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长白山猎野味发家 第99节

  乍一看鹰确实沾不上光,但是稍微一分析,就知道,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

  水是生命之源,鹰喜欢待在这些区域活动,并不是单纯的需要水这么简单,它看中的其实是以水源为基础的周围小生态环境。

  有水,自然周围的植物就会长势比较好,果实、种子这些东西就会比别的地方富余,自然容易养育其他鸟雀、老鼠、兔子等小动物。

  鹰以这些小动物为食物,在这片区域活动获取食物的难度就会降低。

  再加上河边小林子如果出在藏风向阳的位置鹰就更喜欢呆了。

  这些底层的逻辑,普通人没有经过深入的思考,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理清其中的道理,但是在岳峰这种资深老司机面前,各种不同的条件大致一分析,结果已经是确定的了。

  “既然你这么有把握,那咱们回吧!回家吃口饭,晚上咱们爷们再喝点,今天在我家睡!”

  “行,早点回去吃饭,早点休息,等明天一早,天不亮咱们就过来!这自落网如果逮着鹰,也不能困太久,运气差容易勒着鹰的膀子!”

  “行,那就听你的!咱们先回家吃饭,明天早上再过来!”

  一行三人统一了意见,随后扛着竹竿,溜溜达达又进村回到了家中。

  晚饭依然很丰盛,中午没吃完的炖狍子跟兔子热了之后又上了锅,其他吃剩的菜底儿干脆就没热,直接炒的新的。

  值得称道的是,陈大娘还特意给岳峰做的红烧肉,煮的恰到火候的肉块,挂了糖色之后红彤彤软乎乎的,夹一块塞到嘴里舌头抿一口,甜、香、肥而不腻,整个人都能幸福的哼出声儿来。

  岳峰这家伙跟朋友相处,也不是那种虚头巴脑的脾气秉性,爱吃就大口大口的吃,爱喝就痛痛快快的喝,一家人在炕桌上,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谈论着下午没有聊完的话题,不知不觉一个人半斤白酒就进去了。

  喝完了酒,开始上饭,陈大娘又端上来了用黄豆芽做的咸面疙瘩汤。

  岳峰端着大白碗一口疙瘩汤下肚,眼泪差点没飚出来,这味道跟母亲孟玉兰做的好像好像,上辈子自从母亲病逝之后,岳峰再也没喝到过了。

  这个年代,豆芽一般都是自己在家里放炕头上发,岳峰从重生回来,还没喝到过这一口呢。

  “疙瘩汤刚出锅烫嘴,小峰你慢点喝,锅里还有半锅呢!”陈大娘还特意叮嘱了一嘴。

  “嗯嗯,好喝!这黄豆芽做的疙瘩汤,我妈在家也给我们做过,前几年家里生活条件不好,家里就那点白面细粮,一年也喝不上几回,每回做了,我跟我妹妹,都得提前分好一个人喝多少才行!

  现在我带着人上山放鹰、打猎,条件好些了,但是我妈过日子还是那么勤苦,让大爷跟大娘笑话了!”岳峰红着眼眶沉声说道。

  陈大娘听到这话,罕见的打开了话匣子:“你也不能怨你妈过日子节俭,日子本就难熬,不算计着些怎么能行!

  老话不是说么,挣钱犹如针挑土,花钱犹如水冲沙!不当家,永远不知道张罗着一个家,要耗费多少心血!

  你大爷从祖上就跟着上山,每年都能从山上拖下几头野猪、熊瞎子来!

  就这,我们家里的条件,也只是比村里的普通农户略微强些而已,前些年受灾粮食减产,每天的口粮,也是要算计着吃才能挨到秋天新粮下来!

  不过上山半辈子,能安安全全的金盆洗手,我跟你哥已经很知足了!

  你现在岁数还小,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上山打猎挣了钱,也不能大手大脚的乱花。

  对了,你还没成家呢吗?咱这小伙要模样有模样,要品性有品性,走到哪领出去也是一表人才!

  回头大娘帮你物色个好人家的闺女,早早的把终身大事办了,等成家立业了,你爸你妈也就放下一块心事了!!”

  听到话题从过日子扯到相亲说媳妇儿,岳峰前面喝疙瘩汤勾起来的心绪,立马平静了下来。

  “我今年才刚19,过了年也才20!说媳妇儿的事儿还不着急!”岳峰连连摆手。

  “20了还不着急!好闺女可不是满大街都有,那得争取知道不?这事儿你就甭管了,回头你大娘说啥也得挣你这个谢媒的大猪头!!”

  “好好好,等我再过两年的就找您帮我张罗!”

