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走。”这时,一名士兵相当头疼的说道,“而且还不让我们进去。”
“那小子,简直就是个小疯狗……”旁边的士兵也吐槽。
“开门吧。”
宋时安表情平静。
于是,二人打开了门。
心月将他们的那一盏灯拿了过来,提在手里。
二人进去后,并未看到人。
直到心月打着灯寻找,看到楼梯的阁楼上,一个男孩坐在上面,还拿着一根木头尖定着自己的脖子,她一下子就红了,罕见暴躁:“臭小子,你扮什么鬼呢!”
“没事没事,夫君在。”
宋时安看出心月被吓到了,笑着搂着她的肩膀拍了拍。
真反差,那个心月竟然怕鬼。
安抚完后,他走到了康庆面前的木梯下。
这时,对方才将手中的木头尖放下,看着灯光下的宋时安,哆嗦道:“爹。”
宋时安笑了,踏上了几阶楼梯,伸出手。
接着,康庆便把这个木头尖交给他。
看着此物,宋时安问道:“凳子腿拆下来,磨了好多天吧?”
“两天。”
质子住处不能有一个利器,怕的就是他杀了守卫逃跑。
而这小子,却自己偷偷造了一个。
“心机怎么这么深?”心月反感道。
宋时安没有怪罪,反而把利器还给他,接着问:“为什么躲在这里不走?你不知道起火了吗?”
“知道。”
“那烧到你这里,也不走?”
康庆摇了摇头,小声道:“火是从我爹那里烧的,应该是有人要杀他……那,也可能要杀我。”
“不出去的理由呢?”
“外面的人,不是爹…宋爹的人。”
康庆盯着宋时安,胆怯的开口道:“我对爹很重要,我对别人不重要。我只要待在这里,爹就会来救我。”
“……”
宋时安表情一滞,而后徐徐的露出了笑容。
押宝,中了。
缓缓的,他抬起了手,用手轻轻抚摸着他的脸颊:“好庆儿,爹送你去更安全的地方。”
第263章 盛安大乱
新城熊熊燃烧的大火,烧了几十栋房子,造成了不可估计的损失,也导致郡兵官吏之中,掀起一场大肃清。
主管宵禁的官吏和军官,十几人都被一薅到底。
毕竟这涉及一场有关友邦质子生命安全的重大事故。
不过也不全是坏事。
“子良兄,我等回盛安之后,这东凉恐怕依旧不安全。”
单独的,宋时安与左子良商榷起了质子事宜。
“昨日要不是有使君临危不乱……恐怕还真的要出大乱子了。”
左子良也清楚,边境的一座郡治,情势多么的复杂,尤其是在锦衣卫和宋时安离开后,这里就纯纯成了地头政治格局。
“你有何想法?”宋时安询问道。
“要不向陛下申请,将康义一家召回盛安……”
左子良是亲历者,非常明白,燕国在新城的渗透多么深入。而康逊本人,对这位‘眼中钉肉中刺’的兄长,不可能就这般轻易放过。
“不可。”对此,宋时安严肃的说道,“两国政治邦交的基础,便是我们允诺过,三年之后将康义归还。只有在边境,康逊看得到的地方,才能够维系盟约。”
在之前,康逊也要过很多次他的兄长,请求大虞归还。
但都以各种理由搪塞。
现在正是‘国际局势’风云突变之际,必须要和燕国搞好关系,不然这钱就白花了。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知道是燕王雇的人,这个时候也得装傻,不去拆康逊的台。
阿美莉卡:中文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巴基斯坦的核弹说明书上有中文也合理。
“诚然。”左子良也知道,这一趟出使的目标就是这个。
不可为了康义的安全而本末倒置。
那到底该怎么办?
“子良兄,我有一计。”宋时安道,“将康庆和康义这对父子,拆分开来。分别的,控制在两个地方。”
“……”左子良其实早就想到了这个法子,正常人都会这样思维。可是,皇帝没有说能够这样做。
而且,将康庆放在哪,此事也很关键。
“那使君觉得,将康庆放在哪里合适?”
