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 第608节

冯啸辰点了点头,接受了内田悠的这个理由。

“其次,现在收购池谷制作所,价格会非常便宜。”内田悠又说出了第二个理由。

“是吗?”冯啸辰的兴趣被内田悠调动起来了,他问道:“内田先生,你认为我们能够以什么样的价格获得池谷制作所的全部资产,包括它的专利资产和品牌资产。”

“不超过5亿美元。”内田悠斩钉截铁地说。

“不超过5亿美元!”冯啸辰的眼睛瞪得滚圆,“据我所知,三立制钢所收购池谷制作所的时候,花费是25亿美元。现在几年时间过去,你凭什么认为三立会愿意以不超过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池谷?”

内田悠微微一笑,说:“这是基于我对三立制钢所的了解。辛克角核电站项目投标失败,三立制钢所已经无力支撑到下一个机会,所以它一定会把与第三代核电相关的部门剥离,其中包括以25亿美元购买的池谷制作所和用50亿美元购买的美国威豪电气。但是,除了中国之外,不会有其他国家的企业愿意接手这两家企业。在日本国内,三立即使想免费把这两家企业送给别人,也找不到人接收。”

冯啸辰又点了点头,他明白内田悠的意思了。内田悠说三立免费把池谷制作所送人都不会有人接收,这话当然有点夸张,毕竟池谷制作所还有大批的机器设备,卖废铁也能卖出不少钱的。但三立如果想以当初买入时候的价格来转让池谷制作所,恐怕就很困难了,这么大的一摊业务,上万名工人,任何一家企业想接手,都要掂量一下,看看值不值。

要知道,涉及到池谷制作所这么大的企业的产权转移,日本政府也是会提出若干要求的,其中必然包括对现有员工的安置问题。任何企业要接手池谷制作所,都要承诺保证一定比例员工的就业,而不能真的把企业买下来然后直接开发成房地产。

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都处于收缩状态,要找到一家愿意花超过5亿美元来收购池谷制作所的企业,的确是很困难的。三立急于从第三代核电业务中脱身,所以出售池谷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冯啸辰如果在这个时候趁火打劫,提出以不超过5亿美元的价格来接手,三立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内田悠作为三立的营销总监,对三立的内部情况了如指掌,所以才能做出这样的判断。换成冯啸辰自己去琢磨,恐怕是不敢开出这么低的收购价格的。

“如果真的能够在5亿美元之内获得池谷制作所的全部资产,我的确是有兴趣的。”冯啸辰坦率地说,内田悠把话都说到这个程度了,冯啸辰倒也犯不着在他面前再装什么矜持。至于说故意摆出一副不屑的样子,以便把价格压得更低一些,这种小伎俩在内田悠这种老狐狸面前也是多余的,冯啸辰也不会做出这么Low的事情。

内田悠笑了:“冯先生,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你是不会拒绝这个机会的。你是一位有雄心的企业家,你需要池谷制作所,池谷制作所也需要你。如果你能够兼并池谷制作所,我想池谷制作所的未来将会是非常光明的。”

冯啸辰笑了笑,算是谢过了内田悠的夸奖,他接着问道:“那么,内田先生,你帮助我们完成这笔交易,我需要向你支付多少佣金呢?”

内田悠摇摇头,说:“冯先生,你误会了。我向你介绍池谷制作所的情况,并不是为了获得佣金。事实上,这笔交易对我个人没有任何好处,我回到日本之后就会申请退休,三立制钢所以及池谷制作所的一切,与我都没有关系了。”

“不是为了佣金?那么,你想要的是什么呢?”冯啸辰有些不解地问道。

内田悠把目光转向会议室墙上挂着的一幅油画,像是自言自语地说:“我什么也不想要,我的积蓄,加上我的退休金,已经足以让我的晚年过得非常舒适。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我也不再有过去的雄心壮志,只求做一个安静的老人就好了。我这样做的目的,只是希望把池谷制作所交到一位愿意珍惜它的人手里,毕竟,我也曾在这家企业倾注了大半生的心血。这家企业里的老工人、老工程师们手里掌握着精湛的技术,需要有人去传承,哪怕这些继承者是中国人……”

他这样说的时候,冯啸辰一直都在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脸,想从他脸上的表情中找出一些阴谋的痕迹。但内田悠的表情和眼神都是极其真诚的,另外就是带着几分落寞之色。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内田悠打算退休了,从职业的角度来说就算是寿终正寝了,他说出这样的话,或许真是出自于内心吧。

内田悠带着自己的团队离开了英国。冯啸辰在帮邓景明、冯林涛一行处理了一些杂务之后,也匆匆离开欧洲,返回了国内。他刚刚回国,就得到了三立制钢所有意出售池谷制作所和威豪电气的消息。他马上联系了北方化工机械厂、新阳第二化工设备厂、海东全福机械公司等一干企业,说服他们凑出5亿美元,然后亲自带队前往日本,与三立制钢所洽谈兼并池谷制作所的事宜。

