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人在长白山,狩猎觅长生 第133节

  赵璇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她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李总,我明白。我会全力以赴,确保我们的业务渠道畅通无阻,同时也会积极寻找新的合作机会,为制衣厂的发展贡献力量。”

  “嗯,我相信你能行。”李长生对赵璇同样寄予厚望。

  接着,他又将目光转向赵小芳:“赵小芳,你被任命为车间主任,负责整个车间的生产调度与质量管理。”

  赵小芳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她没想到自己能这么快就担任如此重要的职位。她深吸一口气,郑重地点头:“李总,请放心,我会严格监督生产流程,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标准,同时提高生产效率,为制衣厂创造更多的价值。”

  李长生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又向文涛下达了新的任务:“文涛,你还需要尽快整理一份招工信息,我们目前急需四五十名流水线工人。招工条件要明确,待遇也要优厚,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我们。”

  文涛迅速点头,表示已经明白李长生的意图。他立刻拿出纸笔,开始撰写招工信息。

  招工信息很快便拟好了,李长生和赵璇一同前往招工的桥头。桥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他们挂起了招工牌子,上面写着各种岗位的待遇和条件。

  “平车工、打板师、裁剪工,每月280元,包吃包住!”李长生大声吆喝着,希望能吸引更多的求职者。

  赵璇则在一旁分发着招工传单,耐心地解答着求职者的疑问。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有好几个符合条件的工人前来应聘。李长生和赵璇对每一位应聘者都进行了仔细的面试和筛选,确保他们能够满足制衣厂的需求。

  因为是制衣厂,对女工的要求也很高。他们不仅需要具备熟练的缝纫技巧,还需要有耐心和细心。李长生和赵璇忙了一整天的时间,终于招到了50多名有经验的熟练女工。

  这些女工的到来,为制衣厂注入了新的活力。她们迅速投入到生产中,为制衣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随着车间机器的轰鸣声响起,浪沙制衣厂正式投入生产。车间内,女工们忙碌地穿梭在机器之间,她们灵巧的手指在布料上翻飞,一道道工序在她们的巧手下顺利完成。

  二十分钟后,经过一道道工序的精心制作,浪沙制衣厂的第一件健美裤终于生产出来了。李长生兴奋地拿起这件健美裤,仔细地端详着。他满意地点点头,对女工们的手艺表示赞赏。

  因为机器全部是二手机器,投入的成本降低了不少。李长生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健美裤的投入成本大概在10元左右。以目前的生产速度,每条生产线每天可以生产出1000条健美裤,5条生产线就是5000条。

  “如果每条的纯利润按10块钱来算,我们一天就能赚五万的纯利润!”李长生激动地说道。他深知,这个数字对于刚刚起步的制衣厂来说意味着什么。

  接下来的日子里,浪沙制衣厂全体员工都投入到了紧张的生产中。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为的就是能够尽快将健美裤推向市场。

  经过一个月的发展,健美裤已经在市场上快速流行起来。它独特的款式和舒适的穿着体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李长生看着市场上火爆的销售场面,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然而,他也深知市场的竞争是残酷的。健美裤工序简单,最近已经有好几家服装厂开始生产健美裤了。特别是一家叫海吉的制衣厂,他们的日产量与浪沙厂不相上下。

  “有市场就会有竞争!”李长生深知这个道理。他明白,想要在这个市场中立足,就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技术堡垒,就是他们最重要的武器。

  为了掌握更多的技术堡垒,李长生开始着手引进新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他亲自前往各地考察,与厂家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最终,他成功地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人才。

  这些新的设备和人才的加入,使得浪沙制衣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他们生产出的健美裤不仅款式新颖、质量上乘,而且价格也更加亲民。这使得浪沙牌健美裤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华地市场、钟鼓楼市场等各大市场到处都是卖健美裤的摊位。而浪沙牌健美裤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这些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消费者心中的首选品牌。

  看着市场上如此火爆的销售场面,李长生心中充满了信心和决心。他深知,要想将浪沙制衣厂做大做强,就必须不断地拓展市场。

  于是,李长生将目光投向了Z市——这个省城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他知道,如果能够成功打入Z市市场,那么浪沙制衣厂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质的飞跃。

  为了打入Z市市场,李长生开始着手制定详细的营销策略。他亲自前往Z市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同时,他还与当地的经销商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寻求合作机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李长生终于成功地与几家大型经销商达成了合作意向。他们决定将浪沙牌健美裤引入Z市市场,并进行大力推广。

