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城就是比武威小,矮,薄。
但粮草问题不用担心的话,强行守也是一个大麻烦。
“朕还是对他们太苛刻了。”
姬渊刚才是被宋时安敢正面挑战自己的举动所稍稍激怒,而在正视过后,他露出了淡淡的笑意:“宋时安智谋不错,魏忤生也很勇敢。”
“那这城,是真的有点难攻啊。”陈行道。
“朕的意思是,”
望向朔风,姬渊罕有的,对这两个小孩重视起来:“此处,必然要成为他们的葬身之地。不然,日后会给大齐带来不小的麻烦。”
………
钦州,淮州,各挤出了一万州兵,分别从北凉谷地的西侧,东侧,也就是琅琊和奇牙谷,同时进军。
而萧群本人,则是在最中央的嘉门关。
在城头上,他平静的坐镇。
这时,关隘背面的骑兵斥候奔驰而来,上了城头,禀报道:“将军,二十日了,朔风还没丢!而齐军的攻势,也稍微放缓了一些!”
“短暂养蓄而已,强攻会一轮接一轮。”虽然这样说,但坐着的萧群也忍不住感叹,“这种城池,能够在十万大军的围困下,坚守二十日。这宋时安,真了不起。”
“是啊将军。”一旁的幕僚也附和道,“朔风不同武威,能够做到这样,简直就是奇迹。”
“陛下也了不起。”萧群对皇帝也夸夸道,“潼门关一败,赵湘一败,在那时,武威也迟早会败,这种情况下,竟还能下定决心增兵。”
“对于我们而言,肯定是不想放的。”幕僚说。
“当然,北凉谷地太重要了,如果整个丢失,姬渊就一直是我们头上的一把剑。现在能够抢回一半以赤水为界对峙,这便是力挽天倾的盛功。”
每个人都在骂宋时安。
但不得不承认,宋时安在博的是,他们难以想象的富贵。
勋贵是打出来的。
想要成为新的勋贵,就得打出来。
在割据的乱世,军功永远大于一切功劳。
“这样看下去,姬渊想要速胜也是不可能了。”
缓缓的,萧群站起了身。
“但朔风那边的压力,依旧巨大啊。”
“那该给姬渊,也施加同等的压力了。”
萧群终于,决定道:“入关。”
一声令下,嘉门关的城门放下。
在关隘后面,看不到边际的八千精锐士兵,举起梁中侯的萧字旗,朝着北凉谷地进发。
第103章 爆发疟疾
二十二天的接连攻城,朔风城外的尸体,已经连成了海。
所有的柱塔,也在齐军大量牺牲为代价下,全部被拔掉,将城外虞军都清除后,换成了齐兵,拥有了能跟城墙上守军对射的能力。
那条巨大的壕沟,完全填满是不可能,但正北门前,则是被上千个沙袋,终于铺出了一条‘桥’。
第二十三日,齐军发起了第二轮的,强力进攻。
无数的盾牌兵,裹挟着大量虞民,推着一辆庞大的攻城车,在越过壕沟前,将盾牌当‘地砖’铺垫在沙袋上,在每铺一个盾,就会死十几人。终于,用人海将凹凸不平的沙袋之桥,强行的造出了一条盾牌的路。
木轮碾压在铁盾上,摇摇晃晃的,通过盾桥……
“顶住顶住!”
城上的士兵,疯狂的对着怼过来的攻城车射箭,扔石,灌金汤,泼油,放火。
而它,就在无数人死亡、换人的交替推动下,势大力沉的撞到了城门上。
轰隆一声。
城门就开了。
然后,无数的骑兵步兵像是潮水一样的涌了进去。
然而,在踏足进瓮城的那一刻,便有士兵发觉不对:“有埋伏!有埋伏!”
脚下全都是芒草和柴火,还有一种浇上了油的滑腻感……
但没用,后面的只管往前顶。
前面的要是止步,当即就会被踩踏而死,七窍流血。
刹那间,瓮城便被近千人填满。
“放!”
