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97节

  “自本朝以来,郡丞之职早已被郡府门下诸曹所侵吞。”

  “郡丞能否执掌实职,全看太守是否赏脸。”

  “而据我所知,邓府君早在蜀中便有两千石的历练,在地方号称清严有治绩。”

  “其人来江夏未满一月,已将上上下下梳理妥当。”

  “这对于江夏郡而言是好事。”

  “却也让杨公无法插足分毫。”

  杨仪闻言当场翻了个白眼。

  但麋威下一句,让他再次眯目。

  “但我能让杨公名正言顺地插足郡事!”

  “正如杨公方才所言,筑城如行军,需要大量征发力役,需要版筑,需要积粮。”

  “这些事郡府诸曹早已包圆,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轮不到杨公置喙。”

  “可造坞囤船呢?”

  “因为江陵众议早就定下今明两年主守,所以近段时日,江夏郡府一直按照筑城来调度和准备的。”

  “如若此时,关将军突然改弦更张,郡府必定应接不暇……却不知杨公这位郡丞,会不会出手相助啊?”

  听到此处,杨仪双眼眯成了线。

  他固然没听过“新项目等于新预算”这种后现代职场暴论。

  但巧立名目以攫取权势和利益,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邓芝那种道德君子可能不屑一顾。

  可杨仪哪在乎这个?

  有自己前途重要吗?

  更何况。

  麋威不过是将两件本来都要做的事。

  调换一下先后顺序而已。

  甚至都称不上巧立名目。

  那何乐而不为?

  默然数息,杨仪轻吐一口浊气,道:

  “他日都尉功成名就,还望不要忘了你我今日之语!”

  成矣!

  麋威心下暗喜。

  他不怕杨仪有所求,就怕不能投其所好。

  而现在看来,张裔对杨仪性情把握十分精准。

  可谓一击即中。

  至于杨仪所求的承诺,麋威也根本不怕无法兑现。

  因为其人早就被诸葛亮视为夹带里的人物。

  早晚要得大用的。

  只是杨仪现下正落魄,自己心里没底而已!

  于是真心实意应道:

  “必不忘杨公相助之情!”

  ……

  有了杨仪帮腔,事情很快迎来转机。

  先是他以关羽故吏的身份给关羽写了一封信,力陈先水利后山险的必要性。

  然后趁着休沐闲暇之际(本来就天天没事干),到江陵四处访友,不厌其烦地重申这个观点。

  期间还上演了好几场舌战群儒的戏码。

  终于将话题彻底炒热。

  到了这份上,张裔、潘濬这些早有默契的聪明人。

  也都顺势下场,以各自手段声援麋威和杨仪。

  又加上关平这位前线大将无条件支持麋威。

  于是堪堪在四月初,一轮春耕结束之际。

  关羽正式准许麋威今夏先造船坞,囤积舟船。

  而麋威也如约保举杨仪参谋江夏西部都尉军事。

  好让杨仪名正言顺接手造坞囤船的事务。

  万事俱备,直接开干!

  ……

  一夏繁忙。

  到了六月末。

  暑气未消,水势已丰。

  大江自上游裹挟泥沙俱下。

  各种或好或坏的消息,也都接踵而来。

  首先是荆州这边。

  在麋威一力主导之下。

  石城北郊建成了一片足以容纳上百大小战船的船坞。

  须知,汉水自上游丹江口进入南阳盆地以后,大体上是越往下游越开阔。

  到了襄樊河段,河道已能满足正常的通航需求。

  而到了石城这一段(后世钟祥市南),河道不但开阔,水流还缓且深。

  正是一处上佳的内河港口。

  有了坞,战船自然也要跟上。

  无外乎是修旧同时造新。

  小型战船大多雇佣本地工匠解决。

  大型战船建造周期长。

  但可以通过跟江东贸易,以物易物。

  在南郡太守廖化和武陵太守马良的帮衬下,麋威换来了五艘“斗舰”。

  也即配有女墙的中小型战船。

  麋威在武陵之战见识过此船的威力,早就眼馋。

  终于得偿所愿。

  据说廖化那边还换来两艘更大吨位的艨艟以稳固江防。

  那种水上堡垒麋威虽然也眼馋。

  但也知道大船不适用于汉水上游,所以不强求。

  可以说,经过一夏努力,关羽军团虽未恢复鼎盛时期的军力。

  但至少战船的规模已经恢复了七八成。

  今后不管是巩固河道还是支援北伐,都有足够底气。

  此外,得益于河道畅通。

  襄樊曹军的动态也终于被切实掌握。

  但说实话,这个就有些不尽如人意了。

  因为曹仁根本没有撤出襄樊的迹象!

  相反,根据斥候汇报,入夏之后。

  曹仁还在襄阳周边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军事扫荡,以剿灭盗贼,巩固地方。

  这就有点难绷了!

  好在不久之后,斥候又获悉曹仁之所以要顶着暑气出兵。

  是因今年襄樊周边闹了灾荒,盗贼四起,波及南阳新野。

  隐隐间,还跟去年南阳以北的梁郏、陆浑群盗有所呼应。

  想不剿都不行。

  换言之,曹仁也是处于一个自顾不暇,无力外战的窘迫状态。

  倒是跟麋威先前的论断一样。

  总算没有丢脸。

  除了荆州,益州方向的消息同样好坏参半。

  好消息是,随着刘备车驾回到蜀中。

  加上犍为太守李严再次表现神勇,南中的骚乱终于平息。

  唯独是,刘备一回成都就病倒了。

  说实话,麋威得知这个消息后,虽有忧虑,却一点不惊讶。

  毕竟年纪摆在那里。

  原本历史中,刘备结束汉中之战后。

  好歹还修养了一年多才南下争荆州。

  而这一世,他刚刚返回成都,还没休息几个月,就不得不匆匆南下支援江陵。

  前前后后走了上万里路。

  如此奔波,又是高龄,不病才怪了。

  一时间,成都人心惶惶。

  倒是跟去年冬末的雒阳相差仿佛。

  但不幸中的万幸,成都还有一个诸葛亮。

首节 上一节 97/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