第145章 恶心竞争

  在海吉制衣厂那略显拥挤却井井有条的办公室里,厂长段海吉正眉头紧锁地审视着桌上那一叠厚厚的订货单。阳光透过半开的窗户,斑驳地洒在他的脸上,却似乎无法驱散他心中的阴霾。

  “这健美裤的风潮,究竟是从哪里刮起来的?”段海吉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不解与无奈。他的目光在订货单上来回游移,那些关于健美裤的订单如同一片片乌云,笼罩在他的心头。

  海吉制衣厂,这个在女装领域深耕多年的老牌厂家,如今也不得不顺应市场的潮流,涉足健美裤的生产。然而,尽管他们努力调整生产线,加班加点地赶制健美裤,但销量却始终不尽如人意。

  “听说郊区有家制衣厂,专门做健美裤,生意火爆得很。”段海吉突然想起了什么,眉头微微一皱,随即又舒展开来。他站起身来,走到窗边,眺望着远方那片繁华与竞争并存的市区,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

  “王峰,你去一趟那家浪沙制衣厂,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段海吉转过身,对着站在门边的经理王峰吩咐道。王峰是个中年男子,身材魁梧,脸上总是挂着温和的笑容。他闻言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王峰独自一人驱车前往浪沙制衣厂。一路上,他思绪万千,对于即将面对的竞争对手,他既感到好奇又充满戒备。

  当王峰抵达浪沙制衣厂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暗暗吃惊。只见厂门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销售商们提着大包小包的货物,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王峰深吸了一口气,鼓起勇气走向一个正在搬货的销售商。他微笑着打招呼:“同志,你们都是在这进货的吗?”

  销售商抬起头,看了王峰一眼,点了点头:“对,我一直在这进货。你也是别人介绍来进货的?”

  王峰点了点头,顺势递上了一支烟:“对,朋友介绍来的。他说这里的货不错,价格还实惠。”

  销售商接过烟,点燃后深吸了一口,然后缓缓吐出烟圈:“我之前一直在海吉进货,听说这里的进货价更低所以才过来的。不过话说回来,这里的货确实比海吉的要好卖一些。”

  王峰心中一动,连忙追问道:“哦?那这里的进货价到底是多少呢?”

  销售商闻言,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兄弟,你这个问题可就问到点子上了。不过呢,这行有行规,价格是不能随便透露的。我只能告诉你,这里的价格确实比海吉低得多。你还真是来对了!”

  说完,销售商便提着货匆匆离开了。王峰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问题可能触犯了行业的忌讳,心中不禁有些懊悔。

  与此同时,段海吉在海吉制衣厂内也没有闲着。他派出了几个心腹手下,去打听浪沙制衣厂厂长李长生的底细。

  这些手下都是段海吉精心培养的得力干将,他们行事谨慎、机智过人。短短一天的时间,他们便将李长生的销售模式和底细摸了个清清楚楚。

  “这个李长生,还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段海吉看着手下们送来的报告,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他没想到,这个初入行的新手竟然能够在短短一个月内将成本价压缩到如此低的程度。

  “一手的货源、二手的机器、低价的原料价格……”段海吉喃喃自语着,心中对李长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意识到,如果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向李长生学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然而,就在段海吉为李长生的能力所折服时,浪沙制衣厂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几天来,来浪沙拿货的经销商明显少了很多。李长生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他知道,市场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接下来就是白热化阶段。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浪沙制衣厂很可能就会在这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长生,你看这该怎么办?”一个中年妇女推门而入,焦急地问道。她是李长生的妻子,也是浪沙制衣厂的副厂长。她看着丈夫那凝重的神色,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李长生转过身来,看着妻子那焦急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别急,总会有办法的。我们先去车间看看生产情况吧。”

  说着,李长生便带着妻子来到了车间。只见工人们正在忙碌地赶制着健美裤,机器轰鸣声中夹杂着工人们忙碌的脚步声和交谈声。

  李长生走到一台机器旁,仔细观察着工人们的操作过程。他发现工人们的手法熟练、动作迅速,但生产效率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他心中顿时明白了问题所在:原来是生产线上的某些环节存在瓶颈,导致生产效率无法提高。

