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娱乐鬼才 第370节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更是丧心病狂,30多年时间,给投资者带来了1万倍回报率。要知道,巴菲特买入这家公司的时候,其是一家毫无希望的纺织厂,巴菲特吐槽,这是一笔失败的交易。他入主的时候,每股不过是7美元。而到了2006年,每股已经是9万多美元。

但总而言之,跟着一些牛人后面混,如果这个牛人真有本事,并且,良心比较好,不坑股东,未来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投资收益率。

在王启年光环下,嘉禾的股价又开始新一轮的上涨,一直涨到了12港元每股,嘉禾公司市值,居然涨到20亿港元以上。

对于这个估值,很多人投资者大骂“泡沫”,就连嘉禾的原来的主席邹文怀,也对王启年表示,股价是不是涨太高了。

“邹先生!”王启年笑道,“之前,嘉禾是受到成龙出走,何先生去世,嘉禾片场被政府收回等因素,以及投资者不看好您的年龄。现在的嘉禾,换了一个年轻的老板,仅此而已。假设,您现在的年纪是二十多岁,控制同样一个规模的企业,市值几十亿,并不是很难!”

“呵呵,现在的时代,钱越来越成为天文数字了!”邹文怀不禁唏嘘,早年在还在给邵逸夫干活的时候,一部投资百万的电影已经属于大片。

包括李小龙时代,几百万票房就是天文数字!

八十年代初,千万票房也是天文数字!

而在九十年代,港片由盛转衰之际,数千万票房的电影却不再罕见!

不过,港片转衰,主要是对手、成本、市场等等因素。对手是好莱坞大举进军香港电影市场,过去观众都不看好莱坞的,但现在好莱坞电影占据香港电影市场半壁江山,成为了主流。

成本方面,则是因为过去的香港电影辉煌,很多的明星片酬变成了亚洲最高的水平。除此之外,房租、物价的上涨,也是非常致命的。

市场因素是香港电影在90年代之后,反倒开始缩水。原本被认为是新蓝海的内地市场,因为长期萧条,对港片的收入贡献有限。其他的亚洲市场,港片被打的节节败退。

到90年代时期,嘉禾公司上市后市值2亿多港元,也是一个令人侧目数据。但在后来,电影市场被看衰,嘉禾的市值反而不算缩水。

而假设,嘉禾当初不投资电影,把资本投资房产去收租。现在租金的收益,应该就超过电影赚取的利润。而地产涨价至少是三倍,带来的资产增值,可能让嘉禾变成10亿规模的公司。

做各行各业,都不如买一栋楼等着涨价更赚钱,不得不说,这就是此时香港经济的写照。不仅仅是电影,各大行业何尝不是!

百业皆衰,地产一枝独秀!

而更可怕的是,内地在香港回归之后,不假思索的引进了香港的地产经济。居然提出了把地产当作支柱产业发展。

这让王启年想想,也觉得若举国都变成那样,真的太可怕了。

而正是因为对于未来地产价格上涨的畏惧,所以,王启年未雨绸缪,对于地产只能是买,而不会选择租!

“嘉禾20亿估值,现在是虚的,但我相信,几年后赚到利润,就足以对得起现在的估值!”王启年表示说道,“第一,嘉禾品牌的恢复,这会带来很多好处。第二,市场的扩大,内地电影市场,预计会保持35%以上的年增长速度,维持很多年。第三,新技术新市场,嘉禾的过去的作品和未来创作的作品,会在小伙伴公司旗下的互联网平台销售,这是新兴的市场,相当于永远不会下画的院线。第四,一些经典版权,我们会进行游戏改编,以及通过其他手段,让它重新创造利益……”

“不愧是年轻人,想法多,也远远比我们更乐观!”邹文怀笑道。

20亿港元的市值,也算是泡沫?未来的不仅仅国内a股市场,一堆的几百亿元市值的股票。

再说了,后来阿里公司把一个业绩和资产质量比嘉禾更差的“文化中国”收购,然后,改名为“阿里文化”,随随便便的就将市值炒作到千亿元。这才是放卫星,大泡沫呢!

所以说,现在嘉禾的上涨,绝不是泡沫,仅是估值修复!

0.2元至3块钱之前,应该是嘉禾娱乐原本的估值修复。从非理智的看空嘉禾,修复到嘉禾娱乐公司现在的净资产。

至于3块以上的价格,则是代表小伙伴公司入主嘉禾之后,给嘉禾带来的成长空间。对于未来的资产增长,王启年根本就不用担心!

