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长白山猎野味发家 第235节

  不知道是不是刚才大黑鹰的叫声,给了白矛一定的生存压力了。

  这次它喝水的动作格外的配合,咕咚咕咚连续几大口,几乎没有水滴从嘴角漏下来,全都灌进了肚子。

  连续两口水下肚,白矛似乎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样子,扣着帽子摸黑,微微抬头主动去找水的来源,在上喙碰到柔软的棉布之后,竟然试探性的咬了一下,用舌头尖吧嗒滋味儿。

  看到这一幕,岳峰心头一喜,这是有门儿啊,才到家三天的功夫,这是要准备开食儿了?

  想到这,岳峰立马转身出了屋,在厨房后面,取了一点正常给大黑鹰做的鹰食儿。

  平常大黑鹰吃的肉基本分为两种情况,如果是出围打到了猎物,基本当天都是活吃活逮,以高能量的心肝儿内脏为主,吃多少给多少,上山一天,回家的时候都顶着个大嗉子,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压到下嗉胃里消化。

  如果是不上山的日子,大黑鹰的日常口粮基本是平日里放鹰打小围,逮的沙半鸡或者斑鸠鹌鹑等杂鸟。

  大的爪子、翅膀尖儿、龙骨等部位简单的处理祛除之后,切成大小合适的块儿,带着骨头跟体表的软毛一起喂。

  大黑鹰的嘴巴很锋利,吃小鸡儿的时候,会咔嚓咔嚓的把细小的骨头咬碎,一起吞到肚子里去,第二天一早的时候,再跟毛轴一起吐出来

  日常伺候家里的鹰可以这么喂,但是给生鹰开食儿,可不能这么毛糙。

  生鹰处于应激状态,带骨头零碎儿的肉一概不能乱喂,吃不好进了嗉囊,万一挣扎着乱飞撞一下茬坏了嗉囊或者其他内脏器官,非常容易出问题。

  岳峰拿到了给大黑鹰准备的食儿之后,挑选了几块相对干净的胸脯肉位置,将龙骨跟带毛外皮拆掉,只剩下新鲜的净肉,用一双筷子夹着,来到了白矛的跟前儿。

  净肉在水碗里蘸一下,然后夹到鹰嘴的上方,清水混着净肉上的血滴一起落下,很快被白矛喝到了肚子里。

  品到了血腥的滋味之后,白矛有个明显的吧嗒嘴儿动作,岳峰趁机夹着肉块往嘴边送。

  鹰喙感受到了肉的触感,试探性的又咬了一口,这次有肉的鲜美气息,小白立马鹰喙发力,撕扯咬了起来。

  只要开始主动撕肉了,那这扣着帽子开食最难的一步就算成功了,岳峰不紧不慢的夹着肉,任由小白撕咬,陆续将肉块扯碎之后吞下了肚子。

  吃完了一块,后面岳峰又夹起第二第三块,鲜肉蘸了水之后,再在金边土元粉末上蘸一下,一起喂给小白。

  这金边土元也是动物性的中药,小白倒是几乎没啥抵触,很快就把三块火柴盒大小的沙半鸡胸脯肉吃了下去。

  嗉子里有了食儿,小白也稳当了不少,岳峰也没给它一下子顶个大嗉子,吃了个两成饱就停止了喂食。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岳峰一直对这只受伤的白矛进行着细心地照顾,每天称重做体重记录,每天两次喂食的时候辅助吹哨,养成训鹰基础的条件反射等。

  整体来说,小家伙的恢复还算稳定,背部的伤口结了痂,背部被大黑鹰踢中位置掉落的小绒毛,也重新钻出了细细的羽管。

  这金边土元的化淤生肌效果确实不错,岳峰能感觉到小白的状态在一天天的恢复,在到家第七天的时候,一直耷拉着挎刀的翅膀,第一回收到了正常的角度跟位置上。

  看到这一幕,岳峰悬着的心放下了大半。

  薅几根毛的伤势岳峰不怕,只要好吃好喝伺候着,早晚能养回来,最怕的是翅膀上的筋骨韧带啥的受了永久性的伤害,那鹰可就废了。

  另一边,在伺候着白矛养伤的时间里,家中猎队的放鹰打小围,也一直没怎么停。

  不管是铁背红大鹰,还是那只奶鹰子,亦或者大青鹞,这三只主力猎鹰的体格子都是比较硬的类型,膘情贴满的情况下,短时间里放鹰强度略微高点,倒也能扛得住。

  跌下来的膘情,在岳峰他们进山打大围不放鹰的时候,只需要适当的增加食物贴膘,就能补回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高强度出围,二食堂那边的野味储备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又有时间继续带队上山打猎了。

