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第404节

  1943年,二战进行得如火如荼,美国急需一种先进的高性能战斗机,还得高度保密,洛克希德公司只能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伯班克,找了一个偏僻的工厂。

  旁边是化工厂,一天到晚都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和臭鼬的味道差不多,工程师们甚至要戴着防毒面具上下班,于是,臭鼬工厂的名字就叫起来了。

  现在,臭鼬工厂的周围已经没有了化工厂,天空湛蓝,空气清新,而臭鼬工厂这个诙谐的名字,带着神秘的色彩,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听秦亮这样说,本-里奇苦笑:“是啊,我们这个工厂,空气是没那么臭了。”

  但是,名声臭了啊!

  “F-117,是从哪个厂房里生产的?”

  “咳咳,这个保密。”

  “那我们更没办法进去看看了?”

  “是的。”

  “本-里奇先生,你们可真是太不够意思了,那天去参观航母,我还建议美国海军选择你们的F-117,作为海军舰载攻击机呢!”

  本-里奇苦笑,你以为是在帮我们,实际上,更加引起了美国军方对我们的鄙视啊!

  “那我还得谢谢你们了?”

  “不用谢。”秦亮笑着摆摆手:“给咱们参观更大的自主权就好了,本-里奇先生,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前面那个工厂,就是生产F-117的。”

  “你怎么知道的?”

  “厂房外面,有那么巨大的空调外机,太显眼了,F-117的生产,应该是在恒温机库里的吧?咱们去看看,顺便给你们指点指点。”

  洛克希德研制特殊的飞机,订单都不多,生产时间也就很缓慢。

  就拿F-117来说,正式生产从82年开始,一直生产到90年,总共生产了59架。

  这就和手工搓飞机没多大区别!

  现在,秦亮要求去参观先进的F-117生产车间,本-里奇的脸色立刻就变了,这种车间,能让你们参观?而且,还要给咱们指点?

  咱们臭鼬工厂建立的时候,你们东方不用说飞机了,连个汽车都生产不出来!

  “固定机位的生产模式,早就落伍了,要是改成脉动式生产线,生产效率能提升一倍,成本能降低百分之二十以上,你们……你们不想听,那就算了。”

  本-里奇的目光看向了卡卢奇。

  “卡卢奇先生,您能批准我们开放F-117的生产线给东方客人看吗?”

  卡卢奇摇头:“不用我批准,你们的工厂,你们自己说了算!”

  这锅他可不背!

  “本-里奇,我的朋友,你放心,我们只看,绝对不摸。”

  本-里奇咬咬牙:“好,那就请你们进去参观一下。”

  张老等人不说话,对大家伙来说,根本就不用操心,等着就可以了!秦亮会解决一切的。

  参观这么保密的地方,张老知道,自己亲口要求,也不见得有秦亮说话好使,毕竟,一个是表面上的恭维,一个是有实实在在的利益交织,这能一样吗?

  这脉动生产线,究竟是什么东西,居然能让洛克希德公司同意开放参观?

  大家伙走了进去,就看到整洁的车间内,一个个工位上,有无数工人在忙碌。

  旁边搭着架子,工人们踩着架子,站在不同的高度上,装配着飞机,有的进展缓慢,才开始安装大梁,有的进展很快,飞机几乎已经成型。

  “这生产线,已经落后了。”秦亮开始指点江山:“从装配大梁到最后的蒙皮安装,全部在一个地方,各种零件的调拨、生产的进度安排、工人的工作等等,都是繁琐的。”

  “是啊,秦,你说的脉动式生产线,是什么意思?”

  “固定工位式装配,无法发挥流水线的作用,但是飞机又不能大批量生产,流水线有些浪费,我们东方经过反复研究,认为脉动生产线是最好的方式,飞机也要流动,但是流动到每一个工位,都要经过数天的时间,完成对应的装配工作,再流动到下一个工位……”

  其他空军领导,就在旁边听着秦亮吹牛逼,同时看着美国佬的飞机生产。

  不得不说,这边的装配是很先进的。

  看看国内,工厂内油污不堪,生产管理混乱,要是精度不够,还得上大锤砸,这里……才是现代化的工厂啊!

  回去之后,让他们好好学习学习!

  还有这飞机,造型是真独特!

  看着东方人睁大的眼睛,仿佛没见过世面一样,卡卢奇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说明,东方的确和那架被击落的F-117没关系,如果东方人插手了,那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一切都很新鲜。

  参观完毕,进入会议室。

  “本-里奇,我的朋友,我们这次过来,是虚心求教的,请给我们介绍一下贵方的研发模式。”

  美国各种先进的、独特的飞机,几乎都是臭鼬工厂研发的,自然也是有他们独特的研发经验。

  “这……”

  “如果不介绍这个,那就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的研发项目,我们这么多领导过来,总得听到一些有意义的啊!”

  “好吧。”

  “和其他的大型企业繁琐的层层审批制度不一样,我们臭鼬工厂采用高度独立和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工程师拥有极大的自主权,一个创新的想法,可以在短时间里得到验证……”

  这的确是他们最骄傲的地方。

  “就拿曾经的U-2侦察机来说,从项目启动到首飞,仅仅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就是因为我们这种高效的决策机制。”

  U-2侦察机!

  这个说法让秦亮眼前一亮。

  今天已经是来美国的最后一天了,来洛克希德公司参观访问,主要目的是宣传双方的友好关系,进一步给洛克希德公司上眼药,让军方所有人都反感他们。

  不过……一些好东西,还是可以拿出来的。

  “U-2侦察机咱们熟,毕竟之前打过交道的。”秦亮笑呵呵地说道:“咱们考察团中的林老,当年就曾经指挥过空军,用红旗-2导弹拦截U-2.”

