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开挖掘机,你把核弹挖出来了 第383节

  在挖掘了几个自己觉得可疑的地方都没有得到结果的时候,他将目光便锁定在了这最后一处的位置上。

  而这一挖确实挖到了东西。

  【唐代三彩釉陶器,俗称唐三彩】

  【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有各种各样的色彩,多以黄色、绿色和白色为主要。】

  ……

  “唐朝的物品。”

  “而且是陪葬用物品。”

  方阳扫视了一眼已经围过来的各个考古专家们。

  见他们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他用溪流清洗过的唐三彩,张嘴直接就做出了解释。

  “唐朝的时候实行厚葬。”

  “他们认为事死如事生,所以烧制了大量的越来越精美的唐三彩来陪葬。”

  “而唐三彩就唐朝的时候有,兴于高宗朝,盛于玄宗朝。”

  “虽然之后还有其他的辽三彩等,但是工艺和唐朝相比完全没得比。”

  方阳说到这里的时候见其他人依旧是一副赞叹的模样,有些犹豫是否应该继续说下去。

  “方阳你继续说,我们之前考古的时候有见过唐三彩,但是没有像现在这般完整,之前基本上都是破碎掉的,要么也是损伤非常严重的。”

  “在古籍上也有很多的内容是介绍过唐三彩的,大部分的情况我们都明白,但是我们明白并不代表那些网友也明白,毕竟有些历史根本就没有公开。”

  “我们想要听一听,你究竟有怎样的见解。”

  之前在介绍红山文化玉龙的时候,因为大家对这个历史都不怎么了解,于是只能够听方阳说。

  虽然翠玉白菜的介绍很详尽,并没有任何的差错,可一次是意外,第二次可能就不是意外。

  有些考古类的专家或者文物专家对方阳很了解,但是像他们这些人大部分的都在墓地里,要么就在山里或者山谷里。

  他们知道方阳这个人,但是要说对他有多么的了解,也没有时间去看他的那些录制视频.

294、再现叱咤风云的盛世大唐,通宵挖也行!

  很多人都觉得,录制或者直播都有可能造假,也许是从什么地方得到了一些资料,为了出名而为。

  而这些远远没有直观的看见方阳对一件又一件的文物作出解释要明白的多。

  方阳看着他们闪烁着眼睛的光芒死死的盯着自己,便知道这些人心里头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已经不是第一次遇见了,早就已经轻车熟路。

  方阳勾唇笑了笑,然后继续说道:“这东西现在大家当做是宝物,可若是时间倒退个几十年,不管是谁都不会将之放在家里。”

  “因为它们是陪葬品,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冥器’。”

  “它们在地底下陪着墓主人好几千年的时间,虽然不知道这件唐三彩为什么会落到这山谷中,也不知道为什么至今为止能够保存的这么的完整,可任谁拿到手上,只要想想它的用处,就忍不住让人觉得阴森森的。”

  “我们以前看到一些古装剧,而在古装剧中,有些房间里甚至会将这唐三彩当做是装饰物品摆在房间里,若是看见这样的电视剧,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这部剧完全能够凸显出整个剧组非常的没有常识,当然了,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的。”

  “到目前为止,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是第1件较为完整的唐三彩。”

  “其他的不是破损严重,就是直接看不出原来的形状。”

  “怎么会这样子呢?”

  “因为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唐三彩,它就是冥器,是不吉利的,甚至在晚清的时候,老百姓偶尔从地里挖出唐三彩,都会大惊失色。”

  “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如何处理呢?直接就朝着唐三彩吐几口唾沫,然后并将唐三彩直接摔碎,给扔的远远的埋了。”

  “而现在大部分的人都已经认识到了唐三彩的价值,也不会仅仅将之当做是不吉利的存在。所以在现代的时候,有不少的人将唐三彩的仿制作为工艺摆在家里。”

  “这东西摆放在家里,有些人觉得不吉利,而有些人则挺喜欢的,至于到底好不好,这就纯粹看个人的喜爱了。”

  “唐三彩它是陶器,原名叫做唐代三彩釉陶器,它属于唐代的一种非常独特的低釉陶工艺。”

  “它的色彩有黄绿等各种各样的色彩,为什么叫做唐三彩呢?是因为三在古代的时候代表的是多的意思,形容的是唐三彩它有很多种颜色。”

  “唐三彩古典且美轮美奂,它绝对是古代陶瓷的经典,除了自身的价值之外,它还高度的写实,再现了当时唐人生活的实际情况,让我们很容易同那个叱咤风云的王朝亲近起来。”

  “唐三彩的风格就是写真,内容各种各样,多为当时日常生活的写照,和其他的一些出土文物不一样的是,透过唐三彩我们能从物件上非常直白的补充一些文献的缺失。”

  “因为它足够让人一目了然,并且生动有趣。”

  “唐朝时期,营州,也是草原丝绸之路东端枢纽,也是当时的军事重镇。”

  “中亚和西亚的客商往来不绝,草原上到处响起悠扬的驼铃,这一幕也被永远的凝固了下来。”

  “我手上的这件物品就是当时的一个写实。”

  方阳手中的这件唐三彩就是一个骆驼的形状,而骆驼的后背上则坐着三个小人。

  这件唐三彩可以讲述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方阳是很有针对性的说了一些事情,说的口干舌燥。

  而他说的这些内容,专家们和网友们有些知道,而有些是不知道的。

  【人气】+1+1+1+1.

