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大帅 第262节

突然间,正在眨眼睛避开一滴雨水的沃勒尔感觉到一股风正向自己袭来,条件反射之下,他回头一看。却看到一把锋利的匕首从自己的脖子中轻轻划过,喉咙顿时觉得一凉。敌袭,沃勒尔努力想发出尖叫,好提醒和自己一起守卫这个岗哨汉克下士,不过无论他怎么努力,嗓子都发不出一丝声音,生命也仿佛从他的身体中一点点的流逝掉了。

倒在地上的那一刻,沃勒尔十分不甘的看了一眼正在自己身上擦拭匕首的凶手,一个粗壮的敌人,穿着法军的制服,可是样子,嗯,眼睛好困,看不清了,沃勒尔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15日夜,得到了补充和增援的德军以无畏者的勇气朝着因为措手不及而变得士气低落的法军发起了前所未有的攻击。各种口径的火炮毫不客气的朝着法军的阵地倾斜着自己的弹药,而勇敢的德国步兵毫无畏惧的冲向了法军的阵地。

尽管尼韦尔重新调整了部署,但是无奈大部分重武器都因为第三道防线的过快失守而没能运回第四道防线,现在法军唯一能依靠的火力支援就是步兵自己配置的重机枪了。谁也无法想像德国佬居然连夜进攻,士气低落的法军在坚持了三个小时之后终于开始不支了,不过幸运的是,德国人并不知道法国佬已经撑不住了,他们也已经打光了自己的炮弹,于是他们选择停一停,明天早上等援军上来再继续攻击。同时他们也悲剧的发现了另外一个事情,无论是杜奥蒙要塞还是沃堡,都没有被德军拿下了,战斗从上午十一时持续到了下午九时,尽管德军士兵十分勇敢,但是那些土拨鼠一样的中国人似乎更加顽强。足足四千名英勇的德**人倒在了冲锋的路上,而德军却没有打下那怕一个碉堡,这些中国人的战斗力强悍的实在是有点不像话。

赵彦斌,马文远,夏立秋三个炮友所在的班分到的任务是死守184号碉堡,这个碉堡是用水泥和钢筋浇灌铸成的,严格来说只要不被德军210mm口径的重炮直接命中,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麻烦。但是和那些法国人早早就修筑好的地堡不同,这些碉堡在炮击的时候,噪音大的吓死人。战斗进行到这会,大家的耳朵都还是在嗡嗡作响,每一个人说话都是扯着嗓子大喊大叫。

班一级的火力配置只有一挺轻机枪,张自忠在视察了阵地之后,立刻决定把重机枪下到各碉堡,而把掷弹筒和迫击炮都收到营一级统一使用。第六师一共20个步兵营,每个营接到的作战任务是守卫二十个碉堡。而碉堡毕竟是一个直径不足六米的圆形建筑,在堆放了物资之后最多也就再挤一个班的兵力进去。好在这些碉堡都是围绕地堡来构筑的,所以每个营大部分的兵力和物资都放在作为核心防御存在的地堡中,这里可比刚刚才建好的碉堡要安全和舒服的多。

这个被师部参谋编为184的碉堡无疑是十分幸运的,在德军疯狂的大炮击中,除了三个运气很糟糕的碉堡被德军重炮反复命中被掀翻外,其余三百多个碉堡都无比坚强的挺在哪里,然后等着不要命的德国人如潮水一般撞上来。

作为军人,德国人是值得所有敌人和朋友都尊重的存在,他们严守纪律,他们忠诚勇敢,他们无畏无惧。远征军的士兵虽然也是第一次上阵杀敌,但到底是经过了最严格最规范的训练,那种敌人还在射程之外就胡乱开枪的事情没有发生,德军几乎是在一片寂静中朝着中**队守卫的阵地靠近。

德军也都是久经战阵的百战老兵了,如果这个时候中**队朝自己开火的,德军反而会感觉轻松,因为这样的对手一般不可怕。但是中**队的阵地上一片宁静,气氛就显得非常压抑了,进攻的德军很快就感觉到一种来自精神上的压力。