  提前一天晚上,岳峰给猎队成员开了会,接下来这段时间,将会按照前面商量的,高强度的上山。

  猎队以当天一早上山,当天可以回来的路程为活动半径,持续的搜索一遍家门周边的大片区域。

  一方面,遇到狍子野猪等山牲口,肯定是要打回来,另一方面,如果遇到了紫貂,也要尽量的逮回来。

  尤其是成年孕期带崽的母貂,那是有抓错没放过,全都逮回来当做紫貂养殖场将来的种源储备。

  看到这可能有人会有个疑惑,既然想要加快貂场建设的进程到处搜捕紫貂,那为啥不再去趟林场姥姥家那边,把那边的场子再扫一遍呢。

  确实,论效率的话,肯定是瞎驼子山跟金顶子那边逮貂的效率更高,但是那边有相对成熟的自然生存环境,可以将紫貂野外自由繁殖的种群密度保持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以内。

  这种情况下,高强度的搜捕,堪比竭泽而渔,逮光了之后短时间里可就没得逮了。

  核心产区考虑繁殖效率跟局部种群密度,而紫貂分布相对比较稀疏的普通山林里,没有生存环境上的优势条件,自然谈不上规模效应,岳峰他们逮了之后也没啥心理负担。

  初六这天,岳峰兄弟四人,早早的在家里吃了早饭,然后架着鹰牵着狗子,浩浩荡荡的出了村,直奔距离村落更远的35号林区附近。

  前面也不止一次提到过,在被划分为砍伐区的林场规划辐射范围内,为了区分地方,当地给山上不同的林区进行了一定的编号处理。

  这处35号林区,距离兴安村的路程超过三个半小时,跟去卧牛山那边都差不多远了,是一处普通山民,去的比较少的远处山场。

  早上天刚放白还没亮就从家里出发,等岳峰他们赶到的时候,也已经八点半多了。

  这是一处择伐林子,几年前择伐过一遍之后,偌大的山场里,几乎所有符合要求的大树都被砍伐运走。

  没了大树的遮挡,山场里变成了小树以及灌木的乐园。逐渐变成了正在复苏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次生林状态。

  上辈子,岳峰跟着带他夹大皮的那个老猎人师傅也来这边活动的挺频繁,择伐山场,地面上既有充足的食物跟地形优势,又有零星的树木,可供发挥爬树隐匿逃跑,所以紫貂在这种山场里,相对密度也会略大一点点。

  再加上,这种满是次生林的山场,狍子跟鹿、野猪等动物都更容易取食到嫩枝嫩叶跟嫩芽,所以在这里打猎,不管是打溜围还是打狗围,都是不错的选择。

  等到了目的地区域,牵着狗子的小涛停下来脚步。

  “哥,咱们今天是把狗子撒开,还是牵着狗,人员拉开架势,慢慢搜山啊?

  我看这边场子还挺亮堂呢,雪壳子把灌木跟树枝子都压倒了,狗子在上面跑起来速度也不慢!”

  牵着狗子慢慢搜,跟放开狗子自由发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里面有个取舍的问题。

  如果是牵着狗子,那狗跟人一起行动,通过气味跟足迹进行追踪,找到猎物之后放鹰或者猎人用枪结束战斗收获猎物。

  这样的好处是,相对会比较安全,狗子几乎不会出现任何风险,全程都在猎人的视线范围之内。

  但是也有明显的缺点,猎人跟狗一起行动,追踪猎物的速度会受到猎人步行速度的限制。

  另外,赶路搜山难免会发出一些声响,像一些比较机敏的动物,比如猞猁、狐狸、野猪、鹿等,不等进入人的视线,听到动静就远远的跑掉了。

  明明它们就是在这片山里生存活动,但猎人就是找不到它们,自然也谈不上追猎了。

  另一种方法,是将猎狗撒开,下达搜索的口令之后,任由头狗发挥,带着狗帮追捕狩猎留下气味的猎物。

  狗子的移动速度远比猎人快,狗帮发现气味追出去之后,约等于是自由活动状态。

  这时候遇到啥,追上啥,那可就不一定了,运气好按住头一两百斤的野猪啥的,狗子没什么损伤,皆大欢喜。

  如果运气差的话,碰到大炮卵子或者猞猁等茬子,就容易伤狗。

  平心而论,岳峰在有枪有狗又有鹰的情况下,其实并不太追捧犬围为主导的战斗方式。

  但是尽管不追捧,岳峰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想要提升搜山捕猎的效率,还是把狗子撒开,才能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面对询问,岳峰微微皱眉,从兜里掏出一块野猪皮来,又掏出了一块紫貂的小爪皮毛。

  “黑狼,嗅这个!!大黄,你来闻这个!今天咱们把狗撒开!”

