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开过了会议之后,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岳峰进入了全力工作状态。
去镇上,市里,不同的部门,跑成立供销点的各种手续,然后再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提前搭建铺设应季山货的销售渠道。
林业局,矿务局,煤矿食堂、市里食品厂、鞋厂等单位儿,岳峰基本都亲自跑了一遍。
新鲜的山珍野菜,这些油水单位食堂都要用到,采购部又不差钱,操作起来并不难。
这时候,晴天铺路雨天走,与人为善多交朋友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换一个普通村民来找领导谈合作,说不定连面儿都见不到,更别提什么送货分销的事儿了。
而岳峰就不一样了,找到叔叔大爷这帮人,随便张嘴帮忙打个招呼,再去对接的时候,相关人员全都给予岳峰最高的配合度。
本来就是三方获利合作共赢的事儿,花花轿子人抬人,岳峰跑起相关的业务来,那叫一个简单粗暴效率高。
前后不到一个星期的功夫,相关的文件手续以及各种渠道,框架基本就搭建完成了。
距离最早的山野菜上市,还有大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岳峰把相关的职务人员,也初步规划了出来。
李银花上次既然踊跃报名山货供销点的事儿,岳峰还真将这活儿交给了她暂时负责统筹。
孝武孝文哥俩负责送货跟外联,小涛负责收购点的具体执行监督,岳峰媳妇儿王晓娜跟老妈孟玉兰充当财务跟会计人员。
基本都是信得过的自己人,班底儿框架初步搭建起来,后面等业务走上正轨了,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就好。
前期的准备工作初步完成,接下来就是场地问题了。
李银花自告奋勇,将自家的四间老房子外加仓房、院子都贡献出来,当做前期的流转跟储存仓库用。
岳峰跟几个小伙伴一讨论,又找木匠打了必要的货架等物件儿,确保到了时间能尽快上马不耽误任何时间。
一晃,半个月就过去了。
时间来到了四月份,气温回暖,山上的雪彻底化了。草木都开始萌发出生机来,距离最早的蕨菜上市已经不到十天。
这段时间,发生了几件大事儿。
赵大哥按照岳峰的提醒,做了一堆触发式的陷阱笼子,去山上红松林里逮带崽儿的灰狗子收获斐然。
前后不到一星期的功夫,就至少逮了三十多只灰狗子,这还不算公子,全都是成体的母子。
化了冻,赵大哥家里的笼舍,也开始忙活了起来。
第一批野采的灰狗子入笼,几天的适应之后,绝大多数都开始正常采食了。
搞灰狗子养殖,赵红军绝对算有独一无二的客观条件,家里老爷子就是资深猎人,野采种源,制作捕获笼具等都没费劲儿。
只等第一批人工铭印的幼崽儿出生,等到明年开春儿就能配对儿繁殖了。
另外一件事儿,是关于岳峰家里两只猎鹰的。
自从开春儿封枪之后,狗子跟猎鹰就开始了新一轮的休养生息。
鹰都已经彻底养熟了,每天只需要日常撒开盘飞保持运动量就行,基本不需要岳峰操心。
跟去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这一对矛隼,发情的时间,竟然提前了许多,比去年至少提前了个把月。
岳峰一发现小白矛冲着大黑鹰搞起了点头谄媚求偶的一系列动作,就知道今年的雏鹰又稳了。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岳峰发现两只鹰,开始在每天放风盘飞的时候,往去年育雏的西屋仓房房梁平台上叼树枝跟石子儿等巢材。
岳峰一看这情况,帽子肯定不能继续扣着了。
定时放飞活动,调整成自由活动。把仓房巢舍给清理干净,准备今年的繁殖季育雏。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果然跟岳峰预料的一模一样。
彻底不扣帽子散养之后,两只鹰的行为开始朝着野生矛隼的习性恢复。
大早上天刚亮呢,两只鹰就开始在仓房里嘎嘎叫了。
踩背,婚鸣,婚飞,小白矛出去逮了小野鸡之类的食物回来给媳妇儿送礼物等野外才能观察到的行为,岳峰在家里就能轻松的看到。
又过了几天功夫,大黑鹰下了第一个蛋,今年的雏鹰繁育季节,正式拉开序幕。
……
与此同时,山上的野菜也开始上市了。
岳峰特意找人挑了个好日子,两挂五千响的大地红鞭炮点燃,兴安村山货收购经销点正式开始开门营业。
由于不同山货的上市时间早晚有差别,所以给了岳峰不少摸索跟试错的时间。
就比如这蕨菜,绝对算得上东北地区的特产之一,它跟刺老芽的上市时间就有大概七天左右的时差。
开门营业当天,岳峰就公布了收购山蕨菜的价格。
一级品,三毛钱一斤!只要符合品质要求,有多少要多少,上不封顶,给现钱!
这个价格一出来,整个兴安村的村民们,全都兴奋了。
要知道这玩意儿拿到集市上去,最多也就一毛多的价格,而且卖的并不算多。
家家户户都可以采,舍得花钱买的村民不多,少了不成规模卖不上价,多了还存在储藏跟周转等一系列问题。
不少进山采山货的村民,手里都知道一些自留地山场,一片资源好些的山场,大半天的时间,采个十来斤蕨菜轻松加愉快。
只需要背下山,就能卖三块钱,对普通村民来说,已经相当可观了。
第一批响应号召的村民们,各自采了野菜回村上收购点。
在李银花的监督统筹下。评级,上称,结算货款。
不到五分钟的功夫,小钱钱就揣到了兜里,干脆麻利快!
