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 第248节

对于这一点,杨海帆是早就知道的,陈抒涵没有问过,但也不觉得意外。倒是姚伟强和包成明两个人微微一愕,心里泛起了几分疑虑。

菲洛公司是冯啸辰个人的产业,姚伟强和包成明都是能够猜得到的。他们惊愕的地方,在于冯啸辰居然敢公开地说出来。在此之前,冯啸辰对这一点一直都是遮遮掩掩的,即便是有点此地无银的嫌疑,他至少还是立着一块牌坊的。现如今,冯啸辰直接点破这一点,这其中的意味就值得人推敲了。

冯啸辰看出了二人的心思,他笑了笑,说道:“这件事,过去我一直都向大家隐瞒了,是因为有一些顾虑。现在我把这一点告诉你们,是因为两个,不,是因为三个原因。第一,过去我是国家重装办的干部,直接经商办企业,违反政策,所以假托了德国菲洛公司的名义。现在我已经离开了重装办,再以自己的身份办企业,就无所谓了。”

“冯处长离开重装办了?”姚伟强瞪大眼睛看着冯啸辰问道。他与冯啸辰一直只是电话联系,关于这件事,冯啸辰还真没有跟他说起过。

“是的,我已经办了离职手续。”冯啸辰说道,看到姚伟强眼里有一些狐疑之色,他又笑了笑,说道:“是经委的领导器重我,给我找了一个脱产读研究生的机会。我的研究生导师是社科院的沈荣儒老师,你们恐怕也听说过吧?”

“沈荣儒?”姚伟强摇摇头,表示自己不太清楚。

包成明却是差点跳了起来:“冯处长,你竟然要当沈荣儒的学生了!”

姚伟强看看包成明,问道:“老包,你知道这个人?”

包成明用恨铁不成钢的目光看着姚伟强,说道:“老姚,难怪人家说你是个土包子,你连沈荣儒都不知道。他是咱们国家最有名的经济学家,国家领导人都要经常向他请教的。放到古代,他这样的人就叫作国师呢,冯处长给他当学生,这简直……简直……”

他自己也是简直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才好了。他原来是坐机关的人,对于国家政策之类的事情当然了解得更多。他说沈荣儒是国家最有名的经济学家,这话略有一些夸张,其中当然也有奉承冯啸辰的成分在内。不过,沈荣儒在国内经济学界以及在国家决策层中的地位,的确是非常重要的,给这样一位大牛人当学生,未来的发展前途还值得怀疑吗?

其实,冯啸辰把这一点指出来,也是想给姚伟强他们一点信心。他知道,自己离开重装办这件事,肯定会让姚伟强他们觉得不踏实,会怀疑他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至少肯定是在上头失宠了。现在自己告诉他们自己要去跟沈荣儒学习,稍微懂点行的人就会知道,自己并未失势,未来的发展只会比过去更强。

姚伟强、包成明这二位,都是因为冯啸辰的实力而投奔过来的,冯啸辰如果不向他们展示自己的实力,难保他们不会有背叛之心。

“第二个原因……”

解释完自己离开重装办的原因,冯啸辰继续说道:

“前几年,国家的政策有些反复,包括金南的十大王事件,就是这种反复的表现。出于自保的需要,我也不便透露太多有关股权的事情,只能借一个德国菲洛公司的帽子来保护自己,就像拿这个帽子保护老姚一样。如今,国家的政策已经明朗,改革开放的方向不会再有变化,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因为私人开公司而受到打击了,所以,我也就可以大大方方地把这件事情说出来,不用再隐瞒下去。”

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提一个小目标

冯啸辰说国家政策不会再变,相当于给姚伟强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样的话,在报纸上也登过,但姚伟强他们是不会轻易相信的,谁知道啥时候又来一个运动,把前面的话就全部推翻了。但这话经冯啸辰之口说出来,可信度就强得多了,冯啸辰既是国家机关的干部,又是沈荣儒的准弟子,在姚伟强、包成明他们看来,几乎就是国家政策的代言人。既然冯啸辰说政策不会有变,他们起码就有九成的信心了,冯啸辰总不会拿他自己的前途去开玩笑吧?

