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那是自然!”
事情终于谈妥了!顾老的心情非常好,坐上车,还哼起来了二人转的小调。
嘎吱!
车子停下,顾老走回到车间里,打算再工作几个小时,现在的他,浑身精力充沛。
“顾,你可算是回来了!”尼古拉-尼基京满脸的兴奋。
啥?
老兄,你这个时间段,不应该是在西工大吗?怎么来这里了?
“怎么了?有什么事情?”
“莫斯科方面下达了指示,需要将这架飞机的机腹弹舱,改造成空中侦查飞机!”
F-117,最强悍的地方就是隐身性!如果有大量的隐身机,当然可以用到对地攻击上,但是现在就这么一架而已,搞轰炸也没有太大意义,还不如搞空中侦查呢!
“尼基京同志,这……这可能吗?这飞机是夜间的幽灵啊,空中侦查,不是在白天进行的吗?”
“是啊,如果是我们苏联的技术,那夜间侦查应该会很难,不过……你们东方有先进的技术,一定可以满足我们夜间侦查的需要的,我们希望你们能给我们提供这些侦查设备,需要多少经费,我们都能满足。”
在这边修复F-117的时候,莫斯科那边也在考虑这款飞机的作用,只用来试飞,验证,那就太浪费了,得发挥作用!
具体发挥什么作用,他们讨论了好几天,最终拿出来的方案就是改装成侦察机!
这飞机虽然航程短了一些,但是,部署到东德的话,起飞就进入西德领空,还是能把对面几百公里内的情况都侦查清楚的!
“好吧,贵方的这个要求,我需要和西工大那边协调一下……”
于是,顾老坐车,再次返回西工大。
时间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秦亮沿着校园内部的道路,向家属院的方向走,然后……就被人喊住了。
“秦亮同志,秦亮同志!”
“顾老,怎么又是你?”
“秦亮同志,老毛子提出来了新的要求……”
听完了顾老的汇报,秦亮也是哭笑不得。
F-117,本来是一款对地攻击机,现在到了己方手里,被改造成了截击机和侦察机?
“秦亮同志,这夜间侦察机……咱们是真想不出来能怎么改。”顾老的脸上满是无奈:“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啊!”
“怎么不可能。”秦亮笑了笑:“夜间光学侦查装置肯定是不能用了,但是可以用红外侦查装置啊!,走,带你去材料系看看!”
早期的夜视技术是红外大灯照射目标,目标把红外线反射回来,进入己方的红外瞄准装置里,这样就相当于在黑夜里打手电,非常清晰。
不过,缺陷也不少,对面要是有红外瞄准装置,也能看到那明晃晃的红外大灯,从而开火还击。
后来,这种方式被淘汰,微光夜视仪发展起来,把黑夜微弱的光线放大,就能看清楚物体了,但是,这东西得有光才行,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同样无法使用。
夜视技术发展到极致,自然就是这个红外成像夜视仪了,利用物体自身发射的红外线来观测,这种方式不会暴露自身,属于被动式的,漆黑的夜间还能工作,可以说是最佳方案。
九十年代初期的海湾战争中,北约的坦克就是这样虐伊驼的,那些明晃晃的红外大灯,在他们红外成像夜视仪里,就是最好的靶子!
材料系大楼也盖起来了,下面几层给学生上课,上面都是实验室,为了设备运输方便,材料系大楼还有专门的大型货运电梯。
五楼,实验室。
“亮子,来,快进来!”张教授满脸兴奋:“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张教授,咱们的红外探测材料,研究得如何了?”
“这个啊,咱们研究了多种材料,主要分成制冷型和非制冷型,其中制冷型主要有碲镉汞HgCdTe、量子阱光探测器也就是QWIPs、II类超晶格以及量子点光探测器四种。非制冷型,主要有氧化钒、非晶硅或硅二极管这些……”
听不懂,秦亮是真的听不懂,术业有专攻啊!