100米,80米,60米,50米。。。距离越来越近了,枪声始终没有响起,德军官兵开始放松起来,或许那些该死的中国人已经被大炮轰干净了。可是这支德军的指挥官埃芬博格上校不会这么看,他感觉到了危险的临近,十六年前,当时只有二十二岁的埃芬博格中尉曾跟随八国联军进入过北京。当时中国人给他的感觉是不堪一击,但是随后他奉命执行了瓦德西元帅交待的任务,在北京的西直门随便抓了一百个中国男人按照德国陆军的征兵标准进行体检。结果这些看起来呆头呆脑的中国人给了他一个吃惊的结果,一百个人居然有九十五个身体达标。正好这个时候,奉命追击清军到山西的德军被清军击败,瓦德西元帅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的生理是十分健康的,不健康的是他们的制度和领导。

埃芬博格对此记忆犹新,他可不相信对面的中国人会被大炮消灭。

正当他想到这里的时候,枪声突然大作,德军士兵被成片成片的打倒。。。

第339章 震惊世界

61团团长薛岳并不是正儿八经的青年军出身,他原本是老粤军的一员。护国战争时期,根据国社党和革命的的秘密协定,粤军被要求交出粤北的防区前往福建以换取青年军的军火支援。时任粤军少尉的薛岳并不想离开广州老家,所以就主动脱离了粤军回韶关了。而随后薛岳又被由旅升级为师的近卫旅招募进了青年军,由于当时缺乏军官,所以没有经历过湘西军官学校的薛岳被破格任命为中尉排长。然后就是一个意外了,不知道是哪个好心人居然在大帅跟前推荐了薛岳(其实是王振宇自己)。总之此后的薛岳就开始平步青云了,被送入武汉高级军官速成班学习了一个月就授了少校军衔,然后又被补入欧洲军事观察团,晋升中校。接着又担任远征军第六师61团上校团长,从少尉到上校仅仅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这样的升迁速度可以算的上是坐火箭了。

好在薛岳这样的军官在远征军还有那么一批,所以也就显得不那么突兀了。

和传统的青年军军官不同,毕竟才入伙不到一年,薛岳还是保留了老粤军军官靠前指挥的传统。而在传统的青年军中,团级以上的指挥官的位置是被要求靠后的,这条军条令被制定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好高级军官,避免在作战中出现因为高级军官的阵亡而导致部队溃败的悲剧。

薛岳此刻就在三营的指挥所里面,他的望远镜就在184和185号碉堡方向。

德军的攻势非常凶狠,步兵被打倒一大片之后,他们的士兵以十分标准的动作卧倒或者寻找到了遮蔽物。然后紧跟着手榴弹就飞了过来,可惜这玩意对于钢筋水泥构筑的碉堡没什么杀伤力。德军这个时候只能等待炮兵的再度支援了,可现在是一战不是二战,还做不到所谓的步炮协调,自然也就做不到后来历史上那种步兵拿着步话机对着炮兵大声报敌军方位,然后炮弹就无比精确的砸到了敌人的火力点上,不过没关系,德国人有德国人的办法,他们很快就有二十多人的伤亡逼近了185号碉堡,然后把手榴弹从射击孔塞了进去。轰的一声碉堡被炸上了天,里面的一个班的中国士兵全部殉国了。

这个方法看起来似乎很有效,但是很快德军就为自己鲁莽的行为召来了打击,周围的184和186两个碉堡火力点对着德军进行疯狂的夹角射击,四十多名勇敢的日耳曼战士被打死,德军不得不暂时撤了下去。

守卫在184号碉堡里的赵彦斌,马文远,夏立秋三人看着二十米外已经变成废墟的185号碉堡,心里十分难过。大家开始打起精神,严密关注德军的步兵运动方向,总之是不会再让这些德国佬再靠近碉堡实施爆破了。

德军的炮兵终于被步兵们召唤来了,夏立秋感觉到整个大地又一次颤抖起来了,班长史进荣则一言不发坐在碉堡里开了一个鱼肉罐头,然后用手夹了一块鱼肉慢条斯理的嚼了起来,仿佛外面敌人跟他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一般,而其他士兵则继续祈祷自己所在的碉堡不要被德军的炮火命中。

这次被德军步兵临时召唤来的炮兵的轰击仅仅持续了五分钟,因为德军炮兵没弹药了。而且这仅仅是二个师属火力在展示自己的威力,并没有其他什么重炮,所以在炮击停止后,德军士兵无比失望的发现,那些该死的碉堡依然不要钱一般的朝着自己泼洒着机枪子弹。

