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他们以外,就只剩下一个世袭侯爵,秭归(县)侯孙司徒了。
但孙氏自认为功劳对标离国公和章平国公,因此一直以位列县侯为耻。
至于其他人,立了重大功勋上限就是伯爵,死后再追谥一个不能世袭的乡侯,配享太庙,便是人臣顶峰。
很少,有那种活着的侯爵。
比如当朝,就没有一个非勋贵,非司徒以外的活着侯爵。
没办法,蛋糕分完了。
倘若宋靖能够活着封侯……
想到这里,淳厚傻眼了:“这,不就是新勋贵吗?”
………
“怎么能够让他活着回来呢,怎么就让他,活着回来了呢!”
少府左丞府邸,一众文官,都为朔风的大胜而焦头烂额。
其中还掺和了一个从二品的武将陈可夫。
因为世家势力的过于膨胀,勋贵又代代相传,还要考虑到宗室的蛋糕,大虞的官职系统里,品级都是浮高的。
大将军,骠骑将军,司徒,司空,太傅(空缺)是超品,但三公属于是虚职。
刺史,九卿,都督,都是实权正一品。
除此之外,还有很大一批虚职九卿的左右丞,都是看着品级高,权力小。
对比之下,从二品的武将陈可夫,是真的相当有实力了。
不过他先前示好勋贵,主动送礼巴结时,被赵湘侮辱是乡野匹夫,岂能登我府大堂,自此结了仇,就一直跟文官们混在一起了。
先前在朝堂上的时候,他就狠狠的顺势踩过赵湘。
而后来孙司徒等文官打压宋时安,他也跟着掺和,唯马首是瞻,甚至还在宋时安把宗贼肃清,全部劳力都拉进朔风城,似乎有了一些胜势后,上了一表非常狠的奏疏——把宋时安换了。
属于是出头的椽子。
现在,他就很慌。
很怕被清算。
“他这小子,可是写出了《屯田策》的,连他老子的反都要造。等他回来,还得了?”想到这里,有人便感觉到绝望,“小孩子乱来,哪怕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但最开头的那几波杀势,很重的。”
这些老狐狸都是从年轻的时候过来的,一个道理可以说是共识了——小孩子,杀心最重。
“但弹劾他的是百官,难道他要把百官挨着杀吗?”有人相当不服的说道,“这不是一统盛世,北边还有姬渊。南越和北燕,也很棘手。真的就不顾国本动摇,随意杀害忠良吗?”
“而且,我们还有孙司徒。”一人说了这句后,又小声补充一句,“晋王,也是仁义之王。”
“陈将军。”这时,一人对陈可夫说道,“军队里,也不需要这种为了自己的富贵,随意搭上别人性命的疯子吧?”
众人,纷纷看向了他。
陈可夫皱了皱眉头,有些纠结了。
他先前也跟着骂了宋时安,而且还以武将的名义,上了那一封奏疏。
要是真有报复,他有可能被盯上啊。
“勋贵都打了败仗,他赢了,勋贵能服吗?他要屯田造我们世家的反,我们世家能服吗?”一人起身,走到坐着的陈可夫面前,把手搭在他的手背上,压低声音道,“将军,我们的背后,全是人呐。”
“可他现在打了胜仗,不一样啊。”
陈可夫依旧挣扎。
“那我有一个妙计。”
文官点子王,相当有城府的建议道:“我们从来没有弹劾过六殿下,那这次胜仗,把功劳都说成是六殿下的,也不影响我们骂宋时安。想必,陛下也能接受。”
第118章 宋时安该如何赏
“府君!府君!”
在外面的哄闹声大震的第一时间,典狱官便快步去到了宋靖那一间诏狱。
而一见到宋靖,没等对方开口,他便在监狱外面高兴道:“朔风,守住了!”
