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 第53节

反正,他现在有的是书!

那二十八套书籍,至少可以供他这样挥霍几十次!

挥霍完了,可以继续去卖嘛……

买家总归是很容易找到的。

于是,他踏步向前,走到了当初在骊山脚下‘买来’的那十余株麦苗面前。

此时的关中,对于麦子,没有太大好感。

基本上,种植的麦子,都是拿来当做饥荒时期的口粮,以备荒的心态种植的。

主食还是以粟米为主。

麦饭什么的,那是佃农和贫民才会吃的。

一般的自耕农家庭与地主家庭,是不吃的。

主要是麦饭口感差,太粗糙。

这与社会的发展有关。

所以,在关中东部和南部,基本上很少有人会种麦子,哪怕种了,也是种在下田和山地里的。

好田,特别是水浇地,一般都是种粟米和高粱的。

但张越知道,小麦才是未来!

因为粟米的产量,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小麦!

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磨坊技术的进步,也会使小麦变得让人更接受。

捏着手里的玉果,张越蹲下身子,将它埋进麦苗的身下,然后静待变化。

第二十七章 新发现

蹲下身子,犹豫片刻,张越最终还是将手里的那枚玉果,埋在麦苗身下的土壤里。

反正,他现在很富裕。

太学给的那些书简,足可让他像这样挥霍很久了。

玉果刚刚埋进土壤之中,与前三次一般,麦苗立刻就开始高速生长。

瞬息之间,就拔高了数寸。

但张越的神色却比第一次见到玉果与庄稼之间反应产生的奇迹还要夸张,因为,他的眼前,出现了一副让他难以相信的画面。

就像科幻电影的场景一样,三幅三维麦禾的图像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三株麦子,形态都差不多,只是在细节上略有不同。

一株麦穗要多两个,达到了五穗。

众所周知,麦子是分蘖的。

哪怕是在这个西元前的世界,若分蘖期的麦苗管理得当,水分、温度与肥料恰当。

那么,等到抽穗之时,一株麦子可能生出三个,甚至五个以上的穗。

而在后世,由于科学种植技术的发展以及麦种培育继续的进步。

某些高产麦种甚至可以结出八穗。

然而,这些都只是特例。

事实上,哪怕是后世,麦子分蘖过多,也是可能造成其发育不良,或者发生倒伏。

至于如今,没有化肥,更没有什么先进的小麦种植管理技术。

所以麦子分蘖太多,不是好事,而是灾难!

另一株则只有正常的两穗,但明显可以发现它的根系要比五穗的发达得多,不仅根须更长,根部也明显更粗。

这说明,它的抗旱和抗涝乃至于营养吸收能力要更强。

而最后一株麦子的茎秆明显比其他两株要粗一圈,麦叶也更厚。

这意味着,它的抗倒伏能力和水分储存能力更强!

简单的来说就是,张越眼前出现了三个选择。

一条通向高产,但有着极大风险的道路。

一条指向生存能力更强,抗杂草能力更强的道路。

最后一条则是……吃货的道路。

麦叶更大更厚,光合作用能力更强,麦粒的营养成分也可能更多,麦粒本身也会更饱满。

但,麦子个体的变大,一定会导致其单位面积的密度减少。

所以,产量可能会相对下降。

三条道路,三种抉择。

张越想了想,最终选择了第二条。

根系越发达,生存能力越强,肥料的吸收能力也更强。

在这个西元前的农业社会,这样的作物才有前途!

毕竟,这个时代,没有化肥工业,更没有先进的机械深耕土地。

农业还停留在粗耕的时代,农民普遍都是靠天吃饭。

首节 上一节 53/21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