“肯定是凉州,不能距离太远,也要远离燕国的控制。”宋时安看着他的眼睛,认真道,“我想,只有朔风最为合适。”
这句话说出来。
左子良也意识到了,宋时安的想法。
在前面,他的确是一个无可挑剔的人。
可现在,他能够挑剔出来了。
“使君。”左子良也凝视着他,说道,“此事过大,在下无法决定。也,不能给出意见。届时,向陛下解释,也得由您亲自去做。”
“一切责任,由我来承担。”宋时安道。
叠甲过后的左子良听到这句话后,平和的说道:“此次出使,您本就拥有决定一切的权力。”
………
燕国事,还未传到盛安。
毕竟路途太过于遥远。
但在盛安爆发的‘舆情’,已然完全发酵。
市井街巷,无不都在讨论那‘两万金’。
哪怕是卖馅饼的汉子,都能够说出个天下大势来。
“宋时安想要搞屯田,不想让北边打仗,谁都知道。可是,为了让燕国不闹,把质子送过去,还要给那个反复无常的康逊送钱,这是什么道理?”
“花点钱贿赂,让燕国把姬渊的儿子赶出去也正常,可不能花那么多钱啊,两万金……把整个燕国榨干了,也搞不出两万金来呀!”
“我不相信。”有人相当理性的说道,“那宋时安啊,可是敢在那种时候去朔风打仗的人,他能是怂人吗?给燕国送钱,绝对是宵小造谣!还有,两万金是哪里传出来的?说这种话的人,绝对是别有用心!是收了齐国的钱,是卖国贼!”
“你还别不信,我还真的看到宋时安出使的时候,分了好多车队,运出去了不少用皮棚装着的东西。肯定就是黄金,不然裹得那么严实干什么呢?”
“对啊,要是真的不是黄金,为什么不敢光明正大的出使?”
“还有啊,他老子宋靖现在是尚书仆射,原来的尚书令又生病告假了,国库就是归他管。”
“那可是陛下的黄金,他敢贪吗?”
“贪不贪另说,但如若真的拿了那么多黄金,就说明宋时安也堕落了。”有人不屑的说道,“以前,他敢拼命,那是因为是个庶子,又没有啥地位。现在,二十岁就当上了四品高官,他肯定惜命啊。”
“要是这两万金给我,我也能出使成功,换个盟约书来啊。”
“哼,要是给我!我扩建几万精兵,直接就把小小燕国给平了!还用着巴结他?当初我大虞铁骑都杀到沧辽关了,要不是看不上那苦寒之地,现在哪来的燕国。”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我看那宋时安啊,不过也是一丘之貉……”
在马车上坐着的孙瑾婳,听到盛安的百姓都这么说,表情十分的沉重。
咬着嘴唇,她抱怨的喃喃道:“明明先前都说他是为国为民,是抗齐英雄,还去大理寺声讨……这才没过多久,就一无是处,一丘之貉了。”
而过了一会儿,丫鬟阿乌上了车,捧着一个小盒,对她说道:“小姐,你的首饰全都变卖了,这里是五十金……”
“这里还有五十金,加起来刚好一百金。”孙瑾婳把自己剩余的全部积蓄拿出来,也交给了她,“你不是跟贾府的那个女管事是亲戚么,你全去拿给他。我听兄长他们说过贾贵豪此人,是个贪婪之辈,且是吴王党,你去把钱给他,他知道是孙府的人,也会帮忙做事的。”
“这么多钱,小姐你为了宋时安真舍得呀……”
“好啦,别打趣我了。”孙瑾婳认真道,“他是西都尉,正好管抓人。你就说,盛安有齐国细作,散布谣言,诽谤国策……”
“这样能有用吗?”
“有没有用,只要公开抓几个人,至少这流言能压一压。”孙瑾婳说道,“再让他们这么说下去,百官又要弹劾了。”
“可万一宋时安真的拿了两万金出使呢?”
“那能说明什么?”孙瑾婳气愤道,“他是一个坏人吗?”
“小姐你别生气…我这就去办。”
阿乌不敢啰嗦,连忙照做。
而孙瑾婳,依旧是满面的哀愁。
她越来越觉得那个叫心月的女人,说得没错了。
作为孙司徒的女儿,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微不足道的。
因为父亲的一句话,就能够让宋时安深陷窘境。
真要保护他,我就应该去与父亲争一争……
………
送肉的马车,带着一车猪肉,到了盛安的某座酒肆后院。
“兄弟喝水。”小二给他递去陶碗。
布衣的伙计拿起碗,就喝了几大口水,然后问道:“东家在吗?”
“在的呢,我现在带你过去。”
小二便领着他,去找店家。
一般来说,这种结工钱,都是管事的给。
但这家店的老板特别抠,但凡是关于钱的事情,他都要亲力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