  岳峰有些无奈,但是又没法生硬的拒绝,只能打起了拖延战术。

  两碗豆芽疙瘩汤下肚,岳峰又吃了一个馒头,肚子就填饱了,撤席,上茶水,爷俩点着煤油灯又唠了起来。

  不知不觉到了晚上九点多,岳峰平常这个点已经睡了,条件反射般打了个哈欠。

  陈炮见状,立马张罗着从炕柜里取出铺盖铺炕,一老一少爷俩烧水洗了脚之后就睡在了东屋炕上。

  一夜无话,岳峰躺在炕上一直到半夜这才迟迟睡着。

  真正躺下了,他反而没有睡意了,开始琢磨起刚才陈大娘说的那些老生常谈的话题。

  上辈子,岳峰是结了婚说了媳妇儿的,不过这个媳妇儿是个外乡人,在外地结过婚,结果几年了生不了孩子,被男方给撵出了家门,再后来逃到了关内,经过媒人介绍,认识了岳峰。

  上辈子的岳峰,自从父亲这个顶梁柱去世之后,家里的日子过得就挺一般的,妹妹上学需要学费,母亲身体不好,还要长期花钱吃药,再加上岳峰平日里除了生产队干活儿之外,还喜欢摆弄个鹰,上山打个猎啥的,乱七八糟的花销也多,手里并没攒下多少钱。

  等承包到户分了地,岳峰种地的积极性并不高。结了婚之后,迟迟要不上孩子,让岳峰在村子里乡亲们当中的地位每况愈下。

  日子久了,岳峰心态就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慢慢的不再上进了,为了要面子,打到的猎物,也喜欢充大头送给村里的人以企图换别人一句表面的恭维。

  酗酒、赌钱、跟媳妇儿干仗,几乎成了岳峰上辈子的日常,人生没有了目标,又没有外在的助力摆脱这种令人窒息的生活氛围,就这么浑浑噩噩活了一辈子。

  这辈子,老天爷给了岳峰一次从头再来的机会。

  我踏踏实实挣钱养家,应该能改变上辈子的命运吧?

  如果将来我要结婚,能找个什么样的伴侣?现在家里条件不错,应该不至于找个二婚头的外乡人搭伙过日子吧?也不知道陈大娘说的好人家闺女什么样,长得俊不俊啊。

  半梦半醒间的岳峰,思绪早已经犹如脱缰的野马,在酒精的作用下,不知道飞到了那里。

  岳峰不知道啥时候彻底睡着的,也不知道睡了多久。

  朦朦胧胧中,听到旁边有窸窸窣窣的动静,睡觉一直挺机敏的岳峰在黑暗中就睁开了眼睛。

  等眼睛适应了周围昏暗的光线,岳峰慢慢看清了炕上的情况,天还没亮,但是陈炮已经早早地起床穿衣服了,刚才的动静就是他发出来的。

  “大爷?几点了?”岳峰声音低沉的问了一嘴。

  “四点半刚过,距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呢,你再睡会儿就行!”陈炮答道。

  “您这是?这么早起来干嘛啊?”

  陈炮:“我睡不着了,早点起来去院子里转悠转悠!

  现在六点多就能天亮,你说这大鹰打食儿,几点就能撞网啊?我的提前去守着,万一像你说的鹰撞网缠了膀子再受了伤,我可心疼!”

  从这里就能看出陈炮对岳峰送给他的这架大鹰有多重视了,这是怕自落网伤了鹰。

  岳峰听完摇摇头说道:“您可千万别过去!这鹰眼睛比人视力可强的多!隔着一里地都能看清地上的蚂蚁,万一因为您过去,再给鹰惊飞了,可就得不偿失了!

  您就踏踏实实的在炕上待着,待会儿我跟您一起去起网,肯定耽误不了!”

  “额,我咋把这点给忘了!!那行,那就再躺会儿!”陈炮生怕真的因为自己早点过去导致鹰吓跑了,有些懊恼的挠挠头,穿着棉衣又躺下了。

  “大爷,等明年秋天,您跟我一起上山逮鹰吧?”岳峰反正也睡不着了,索性跟老爷子闲聊起来。

  “我跟你一起上山逮鹰?我啥都不会,跟你去有啥用,不去!”陈炮听完岳峰冷不丁冒出来的话,下意识的摇头拒绝。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这捕鹰训鹰的手艺,您愿不愿意学!想学的话,我可以都教给您!”岳峰又补充了一句。

  “那怎么行!这可是一门能吃饭的手艺,从祖上传下来的,哪那么容易就轻易教给别人!”陈大爷听完岳峰的补充,再次摇头。

  作为老辈人,对这些可以养家糊口的手艺,看的还是比较重的,在陈炮看来,这逮鹰训鹰放鹰的手艺,跟村里的木匠、厨子一样,都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拜师学习才能得到的东西。

  岳峰跟陈炮忘年交一见如故不假,但事关到养家糊口的手艺传承,这事儿不是儿戏。

  岳峰抿着嘴语气轻松的说道:“您这话说的!咱们爷们这关系,还分的那么清楚干嘛?昨天闲聊,您不也把上山拖狗的窍门啥的都教我了么!这在旁人眼中,不也是不传之秘!

  而且,您听我说完啊,这训鹰放鹰的事儿,除了咱们私交的关系之外,我还有别的想法!”

  12000字三个大章更新完毕,

  昨天上了一天风向标,书涨了千把个收藏,吸量不行呀,估摸数据在同期大概率是垫底。

  想要成绩有起色,还得求票增加权重!

