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霜拿出纸笔,坐在书桌前,开始构思即将动笔的策划案。
她在徽州电视台工作已经有一年半,台里的所有节目流程,她早就清楚,各个节目的策划案,她私下里也看了一些。
所以,虽然她从未写过某档节目策划案,但真让她写,她心里并不觉得写不好。
作为徽州师专曾经的第一才女,她对自己的能力,向来是自信的。
她知道外界有些人觉得她这个徽州师专的第一才女,是个笑话。
因为徽州师专,档次并不高。
但……
她自己并不怀疑自己。
高中时,她也是重点班的学生,综合成绩,平常都能考进全班前十五名,这还是她那时候隔三差五就复发过敏性紫癜,不得不经常请假去治疗的结果。
况且,她高中选的理科。
读着读着,才渐渐发现理科不适合自己。
而她最擅长,一个是文笔,一个是播音。
在徽州师专的几年,她已经在这两方面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得到众多师生的肯定。
事实上,徽州师专的学生,很多都有自己的特长,也有很多像曹胜这样的偏科生。
这些偏科生,在高考比拼总分的时候,败给了很多人。
但偏科生在自己擅长的科目上,往往是强于很多人的。
在她的印象中,徽州师专有很多多才多艺的学生。
她能让这些人承认她的才华,她内心里是骄傲的。
台灯下。
她已经开始动笔,钢笔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沙沙的声音,写出来的文字,个个秀美。
在这方面,她和曹胜是不同的。
曹胜文笔虽然也不错,但他写字很潦草,字迹并不好看。
而她文笔不错,字却写得比曹胜强多了。
……
同一个夜晚。
曹胜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像一个无情的码字机器,十指在键盘上飞舞,敲出连绵不断的噼里啪啦声。
答应姜晓霜的专访,已经被他抛在脑后。
这就是他码字时候的状态,一旦找到感觉,开始码字,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都会离他远去,脑中只剩下书中的人物和剧情。
……
三天后。
曹胜在助理崔新雨的陪同下,来到徽州电视台,被台长、副台长等一行人迎进电视台大楼,姜晓霜也在迎接他的队伍中。
今天的姜晓霜明显经过精心化妆。
身着一套白色女式西装、白色高跟皮鞋。
一头大波浪秀发,被打理得更加有型。
——渣女大波浪?
曹胜每次看见她的大波浪长发,脑中总会闪过这句话。
但他内心又承认她大波浪长发,确实很好看。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发型好看,所以才会被渣女们钟爱?也是因为好看,所以男人们总是抵挡不住这样的大波浪渣女?
虽然理智告诉他,姜晓霜应该不是渣女。
但,冲她这渣女发型,他心里其实对她有所提防。
而这个时代,还没有渣女大波浪这个说法。
如果姜晓霜知道她这个发型,让他有这样的警惕,一定会觉得非常冤枉。
可能会忍不住说:哪有我这样的渣女?我大学都毕业一年多了,还没真正谈过恋爱,这也算渣女?渣你妹啊!
“曹先生!感谢您对咱们电视台的支持,今天的节目,是录播形式,所以,如果中途您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可以随时喊停,有什么意见,您直观提,我们一定会按您的意思来修改,这一点,您完全可以放心!”
“曹先生!您先录节目,等节目录完,咱们去喝两杯可以吧?您放心!我们不会灌您酒的,只是想表示一下感谢,请您务必给这个机会。”
……
走进电视台大楼,站在电梯里,去节目录制现场的时候,台长等人一个个舌灿莲花,话说得一个比一个漂亮。
不得不说,徽州电视台的级别虽然不如曹胜以前参加节目的一些电视台,但也正因为徽州电视台的级别没那么高,所以,自台长赵宗实以下,每个人对他都很热情。
曹胜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不时回应一两句。
大约40分钟后。
一间录制厅里,上百位观众坐满观众席,台里一些领导也混在观众席中。
节目录制开始。
一身白色西装的姜晓霜走上舞台,开始说开场词,顺便简短介绍这期特别节目,然后就邀请曹胜上台。
观众们很给面子地卖力鼓掌。
曹胜在一片掌声中,登上舞台。
他也简单化了个舞台妆,不明显,主要是给脸上拍了点粉,让镜头拍出来的脸色没那么暗。
姜晓霜:“老同学!咱们又见面了,在这里和我见面,你现在什么感觉呀?”