“这些材料之中,咱们目前成果最显著的就是氧化钒,咱们采用氮化硅制作屋檐形状的结构,氧化钒的薄膜被放到了中间层,下面还有一个反射层,和中间层的隔膜共同构成一个光学谐振吸收器,进一步优化了红外探测性能。”
张教授的脸上满是骄傲:“至于最关键的红外焦平面阵列,目前我们已经能做到320X240,只要在实验室里完成了全部测试工作,就可以送到咱们的导弹工厂,换到近程格斗弹上实验去了。”
用之前引进的锑化铟导引头,能做个16X16的红外焦平面就不错了,这几年来,材料系一直在研究各种材料,最终找到的氧化钒,简直就是绝配。
这种320X240的焦平面,看到的目标是一个比较形象的图形了,目标绝对跑不掉,红外诱饵弹没有任何意义!
“造价昂贵吗?”
“一个几万吧,等大批量生产,可能还会再便宜一些。”
空空导弹一枚几十万,也不在乎导引头的价格,而击落的敌机,一架至少上千万!
“那性能最差的是什么?”
张教授有些不好意思:“这个嘛,自然就是碲镉汞材料了,这个材料属于第一代红外传感器材料,虽然比较老,但是性能并不落后,作为一种带隙可调的半导体材料,碲镉汞的波长范围能够覆盖到整个红外波段,而且,吸收率超过百分之七十,电子迁移速率高,也就是相应速度快……”
秦亮听得更头疼了。
“在八十年代初期,碲镉汞材料向着低功耗、高阻抗、大阵列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第二代红外焦平面系统,成像质量还非常不错……”
“咳咳,张教授,缺陷是啥?”
“碲镉汞是一种离子键结合的三元半导体材料,离子键互作用力相对较小,而且,汞元素还不稳定,容易从材料中溢出……”
这句话秦亮听懂了。
“也就是说,这种材料制造的红外成像装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感光能力逐渐变弱,直至最后变成垃圾?”
张教授点头:“是啊,所以咱们正在努力研究改进措施,利用制造氮化镓的方式来制造结构复杂,但是性能优秀的碲镉汞材料……毕竟,这东西的特点就是便宜,成熟之后,导引头的价格可以下降到一万以内。”
“嗯嗯,加紧研究,不过,这碲镉汞,先生产一批出来,我要用它组装成一个大型的侦察机使用的红外成像阵列,规格就定在1024X1024吧!”
啥?
张教授睁大了眼睛:“这么大的阵列,造价至少得五百万!”
“嗯,我给你们五千万,美元!”秦亮露出了笑容。
“这么贵?”
“后期的电子设备,交给电子系配套,我也给他们五千万!客户采购咱们这套装置,得花一亿美元!”
老毛子不是不差钱吗?这次就再狠赚他们一笔!
秦亮扭头,看向顾老:“顾老,等您回去,知道怎么说吧?”
顾老皱着眉头:“不知道。”
“咳咳,那我教你。”
第445章 F117之侦查斯基
深夜,十一点。
“顾,你回来了!”尼古拉-尼基京看到出现在眼前的人,很是高兴:“怎么样,西工大有这种技术吗?”
“有。”
“太好了,快说说看!”
“西工大研发了一种全新的红外焦平面阵列,最大可以做到1024X1024,还能覆盖到整个红外线的波段,这个阵列装到专业的红外摄像机上,就是最好的拍摄工具,黑夜也可以像白天一样轻松获取到照片信息。”
“这么高的分辨率?”尼古拉-尼基京很是惊讶。
在后世,随便一个电视都是4K的年代里,这分辨率真不够看的,也就是比1080P稍稍好一些而已,但是现在可是八十年代!老毛子压根就没有红外焦平面技术!否则也不至于坦克还在用古老的红外大灯了。
而且,西方的红外焦平面,也就是两三百乘积的方式,这种上千的,西工大的产品绝对是全世界第一份!
“是的,这已经是西工大最先进的技术了,所以,这价格也是很昂贵的,那边开价两亿美元……”
“什么,两亿?”尼基京彻底傻眼了,这价格可不是一般的高,在他们的预期中,两千万美元就不少了,现在,足足翻了十倍啊。
黑,真是太黑了!