宋靖一怔。
而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脸上并没有任何的喜悦,有的只是一种劫后余生的松弛。
同时,还有一些后怕。
要是这最后的时刻没有守住,让姬渊给把城破了,哪怕在消耗对方兵力上已经立了不小的功劳,可终究不算赢。
输了,宋氏全部都完蛋。
宋时安,也得死在那里。
“宋时安他,还活着吗?”宋靖问道。
“上一次的军报说的是活着,这一次只有胜利的消息,也才隔几天,应没有问题。而且如若是坐镇城中,应当是最安全的。”
这番话说完,他又连忙的补充道:“当然,小宋大人的功劳不可泯灭,依旧是除了殿下,最劳苦功高的。”
说话的情商很重要。
他也意识到前面那一句,就像是把宋时安说成了‘坐享其成’的文官一样。
“功过是非,还需要大理寺,需要皇帝评判呢。”
不过对于宋靖而言,都无所谓了。
宋时安所做的,这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抹去的。
自己有皇帝的担保,哪怕没有外人见证,也足够了。
倘若真的有人要耍赖,把桌子给掀掉,那他掀掉的,也不只是槐郡宋氏。
是他魏氏,自己的江山。
“大人所言极是,所言极是。”
典狱官点了点头,而后对宋靖行了一礼:“那没别的事情,在下就先走了。”
“小刘大人慢走。”宋靖点首。
“在下,告辞。”
小刘大人带着喜色,就这般离开。
而后在过道,迎面的就碰到了大理寺少卿汪辰。
“大人。”典狱官紧忙行礼拜见。
“你作甚了?”见他从宋靖那个方向而来,汪辰眼睛微微一含,带着一丝质问道。
典狱官老实的笑道:“回大人,小的将朔风胜仗的消息告诉了宋大人。”
这话一说出来,汪辰一下子脸色就沉了。
典狱官被吓得连忙收住笑意,十分僵硬。
“下去吧。”汪辰轻描淡写一句。
“是。”
“你也是,我一个人去。”汪辰对随行的官员也吩咐了一句。
两个人就这样一起离开。
而回首一眼,发现汪辰已经走远后,小刘大人有些纳闷的问道:“我刚才说了什么吗?大人有点生气啊。”
“谁让你去把打了胜仗的好消息告诉宋大人的?”旁人道。
“是宋大人跟我吩咐的啊,而且汪大人也说了,好好伺候宋大人,有问必答。”小刘大人愈发的纳闷。
“你啊。”抬起手指,旁人道,“外面打了胜仗的消息,你去告诉了宋大人,那宋大人记谁的好?”
“嘶——”
小刘大人有些头皮发凉。
“你应该跟汪大人说,宋大人说外面有消息跟他说,可按照大理寺行例,这样不符合章程。所以你来请示汪大人,应当如何。”
对方说完,小刘大人用手掌啪叽一声打在自己的额头上,充满了懊悔。
“你呀,这么多年才一个正七品,好好反省自己的原因吧。”
……
汪辰走到了诏狱前,招手让吏将门打开后,走了进去。
坐在位置上的宋靖刚要起身行礼,他便上前,用手轻轻的搭在对方肩上,也是浅笑:“宋府君,还是坐着吧。”
“多谢。”宋靖也是浅浅一笑。
“外面打了胜仗的消息,府君都知道了吧?”汪辰问。
“刚才那个小刘大人说好像是在庆祝这个,但别的就不清楚了。”宋靖问,“汪大人,真赢了?”
“嗯。”汪辰点头回应。
“我那犬子,还活着吗?”宋靖担忧的问。
“时安还活着。”将手放在宋靖的手背上,他笃定的回答道,“宋府君,千真万确。”
“那我就放心了。”
宋靖做出了如释重负的长吁。
“此番时安回来了,那必定是国之干臣,前途无量。”汪辰有些感叹的说道,“如此年轻,如此有为,让吾辈汗颜啊。”
“不过是沾了六殿下的光,拿了功劳。文臣谋国,武将戍边。他现在,跟汪大人还是不能比拟的。”
“这话羞煞我也。”汪辰摆了摆手,“如此天功,我这辈子都没机会立了。”
“他呀,也就是运气好罢了。”
“莫要过谦,宋氏此后,那定是平步青云了。”相当直白的,汪辰说道,“到时候府君若是有什么宾宴,也让我目睹一下解元郎的风采?”
“如若真的能出狱,日后也得谨慎行事,老实一些了,哪敢摆什么宾宴啊。”宋靖笑道。
被这样婉拒,汪辰也只能笑笑。
“但毕竟刚经历牢狱之苦,还是会小小的摆摆家宴。”宋靖看向他,有些抱歉的说道,“没那么大的排场,汪大人不弃吧?”
这下子,汪辰一下子就笑眯了:“好极好极,我厚皮老脸,就爱吃吃家宴。”
………
司马府邸。
司马煜正在府里美美的喝茶,府门之外,一位朝中的正四品老同僚亲自到访。
虽不解其意,但毕竟是老友,他便亲自会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