  手里有票票的义父们,求求了!

第152章 兰花垛子

  陈炮:“你说!”

  “今年秋天,我带着我们村的小涛,孝文孝武哥几个上山放鹞子逮沙半鸡飞龙啥的,进城卖钱的事儿,您应该是知道的!”

  “嗯,知道!那几个孩子我都见过,心性都不错!个顶个都是好孩子!”

  提起小涛孝文孝武哥几个,陈炮对他们的印象非常不错,上回抬着猪来岳峰家谢礼的那天,这几个孩子都在岳峰家里忙前忙后的干活儿,那可是真当自己家来且那种状态,一点都不偷奸耍滑的。

  岳峰笑着点点头:“我想着,等明年,继续扩大鹰猎队伍,找更多的鲜活野味销路,再发展更多的成员。

  咱们没法进城当工人的村民,也可以靠山吃山挣钱,借着放鹰打小围,不仅能养家糊口,还能发家致富!

  我把这逮鹰训鹰的手艺全都交给您,您在村里的声望高,看人也准,帮着张罗张罗,物色合适的人选,再筛选合适的猎鹰出围。

  到时候,咱们不仅能自己放鹰打猎过瘾,农闲的时候还能赚到更多的钱!何乐而不为呢?”

  岳峰一股脑将自己的想法全都告诉了陈炮。

  在得到岳峰给的这架慢桃尖之前,陈炮对放鹰打小围的收益认知其实非常有局限性。

  这也是大多数老猎户的认知现状,逮个兔子或者野鸡,才能有多少肉,远不如抗上猎枪进山打狍子野猪来的过瘾,收益也高,打到一只山牲口就能管几个月的肉食。

  可是在放了这个把月的鹰之后,陈炮发现这想法并不客观。

  一架大鹰出围,带干不干的,一天怎么也逮五六个兔子,三五只野鸡。

  扣除了养鹰的肉食之外,还有大量的结余,甭管是留下自己吃,还是拿出去卖钱,一整个猎季日积月累下来,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这个年代,野鸡野兔沙半鸡飞龙鸟等野味的数量非常厚,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点夸张,但是岳峰小队几个人,常去的那几个山场子这都抓了一秋天了,到现天气好再上山,收获依然不错。

  如果组织组织周围村子里有潜力的人手,在山脚下村落边这些区域放鹰逮兔子野鸡,或者去其他还没有涉足过的的山梁子逮沙半鸡、飞龙等野味,是非常有可行性的。

  鹰猎这一门手艺,门槛更多的卡在训鹰逮鹰的技艺上,真掌握了这些核心之后,放鹰打小围的起步物质门槛非常低。

  在东北这边,一年到头只种一季粮食,冬季漫长,村里种地的农民,一年到头忙不了多久,农闲有着大把的时间。

  如果真像岳峰说的那样,组织起来鹰猎小队,然后将人手撒到周边的村落,山腰,甚至周围相对安全的山林子里,再把每天捕获的猎物集中起来,卖到城里去,这是个多方共赢的好事儿。

  “你不怕,训鹰的手艺漏出去,被别有用心的人学走了?”陈炮沉思几秒,继续问道。

  “怕肯定怕,但是这里面的好多细节,是只要不想教,外人就很难学得会的!

  咱们周边这十几个大小村子,多数人都是知根知底的,您稍微把把关,又能有多大的风险呢?

  跟收益相比,这点风险不值一提!

  再说了,这放鹰逮猎物好逮,把活的野味儿捣鼓进城换成钱,可不是谁都行!

  如果等野味的数量起来了,我会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咱们村镇周边的煤矿、铅锰矿、林场、食品厂、各大机关单位食堂,不都是这些野味的潜在客户嘛!

  到时候我想办法把这些销货渠道都攥在手里,不就等于额外加了一道保险儿,进一步降低风险了!”

  听到岳峰思维这么发散,早已经对后续的布局有了清晰的认知,陈炮心底大受震惊。

  以他活了五十多岁的眼界,乍一听到这件事儿的时候,想到的也仅仅是家门口这一亩三分地儿的东西,根本就没想着把野味卖到市里那么深远。

  但是面前这个虚岁才二十的年轻人,却已经都考虑到这些因素了。这让陈炮不得不感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年轻人有想法呀。

  “行!你说的这个路子我觉得能走通!如果这么说起来的话,你这个忙,我能帮你张罗!”

  陈炮也不是磨磨唧唧的人,听懂了岳峰的思路之后,觉得能做,果断就答应下来。

  “嘿嘿!还得是我陈大爷,魄力就是足!等到了时候,细节咱们再仔细合计着商量!”

  岳峰嘿嘿一笑,心底悬着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一个有商业头脑的人,肯定不能一直处于小农思维里。

  自己带着几个人守着这份挣钱的门路固然风险低,不容易出漏子。

  可几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如果鹰猎小队的人员扩张,只要安排好各自的狩猎山场不重叠,每天野味儿数量自然也会跟着增长。

首节 上一节 99/5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