等临近中午,孝文孝武骑上摩托车,将上午收的山菜送到城里各大销售渠道,转一圈的功夫,又变成了钱。
这玩意儿单价虽然不如打猎卖野味高,但是胜在数量多,范围广,还没啥门槛。
一个能干且掌握部分资源点的妇女,最多一天时间背回来接近二十斤的蕨菜。简单挑拣过后,到手五块五毛钱!
如果每天这个收入的话,一个月就是一百多块,比城里的工人工资都要强的多了。
第一天开业就搞了个开门红,当天晚上汇总核账,一天时间,总计收购蕨菜135斤,每斤有两毛的利润,新业务第一天的毛利就达到了二十多块。
到了第二天,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天还不亮呢,村里的妇女跟部分老爷们儿,就背着柳条筐出村了。
大片的山场里,都有这些山菜的存在,只需要轻柔的采集回来,就能换成钱,还有比这更容易的赚钱方式吗?
一时间,整个兴安村的男女老少,几乎全村出动。
临近中午的时候,收购点这边,就排起了队伍。
大家三五成群,来过称卖山菜,拿到钱的每个村民,全都呲着牙别提多高兴了。
第二天的收获更是迎来新高。
等到晚上核账,一天时间,蕨菜收购翻了两翻还多,足有四百五十七斤。
还是按照两毛钱的利润算,今天的盈利就有九十多块。
看到这,可能有人会问了,这么贵的菜,动辄四五百斤在手里,靠自己手里的这些渠道,可以卖出去吗?不会压在手里烂掉?
还真不存在这样的风险。
岳峰在跑这些渠道的时候,就初步预估过不同单位,每天正常的消耗情况。
单单丰城这些能说的上话的大小渠道,基本上每天大几百斤不在话下。
就算超过了这个数量也不怕,蕨菜可以焯水之后晒干保存,李银花院子里已经准备好了晾晒用的架子。
在收购之余,只需要额外安排一个人进行处理,就能确保收来的山货不至于烂掉。
短短三天的时间,兴安村新成立山货收购点的消息,就在周围村子里传开了。
野山菜在村里不值钱,几乎可以说走到哪都能采到,收购点给的价格高,又格外痛快,绝对是村民们搞副业挣钱的好选择。
雪球一旦滚起来,接下来就是滔滔不绝。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每天都有海量的附近村民来收购点送货。
在每天的供应量超过岳峰提前设定好的阈值之后,解放大卡车进场。
丰城当地消化不了,直接往周边的铁城等地送货。
兴安村山货购销点彻底火了。
第652章 渣男苍龙
基层创业,其实有时候就是差一个启动的机会。
一旦业务渠道铺好,雪球滚起来了,接下来就基本不用岳峰操心了。
在收购站点这边,李银花亲自盯着收货开单子入库等环节。
所有来送山货的村民,统一经过称重过后开条子,凭着条子再去财务那边领取对应的钱。
等每天的收购完成核账的时候,两张条子核实对应一遍,账目一天一清,不拖欠,也不挂账,从制度层面上,就杜绝了不少风险的产生。
当然,刚开始搞,小的疏漏也是有的。
比如货物品质的高低有出入,品级卖相略差的,也有人想要以次充好。
这时候,李银花表现得就让岳峰非常认可了。
最开始定的规矩是啥样的,那就是啥样的,在业务上面,只有统一标准,没有人情世故,也别想着刷脸走后门。
李银花一个开小卖店的农村妇女,在这上面表现得认知极高,甚至因此得罪了几个以前关系不错的邻居。
就这么,兴安村山货购销点,就算成功运营了起来。
岳峰没了活儿干,又成了甩手掌柜。
另一边,山上养殖场里,也传来了好消息。
赵大爷跟吴大爷俩人,掐着算好的时间点儿,成功从山上狼窝里,将没睁眼儿的猎犬跟银白色母狼的崽子给掏了回来。
这天,岳峰按照往常惯例,骑着摩托车载着日常的物资去了山上养殖场。
刚停好车打开大门,就看到院子里师傅赵大山跟吴克己吴大爷,正在摆弄几个装在箱子里毛茸茸圆滚滚的小家伙。
“大爷,忙啥呢?”岳峰随口问了一句。
“嘿嘿,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把摩托车开进来,瞅瞅这是啥!”
岳峰骑着摩托车进了院子,然后关好门,这才溜蹓跶达的走到跟前儿。
五只灰黑色的狗崽子,正凑在一起哼哼唧唧呢。
“这是山上那窝狼崽子?”岳峰惊喜的问道。
赵大山点点头:“对!刚掏回来!特喵的那头母狼还挺凶,差点咬着我们!让我点了一串炮仗,吓跑了!”
“还没睁眼呢,咱咋喂啊?这玩意儿现在应该吃奶吧?”岳峰问道。
“这个我跟你大爷早就想好了!上个月不是让你弄了一只母羊吗?用羊奶喂狗子就行!
注射器,搭配上气门芯儿定时定量的喂,个把月开始吃食儿了,就能给肉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