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庶子 第150节

  ………

  晋王府里。

  两位王坐在一起,喝着青梅酒。

  不过状态,并不悠闲。

  “这孙司徒也真是的,脾气太大了,竟然亲自替宋时安说话。”中平王感慨道。

  其实原本,就已经准备让宋时安钻漏洞,再加上孙司徒都发话了,所以宋策和宋时安也就顺利的踩点,报上了名。

  “那这次的科考,就是孙氏和宋氏的角力了。”晋王道。

  “二哥,你主持科考,可否?”中平王暗搓搓道。

  “别说这种无聊的话。”晋王提醒道,“而且题出了后,大学士都会被限制。那些日,我为了避嫌,也要待在国子监。”

  搞泄题这种把戏,既低能,又危险。

  “也是。”

  中平王虽然点子多,但很多时候的点子,有点过于阴损和危险。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过来,道:“二位殿下,黄大人请见。”

  黄泽,晋王党里的一名从五品官,在尚书台任职。

  “让他来。”晋王说。

  很快,一个官员便达到这里,笑盈盈的对两个王行礼:“晋王殿下,中平王殿下。”

  “怎么,有好事吗?”

  晋王见他笑,便问道。

  “殿下,下官觉得是一个好事。”黄泽道,“孙谦不是跟着盐铁税回盛安了吗?账簿,我见到了。”

  “有什么问题吗?”晋王问。

  “漳县,盐铁专卖上缴的国税,足足有二百二十万钱!”他压低声音,但语气力。

  “这确实是比较多。”晋王点了点头,“好像某些大县,也才一百多万吧。”

  因为这样比还不直观,于是黄泽说道:“在这前三年,漳县交上来的税,分别是六十八万,八十一万,七十五万。”

  “三倍?!”中平王惊呆了。

  “而且,按照比例郡税和州税,也全都交上了。”黄泽解释道,“也就是说,整个县的盐铁税,都是往年的三倍。”

  “这是好事啊二哥!”

  中平一下子便露出激动神色,看向晋王。

  “将这税收的如此多,那孙谦,也能更近一步了,要是再考个进士,很快就能提起来啊……”晋王呢喃着,也露出了一些喜色。

  “二哥,这是一方面。”

  中平王见他会错意,便委婉的说道:“但最重要的是,孙司徒的手腕,展现出来了。”

  “没想到孙司徒的面子,在那漳县的官吏豪绅中,也能如此有用。”晋王点头认可,并提出不解,“这可,也只是一县之财税啊?”

  “但这,是孙司徒反击的号角。”

  因为黄泽在场,中平王说话稍微注意起来,但也相当的直击要害:“陛下要屯田的本质,就是要聚到粮,聚到钱。可如今,孙氏微微出手,就能将财税翻三倍!”

  突然的,晋王豁然开朗。

  对啊!

  当前就是缺钱缺粮,且急缺,所以才要屯田。

  可现在,只要重用孙氏的人,不得罪人,不诉诸暴力,便能迅速的解决财政危机!

  “这还只是司州,要是让孙司徒回一趟扬州……”见晋王领会了意思,他又笑着补充道,“北凉的缺口,或一年就能补上。”

  “二哥,到时候在朝会上,得上表嘉奖孙谦了。”中平王建议道,“一定得用力。”

  “明白,这是自然。”

  晋王的底气,一下子就足了。

  而他跟孙司徒的联盟,也要像吴王和宋氏那般,紧密无间了。

第136章 太子比天下更重要

  宋时安在牢狱之中,并未受任何的挫折。

  倘若他是一个定了何时处刑的死囚,那谁都可以踩他一脚,连一个普通的小狱卒都能给他上嘴脸。

  别说什么从朔风归来的英雄,就会受到那些基层衙役的尊敬。

  并不是谁都拥有朴素的价值观。

  这也是为什么所谓‘酷吏’了。

  但在那一次朝会,确定了他一定会被保下后,那所谓的‘公事公办’就没那么严苛了。

  就连送来的饭菜,都热了。

  今日,朱阿芒照常送来饭,并在给递给宋时安时,一边半跪着,一边说道:“宋大人,我在外面听说您已经成功,报上了会试。”

  “这样啊。”宋时安并不意外。

  心月,你真是个好女人。

  当然,崔姥爷也发力了。

  在朝堂之上这么闹一下,是需要很大代价的。

  什么代价呢?

