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 第1238节

而九卿们,却都是一副‘这一天终于来了’的表情。

李禹一案后,每一个人都有这个心理准备了。

毕竟,汉家建太子的法理和依据都是源于‘豫建太子,所以安宗庙’。

故而,宗庙重于君!

祖宗神灵和社稷安定,比天子要重要得多!

对汉季大臣和士大夫们来说,忠君虽然是很重要的。

但还有比忠君更重要的事情——忠于社稷,忠于宗庙!

特别是公羊思潮兴盛后,这个理念就已经被渲染的举世皆知。

公羊学派的主张,是源于历史的种种悲剧。

为了避免楚灵王、秦武王以及齐灵公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遗祸天下。

故而,从董仲舒开始,就开始借太宗立先帝故事和高帝立惠帝故事,这一正一反两个典型来宣扬‘宗庙重于君’的理念。

而这无疑,踏出了很关键的一步。

化家为国,化家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

而且,这个主张,可比公羊学派的激进派,从吕不韦那里抄来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更容易被世人和统治者接受。

毕竟,汉家历代天子,皆是自诩‘以孝治天下’。

而最大的孝顺,当然是宗庙安宁,列祖列宗,有血食可享。

而当朝太子刘据,很不幸,因为李禹一案,被士大夫们怀疑了。

有很多人私底下议论说:“太子连身边的近臣,也不能掌握,翌日登临大宝,怕是非社稷之福啊!”

而朝堂却没有对此作出过任何反应。

天子,甚至都没有下诏嘉勉太子,以慰其心。

所以,九卿其实已经都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了。

只是,大家没有料到,这一天居然来的这么早!

太子和长孙一起上殿听事?

这不就是告诉全世界——当今天子有意册立太孙?

从皇长孙到皇太孙,看似只是一字之差,但实则地位有天壤之别。

前者,只是长孙而已,未来能不能即位,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而后者,板上钉钉,确认可以即位。

哪怕太子未来登基,想要另立太子,也是做不到的。

原因很简单,此乃当今天子册立的。

能废的,也只有当今天子!

太子哪怕升格为天子,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甚至连想都不能想。

因为,只要想了,就是不孝!

不孝之君,乃是昏君。

昏君就是夏桀商纣周厉,对诸夏民族来说,假如在位天子被确认是又一个夏桀商纣周厉,那么……

参考一下尚书的先王之训,仔细想想诗经的王者之歌,再看看春秋之上记述的惨痛历史。

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知道,应当吊民伐罪!

不然,未来春秋之上,自己的名字,就要被万世唾弃和鞭笞!

第六百五十九节 变天 (2)

片刻后,身穿衮服,头戴九琉的太子刘据和长孙刘进,就被太常的礼官,引导着来到殿中。

“儿臣恭问父皇圣安!”

“孙臣进,顿首再拜,恭问皇祖父安……”

“免礼!”天子轻声摆手,然后转头对身侧的张安世吩咐:“尚书令,为太子、长孙赐座!”

“诺!”张安世恭身领命。

然后亲自走下台阶,带着卫兵,为太子据和长孙刘进,在御阶之下的一侧,准备好坐席。

再将这两人安排,坐到各自的位置上。

作为太子,刘据自然理所当然的占据了最好的位置。

就在御阶之下的左侧,这个位置既可以听清楚殿中大臣们的报告,也能听清楚甚至看清楚御座之上的天子话语、神色。

他坐在此处,已经差不多有二十年了。

自加冠开始,他就坐在此地,旁听政务,学习朝政。

而作为长孙,刘进被安排坐到刘据的下首,两者大约相隔五步左右。

看得出来,这是被精心设计和准备的安排。

张越站在御阶上,居高临下,视野当然很开阔。

所以,他能清楚的看到,刘据和刘进这对父子的表情。

首节 上一节 1238/21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