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也不用费劲巴拉的去搞什么市场调研,只用坐收其成就好。
林若曦拿出笔记本电脑,熟练地打开cxcel,按照学校和配置拉了一个表格。
“不用了,我自己来吧。”薛睿把电脑合上。
“唔,那你要我做什么呢?”林若曦呆呆的眨眨眼睛。
“嗯…回家吃饭吧。”薛睿笑嘻嘻道。
林若曦这个傻丫头啊,他要做什么林若曦就去学什么,永远在背后默默付出。
在林若曦的设想中,只要联系上各个高校的实验室,就能帮他赚科研圈子的钱。
但现在的薛睿对于钱并不是那么敏感,随着电子厂和消消乐走入正轨,加上万能校园的营收,他坐着不动就有九位数的分红入账。
薛睿做计算中心的本意是为林若曦的事业提供支持。
但林若曦的野心太大了啊,一只手做着AI,另一只手还准备揍英伟达,这让薛睿十分头疼。
因为他不懂技术……
“曦曦,让我也帮你一次。”薛睿在心里喃喃道。
……
接下来的半个月,薛睿天天背着笔记本电脑,一边私信各个网友做统计,一边去实地考察实验室的配置,以及各个学科对GPU集群的依赖程度。
到了五月下旬,薛睿坐在橘子计算办公室,看着手上密密麻麻的表格,心情十分惆怅。
“怎么样?”吴宏伟递上一杯水。
薛睿目不转睛的喝了一口,把表格扔了过去:“你自己看吧。”
这些天薛睿去了很多学校,机房和实验室的配置一言难尽。
一些强校实验室尚且只有几张计算卡,大部分普通一本二本,手头更是只有几张消费级的游戏显卡,配置还不如高端网吧。
这倒不是因为学校舍不得,而是因为没钱去做投资建设。
表面上有不少经费,但几乎全部用于学校运营的基础开支,能用于做算力建设的学校微乎其微。
而落实到表格中,就连王教授那里的配置,都足以挤进他手头表格的前列。
薛睿甚至见过有些教授用笔记本的显卡跑数据……
寒酸的不能再寒酸。
但也不是所有学校都这样,诸如清北之类的强校,他们的设备牢牢占据表格的最前列,由十多张高端计算卡组成计算节点。
甚至可以说,前二十的学校加起来,比后面几百名的总合都要强的多……
类似月薪两千和月薪2万的差距。
数字上的差距是十倍,然而落实到自由支配部分呢?
前者的基础开支占了绝大部分,能剩下自由支配的几乎是0,和后者的差距远不止十倍,而是成百上千倍。
“差距这么大?”吴宏伟笑道,但并没有太过吃惊,他其实早有预料。
二八定律嘛,放在哪里都一样。
普通高校和顶级高校的差距,类似他和首富的差距。
“大部分高校都是苦于没有算力资源可用,项目都在排队验证,我们可以把这部分用户吃下来。”薛睿说道。
“那他们能吃下多少算力资源呢?不超过我们的百分之二十。”吴宏伟自问自答,又把表格扔了回去:
“我们的算力远超高校的需求,应该把重心放在AI和制药企业上,高校就是蚊子腿,把他们当散客就行。”
薛睿没有回答,托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林若曦要做AI,那就需要海量的数据去做训练,而企业手里的数据往往都是有代价的。
林若曦还需要人才,去年招聘的时候薛睿就发现了,即便是长安这种高校扎堆的地方,想找到AI相关的人才也是极其困难的。
原因也很简单,2015年还没到AI爆发的时候,基础设施也支撑不起生态。
而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想找吴宏伟侧面验证一下。
“老吴,我有个办法可以让计算中心跑满。”薛睿笑道。
“哦?说说?”吴宏伟饶有兴致的看着薛睿。
“虽然高校现在的算力需求不大,但那是一块未被开垦的荒地,只要稍微开垦一下,就能把整个计算中心吃满。”薛睿再次捡起了册子。
“我去线下做过调研,不少实验室都有合作的意向,只要有了超大规模的GPU集群,能把他们的验证时间缩短几十倍,也能促进他们做更大的项目。”
“是个好想法,能扩大高校的科研需求。”吴宏伟话锋一转,又给薛睿泼了一盆冷水:
“但是,他们没办法一直扩大项目规模,毕竟咱们的算力可不便宜。”
吴宏伟嘴角微微上扬,他心里其实很看好薛睿的橘子计算,以他在英伟达工作十几年的经验,吴宏伟很清楚CUDA生态会带着橘子计算一起起飞。
但他不想告诉薛睿,因为……给老板上课的感觉太特么爽了!
薛睿嘴角微微一翘:“如果说,我的计划是免费开放算力呢?”
吴宏伟怔了一下,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子,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转为了凝重之色:“免费?你不赚钱了?”
吴宏伟被薛睿捉弄过一番,他想的是给薛睿找点事情做,也折腾折腾薛睿,但从没想过影响公司利益,毕竟他选择加入橘子计算,就得为橘子计算的未来去考虑。
现在好了,他把薛睿折腾疯了……
“哪个互联网巨头不是烧钱烧出来的?我算过了,哪怕计算中心24小时去跑,运维加上电费,每年也就烧掉一千多万,我扛得住。”薛睿嘿嘿一笑。
吴宏伟思考片刻,烧钱扩大市场,再经典不过的套路了,可是他知道橘子计算不必这么做的,跟着英伟达一起起飞他不香吗?