  ……

  ——【这玩意儿洛阳时期几乎每家都有拿来做装饰品。】

  ——【这说明洛阳人有文化,冥器供在家里头。】

  ——【有名气的可多了去了,我看有些人拍下文物直接放在家里自己使用了,有一个姓葛的男人就花了几个亿拍了个出土的杯子,每天拿来喝水。】

  ——【怎么可能?他都不嫌有病吗?胡说八道。】

  ——【用冥器的人不是多的很吗,有很多的人从墓里头挖了东西,觉得喜欢,天天往身上带的这种事情多了去了,真是少见多怪。】

  ——【这种东西还是别乱摆放在家里,那本来就是墓穴里摆设的东西,大都是镇墓兽。】

  ——【奇葩的人不少,年年都能够见到,我有一个朋友跟我显摆他到地摊上淘到一个宣德瓷罐,结果我去他家里一看,嘿,竟然是个骨灰罐。】

  ——【所以说不明白的东西不要往家里带,也不要随随便便的放在身上,真的很晦气的。】

  ——【晦气什么?现在真正的古玩哪一个不是从地里头挖出来的?】

  ——【我们这里有道士,他做道场的时候就用了唐三彩。】

  ——【方阳说的事死如事生,如果生的时候没有,死的时候为什么要有?】

  ——【生的时候是活马活骆驼死的,死后是死马死骆驼,哈哈。】

  ……

  “盛世大唐,华夏国最棒、最辉煌的时代都可以从这些唐三彩的身上所反映过来,我相信后续出土的唐三彩一定会越来越出彩。”

  “也一定能够让我们清楚的看见那个时代究竟是怎样一番风景。”

  “可以说唐三彩是华夏国历史上陶瓷艺术的巅峰,甚至也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作,很具有历史价值。”

  “唐三彩以日常生活为主,但是陶马和骆驼却是较为贵重的,我想华夏国的一般收藏家应该都会喜欢这个。”

  “说到这里我就不再多说了,因为再说下去,可能就会说到当时的整个唐朝的时代背景,盛世大唐可以说的内容可就太多了。”

  “等到下一次我们再发现唐朝文物的时候,我再同你们解说一些相关内容。”

  方阳说到这里的时候,有些人克制不住的打了个呵欠。

  连着将近10个小时的工作,方阳真是累了。

  那边,考古专家们小心翼翼的将唐三彩,连同红山文化玉龙以及翠玉白菜一起收集了起来。

  然后他们眼巴巴的看着方阳,激动的询问:“方阳,你看还能挖出什么东西来吗?今天我们就算是通宵也可以。”.

295、这不是虚构,狠狠被打脸的砖家们!

  明明之前的时候是这些人催促着方阳赶快一起下山。

  可现在方阳不到10个小时的工作量,比得上他们好几个月时间的成果。

  让他们看向方阳的时候,简直就像是看见了稀世珍宝一般。

  然而现在他们就算是想要让方阳继续挖下去,方阳也会直接选择拒绝。

  他环顾了一下四周,确定周围已经没有任何的感觉了,于是微笑着冲这些考古专家们说:“你们可以进行扫尾工作了,我很确信这附近已经没有什么珍稀物品。”

  至于这个城市究竟还有没有文物的存在,方阳很确定是有的,然而这并不在他的工作范围之内,他并不会将这一点说出来,免得节外生枝。

  若是让他将一座城市的文物全部都清空,那该花多长的时间啊。

  毕竟是工作,方阳不想额外增加一些工作量。

  因为时间太晚了。

  方阳便决定在这个城市好好的睡上一觉,然后等到第2天再找下一个城市重新出发。

  他们睡着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在北部一个区域突然挖出了大量的关于红山文化的物品。

  这件物品虽然有些并不是很完整,但是却完全证实了方阳之前同专家和网友们所说的那些都是真实的情况。

  第二天早上的时候,摄影师让方阳到网上去看一看情况。

  方阳自然是看见了这些。

  然而他仅仅只是挑了挑眉头,却并没有说什么。

  他就说了,让他们慎重的对待红山文化玉龙。

  这可是第1件出土的红山文化的文物,从哪一方面来看意义肯定是不一样的。

  虽然那些考古专家并没有明白的说清楚,但是方阳可是知道的。

  他们对那件红山文化玉龙并不怎么重视,甚至觉得他说的红山文化可能是构造而成。

  现在看吧,是不是直接就被打脸了?

  可是他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但是从他愉悦的神情中可见他现在心情是很不错的。

  他怎么可能不高兴呢?

  真实的情况就是真实存在于那里的。

  不会因为其他人的质疑而不存在于世。

  相信以后自己再说些什么东西,又恰恰好是其他人所不知道的一些知识,大家至少也有三分相信。

  而不是完全的否认。

  方阳的好心情一直维持了很长的时间。

  这一次他们要去的地方似乎离海非常的近。

  方阳靠在车窗边上。

  看着外面的景色,整个人都懒洋洋。

  离目的地还有两个小时,方阳随手在车子里翻了翻。

  然后很快的就从中翻出了一本书。

  是一本普通的言情小说。

  这车子里除了他和摄影师之外,就只有司机。

首节 上一节 383/7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