整整一个下午,在184号碉堡前面,密密麻麻堆积了近二百具德军的尸体。而且和其他碉堡相比,184号碉堡的幸运不是一点点,从外观看,射击孔四周早就被德军还击的子弹打的四处是孔了,但就是没有一颗子弹被成功射入碉堡里。全班十个士兵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伤亡,而这个时候薛岳下达了后撤的密令,因为在184号不远的地方,186号和187号碉堡已经被德军用手榴弹给爆破了。184号现在也失去了支应点,继续死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在下一个时间点被德军用同样的手法给掀掉。由于坚守的命令是十五天,所以现在每一个士兵对于薛岳来说都无比宝贵。

下午五时,打光了重机枪里的最后一发子弹,在班长史进荣上士的带领下,全班打开碉堡的门朝着营部所在开始了疯狂的奔跑逃命。而刚刚被打退的德军并没有退下去太远,他们正在组织第六波敢死队上来送手榴弹了。现在他们发现了184号碉堡的中国守军的企图,于是他们开枪了,二个运气不太好的战友被德军毫不客气的打翻在地,其他人连忙去拖他们。这也是军条令要求的,你可以投降,但是你绝不可以抛弃在战场上负伤的战友,否则你将面临军法的审判。最终这两个士兵中个子最大的那个没能救活,德国佬的子弹从他的后背击穿了他的肺部。。。

同样的战斗在62团,63团,64团防御的阵地上进行着,整整一天,德军付出了四千人的伤亡,却只推进了不足五十米,想想都是一个让人觉得无比沮丧的结果。埃芬博格中校的部队伤亡超过了40%,根据德军参谋部的命令,获准轮换下来,他立刻骑马去找自己的师长,他必须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告诉师长。而兴登堡元帅在南锡的司令部里看到前线的战报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变得十分精彩,这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一个小小的地域,帝国的军队在如此规模的炮击之后,付出了四千人的伤亡居然没能拿下来,这是什么情况?兴登堡元帅气得一吹胡子就要暴走了。

中国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能打呢?兴登堡元帅可是十分清楚的记得,在十六年前,老前辈瓦德西元帅可是十分轻松的只用二万联军就把十几万大清帝国的正规军外加百万拳匪打得稀里哗啦。这才多少年啊,中国人这群东亚病夫就敢和帝国的精锐在欧洲扳手腕了?

而在巴黎,一场酒会正在举行,英法意等协约国列强的外交官和政客们正在这里一边享受着上好的波尔多干红,一边交换着对战争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南方的国民政府虽有外交部门却没有设置驻外机构,所以代表中国出席这个酒会的是北洋政府的驻法公使胡惟德。因为国民政府出兵欧洲的缘故,现在驻法的中国外交人员也变得值钱起来。不过今天的酒会显然不是什么友好的聚会,从聚会开始,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就十分不客气的朝着我们的胡惟德公使提出了最真挚的抗议,抗议该死的中国的军队没有认真履行联军的义务。现在好了,可怜的法军被直接扔在了凶猛的德国佬面前被一顿烂揍。而这一切都是中**队的无能造成的,可怜的胡惟德公使只能面色铁青的忍受克里孟梭的咆哮而未置一词。

而日本出席会议的外交人员端着酒杯在一旁冷笑,似乎看到中国人出丑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但是不是每一个日本人都是这样的,日本驻丹麦公使馆武官永田铁山一只手端着酒杯,另一只手把眼镜框往鼻子上扶了一下。

而在永田不到二米的地方,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正在无比热情的同日本首相寺内正毅的特使广田弘毅在交谈。这也是日本外交在这个时期的一个特点,军人出身的寺内正毅出任了日本首相兼外交大臣,这就决定了很多重大外交事务不可能由寺内正毅亲自出马来谈了。于是特使就肩负了这一原本属于外相的使命。

“广田先生,看起来中国人的军队确实是不如贵国的军队可靠,我还是希望贵国能够派出军队到欧洲来和我们一起痛揍德国佬,至于资金方面和装备问题,我们都可以谈。”劳合乔治首相现在怎么看都像是个人贩子,到处在雇佣可以替大英帝国流血的军队。

广田弘毅点点头道:“大日本皇军当然要比劣等的支那军队可靠,他们可是打败过俄国的勇士,不过这个事情可不是小事,我这里无法表态,只能请示帝国政府。现在看来,贵国在支那人身上花费的武器和贷款都lang费了,这真是让身为贵国朋友的我们感到痛心。”

永田铁山是能听懂英语的,他听到劳合乔治和广田弘毅的对话后眉头不自觉的皱了一下。

在欧洲几年了,对于德**队的战斗力,永田铁山这个理智派可比国内那帮固步自封坐井观天的家伙要清楚的多。

不是开玩笑,就大日本皇军来说,海军或许还能过来揍一揍德国人,如果是陆军,那过来就是找揍了。所以这一次中国人的表现反倒不惊奇,换皇军来也未必能强多少。列强的战争归根结底,玩的还是工业能力啊!