三立制钢所对池谷制作所提出的转让价格是30亿美元,其理由是自己收购池谷制作所花费了25亿美元,而这几年间又陆续投入了不少于10亿美元对其进行技术改造,现在以30亿美元出售,绝对是物超所值的。

冯啸辰掌握了内田悠透露的底价,一口咬定只能在5亿美元之内完成收购,超出这个额度就免谈。

双方进行了几轮磋商,其间内田悠这个金牌卧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断地把三立的内部情报透露给冯啸辰,同时对三立董事长小林道彦进行游说,劝说他接受中方的报价,尽快将池谷的业务脱手。

由于核电业务受挫,三立制钢所的股票价格暴跌,股东纷纷向董事会施加压力,要求董事会壮士断腕,切掉核电业务,将有限的资金集中在三立制钢所的传统业务上,以求重振河山。

小林道彦的原意是与中方多拖几个回合,迫使中方答应提高收购价格。谁曾想,冯啸辰根本不受他的影响,不管三立方面说什么,他只是咬住自己最初的报价,绝不松口。一万多员工的一个部门,每天的日常成本就要上百万美元,冯啸辰可以拖,三立还真是拖不起。最终,小林道彦不得不屈服了,以4.8亿美元的价格,把原来池谷制作所的全部资产卖给辰宇国际投资公司。

“田雄君,这位是中国石化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林丹燕女士,从今天起,她就是池谷技术研究院的新院长了。中方希望你能够留任研究院的副院长,你原来享受的一切待遇都不会改变。”

在池谷制作所的技术研究院,内田悠向自己的老同事田雄哲也做着介绍。池谷制作所现在已经是一家百分之百的中国企业,中国的若干家化工设备企业共同持有池谷制作所的股权。其中,池谷研究院将由中国石化设计院接手,林丹燕则是石化设计院派来的“接收大员”。

“田雄先生,我一直久仰你的大名,非常高兴能够与你共事。”林丹燕用英语客气地向田雄哲也打着招呼。她说久仰大名,可不完全是客套话,田雄哲也在化工设备行业里的确有很大的名气,林丹燕还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知道他的名字,但那时的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能够成为田雄哲也的顶头上司。

“林女士,我也非常荣幸,希望我们能够合作愉快。”田雄哲也讷讷地用英语应道。

“我们石化设计院刚刚承接了中国国家发改委下达的三项重大化工技术装备研制任务,院领导指示把其中的百万吨级对苯二甲酸成套装置研发任务放到池谷研究院完成。田雄先生如果愿意的话,我们想聘请田雄先生担任这项任务的总工程师,不知道田雄先生意下如何。”

“这……如果林女士信得过我,我必定不辜负林女士的厚望。”

第八百八十五章 请多关照

田雄哲也的话是真诚的。自己服务的公司像一堆垃圾一样,被踢来踢去,最终落到了曾经的死敌手里,自己非但没有丢掉工作,还能够被委以重任,从前的所有待遇概不改变,这在经济日渐萧条的日本,可以算是万幸的事情了。田雄哲也知道,自己未来还能不能保持住这份工作,取决于自己能否让新的雇主满意。百万吨级对苯二甲酸成套装置,以池谷制作所拥有的技术积累来说,并不是什么无法攻克的技术难关,只是在池谷制作所并入三立之后,一些老工程师被辞退了,现在田雄哲也掌握的人手略有一些不足。

林丹燕似乎是看出了田雄哲也的想法,她用手指了指自己身后,那里跟着七八名年轻的中国人,看上去充满了朝气。林丹燕说:“田雄先生,我们了解到池谷研究院的人员配备不足,决定从中国派遣200名工程师来加入你的研究团队。他们都是名校毕业,最低学历也是硕士,至少有两年以上从事化工设备研制的经验。请你妥善地安排他们的工作,并拜托你和池谷研究院的其他老工程师对他们进行悉心的指导。”

“请田雄老师指导!”

那七八位年轻人同时向田雄哲也弯腰致意,他们有的是说英语,还有几位说的是日语,从他们的外语发音来看,显然都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田雄哲也连忙还礼,同时在心里默默地想着:这才是中国人的真实目的。

中国人收购池谷研究院,看中的并不仅仅是池谷所拥有的专利技术,还包括藏在田雄哲也等人脑子里的经验。中国人留下田雄哲也和其他老工程师,主要目的并不是需要他们去设计什么对苯二甲酸装置,而是要让他们在设计这套装置的过程中,把他们的经验传授给从中国来的研究人员。

换句话说,中国人想从池谷研究院获得的不仅仅是鱼,而且还有捕鱼的经验。等到这些年轻人学会了他们的经验,他们这些老人的价值也就被榨干了,届时研究院将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不过,那毕竟是几年后的事情了。再过几年,田雄哲也也到了退休的年龄,他麾下的那些老工程师,有些将已经退休,有些虽然年龄不到,但也干不了几年,相信中国人也不至于连这几年的时间都不留给他们吧?