“是啊,两亿美元,还说什么这是看在好朋友的面子上,给出来的优惠价。”
尼基京的心凉了,国内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啊,现在,阿富汗就是个无底洞,每年要砸进去很多钱,国内粮食不够吃,每年从西方进口粮食,又得花很多钱……
“后来,我就和他拍桌子了,老大哥的恩情,我老顾还是记得的,我当场就给砍了个半价,必须按照这个价格来!多一分也不给他们!”
砍了个半价!
尼基京一阵兴奋:“这样说来,对方答应了?”
“嗯,答应了,敢不答应!否则我老顾就和他翻脸!”
“不错,太好了,一亿美元就拿下来了……”
等等!
这一亿美元也多啊,他们的计划就是两千万美元,不过……现在很明显,从两亿砍价到一亿,已经是最大程度的让步了,绝对不可能继续给他们让步,所以,接下来就是汇报给国内了,看看国内能不能答应……
“既然要搞空中侦查,那就得安装其他设备,咱们会给这架飞机来一次升级,比如说,北斗导航装置是要安装进去的,这样到了对方的领空才会不迷航……这些,西工大都承诺白送了。”
哪怕是这空中侦查设备用久了就会逐渐老化,依旧还是不放心的,在内部安装北斗终端,这样,飞机飞到什么地方,己方都能知道,这架飞机,就彻底没啥威胁了。
“北斗终端?”
“没错,只靠惯性导航,精度是不够的,还是得卫星导航。咱们的北斗系统,已经覆盖到中东了,下一步就会覆盖到欧洲……当然,如果你们苏联研发成功了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以后也能换上,这又不是什么大事。”
“好吧,这导航,要设置成能手工关闭的。”
“当然。”
当然不可能了,就算是表面上能关掉,飞出去之后,还是会被后台暗中打开的了。
“那你们就改吧,我会和国内协调,尽快完成审批手续……能不能先给咱们装上,让咱们试试效果。”
“这个嘛……我去协调一下吧,不过……装上应该没问题,但是你们不给钱的话,这飞机肯定飞不到你们手里。”
“那是自然!”
F-117的航程很短,就算是加满油,老毛子的飞行员强行起飞,也不可能从长安飞出国界外,所以,他们别想偷偷把飞机飞回去,否则只能中途坠毁,至于空中加油……
F-117是美国空军的,用的是机背的硬管加油方案,和老毛子的系统根本就不兼容。
三天后,西工大,会议室。
投影幕上,出现了一架漂亮战机的轮廓,
菱形机头,平行四边形的进气道,这机头,绝对改得它妈都认不出来了。
“这样设计的机头,绝对是最完美的,但是,这也意味着你们原本的设计要做很大的改动,比如说,前起落架的位置就要变动,当然,照顾到了飞机的原本设计,我们特意把机头加粗了,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可以安装大直径的雷达。”
对着设计图,秦亮侃侃而谈:“我们认为,一个大机头有很大好处,因为它可以安装大直径的雷达,法国的阵风战斗机的设计绝对是失败了,只照顾气动,忽略了雷达的需求,欧洲战斗机虽然是个中型机,但是在我们的手里,已经能安装直径九百毫米以上的雷达天线了,搜索距离妥妥的超过一百五!”
欧洲来的飞机设计师们,神情各异。
这机头,改动太大了啊!
这样肯定会带来阻力的增加,飞机最大速度的下降,但是……对方说的也有道理,一款大直径的雷达,对战机的意义是巨大的,尤其是英国佬,要让战机远程拦截轰炸机,雷达自然是越大越好。
“各位觉得这个设计方案如何?”
尤尔根第一个开口:“我们认为,这个设计方案很不错,完美地契合了我们的需求,我们支持东方朋友给我们详细设计气动外形!”
反正MBB公司已经和东方人秘密合作了,他们得给帮忙说好话啊!
作为欧洲战斗机的正式合作伙伴之一,既然他们都发表了意见,那英国人也就没别的意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