  “这个问题必须马上解决。”李长生心中暗想。他转身对身边的妻子说道:“你去通知技术部门的人,让他们马上来车间看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妻子闻言点了点头,转身离去。李长生则继续在车间里巡视着,寻找着其他可能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不一会儿,技术部门的人便赶到了车间。他们认真地检查了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很快就找出了问题所在。经过他们的调整和优化,生产线的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然而,就在李长生以为问题已经解决时,他又接到了一个新的消息:很多原本在浪沙拿货的经销商都跑去了海吉制衣厂拿货。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李长生闻言不禁皱起了眉头。他意识到,这可能是海吉制衣厂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而采取的恶意竞争手段。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李长生心中暗想。他决定亲自去一趟海吉制衣厂,看看他们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阳光透过半掩的窗帘洒在办公桌上,斑驳的光影中,李长生眉头紧锁,凝视着窗外繁华的街道,心中却如鼓点般密集地敲打着对策。尤其是周边城市的经销商们,最近的风向明显偏向了另一家制衣大厂——海吉制衣厂。

  “厂长,我刚从市场回来。”文涛推门而入,神色中带着几分急切,“情况不妙啊,那些经销商们都说,相比于我们浪沙制衣厂,他们现在更信赖海吉制衣厂。”

  李长生轻轻叹了口气,海吉制衣厂,那可是滨海市服装行业的一块硬骨头,规模宏大,实力雄厚,确实不容小觑。

  “详细说说。”李长生示意文涛坐下,自己则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我多方打听,终于搞清楚了,海吉的拿货价比我们低一块钱。”文涛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无奈,“商业竞争,一旦陷入恶性循环,首先就是价格战,这是最残酷也最直接的较量方式。”

  李长生放下茶杯,目光深邃。“一块钱,看似不多,却足以动摇那些经销商的立场。之前的竞争对手不过是些夜市摆摊的小商贩,翻不起什么大浪。但这次,我们面对的是身价上百万的段海吉,他的实力和决心都不可小觑。”

  正当两人陷入沉思之际,赵小芳推门而入,一脸愁容。“厂长,仓库那边积压的货物越来越多了,我看是不是先让大家放一天假,缓解一下压力?”

  李长生抬头,目光锐利地看向赵小芳。“现在积压了多少货?”

  “大概一万五千多条!”赵小芳的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显然,这个数字对她来说也是沉甸甸的压力。

  李长生沉默片刻,随后平静地说道:“继续生产。”

  “可是厂长,如果我们继续生产,库存只会越来越多。不到一个星期,我们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赵小芳焦急地辩解道,她不明白李长生为何如此坚持。

  李长生站起身,走到窗边,凝视着远方。“批发价,直接降到二十块。”

  他的声音虽然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个决定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层层涟漪。

  浪沙厂降价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市场上传开。华地市场、钟鼓楼市场的经销商们闻风而动,一窝蜂地往浪沙厂跑来。短短一天的时间,一万五千条健美裤就被抢购一空。不仅如此,还有将近一万条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经销商们并非傻子,他们深知这是两家制衣厂之间的恶性竞争。无论是浪沙还是海吉,胜出的一方必然会提高价格来填补前期的损失。因此,二十块的批发价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千载难逢的低价机会。即便是砸锅卖铁,他们也要尽量吃下这批货。

  与此同时,在海吉制衣厂的办公室里,段海吉正暴跳如雷。“疯子!真是疯子!”他怒吼着,将桌上的文件狠狠地摔在地上。经理王峰站在一旁,急得满头大汗,不知所措。

  “厂长,我们该怎么办?”王峰的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他从未见过段海吉如此愤怒。

  段海吉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降,继续降!降到十八块!”他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他知道,这是一场资本的较量,谁能坚持到最后,谁才是最终的胜利者。

  然而,在海吉制衣厂紧锣密鼓地应对浪沙厂的挑战时,浪沙厂内部却出现了分歧。赵璇急匆匆地跑进李长生的办公室,神色焦急。“哥,咱们不能再跟海吉耗下去了!”

  李长生抬起头,看着妹妹焦急的脸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但他知道,这场较量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为什么?”他平静地问道。

  “我们的销量太大,如果一直跟他们耗下去,我们到最后只会两败俱伤。”赵璇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担忧,她深知这场较量的残酷性。

  李长生沉默片刻,随后缓缓说道:“我知道你的担心,但这场较量已经开始了,我们就没有退路。而且,随着消费市场的扩大,面料成本也在不断上涨。工人工资也因为订单量剧增而上涨了百分之三十。如果我们现在退缩,之前的投入都将化为泡影。”

  赵璇闻言,神色更加焦急。“可是哥,如果我们继续这样下去,万一输了怎么办?”