  意味着他再也没办法假装生气,然后突然就敲对方一拐杖了。

  人不可踏入同一条河流,也不会被同一个拐杖爆头。

  这个技能的CD,比他妈的别天神还要长。

  下一次,只能够对那些新入朝堂,还不知道崔老著名典故的新贵使用拐击了。

  “可是啊……”朱阿芒有些担忧的说道,“像这种大案子,哪怕已经有了定论,也不可能随时放。至少还得十几天,因为大理寺要走的流程太多了。而这一次,涉及到的人也太多了。”

  “所以呢?”

  宋时安不太在意。

  “您这里又看不了书,又没办法写文章,相比起其他人,有点吃亏啊。”朱阿芒道。

  “你觉得我在朔风这半年,看过书吗?”

  “那这可真……”

  “无妨,考个进士还没有到需要我打开书的程度。”宋时安淡定道。

  这一句话,是真的把朱阿芒给帅到了。

  受限于古人的身份,他难以用言语精准的表达出来这种行为,具体是什么。

  这叫装逼bro。

  “还有啊。”朱阿芒又说道,“今日,孙司徒的公子孙谦回来了。”

  “他怎么了?”宋时安问。

  “他回来的时候,带了十几车的税钱呢。”朱阿芒压低声音,道,“整个漳县,也才五万人,比一些快十万人的大县,带回京的税都多。”

  听到这个,宋时安的表情,在平静之中,有了一丝深沉。

  “哦抱歉宋大人!我得先走了。”

  送饭的狱卒是不能够跟罪犯私自谈话的,每一次送饭的时间,都不能太长。因此,他在放下之后,赶紧的离去。

  而宋时安,并未追问。

  靠着墙壁,他陷入了思忖。

  老实说,他想到过,孙司徒要秀一秀肌肉。

  可没想到,这般的强势。

  当然,也是被自己逼到这个份上了。

  毫无疑问,晋王跟孙司徒的联盟,就要正式结成了。

  晋王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的去顶皇帝。

  他不可能跟吴王走一样的路线,去替父解忧。

  道理很简单,吴王在朔风那一波,梭哈了一切,甚至还亲自下场,所以朔风胜仗的收益,全部都归他,自己跟六殿下也归他。

  主持屯田大计的人,也只能是吴王党。

  晋王想当太子,就不能跟吴王一起守这大虞的江山。

  背弃了世家百官,再后进场屯田,相当于甘愿为吴王做小。

  对于皇帝而言,他最想看到的,当然是晋王真的收敛野心,辅助弟弟,兄弟勠力同心,扩张皇权。

  可他,决定不了晋王的命运。

  你总不能阻止儿子奔向更好的皇位吧?

  还有。

  整个司州,遍地都是权贵。

  一个扬州的孙司徒,面子再怎么大,也不可能在根基以外的地方‘呼风唤雨’。

  那是人世家也同意,割让出利益,共尊这样一个世家领袖,才收上来这么多钱。

  本质上,是强迫皇帝做出选择。

  你人老了,是要在弥留之际,搞一次风险很大的屯田。

  还是说,天下世家都给晋王面子,愿意共度时艰,拿出一大笔,足以让凉州安定的钱来,将这段危机度过。

  你是皇帝,你怎么选?

  魏烨是个很有能力的皇帝,宋时安认可。

  可大虞这个王朝,已经到中期了。

  衰败,无可避免了。

  他难道不想早点屯田,早点强化皇权吗?

  他想,但早不了。

  他开创了科举,并逐步完善,培植了势力不算小的皇帝党,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一代人,把一件事情做好,那便是功劳。

  魏烨想得很好。

首节 上一节 150/4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