这样想来,自己这一代人的晚年生活,倒是不用担心了。但是,把技术传授给中国人之后,日本自己的年轻人怎么办呢?

日本自己的年轻人?田雄哲也向站在不远处的自己的同事们看去,入目之处满是白发,哪里有什么年轻人。研究院倒也不是没有招聘过年轻人,但他们往往工作了一两年之后就离开了,有的去了公司的财务部门或者营销部门,有的则离开公司,去了什么金融企业。

田雄哲也曾经带过一位非常有潜力的徒弟,这位年轻人用手画出来的流程图简直比制图软件画出来的还要漂亮。田雄哲也一心认为这位徒弟未来可以继承他的衣钵,他也的确是倾尽了全力去指导这位徒弟。可最终,这位徒弟却转行去了漫画行业,他那绘图天赋在漫画界也是出类拔萃的,他因此而迅速成为全日本最知名的漫画家之一。

田雄哲也曾经试图劝说徒弟改邪归正,回到化工设备设计行业里来。但徒弟告诉他,自己现在一年的收入相当于田雄哲也的十几倍,而且不论走到哪里,都有无数女性粉丝在围绕着他,他有什么理由回来做苦行僧呢?

也罢,既然自己的毕生所学不能传给日本的年轻人,那么,能够传给中国的年轻人,也不算浪费吧。

想到这里,田雄哲也也就放下了心结,他向林丹燕微微鞠躬,说道:“林女士,以后……请多关照。”

内田悠适时地凑上前来,说道:“各位,快到中午了,我让助手订了便当,大家就在这里简单地用一顿午餐吧。”

话音未落,就见一位穿着留袖和服的日本中年妇女推着一辆装了一个保温箱的小车走了进来。她向在场的所有人一一鞠躬,然后打开保温箱,取出一盒一盒的便当,低着头送到每一个人的手里。当她送到林丹燕面前时,林丹燕礼节性地说了一句“谢谢”,说完才发现自己用的是中文,正欲改口换成英语,却见那日本妇女抬起了头,与林丹燕四目相对的瞬间,两个人都下意识地“呀”了一声,那日本妇女手里拿着的便当盒差点就掉到地上去了。

“倩霁,怎么会是你!”

林丹燕脱口而出,这一句,让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射了过来。

那送便当的日本妇女,可不就是当年随石化院的考察团赴日学习技术时滞留不归的杨倩霁吗?她偷偷脱离团队,并迅速地嫁给了一位日本人,还把名字改成了酒井倩霁。为了这件事,石化院当时的领导也挨了一个纪律处分。

出国不归的事情,在90年代并不罕见。单位对于这种事情自然是深恶痛绝的,内部通报里也屡屡要求大家以此为戒,还上纲上线说什么政治觉悟不强、民族意识淡薄之类。但许多人对于这些出国不归的同事都是持艳羡态度的,只是碍于自己胆量不足,或者没有机会,从而无法模仿。

在当年的人看来,能够留在国外,几乎就是一步登天了,能够脱离贫困的生活,享受西方世界的富贵。杨倩霁逃日之后,有几年不敢回国,后来见政策比较宽松,才时不时地回国一趟,既为了看望自己的亲人,也为了在昔日的朋友和同事面前显摆一下自己优越的生活状况。

不过,杨倩霁的得意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90年代以后的日本经济几乎是处于停滞状态的,而中国的经济却是一日千里。杨倩霁每一次回国,都会发现国内的情况与上一次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国内同事的收入不断提高,有了大房子,买了私家车,举家出国旅游也不算什么新鲜事了,随便吃顿饭也舍得拍出七八张大钞。

杨倩霁最后一次回国,是受内田悠的指派,去探听国内在煤化工技术方面的技术进展。那一次,她专门邀了从前的闺蜜林丹燕一起吃饭闲聊,旁敲侧击地打听自己想知道的消息。而林丹燕却也正好接受了冯啸辰的指示,让她向杨倩霁透露一些假消息,用以迷惑内田悠。

那一次的情报刺探,杨倩霁并不成功。但更让她觉得窝心的,是在与林丹燕见面的过程中,她看到了闺蜜富裕的生活状态,这让她感觉到了失落。

在那之后,她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回去了,这其中固然有经济上的考虑,毕竟回一趟国也是需要花费不少钱的,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她不想去看中国的现状,这种现状让她觉得心痛难耐。

首节 上一节 608/6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