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庶子 第41节

  此处离盛安中轴的天街很近。

  是军情吗?

  ………

  宫城内,魏忤生在一座藏书楼阁上,靠着栏杆,眺望宫内夜景。

  未开王府的皇子还住在宫城内,虽可以出去,但不可留宿,超过门禁时间。

  所以在安排心月去见宋时安后,他就回宫里了。

  能够见到他吗?

  那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真的如他所吟的诗作一样,一腔热血只为报国。

  还是沽名钓誉,名不副实之辈?

  他真的很感兴趣。

  而就在遐想之际,在高处的他,看到了远处的火把,迅速游动。

  还有万籁俱寂之下,清晰的马蹄声。

  是紧急军情!

  夜入皇宫,一定是片刻不能耽搁的机要军情!

  魏忤生不由得紧张起来,一下子就想到了与伪齐的大战。

  难道说是,战事已经有了些阶段性结果吗?

  可是,扣除掉八百里加急的军情传送时间,这也太快了吧?

  是大胜?

  还是大败?

  用手攥着红木的栏杆,魏忤生此刻的心情十分焦虑。

  这是那姬渊御驾亲征。

  他这一生,打过不少的仗,胜仗居多,败仗也有。

  可如此迅速的大败,绝未有过。

  这一次,是因为宜州蝗灾,流民暴动,大虞局势不稳,姬渊才趁势发动的战争。

  姬渊此人一直都有吞食天下的雄心,对于北凉谷地,早就垂涎三尺,暗中与凉州世家勾连。

  所以在伪齐的三千轻骑,不带任何辎重物资,只携三日干粮,神奇的绕开了所有的关外斥候,如夜鬼一样,瞬间兵临潼门关下之时,在内应的里应外合之下,如此雄关顷刻便破,降者无数。

  同时,暗中调动的数万齐军乌泱泱的入关,把还未来得及集中粮草的北凉第一城武威团团围困。

  此战,姬渊雄心满满,持续增兵,总兵力足足到了十万。

  但城中只有兵甲八千,供军队和百姓的粮草只够半年,所以姬渊一直围而不打,只等粮草自然消耗完,不费一兵一卒之力。

  武威一丢,整个北凉盆地基本上也就沦陷,所以皇帝不得不出兵救城,与姬渊野战。

  倘若援军大败,那武威城必定失守。

  武威一没了,整个北凉盆地也就无险可守。

  从此,大虞北方就悬着了一把利剑。

  姬渊可以随时南征。

  胜,开疆拓土。

  败,亦可退守北凉盆地,适时而动。

  想到此处,魏忤生不由得心慌起来。

  而在半个时辰之后,他又看到了火把昭明的车驾进了皇宫。

  任何人进入皇宫都是需要下车步行的,包括皇子,这难道是……

  ………

  “离国公到——”

  宣宇殿外,一位年迈但却挺拔,身着超品官服的男人,缓缓的走入寝殿内。

  青铜古剑劈开凛冬的裂痕在他脸上蜿蜒,左颊那道直贯耳际的刀疤凝着霜色,如同被冰封的旧战场。

  走入到坐在龙椅的皇帝面前后,他缓缓下身,跪拜叩首。

  “陈宝,赐座。”皇帝道。

  接着,在陈宝的指示下,两位太监,搬着一张宽阔的扶手椅,放在了阶梯之上的龙椅正对面。

  缓缓的,离国公坐在了皇帝的对面。

  后背仰靠,双手搭在扶手之上,气息平稳。

  皇帝使了个眼色,陈宝便将那封军报送到了离国公的手里。

  阅览之时,他粗糙的眉头缓缓皱起。

  直到看完之后,他抬起头,看向皇帝,判断道:“北凉丢了。”

  “朕也是这样认为的。”

  皇帝闭着眼睛,缓缓点了点头,道:“赵湘带着残兵撤回到了朔风,言率军南归后,要自刎归天。”

