶迤东去。”

  “麋君,你与安汉将军追随大王南征北战多年,想来对兵事不陌生。”

  “你扪心自问,如此城防,如此地利,便是暂时兵力空虚一些,就果真守不住一两个月吗?”

  “而若能守一两个月,以我家大人的能耐,难道还来不及回师救援吗?”

  麋威听得心潮起伏。

  只觉两种记忆,两种声音在内心激烈交锋。

  一方面,他有着前世记忆,知道关羽和江陵最后的结局。

  另一方面,他毕竟继承了原主见识,先前也亲自出城走了一趟,知道关兴所言不虚。

  江陵确实易守难攻。

  实际上,后来江陵落入孙权手中,没少遭到魏军的围攻。

  好几次到了粮尽援绝的地步。

  可愣是到晋灭吴才最终易手。

  前前后后,坚持六十年有余。

  那么,同样一座城。

  为何在关羽手中轻易丢失,在东吴却异常坚挺?

  麋威几乎瞬间就得出答案。

  因为城中有孙权的内应。

  而最大的内应不是别人。

  正是他的便宜叔叔,麋芳!

  这个答案是如此理所当然,麋威此刻与其说是恍然大悟,不如说是因为实在跑不掉,不得不直面困境了,这才将下意识忽略的细节重新捡起来。

  而顺着这个思路再往下走。

首节 上一节 4/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