别说未来中国大市场和互联网给娱乐产业带来的新机遇,光是地产增值,就足以让嘉禾未来资产可以增长几倍。(未完待续。。)u

第三百七十九章 品牌价值

完成了对于嘉禾的收购之后,王启年避开了记者,低调的回到了家中过年。~,

过年回家后,家人也是通过新新闻,才知道王启年最近又做了轰动国内,不,国际媒体也非常关注的大事件。

当然了,一家人团聚之后,小香也是别出心裁,大过年要搞的全家福,而全家福自然不是照相那么简单,而是拿出笔,把全家人画上去。

这个过程,非常漫长。

好在,她不需要大家像模特一般静止不动。

“儿子,嘉禾那么大的牌子,怎么就怎么容易卖掉了呢?”老妈有点不解说道,“邹家没有下人接管吗?”

“除了创始人邹老板自己有电影方面的情怀之外,邹家大多数的人,对电影并不是很感兴趣吧!”王启年解释说道,“再说了,邹家另外有一些资产,远远比嘉禾要丰厚的多。而嘉禾对于不感兴趣的人来说,生意又难做,又不是暴利。更何况,如果没有资源和耐心,做文化产业的话,亏钱总比赚钱容易!”

嘉禾为什么会变卖?还不是因为失去了片场,失去了片场之后,嘉禾等于失去了根,失去了精气神,所以,在97年之后就开始盛极而衰!

98年时,嘉禾使用了20多年的斧山道老片场租约到期,香港政府准备收回土地用以拍卖赚钱。

与此同时,邹文怀准备在将军澳买下一块地皮打造新片场,当时香港的特首也是支持的。但是,邵氏的联合寰亚、中国星等等六大公司围剿嘉禾,以比嘉禾更高的价钱,拿下了那块地皮,据说要建将军澳片场。

但收购了将军澳片场阻止嘉禾拥有新片场之后。围剿“光明顶”的六大门派,纷纷开始一哄而散。新片场的计划,已经过了7年,依然没有动工的迹象。

而邵逸夫狙击嘉禾为什么呢?也不过是因为报当年一箭之仇,在60年代末邹文怀、何冠昌等人,因为对邵氏不满。所以,开始扯起新的旗帜,跟邵氏成为竞争对手。

因为嘉禾的攻势凶猛,几十年的竞争中,邵氏电影早就歇业。而嘉禾依然还活的好好的,甚至还上市了,这让邵六叔如何能忍!

这个仇,即使过了几十年,想一想也生气。所以。当年的恩怨,延续到几十年后,邵六叔还要给老对手邹文怀添堵!

六大公司联手,以资本优势从嘉禾手中抢夺将军澳的新片场土地!

而港府规划的是片场用地,比普通的地皮要便宜。嘉禾是计划建新片场,邵氏等等六大电影公司联手,出价更高也是建片场,而且。他们声势看起来更庞大。于是,自然就价高者得。新片场用地给了邵氏。

而策划这个行动的,据说是导演王晶。王晶成立的晶艺公司也是围剿嘉禾的其中一家。

嘉禾没有了新片场,邹文怀做电影的梦想,渐渐的就开始冷却了。原本,在嘉禾片场,每年都有大量的电影人士打工。

但在嘉禾失去了片场之后。损失的不仅仅是嘉禾。毕竟,嘉禾失去片场渐渐不投资电影了,但院线经营方面,还是可以赚钱的。

真正受损的是香港的电影人士,尤其是底层的电影人士。要知道。90年代嘉禾上市之后,别的电影公司产能急剧缩水,但嘉禾在94年这一年,就是发飙一般拍摄28部电影。95年更是制作了66部电影,97年也有21部嘉禾制作的电影出炉。

整个90年代,香港电影走下坡路的时候,嘉禾几乎是中流砥柱,大多数底层的电影人可以开工,也多是仰仗了嘉禾。

而从98年开始,嘉禾投资电影数量每况愈下,到2003年之后,嘉禾更是停止了电影投资,专门以院线经营为主。

而嘉禾停产,让香港电影行业新片开工锐减。

在电影界混出名堂,有能耐的,则是到内地市场和好莱坞,找到自己的位置。真正受苦的还是底层电影人士,因此,此后香港电影产量和质量,都是每况愈下。

因此,港片的衰亡,不仅仅是外面的竞争激烈,内部的斗争也是极其残酷!这种斗争的结果是,大家都不顾全大局,都义气之争,然后,一起完蛋!

“收购嘉禾,不会连累你的公司亏本吧?”老妈显然在瞎担心。

首节 上一节 370/6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