  李长生看着妹妹,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没有万一,我们一定会赢。因为我们有信念,有决心,有对胜利的渴望。而这些,是海吉他们无法比拟的。”

  赵璇看着哥哥坚定的眼神,心中的担忧渐渐消散。她知道,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会全力以赴地去争取胜利。

  接下来的日子里,浪沙厂和海吉制衣厂的较量愈发激烈。双方都拼尽全力地降价、促销、抢夺市场份额。而在这场较量中,浪沙厂逐渐展现出自己的优势。

  他们拥有更加灵活的供应链和更加高效的生产效率。这使得他们在降价的同时,依然能够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而海吉制衣厂则因为规模庞大,转身困难,在降价的过程中逐渐陷入了亏损的泥潭。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吉制衣厂的内部开始出现了裂痕。一些高层管理人员开始质疑段海吉的决策,认为这场较量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而段海吉则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他认为只要能够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迎来胜利的曙光。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随着浪沙厂的不断进攻,海吉制衣厂的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经销商们开始纷纷倒戈相向,转而支持浪沙厂。而海吉制衣厂的工厂也开始出现停工、减产的现象。

  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海吉制衣厂宣布破产。这个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市场上炸响,引起轩然大波。而浪沙厂则借此机会,一举成为了滨海市服装行业的领头羊。

  当李长生得知这个消息时,他并没有过多的喜悦。他知道,这场较量虽然结束了,但新的挑战和机遇也随之而来。他必须带领浪沙厂继续前行,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146章 上门示威

  各种成本细细算来,包括人工成本、原材料消耗以及其他各项开支,累加起来的成本价已经悄然攀升至了惊人的13块以上。这对于浪沙制衣厂而言,无疑是一块沉重的负担。

  而浪沙厂目前的定价策略,却仅仅维持在17块这一相对低廉的水平线上。这样的定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消费者,但也极大地压缩了利润空间。相比之下,海吉制衣厂由于其雄厚的资本实力,或许还能在这样的价格战中勉强支撑,但对于浪沙厂来说,却是一场难以承受之重。

  “厂长,您得想想办法啊!再这么恶意竞争下去,我们真的耗不起了!”财务主管赵璇一脸焦急地走进李长生的办公室,手中的报表似乎比往常更加沉重。

  李长生眉头紧锁,目光穿过办公室的窗户,望向远处忙碌的生产线。那些辛勤的工人们,正一针一线地缝制着衣物,他们的汗水与努力,似乎都在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默默贡献。然而,现实的残酷却让他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再这么下去,浪沙厂真的可能走上末路。

  “我知道,但这是我们目前唯一的出路。”李长生叹了口气,声音中透露出几分无奈与坚定,“海吉制衣厂能耗得起,是因为他们有强大的资本支撑。而我们浪沙,虽然规模不大,但我们的优势在于灵活和创新。只要我们能坚持下去,找到突破口,就一定能够扭转局势。”

  赵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但随即又坚定地点了点头。她知道,作为浪沙的一员,她必须相信厂长,相信这个团队有能力战胜困难。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个秘书模样的人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厂长,门口有人找您!他说他叫段海吉!”

  “段海吉?”李长生心中一惊,这个名字他再熟悉不过了。海吉制衣厂的厂长,一个在业界以精明强干著称的商人。他没想到,这个时候段海吉会亲自找上门来。

  “请他进来吧!”李长生迅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知道,这一刻的较量,不仅仅关乎浪沙厂的未来,更关乎他的尊严和信念。

  十分钟后,一个身着西装、革履铮亮的男人缓缓走进了办公室。他身材挺拔,面容儒雅,举手投足间都透露出一种学者的风范。然而,李长生却清楚地知道,这个男人背后所隐藏的,是海吉制衣厂那庞大的商业帝国和无尽的野心。

  “张厂长,你好!我是段海吉。”段海吉微笑着伸出手,那笑容看似友好,却又不失几分深邃。

  李长生站起身来,与段海吉握手。他的手劲适中,既不失礼貌,也不失力度。他知道,这一刻的握手,不仅仅是一种礼节,更是一种无声的较量。

  “段厂长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知道来我们小小的浪沙厂是有什么事吗?”李长生虽然心中一阵窃喜,觉得这可能是海吉制衣厂撑不住的迹象,但表面上却依然保持着从容淡定的姿态。他深知,气势不能输,尤其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

  “哪里哪里,我只是路过而已。张厂长不介意我的唐突吧?”段海吉微笑着说道,那笑容似乎能洞察人心。

  “请坐!”李长生指了指办公室里的沙发,示意段海吉坐下。他自己则坐回办公桌后,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锐利地注视着段海吉。

首节 上一节 133/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