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 第595节

就怕到时候,这吕温和太学里的博士们要跳脚。

因为,张越的方案很简单。

抄抄米帝的常青藤大学的模式就好了。

而中国人是这个地球上最重视教育的民族,只要有机会,这天下的土豪们一定会不惜血本,将一个儿子塞到名师门下。

这样,钱的事情不就解决了吗?

你像米帝的那些大学,甚至可以不靠财政拨款,靠着校友捐助,就能建起大量研究机构,甚至每年还能大量的给与成绩优秀的学生大笔的奖学金。

这样,太学就不用为钱发愁了。

可以想招多少就招多少。

而张越也能得到好处,太学生越多,瑾瑜木的肥料就越多。

吕温听了,却是高兴坏了。

连忙拜道:“侍中高义,温谨代表太学上下谢之!”

他的要求也不高,将太学生的员额扩大一倍就足够了!

每界一百名太学生,这样要不了十几年就能培养出数以千计的公羊学精英,完全可以吊着谷梁学派抽了!

第三百二十三节 延年公子(2)

说话间,吕温就带着张越走到了一栋建筑之前,门口的牌匾上,用着小纂,写着‘集贤馆’三个字。

“张侍中,请在此稍候片刻,待在下去通传……”吕温转身对张越作揖拜道。

“嗯……”张越点点头,恭身回礼,然后肃立在道路一侧,这是为表示对太学的尊重。

…………………………

此刻,集贤馆中,衣冠如林。

一位位年轻的太学生们,正满眼恐惧和震惊的看着一个端坐在左侧的年轻士子。

此人约莫二十四五岁,生得白白净净,嘴唇上留着一小撮胡须,头戴着进贤冠,身穿一件直裾深衣,看上去颇有些古书上的君子之风。

“此番,延年奉师命来拜会董公,蒙董公门下高徒不弃,愿意不吝指教,延年受益匪浅……”这年轻人对着高居上首的董越长身而拜。

话虽然说的客气,但在场众人,无不感觉脸上火辣辣的,疼的厉害。

但偏偏发作不得,这位延年公子,入这集贤馆后,就与诸生辩论经义,谈论义理。

到现在已经是七战七捷,在场的太学生,竟无人能阻!

若让此子昂首走出太学,那么,在天下人眼里,公羊学派就等于输掉了这一场‘切磋’。

虽然影响倒不是很大。

而且,公羊学派也并非没有输过。

甚至,哪怕是董仲舒年轻的时候,也经常为人所败,及至五十岁后,理论大成,开山立派才所向无敌。

只是,终究脸上不好看。

特别是对于在场的年轻人们来说,这样的失败,就是耻辱!

而对于公羊学来说,耻辱需要偿报,今日败来日胜。

不然的话,这辈子都是人家的手下败将,见了面只能恭身站在对方的右侧,以示臣服。

这对于这些太学的年轻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接受的!

只是,技不如人,还能如何?

这个年轻的士子,确有大才!

不仅仅本身对《诗经》的研究,已经超越他这个年纪的极限,更可怕的是,他还对《公羊春秋》《尚书》有着精辟而深刻的认知。

就在方才,他用毛诗之义,结合公羊学派的思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七战七捷,让人不得不‘再拜而辞’,简直可怕!

此刻,听着他不轻不淡的话语,集贤馆里的十几名太学生,面有愤愤之色。

“假使王兄、贡兄在此,安能让汝得意?”有年轻人轻声低语着。

声音不大,却让那位延年公子听到了,他微微回头,看了看那个年轻的太学生,嘴角微微露出一丝讥讽之色。

王、贡、杨,太学三杰之名他自早有耳闻,此番来此也正是为了这三人而来。

没想到,这三位太学英杰却跑去了新丰县,当起了乡亭的蔷夫游徼,还美其名曰:实习之道,以践春秋之义。

但,他却是颇为不屑。

什么实习嘛?

不就是看到那位侍中官,所谓的张蚩尤崛起迅速,就跑过去捧臭脚,甘为他人门下之犬,不值一提!

于是,这位延年公子便笑着对董越拜道:“晚辈闻说,董公门下有三位高徒,王、贡、杨,号为太学三杰,晚辈仰慕已久,若能得三位师兄赐教,延年不胜荣幸之至!”

董越听着,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贯长卿和他也算是‘世交’了。

贯长卿之父贯高与乃父董仲舒,也算得上笔友,曾经多次‘交流’‘切磋’。

后来这位贯高就去抱小毛公的大腿了,两人组队一起在河间国搞了一个偌大的联盟,带起了古文学派的潮流。

如今,这个世兄的弟子,跑到自己面前耀武扬威,董越要说不生气那是不可能的。

但,小儿辈的纷争,他是不可能下场的。

他要下场,那就是以大欺小,甚至连这太学中辈分比这位延年公子大的也都被禁止下场。

首节 上一节 595/21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