第340章 震惊世界(二)

历史上的日本在一战时期的政治家头脑应该还是比较清醒的,至少他们没有和二战时期东条英机那种白痴一样乱来。虽然野心十足,但是还知道量力而行。

这里头理由无非几点,首先,日本的战略目标是获得亚洲大陆,欧洲战场绝不是其现实目标,当然无需主力远赴万里参战。其次,借一战的形势,西方列强无暇东顾:英国希望日本能牵制德国在远东的力量,德国陷于两线作战,无力支援其亚洲殖民地,法国苦苦支称德国重压,腐朽的沙俄后来更是爆发了革命,至于美国,由于战略重心在于欧洲,注意力也在欧洲。如此大好形势,日本可以排除列强干扰,以协约国身份对德宣战,直接抢夺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地盘,直接在家门口捞好就是,不必劳师动众远征欧洲(有驱逐舰队赴地中海协助英国反潜,非帝国海军主力)。最后,日本无论是陆海军赴欧,沿途需要的补给都必需依靠英国海外殖民地,还要面对德国潜艇威胁,兵力部署风险大,到达欧洲战区,后勤补给必然依赖英法,作战独立受限。鉴于一战的残酷性,日军主力赴欧参战,很可能会遭到毁灭性的损失,既使因此而获得更大的战胜国利益,也是得不偿失,元气大伤。因此,一战时的日本是不可能主力赴欧作战。

但是在这个时空,还处在内乱和分裂状态的中国,突然有一个名叫王振宇的军阀(无论王振宇承认与否,日本特高课对其的定性就是军阀)派出几十万远征军跑到欧洲去打战的行为很可能改变原来的历史。至少在永田铁山看来,这个叫王振宇的家伙给帝国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帝国内部军国主义的狂热分子也叫嚣着要出兵欧洲,理由居然是连支那都出兵了,堂堂大日本帝国为什么要窝在亚洲一动不动了?各种请求出兵欧洲的请愿游行正在东京上演,大家的参战热情也愈来愈烈。这次如果中国人真的如法国报纸所说的那样,数十万军队在几个小时内让德国人打得落花流水,那么估计对于日本国内正在不断升温的出兵欧洲参战的情绪也是一个降温的效果。永田铁山是一个十分睿智的人,他考虑问题和陆军内部那帮皇道派的傻子是不一样的,军事对他来说只是政治的延续和手段而已,只有疯子才会把大日本帝国不断的拖入到战争中去。日俄战争的惨痛教训已经让一部分日本军人清醒的认识到列强的强大,柿子还是要挑软的捏。

被列强政客痛斥的中国公使胡惟德无疑是今天酒会最悲剧的人了,实际上那支据说在凡尔登地区仅仅几小时就被德军打的灰飞烟灭的中**队跟胡惟德公使供职的政府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严格算起来甚至还是敌对的存在。但是这些高鼻子的老外可搞不清你中国人的这些复杂关系,所以炮火自然是毫不客气的朝着胡惟德就是一顿乱轰了。

胡惟德心里也是气得大骂中国欧洲远征军和南方的国民政府,没那个金刚钻就别揽这个瓷器活,折损了几十万军队不算,还把脸都丢到欧洲来了,这真是,这真是,叫人无语了。。。

“啊嚏”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淋了雨的缘故,反正在前往梅斯的路上,引发全法国上下一片混乱的白崇禧同学一个劲的打喷嚏。幸好先头部队已经肃清了四周的道路,不然就他这么个打法,肯定暴露目标。

身体不舒服的白崇禧自然精神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漫不经心的问身边的参谋:“我们离梅斯还有多远,法国方面的情报人员还没把当地德军的情报送来吗?”