朱青一声令下,在车门背后吊着的一块厚实的重门,被斩断绳索,‘轰’的砸下,在压死十数人后,直接就将瓮城堵死。
下一刻,数千支火箭横飞。
整个瓮城盛放出了红炎烈火,宛若人间地狱……
……
齐军的大帐里。
“带来的民夫,伤亡两万左右,其中多数都是虞民,我军伤亡,则是有近一万五。”统计伤兵的参军汇报道。
帐下的将军们,每个人都相当的疲惫。
这打朔风一个月不到的伤亡,便已经接近了围攻武威的两个月。
“朔风守军多,粮草足,民夫也多,不像武威,没那么紧迫,我们只能不断强攻,阵亡这么些,也算是正常的。”陈行道,“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萧群出动了。”
他继续说:“东西两侧的伪虞援军,都是屯兵威慑,且多为州兵,实力不强,威胁最大的是,还是嘉门关的萧群,他麾下还有三千萧家军,勇猛忠诚。”
不像是之前,能够围点打援。
现在,刚占据了大半个郡,又渡河来打朔风,战线拉得实在是太长,再围点打援,只会得到援没有击败,点没打下的尴尬结局。
就在众人纷纷讨论之时,姬渊开口道:“正东西,一座被焚烧的乌垒、一座县城,已经让民夫姑且清理出空间,能各驻军一千五,周牧,黄琳,你们带着三个月的粮食去占着据点,无论怎样,都不要出城应战。”
听到这个,周牧有些在意的询问道:“陛下,那万一虞贼绕过我们,来袭击大军?”
“不会。”
姬渊笃定回应后,并补充解释:“那万余人是幌子,吸引兵力的,要是敢绕过你们,朕只需主动出击,便会形成两面包夹之势。”
州兵的战斗力和装备,都太差了,看似两边各有一万,实际上战斗力比不上姬渊的三千人。
但姬渊并不想各抽调三千人去应战。
一千五,就是威慑并保持平衡的极限。
用三千人,镇住虞军两万,对朔风的战事而言,也算是尽全力的将影响最小化。
“无论如何叫骂,露出什么破绽,亦或者是假意的绕开,要袭击我们,没等朕率兵出战前都不要动,违令斩。”姬渊毫无感情道。
“遵命,陛下!”
二人就这样领命。
“陛下,赤水河上游,已经将某处最窄的河段,打了半里的桩平堵,罗庭的水师至少要三日清障,才能继续顺河而下。”陈行汇报说。
“好。”姬渊点头,“那五百军士,和监督的五千民夫不要动,继续盯着赤水河,罗庭要是清障,就往下游再埋一段,不可让水军靠近。”
姬渊现在想的,就是拉开和宋时安单打。
但是,绝对会受到妨碍。
比如罗庭,哪怕不真的动,也会派士兵和民夫前往清障。
一个打桩,一个拆桩,乐此不疲,在战争结束前,绝对不可能停歇,狠狠的挑逗赤水河。
对于双方,也都达成了效果。
水军动不了。
姬渊浪费五千多人在这里空耗。
但这些,都是小打小闹。
嘉门关到此,无险可守,还是虞军罕有能够调动的精锐主力。
“芈衡。”
姬渊看向某位魁梧健硕的将军,道:“萧群有八千人,是主力。朕也给你八千人,也是麾下精锐。不过唯一区别,他是名将。”
芈衡双手握拳,双眼如同猛虎般威严:“赢了他,末将就是名将了。”
“好。”姬渊果决的补充道,“凡战皆无须禀报,可自行决断。”
“遵命,陛下。”
对于三路援军,也就这样安排好了。
姬渊能够攻打朔风的兵力,变成了七万五。
可动用的民夫,也不到九万。
当然,朔风也有损失。
而就在这时,门外一名主薄突然进账,有些紧张道:“陛下…军中疟疾蔓延了。”
听到这个,众人都有些不安。
但也没有特别惊吓。
太正常了。
盛夏七月,整个朔风这里,快聚集了三十万人。
可以说,号称百万。
一场国运之战,在这个季节,不受到一些外力的影响,怎么可能呢?
疟疾有超过万年的历史,夺去了古代一半的人口。
只能说,得看影响程度。
“严重吗?”姬渊平静的问。
“营中寒战、高热和大汗的士兵,已经有三百多人,民夫不计其数。”主薄道。
“分散扎营,勿要集中,全军烧水饮用,勿食生水生肉。”姬渊丝毫不乱道,“西北搭建了一座中营,里面有两千座小帐,得了疟疾的士兵全都送过去。”
“那民夫呢?”
主薄询问。
民夫里面,虽大部分为虞人,但也有不少的齐人。
所有人,都看向了姬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