“至于第三个原因嘛。”冯啸辰巡视了全屋子的人一番,说道:“那就是我们不应当辜负这个时代,如果想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那么现在就要全力以赴。我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就是想谈这件事情。”

大家都竖起了耳朵,刚才冯啸辰的忽悠,已经成功地吊起了大家的胃口,他们都想知道,冯啸辰到底有什么大动作。

“春天酒楼,辰宇公司,金南轴承,加上金南商情,这是目前我们的四项业务。其中,辰宇公司是做实业的,到目前为止发展情况最好,去年的营收已经超过了500万,利润有300多万;春天酒楼做餐饮业,去年营收250万,利润120万;老姚的金南轴承营业额也是500万,利润80万;金南商情的情况我不太了解……”

冯啸辰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看了看包成明。

包成明面有窘色,讷讷地说道:“金南商情去年赚了4万块钱,我还觉得挺多的,和其他几位一比,实在是太可怜了……”

杨海帆道:“也不能这样说,光靠卖信息就能赚到4万,非常了不起了,包理事长真的挺有魄力的。不瞒包理事长说,你办的金南标准件商情,我们公司也是每期都要买呢。”

“自家人,还说什么买,以后我让人给杨总寄就是了。”包成明赶紧说道。

冯啸辰道:“大家可别看不起这份商情,以后它的发展是不可限量的。”

“冯处长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干的。”包成明拍着胸脯保证道。

冯啸辰收回话头,继续说道:“如果按照一般人的眼光,咱们这四项业务,都已经做得非常不错了。尤其是陈姐的春天酒楼,目前是新岭最高档的酒楼,利润也非常丰厚。不过,相对于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的发展机会,我觉得咱们的步子还是迈得太小了。”

听到这话,其他人还算是能够淡定,杜晓迪却是瞪大了眼睛,好生觉得不可思议。她想到春天酒楼在通原开了一家分店,还由冯啸辰作主,送给她家两成干股。春天酒楼的新岭店去年赚了120万的利润,如果通原分店有它20%的利润,一年也是20多万,两成股份就是4万元了,届时父母还不知道敢不敢拿呢。这样多的利润,冯啸辰居然还说步子迈得太小,这家伙的心得有多大啊。

看到杜晓迪的眼神,冯啸辰笑了一下,但没有解释,他转向众人,伸出一个手指头,说道:“我提一个小目标,10年时间,也就是1994年之前,我们所有的项目利润之和,要做到1个亿。”

只听得杯子和盘碗一阵稀里哗啦的响声,这一回终于是大家一起惊了。一年一个亿的利润,还特喵是一个小目标,冯啸辰这口气也未免太大了。一个亿是什么概念,按一个机关工作人员一年800块钱的工资计算,这相当于十几万人的工资总和。换成硬币的话,恐怕足够砸死新岭市一半的人口了。

“啸辰,你这个目标……未免太大了一点吧?”陈抒涵讷讷地开口了,这个时候,也只有她有资格提出质疑了。

“这个目标很大吗?”冯啸辰笑嘻嘻地反问道,“陈姐,当初你在琴山路上开春风饭馆的时候,想过一年能赚到120万的利润吗?”

“那哪敢想啊。”陈抒涵回想起三年多前的情景,嘴角浮出一些笑意,说道:“那时候我觉得一年能赚到2000块钱都很了不起了。”

“从2000块钱,到现在120万,差出了600倍。从120万增长到1个亿,也不过是100倍而已,你有什么不敢想象的呢?”冯啸辰说道。

“这……”陈抒涵有些傻了。她突然发现,冯啸辰说的很有道理,刚刚开始开饭馆的时候,她三个月赚了3000元,还不敢存在一个银行里,愣是存了五个存折。可一转眼,她就拥有了这样一幢楼,年利润120万,光她自己的分红就让她自己实实在在地成了一个十万元户。

她不敢太露富,但前前后后补贴给母亲和两个弟弟的钱也有四五万了。那两个弟媳妇,过去见了她眉毛不是眉毛、鼻子不是鼻子的,一心想着让她早点嫁出去,省得在家里碍眼。而现在,她却成了家里最受欢迎的人,两个弟媳妇成天像供着祖宗一样地奉承她,巴不得这个大姑子一辈子不嫁人,呆在家里才是最好的。

呃……好像自己有些走神了,这会不是在讨论冯啸辰的小目标的吗?