说到这次奇袭行动,配属中国远征军的五百名法国人的表现是最让白崇禧惊讶的。这五百名法军是以顾问和翻译的形式存在的,其实说翻译还有点夸张,因为真正懂中文的法国人十分稀少,承担翻译任务的更多是中国人。这些法军真正的职责是带路和收集情报,整个顾问团的团长是一名名叫戴高乐的上尉,历史在这里发生了一次偏差,原本在法军第33步兵团担任上校助理的戴高乐上尉因为被临时委任协助贝当元帅接待中国欧洲军事观察团的任务而成功躲过了历史上沦为战俘的厄运。历史上在凡尔登战役中,年轻的戴高乐会在战斗中第三次负伤,然后被德军俘虏然后在战俘营渡过三十二个月的生活。而后因为和中国佬打过交道,这个个高头小耳朵尖的帅气法国小伙子出任了联军司令部驻中**队的联络官助理,因为对中**队的不重视,这个联络官在福熙元帅出任总参谋长后就一直空缺,贝当元帅一度提名尼韦尔上将兼任,但是被傲气十足的尼韦尔将军拒绝了。于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仅仅是上尉的戴高乐就成了这五百法国人的头头。好在白崇禧自己也是个年轻人,对这一点并不计较,他和这个于大帅同年的法国小伙子建立了还算不错的友谊。不过这点友谊在戴高乐发现中**队从阵地上悄悄撤出的时候就失去了作用,这个固执的法国小伙子毫不犹豫向白崇禧将军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你们现在的行为无异于是在背叛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我甚至可以认为你们和该死的德国佬是一伙的,白,你不配拥有我的友谊。”

白崇禧却是难得好脾气的给我们未来的法国名将戴高乐上尉解释:“亲爱的夏尔,请相信我和我的军队,我们是法国人民最忠实可靠的盟友,这一点请不要怀疑。而你现在看到的,正是我打算献给全法国的礼物。”

礼物,戴高乐的怒火立刻消失了,他开始探索白崇禧和他的军队到底要做什么。

当戴高乐得知了白崇禧的全部计划时,欣喜若狂的他手舞足蹈对白崇禧说道:“亲爱的白,我的朋友,请原谅我误会你了,要知道这是这场该死的战争开始以来最完美的一个设想,你一定会成功,你一定会把胜利的喜讯带给第三共和国的全体公民。中法友谊万岁。”

原本还担心眼前这个高个子年轻人不配合自己的设想了,现在看来这点担心是多余的了。不过白崇禧还是十分谨慎的问道:“亲爱的夏尔,你得知道,我们对洛林地区的情况是一点都不熟悉,我需要你们的帮助,同时整个作战计划还必须保密。。。”

戴高乐兴奋的点点头:“我知道,我知道,请放心,我和我的伙计们会和你的军队一起战斗,而且一定保密,你不知道,大家对于没完没了的壕沟争夺战是多么的延误,我们感觉自己是在一帮白痴的指挥下在玩自杀一样。现在好了,有了你,我最亲爱的朋友白,这场战争一定会因为你这个天才而变得精彩。。。”

5月16日,夏立秋正在写日记,德军例行的炮击响起,夏立秋只能放下笔看了一眼赵彦斌和马文远,大家转移到营部来之后,他们两个就一直在和其他的战友交流和德国佬作战的经验,真是一帮战争狂。而自己在杀了几个人之后似乎更加厌恶这场该死的战争了。好了不想了,现在**了,按照规矩接下来该轮到德国人冲锋了。经过了昨天的战斗,现在大家都变成老兵了,任凭德军炮火打的震天响,大家都照样蹲在地堡里做自己的事情。

不过这一次似乎不大一样,为什么炮弹着地之后放出黄色和绿色的烟雾呢?这个时候突然听到团长薛岳一声大喝:“不好,是毒气弹,快点戴防毒面具。”

毒气弹的蔓延速度很快,大家刚把防毒面具带上头,这玩意就冲进了地堡,并且弥漫了。

二个手脚忙了一点的士兵来不及拿防毒面具,当即就被熏翻在地,双目流泪,痛苦不已,该死,是沙林毒气,大家急忙用尿水浇湿的毛巾去捂住他们的鼻子,然后想办法把他们拖出地堡。。。

毒气弹攻击的效果十分明显,第一次碰到这玩意的中**人虽然伤亡不大,但是却因为手忙脚乱而没办法阻止德军的靠近。德军端着刺刀就上了,在一阵混战之后,一下子就让德国佬毁掉了十几个碉堡。

而营部所在的地堡也被德国人靠了上来,那些高大的德国兵一跃而入就下到了战壕里。开枪依然是来不及了,操家伙,干啊!

首节 上一节 262/3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