  紫貂的气味给了大黄,而野猪的气味源,则给了黑狼。

  这是一种改进版的犬猎搜索模式,不再是任由狗子遇到啥逮啥,而是给它们更清晰的目标气味进行搜索。

  黑狼闻到野猪的气味表现的很兴奋,大黄面对紫貂的气味,也非常的熟悉,两只狗子几秒钟功夫就记住了主人留下的气味,汪汪叫了几声示意主人可以开始了。

  “好狗,去找!放狗!”岳峰招呼一声,狗帮里的四只狗子,立马被解开了绳子,四处嗅闻起来。

  这次分兵的操作,是岳峰进山之前就想出来的办法。

  现在的岳峰也不知道,这样的新型犬围方式,在实战中,有大黑鹰的加持配合会发生什么新的‘化学反应’。

  4200字大章

  上月两千月票的奢望在读者老爷们的鼎力支持下,成功完成既定目标!

  新的一个月,新的气象!俺继续努力,有票的大佬们,求票!!

第318章 四狗力战炮卵子

  这段时间狗子们在家里养伤,已经好多天没捞着上山了。

  在主人给安排了具体工作任务把狗子撒开之后,两条头狗立马进入工作状态。

  大黄之前干过搜索追踪紫貂的活儿,所以知道主人的想法就是让它找这紫貂。

  绳子撒开之后,大大小小的灌木丛、雪窝子,可能存在下方的土洞等,都是大黄的重点搜索区域。

  紫貂气味小,大黄搜索的速度也不快,一直在狩猎队周围二三十米范围里活动,干活儿那叫一个卖力。

  另一边,被主人安排了搜索野猪气味的黑狼,到处嗅闻的搜索区域就大多了。

  野猪的味道比较重,所以气味分子更容易辨认,这一会儿的功夫,大黄跟黑狼两条狗就拉开了不近的距离。

  按照往常,大黑跟小花两条帮狗,多半是跟着从小一起长大的头狗大黄一起活动的。

  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集体出围活动,大黑跟小花两条狗子,对黑狼在狗帮中的地位认可度要比大黄略高一丢丢。

  潜移默化的,就变成了黑狼的跟班。

  这正是岳峰想要看到的情景,四条狗子一只大黑鹰,遇到普通的猎物,想要立刻定住窝不一定能做到,但是自保肯定绰绰有余了。

  就这么,猎队四个人处于狗帮以及猎鹰的活动中心区域。

  一边大黄细致的寻找紫貂的气味。

  一边,黑狼带着两条帮狗,在更大范围里进行来回的搜索。

  庞大的狩猎团队机器就算运转了起来,在这片择伐过的次生林里,开始持续的搜索前进。

  相比地面上人跟狗子搜山的情景,一直在头顶盘旋跟着的大黑鹰,就要悠闲多了。

  早上出门之前主人给喂了六成饱,嗉子里的食物还没消化完呢,下方狗子小弟都在干活儿,它就像一个监工的工头似的,偶尔关注一下动态,就能保证不掉队。

  前后搜索了一个多小时,地上大大小小的足迹倒是看到了不少,但多数都是狍子跟兔子等小型山牲口留下的,岳峰想要逮的紫貂跟野猪踪迹,却迟迟没有发现。

  正当岳峰小队几个人感觉今天点子有点不好的时候,在外围搜索的黑狼,率先开腔了。

  汪汪汪汪!

  黑狼发现了新鲜的野猪气味,朝着西南方向吠叫起来,一边叫,一边摇着尾巴,大有主人一声令下,就立刻追出去的架势。

  “黑狼开声了!走!大黄,跟上!!”

  岳峰招呼一声,立马朝着大几十米外的狗子跑去,等走到跟前,黑狼还在原地没动呢。

  “黑狼,带头追!大黄,你也一起去!!”岳峰摸了摸大黄的狗头,立马下达了新的口令任务。

  得到了主人允许,黑狼立马带头冲了上去,沿着猎物留下的气味,一通狂奔。

  百米空中的大黑鹰,此刻也注意到了下方狗子小弟的动向,立马把高度拔升了一些,开始居高临下的搜索可能的目标单位。

  黑狼小弟开声了,那必然是上了骚发现了猎物,大黑鹰已经知道了狗子小弟们的狩猎习惯,所以也自发的配合起来。

  相比狗子在地面上的追踪,大黑鹰通过空中俯瞰搜索猎物的效率可要高太多了。

  不到一分钟的功夫,大黑鹰就发现了在距离主人大概1.5公里外的一处小型野猪群。

  “嘎嘎嘎嘎!”

  大黑鹰发现猎物位置之后,立马开始给团队报信儿,随后脱离跟随模式,朝着目标野猪群的位置飞了过去。

  大黑鹰嘎嘎叫,自然是发现了目标,岳峰见状,带着几人就沿着大黑鹰追出去的方向一路狂追。

  这时候,那一小群野猪也被狗子叫声以及大黑鹰的嘎嘎声给惊了,地上的橡子果儿也顾不上吃了,随便选了个逃跑方向就开始了大逃亡。

  它跑,鹰追,它插翅难飞!

  大黑鹰只是在空中微微加速,眨眼的功夫就飞到了逃跑野猪头顶上方。

首节 上一节 235/5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