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扮猪吃老虎 第410节

  一天到晚盯着一幅画装模作样,还显得自己有文化,对生活水平的提高没一点作用,要之何用?

  他不是说艺术和文青不好,但脱离了生活的艺术就不是好艺术,空谈的文青就不是好文青!

  “何英,你小子是不是犯事儿了?据我所知,老师一般不家访,一旦家访就有大事哦!”

  前世的他可是有被老师家访的经历的,打小农村长大;

  九十年代的农村小学,几排平房整齐排列,除两个篮球架和一个水泥板子制作的的乒乓球台外,啥娱乐项目都没有;

  最重要的是,除了老师之外,学生上体育课才能看到篮球和乒乓球,平时,想都不要想;

  当然,老师自有老师的特权,他们随时都能拿出来拍几下,谁让人家控制着时间呢?

  课间活动,女生跳皮筋、踢毽子,男生没得玩,只能玩土和石子儿;

  玩的尽兴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教室的玻璃,何雨柱知道自己闯祸了,这不,老师来家访;

  老爸不识字,平生最崇拜读书人,老师家访,拿最高礼仪接待,只为老师对儿子严格要求;

  家里打鸣的公鸡红烧了,还买了两瓶啤酒,这已经很好了,条件受限嘛;

  老师吃好喝好,先把何雨柱表扬了一番,紧接着告了一状,嘴一擦走了,他却遭殃了!

  父母混合双打,那个疼呦,最后,还不得不赔上一块玻璃;

  现在的何雨柱感觉儿子何英就有这么点意思,冉秋叶不是来表扬的,估摸着只为告状!

  贾家

  冉秋叶好说歹说,贾张氏始终坚持棒梗是好孩子,根本不信她的话,甚至有轰出去的架式!

  冉秋叶气急,这家长怎么就不讲道理呢?身为班主任,肯定希望自己的学生优秀,可,棒梗根本不听话,还屡次逃课;

  本以为家长懂些道理,她不想放弃贾梗,希望跟家长联合起来,把贾梗歪掉的心思掰回来;

  可现在看来,她是想多了,贾梗的奶奶对孙子迷之自信;

  觉得自己的大孙子是最优秀的孩子,她却成了污蔑学生的老师,怎么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她似乎发现了一个问题,贾梗的问题可能出在贾张氏身上,从没见过如此不讲理的家长!

  “贾梗奶奶,我是贾梗的老师,希望他能好好学习,以后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来这里也不是跟您争辩的,是想让家长得知孩子的学习情况,配合老师加强教育的!”

  即便冉秋叶有着良好的家教和专业的职业素养也被贾张氏气的脸色发黑;

  可冉秋叶还是没准备放弃,她的眼里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贾梗学习成绩上不去,还经常逃课,打架斗殴,欺负低年级同学,这是她教育的失败;

  正因为如此,她才想争取家长的支持,现在看来是失败了;

  “哼,反正我大孙是最好的,你身为老师,不想着好好教知识,反指责孩子就是不对!”

  贾张氏梗着脖子一脸的不屑,似乎在说,你身为老师陷害学生,怎么当老师的?

  “贾张氏,冉老师反应问题,你虚心接受,哪来那么多话?我也是老师,棒梗到底怎么样,还用别人说?你自己问问他,近一个月逃过几次课了?”

  阎埠贵实在看不下去了,不论冉老师怎么说,贾张氏依旧坚持棒梗是好孩子,老师冤枉了;

  岂有此理,身为老师,岂能栽赃学生?这是对老师的侮辱!

  “阎埠贵,你个老抠的给我闭嘴,看到人家冤枉棒梗,你不帮忙也就算了还帮外人;

  你个吃里扒外的老东西,你到底站哪边?哼,你这样的行为,搁几十年以前就是HJ!”

  贾张氏早不耐烦了,她的心里,棒梗最乖,怎么可能逃课?

  “简直不可理喻,我们踏入贾家门开始,你连屁股都没挪一下,更别说倒茶了,如此无礼也就算了,还反咬一口;

  冉老师带着几十个学生,专门家访就是来诬陷棒梗的?你也太看得起自己了;

  冉老师,好言难劝该死的鬼,跟这样的人,说再多也是白搭,咱别浪费时间了,走吧!”

  阎埠贵没想到贾张氏这时候还要胡胡搅蛮缠,怪不得棒梗在学校胡作非为,根子就在这里;

  这样的家庭教育,棒梗能学好就怪了,三岁看老,这时候再不修修,以后走不了正途;

  再说了,他还惦记何家的饭菜呢,哪有时间在这里浪费?

  他之所以先带秋叶到贾家,也是给何家足够的准备时间;

  以何雨柱的速度,应该准备的差不多了,相比面对贾张氏这张令人憎恶的脸,吃饭不香吗?

  “阎老抠,什么叫好言难劝该死的鬼?今儿不说清楚就别想走,除非从我身上踩过去!”

  贾张氏瞬间不愿意了,以最快的速度堵在门口,死死的盯着阎老抠,眼神能杀人,老阎已经魂归地府,下十八层地狱了吧?

  冉秋叶目瞪口呆,世上还有这么不讲道理的学生家长吗?

  贾梗在学校除了不好好学习之外,啥都干,老师禁止什么,他非要干什么,根本管不住;

  现在呢?家长不但不配合老师教育,反而一副冤枉孩子的样子,她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柱子,冉老师家访,贾张氏堵着不让,你看这。。。”

  正当阎埠贵无计可施的时候,何雨柱正好出来提水,眼珠子一转,立刻高声喊了一句;

  整个大院,能让贾张氏忌惮的唯有何家了,这都是柱子两口子硬生生的杀出来的;

  整个中院三个女人对贾家是同仇敌忾,这才保证了这几年的稳定和谐,街坊有目共睹!