吴宏伟语重心长道:“薛董,你没做过实验,实验的流程是获取数据,清洗数据,再用算力验证,算力不是唯一的成本。”
薛睿认真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所以我们还要做一个开源社区,在橘子计算跑的项目,必须按照我们的规则去开源,免费算力加上免费数据……”
“对了,还得建立一个贡献机制,按照贡献分配算力,有贡献才有算力……”
吴宏伟瞳孔剧烈震动,呼吸粗重的坐在椅子上,握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连带着杯子里的水面掀起阵阵涟漪。
“疯子,疯子…”吴宏伟喃喃道。
“不对,我仔细想想……”
“算力吸引人才,人才产生优质数据,数据反哺吸社区生态增强吸引力,人才+数据+算力,三位一体……”吴宏伟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第580章 一定把她睡服
“不对,没这么简单。”
吴宏伟再次捡起表格,从抽屉里拿出一支笔,在表格的背面写写画画。
“老吴,我的计划怎么样?”薛睿问道。
吴宏伟没有回答,自顾自的在纸上写写画画。
薛睿把椅子搬过去,撑着脸看着吴宏伟画出了思维导图。
【免费算力→吸引人才】
【人材贡献成果→成果提升平台声望】
【声望吸引更多人才与资源→扩大算力】
直到最后一个箭头指向“算力”两个字,吴宏伟这才放下笔。
薛睿认认真真的盯着纸上的内容,把这段内容记在了脑海中,他只是想找吴宏伟验证,没想到吴宏伟还给他扩展了思路。
“这想法太超前了。”吴宏伟感叹道。
他本以为薛睿是卖算力的服务商,然而他太小看薛睿的野心,薛睿要的从来不是钱,而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天才制造机器。
提升科研效率,降低科研门槛。
以前的天才受制于“惯性”,必须要读完本硕,才能从教授手里接触到行业的核心资源。
而这个模式一旦推出,对于天才而言,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取数据,验证想法,打破多年以来师徒有序的规则。
对于各个高校同样是好事,打破了强者恒强的局面,让普通高校也拥有庞大的算力资源,能在许多领域做科研,搞创新。
虽然短期内不会有任何回报,但长期来看的话,收益巨大到无法想象。
只要这个模式转动起来,薛睿会获得源源不断的人才,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
而科研成果想商业化落地,必然离不开平台的后续扶持,到时靠股权分红也能赚的盆满钵满。
薛睿的模式不需要商业化,只要有足够多的科研数据,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商业资源排队送上门,类似Github一样,只不过比前者的生态更加硬核,有黏性。
吴宏伟抬起眼皮,再看向薛睿的时候,目光中满是钦佩,但更多的是不解。
他不理解一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年,一个英语四级都过不了的大学生,为什么眼光如此长远且毒辣。
薛睿完美抓住了目前科研圈子的痛点,算力不足和数据太贵。
“薛董,你怎么想出这个计划的?”吴宏伟忍不住问道。
薛睿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你说橘生淮南则为橘,可是橘子不愿意去淮南,那我就给橘子盖一个温室大棚,让她在我的温室里茁壮成长。”
“这叫温室?”吴宏伟眼睛微眯。
薛睿好像并没有意识到“算力开源”会撬动多大的能量,说是把这里改造成“淮南”都不为过。
“老吴你别咬文嚼字,你说说我这项目还有啥要补充的没?”薛睿追问道。
吴宏伟看着纸上的字,毫不吝啬的夸赞道:“完美的飞轮模型,比硅谷模式先进一百年。”
“你也学会拍马屁了?”薛睿打趣道。
吴宏伟摇摇头,他现在还没从震撼中缓过神来。
“不过有个很现实的问题我得告诉你,还得额外建设一个数据中心,加上原本的计算中心,每年至少要烧掉两三千万,你的资金能不能扛住?”吴宏伟追问道。
“可以,钱不是问题。”薛睿点点头。
吴宏伟点点头,思忖片刻后继续说道:“还有,我们得保持独立性,一旦资本入局,这个模式就玩不下去了……”
“这是我的全资公司,我也不缺钱,这个你放心吧。”薛睿嘿嘿一笑道。
“全资?我记得咱们还有另一个股东吧,叫顾慕雪。”吴宏伟表情古怪,他到现在都没弄懂薛睿和两个女孩之间的关系。
从相处模式上看,薛睿和顾慕雪像是老夫老妻,而林若曦像是薛睿的女儿一般……
听到“顾慕雪”三个字,薛睿紧张地咽了口口水。
年前他还跟顾慕雪吹牛呢,说要给睿雪资本继续注资,结果他把钱拿去做计算中心了……
小妮子当时很生气,所以给他的计算中心也投了一笔钱,说是两个人的钱必须放在一起。
现在他搞“算力开源”,未来好多年怕是有出无进。
“那个…家里我说了算,不用管她。”薛睿大手一挥。
吴宏伟长舒一口气:“那就好。”
然而等他再想和薛睿商量点细节的时候,发现薛睿已经开始收拾书包了。
“啧~”吴宏伟轻啧一声,嘀咕道:“没想到还是个怕老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