  “朔风不可守,但不能不守。”

  摇了摇头,离国公严肃的说道:“朔风城周无屏障遮挡,易攻难守。姬渊拿下武威后,气势正盛,必克朔风。但如若不守,整个北凉谷地等同于放弃。凉州世家本就与姬渊多有暧昧,我若退缩,恐怕北降者不计其数。”

  守,绝对是守不住。

  但不守直接放弃,民众和世家都会失望,各郡守知晓朝廷软弱,也会纷纷献城投降。

  “该守,要顽抗,阻挡姬渊南下进度,消耗伪齐兵卒。同时,派大将驻守凉州,与之对抗,争夺北凉谷地。”

  离国公思忖过后,抬起头道:“赵湘不说南归后要自刎归天吗?也不用南归了,战死在朔风吧。”

第41章 朝会

  “陛下,臣退了。”

  在商议完后,离国公起身向皇帝行礼。

  而后,转身欲行。

  忽然的,皇帝表情有些凝重的叫住了他:“子晦。”

  “陛下。”

  离国公停下脚步。

  二人对视良久后,皇帝摇了摇头:“不,没事了。”

  而后,离国公还是退出了宣宇殿。

  留下皇帝,肃然的表情里,出现了一丝的不安。

  再一次的,看着自己的手背,来回端详后,他缓缓开口道:“陈宝,你说朕该立晋王还是吴王。”

  “陛下!奴婢不敢妄言!请陛下恕罪!”

  连忙的,陈宝惊恐的匍匐在皇帝面前叩首。

  看着他,皇帝苦涩的笑了笑,自叹道:“这天下,无一人能与朕交心啊。”

  陈宝依旧趴着,战战兢兢不敢抬头。

  而在良久后,皇帝道:“替朕拟一道旨,明日,册封魏忤生为五官中郎将,参与后日的朝会。”

  “遵命。”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魏忤生为五官中郎将,参与明日朝会。”

  一道从未有过的简短圣旨,从陈宝的口中被宣旨。

  倍感惶恐,但内心又尤其激动的魏忤生将表情克制到冷静后,俯身叩首:“臣,接旨。”

  而后,圣旨就到了魏忤生的手里。

  “恭贺六殿下了。”

  宣完旨后,陈宝庄重的表情一改,笑盈盈道。

  “陈公公。”

  魏忤生上前,走到他的面前,一只手拉着他的手,尤其尊重的说道:“可否给我透露一下,此旨意是何意思?”

  这道旨,非常的奇怪。

  首先内容上面,简短的令人发指。

  只有最最最基础的格式,没有授职的缘由,没有任何表彰他功劳的说辞,连就职何处,督何军都没有说。

  仪式没有。

  虎符没有。

  空有这个身份。

  当然,来自皇帝的圣旨,那就是一切,他一定是大虞的五官中郎将,拥有最高法理。

  但,太过于突兀了。

  “殿下说笑了,圣旨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啊。”陈宝笑着道。

  “那圣旨之外的意思呢?”魏忤生试探性的问道。

  对方不是讨要贿赂。

  太监虽然大多贪婪,但有一条律例,可以接受恩赏,但不可能去主动暗示收皇子公主的贿赂。

  对于皇家的人,必须出于至高无上的尊重。

  所以是否透露皇帝的意思,全看这个‘二号首长’自己的心情。

  看着魏忤生,有些哈着腰的陈宝小声道:“或许有何意义,殿下明日朝会就知道了呢?”

  说完,陈宝便对魏忤生行了一礼:“那老奴,就先告退了。”

  而目送他走后,手上拿着圣旨的魏忤生,陷入了深思。

  明日朝会我就知道了?

  在任职之前,父皇从未与我有过任何的商议。

  不,这二十年来,父皇连一句话都未与我说过。

  突然的任命,仿佛是为了我能参与明日的朝会所铺垫。

首节 上一节 41/4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