第436章 冉老师谈三小,心心念念教育何雨柱

  所谓,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何家是既硬又横,贾张氏又爱惜性命,所以,何家成了贾张氏的克星!

  “咳咳,冉老师来了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失礼了;

  何英,你个臭小子还不出来迎接班主任大驾光临?”

  何雨柱见阎埠贵使眼色,知道这是被贾张氏为难了,眼珠子一转,招呼儿子出门迎接;

  这时候,贾张氏还要继续为难冉秋叶,媳妇就能介入了;

  自己一个大男人,还是副主任,跟贾张氏对上,只要起冲突,无论对错,都不好看;

  再说了,自己一个副处级干部跟老虔婆对骂也不符合自己的身份,更有以权压人的嫌疑!

  “来咯,冉老师在哪儿呢?”

  何英听见招呼就跑了过来,结果没看见冉秋叶,顿时以为自己老爸又在戏弄他;

  知子莫如父,为给儿子留面子,何雨柱指了指贾家位置;既然老爸让他迎接,肯定有老爸的道理!

  何英见贾张氏挡在冉秋叶和阎埠贵面前,眼珠子一转,就跑了过去,大声喊道:

  “玲玲姐,念恩,冉老师来了,快点出来迎接!”

  何英喊完没会儿,两女也出来了,屋子里的蔡秋月、秦淮茹以及易中海夫妇赶紧跟了出来;

  孩子的班主任是万万不能得罪,他们还指望老师好好教孩子呢,要多热情就有多热情;

  四人来到看向贾家位置,一看这架式,想到贾张氏的脾气,哪不知道这位又在胡搅蛮缠!

  “冉老师,来了咋不打声招呼呢,走,家里请!”

  蔡秋月赶紧走了过去,秦淮茹和易中海夫妇紧随其后,贾张氏见状,忍不住让开位置;

  她不傻,三家人的面儿还堵着不放,蔡秋月估计就发难了,这不是上赶着吃亏吗?

  “谢谢你,秋月姐!”

  冉秋叶从没见过何雨柱,蔡秋月倒是挺熟悉;

  两人都是文青一类,蔡秋月偏向务实,她偏向理想,虽有争执,但丝毫不影响两人的关系!

  “走吧,回家再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冉秋叶叹了口气,早知道贾家这样的态度就直接到何英家了,完全是找罪受!

  贾张氏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了下来,蔡秋月的手段越来越厉害,特别是吃了几次亏之后;

  现在,她眼里的蔡秋月比傻柱还危险,再也不敢胡搅蛮缠,那是真敢下手的狠角色;

  更别说,还有秦淮茹和易李氏虎视眈眈,更不敢轻举妄动;

  也不知道啥时候开始,这三人同进退,还都能下狠手,好汉不吃眼前亏,明知不是对手,还上赶着找茬,不是脑子有病吗?

  何家

  三家人齐聚一堂,即便易中海和易李氏也没离开;

  丫头的班主任来了,必须记清楚每一句话,其他的顾虑在孩子前途面前,啥也不是!

  “何英是班长,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管理能力也很突出;

  对他的学习能造成威胁的只有秦莉玲和易念恩;

  三个孩子很优秀,每个学生都这样,我也能够轻松不少,唉。。。”

  冉秋叶似乎想到了贾家,一时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家长的态度代表了家庭对教育的态度;

  贾家对教育没有这两家重视,甚至根本不重视;

  “秋月,咱们是朋友,有话不妨直说,不要有顾虑;

  臭小子敢胡作非为,我亲自收拾他,都是他爸惯的!”

  冉秋叶说了一半停了下来,秋叶以为有顾虑呢,就出言鼓励,她想了解孩子真实一面;

  何英翻了个白眼,老师表扬还不好?老妈,您和笑面虎老爸打心底就是一类人;

  冉秋叶叹了口气,何英的父亲真的那么好吗?惯着孩子?惯孩子的父亲能殴打孩子吗?

  算了,这件事等何英的父亲来了再说,先表扬后告状能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何英根本不知道因为他的请教,让这位班主任留下了,何雨柱虐待他的印象,否则,可能会哭出来吧?

  “嗯,秋月姐,您放心,我会详细给你们汇报孩子们的;

  何英是男孩子,调皮一些,好几次有对贾梗施加暴力的倾向,这点还需家长注意;

  不管如何,同学之间应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不能拳脚相加,这是不对的;

  秦莉玲聪明伶俐,性格强势,易念恩古灵精怪,性格柔和,两人形成了很好的互补;

  三人几乎形影不离,相互之间有很好的互补作用;

  希望三个孩子能继续保持下去,家长也要尽量减低孩子的压力,鼓励为主,不能打骂!”

  冉秋叶终于提到了这话题,但,何雨柱依旧没回来,随后停下话题,看着三个孩子的家长;

  有来有往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这次家访,只为贾梗和何英,秦莉玲和易念恩不在范围;

  但,既然两个学生的家长正好在位,肯定要探讨一下的!

  另一边,何雨柱叹了口气,冉秋叶、易中海夫妇、阎埠贵、秦淮茹、自家媳妇,多少人了?

  更别说还有一堆的孩子,准备的饭菜肯定不够,还得再加几道菜,不然怎么尽地主之谊;

  算了,来一盆酸菜鱼,加上贴饼应该够了吧?

首节 上一节 410/4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