舞台上,姜晓霜上前和曹胜握手时,笑吟吟地询问。
观众们饶有兴趣地看着。
曹胜含笑上下打量她两眼,道:“感觉你今天特别漂亮。”
现场一片笑声。
姜晓霜也笑了,一边表示感谢,一边请他入座。
舞台上,有两个真皮沙发。
呈“八”字型摆在舞台上,这样的摆放方式,能在他们入座后,主持人和嘉宾的脸都可以正面对着摄像机,摄像机只要摇摆一下镜头,就能拍到其中一人的正脸。
两个沙发都不是单人沙发,比较宽,坐着很舒服。
曹胜刚坐下,姜晓霜又问:“老同学,请我你为什么会答应来参加我们这期访谈节目呢?”
观众们、领导们又被勾起了兴趣,笑吟吟地看着。
曹胜看向姜晓霜,反问:“不是你请我来的吗?”
“哈哈……”
观众席上,又爆出一阵笑声。
笑得姜晓霜脸都有点红了。
但她心里知道这样的节目效果不错,所以,她调整了一下心理,再次开口:“好吧!我承认是我邀请你来的,在这里再次表示感谢。”
说到这,她转脸看向观众席,“各位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很多人应该都看过我和曹先生最近的绯闻,所以,我想很多人应该都很想知道我和曹先生,到底是什么关系,对吧?”
“对!”
“对!”
……
观众席一片附和。
姜晓霜含笑再次看向曹胜,“所以,曹先生,要不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俩的真正关系?”
这个问题,曹胜刚才在后台接受化妆的时候,已经在台本上看见过了。
台本上给出的回答是:“我们是校友,也是关系挺好的朋友,除夕夜那天晚上,我听说姜晓霜在电视台加班,春节都不能回家吃年夜饭,出于朋友间的同情,我从家里带了些年夜饭的饭菜,到我以前的住处,请她吃,吃完没多久,就出来送她回电视台,因为喝了些酒,也因为她那天晚上穿的是高跟鞋,所以,她走到外面,被夜风一吹,酒劲上头,就有点摇摇晃晃,走不稳,为了不让她摔个狗吃屎,站在朋友的立场上,我伸手扶她走了一段路。”
曹胜觉得这样的回应还凑合,就同意用这个方案,同意在采访的时候,提及这个话题。
但真正坐到舞台沙发上,当着上百位观众的面,以及节目播出后,可能数以万计的观众面,他忽然不想这么回答了。
不想解释那么多。
舞台上,他微笑着沉吟了下,开口道:“你也是最近绯闻事件的当事人,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你来回答更适合,你说呢?”
姜晓霜怔了下,很意外曹胜竟然不按台本来。
他就不怕我在台上说我喜欢他?还跟他打过啵?
“为什么让我来呀?”
她下意识反问。
曹胜微笑,“女士优先嘛!”
就这么一句话,竟然也被现场观众们逗笑了。
姜晓霜也微微失笑,斜眼看了曹胜一眼,“女士优先,是这么用的吗?”
没等曹胜回答,她看向观众和镜头这边,抿了抿嘴,介绍道:“刚才我跟曹胜打招呼的时候,大家应该都听出来了,我和他是校友,大学校友,在学校的时候,因为很多记者来采访他,学校举办了一场记者见面会,当时请我主持那场见面会,理由是我平时是校广播站的播音员,学校也有意锻炼我的主持能力,所以,在这里,我要感谢一下我的母校,谢谢母校对我的栽培。”
观众们听得很认真,台领导们也饶有兴趣地听着。
这都是大家不曾知道的内幕。
姜晓霜顿了顿,看了眼曹胜,微笑道:“就是那次,我认识了曹胜,后来因为一些别的活动,渐渐成了朋友,再后来,就成了好朋友,对吧?老同学?”
最后一句,问的是曹胜。
曹胜含笑点头。
姜晓霜又看向镜头,“我知道最近的绯闻,让很多人都怀疑我和曹先生到底是什么关系?其实,我们只是好朋友。”
第449章 《与灰同台》播出
一周后。
经过徽州电视台的宣传,这期特别访谈节目,于周六晚上9:05分,正式在徽州电视台播出。
在播出之前,曹胜也应姜晓霜的请求,在自己作品中,开了一篇单章,预告了一下这次的专访,请感兴趣的朋友到时候收看。
这天晚上,曹胜码完一章稿子,眼看快到9点了,想起这次专访,便起身来到二楼客厅,打开电视,搜到徽州电视台。
他平时没有看电视的习惯,这台电视平时基本上都不会开机。
此时节目还没开始。
他忽然接到姜晓霜的电话。
“喂?在写稿子吗?还记得我采访你的那期节目,是今晚播出吗?时间快到了,你要不要打开电视看一下剪辑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