“啸辰这样一说,我倒真觉得这个目标真有点希望呢。”陈抒涵笑着说道,“不是还有10年时间吗?我打算未来几年每年在外地开一家分店,浦江、羊城,明州的金钦市,海东的建陆市,这些地方的消费能力比新岭强得多,一年做到100万以上的利润问题不大。这样算下来,到1994年的时间,酒楼这方面不敢多说,一年2000万的利润估计是能够做到的。”

杨海帆也发话了:“嗯,我也觉得这个目标还是比较有可能达到的。辰宇公司这边,过去三年的利润差不多也是一年翻一番吧,未来10年就算速度再慢一点,用10年时间做到3000万利润,也是有可能的。只不过不知道未来的竞争情况会怎么样,我们现在是占了一个先手优势,如果有其他企业和我们竞争,就不好说了。”

看到陈抒涵和杨海帆都表了态,姚伟强也不能沉默了,他想了想,说道:“我这边的业务要扩展有点难度,轴承销售的利润不高,要扩大规模,就要增加人手,成本提升得也很快。现在我们石阳这边卖轴承的商户越来越多,竞争太激烈了。我估计,10年时间增长10倍恐怕够呛,能够做到一年300万利润,我就要感谢上天了。”

“我这个商情,唉,就更难了,都不好意思跟大家说了。”包成明垂头丧气地说道。刚才大家晒利润的时候,他就已经受了一轮打击,现在陈抒涵和杨海帆都报出了几千万的目标,包成明就更没有信心了。他甚至隐隐有些后悔这次不该跟着姚伟强过来,他原本觉得自己与冯啸辰合作勉强也算是有资格,现在看来,人家根本就不值得带他玩呢。

冯啸辰嘿嘿笑道:“老姚,老包,你们可别妄自菲薄。我既然说要定一个目标,那么你们肯定就不能再照着过去的模式做了,需要有一些新思维。这样吧,我先说我的考虑……”

大家再次安静下来,等着听冯啸辰的规划。

“首先,我们需要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我打算成立一家总公司,暂时就叫辰宇实业公司,公司的股权由我持有85%,陈姐占5%,海帆占4%,老姚和老包各占3%……”

听到此处,几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抬起手,打算插话,但冯啸辰摆了摆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自己则继续说了下去:

“未来春天酒楼、辰宇金属制品公司、金南菲洛轴承、金南商情这几家企业中你们各位占有的股权,依然保留。我的股权则全部转到辰宇实业公司。也就是说,各家企业的利润,你们可以根据你们在企业中的股权分红,属于辰宇实业公司的这部分,你们还有权再进行一次分红。”

“这个……没必要吧?”姚伟强先发言了。他的话有些言不由衷,但还是要说出来的,冯啸辰的这个安排,相当于凭空又给他们送了一些利益。

按照去年的利润来说,金南轴承赚了80万,姚伟强可以分到三成,也就是24万。但同时,几家企业中归属冯啸辰本人的利润共有340万左右,姚伟强按3%来分配,也能拿到10万元。

再如果按照冯啸辰的“小目标”,未来公司做到1亿的利润,3%就是足足300万,这可是姚伟强做梦都不敢想的一个大数字啊。

陈抒涵也说道:“啸辰,我在春天酒楼占了四成的股份,本来就是白得的,你那六成是属于你的,怎么能再分给我5%呢?我看完全没有必要嘛。”

包成明没有说话,他是觉得自己根本没资格说话。而最纠结的,莫过于杨海帆了。别人都是冯啸辰的合伙人,只有他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并没有在辰宇公司里占有股份。可以这样说,冯啸辰刚刚提出的方案,是第一次给他分配了股份。与其他人在各自的企业里占有三成或者四成股份相比,杨海帆只在总公司占股,显然是比较吃亏的。但换一个想法,冯啸辰不给他股份,他又有何话说呢?

第三百五十八章 调配资源

看到杨海帆欲言又止的样子,冯啸辰在心里笑了笑。与杨海帆合作了几年,他对于这位职业经理人的看法越来越好,已经打定主意要把他笼络住了。在总公司里给杨海帆留出4%的股份,只是冯啸辰整个计划中的一部分。再往下,冯啸辰还有其他的安排,现在暂时还没法说出来。

其他几个合伙人,除了在冯啸辰刚刚提出来的辰宇实业公司中占有股份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们各自还都有一份与实业公司合作的产业。杨海帆是唯一没有这种股份的,冯啸辰自然不会让他受委屈,只是操作方法上还需要再考虑。

首节 上一节 248/6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