  林老点头:“没错,飞行员也被咱们抓了……”

  他还想多说几句,又觉得……这场合不合适,于是闭嘴。

  “是啊,U-2侦察机的设想,其实挺不错的,在高空长时间续航,从而得到大量的有用信息,不过……有人驾驶的还是不太合适,一旦被击落,就会面临各种外交问题,所以,你们有没有想过,把这种飞机升级一下,变成无人驾驶飞机?”

  在场的美国佬都是眼前一亮。

  U-2侦察机,五十年代研发完成后装备美国空军,然后征战全球,侦查过很多国家,同时,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也有15架被击落。

  这款飞机只是靠飞行高度来取胜,已经越来越难以躲避现代化的防空系统了,所以,它的替代品SR-71黑鸟就出现了,不仅仅飞得高,而且速度还快!

  据说在实验中飞到过4马赫以上的速度,黑鸟的高空高速性能,至今没有飞机能超过,而且,也没有被击落过。

  但是,钛合金打造的黑鸟,价格昂贵,维护复杂,所以,美国佬也是苦不堪言。

  到了八十年代,美国佬还重启了U-2的生产线,继续生产一批应急,九十年代,黑鸟退役,但是U-2依旧还在征战,直至2020年,还闯入过咱们的实弹演习禁飞区。

  可见这种U-2侦察机的生命力有多顽强了。

  不过,上面有飞行员,毕竟是个负担,这要是没飞行员了……那完全可以随便飞,被击落了,也不过就是外交抗议啊!

  “无人驾驶?这可不容易啊!”本-里奇皱着眉头。

  U-2是五十年代臭鼬工厂的总工程师凯利-约翰逊设计的,当时他提出以喷气滑翔机为设计原型,也就是把当时的XF-104原型机的机身和尾翼为基础,加上翼展长达21.54米的机翼,作为新型高空侦察机的主要结构。

  这设计是成功的,仅仅八个月就能飞上天,足以说明设计的优秀了,任务半径更是高达3200千米,而且,这还是不需要空中加油就能达到的航程!

  但是,展弦比为10的机翼,让这款飞机的操作非常困难!

  F104这种的,就已经是出了名的难飞了,而U-2,更是公认的第一难飞的飞机!

  比如说,它的最高速度和失速速度,仅仅相差了18千米每小时,再比如说,因为翼展太大,所以在降落的时候,机翼端是首先触地的!上面还安装了特殊的补助圈滑器!

  普通飞机想要改造成无人驾驶飞机,都是相当难的,更不用说U-2了。

  “本-里奇,我的朋友,我想,你不该怀疑我们西工大在电子技术领域里的能力。”秦亮说道:“战斗机需要空战格斗,我们还无法改造成无人机,这侦察机,最多就是起降的时候复杂一些,还怕我们西工大搞不定?”

  秦亮白了本-里奇一眼,显然,对于这家伙很是不满,你敢怀疑咱们西工大的实力?

  “如果U-2真能改成无人驾驶飞机,那咱们军方,至少还可以再采购五十架!”卡卢奇当场拍板。

  没有人,就不用担心飞行员被俘的一连串的问题了!军方巴不得有这种装备呢!

  国内没相关技术,那干脆就交给西工大好了!反正……有总比没有好吧!

  本-里奇差点眼泪就要流出来了。

  自从和西工大合作,就受尽白眼,现在,他算是看出来了,不是不能和东方人合作,而是不能私下里和东方人合作,得军方点头!

  海军的攻击机项目,空军的U-2侦察机无人化改造项目,这军方不都答应得挺快?

  “好,咱们就和西工大合作改造U-2侦察机!”

  “嗯,我看,你们这里保密程度挺高的,咱们东方要是派人过来,不太方便,你们飞一架U-2过去,送到咱们长安的试飞院去,咱们就在长安改造!”

  本-里奇再次惊呆了:“啥?送你们那边去?咱们……”

  咱们臭鼬工厂,还真是保密程度很高,但是,U-2毕竟是咱们的飞机,飞过去改造,会不会……

  “怎么,还担心泄密?U-2残骸,咱们东方手头就有不少,要仿制的话,早就仿制出来了,这五十年代技术的飞机,能有啥秘密可言?”秦亮白了本-里奇一眼:“咱们西工大的技术,要研制U-2之类的飞机,那也是轻轻松松!”

  “不是,秦,关键的,这飞机的维护保养复杂……”

  “那就把维护保养的团队都带上,对了,起降阶段的资料,也得交给我们,我们需要输入计算机,再给我们一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我们会根据他的经验,编写飞控……本-里奇,我的朋友,你那嘴巴怎么张那么大,这是要干啥?饿了?说起来,是有些饿了。等下咱们去哪里吃饭?在咱们西工大,你最喜欢去食堂,咱们也去你们臭鼬工厂的食堂如何?”

  “秦,你们西工大,有没有先进的侦察机项目?”卡卢奇开口问道。

  “这个嘛……当然有了,只是……”

  “能给咱们介绍介绍吗?”

  “好吧,反正这个项目也只是计划中的,还没有实施,可以给你们简单介绍介绍。”

  林老放下了咖啡杯,他知道,秦亮再次开始表演了。

  “我们这款飞机,计划采用三角形升力体外形,75度后掠角,发动机方面,得使用组合循环发动机,预计能飞到四万米的高度,和获得6马赫的最大速度。”

  本-里奇睁大了眼睛。

  “秦,能给我们画出来吗?就像是……当初我们第一次去西工大的时候那样?”

  “当然没问题。”秦亮点头,然后走向会议室里的黑板。

  很快,一架独特外形的飞机就出来了。

  整个飞机,就是一个有着75度后掠角的巨大的三角形升力体,从侧面看,又是一个类似鹰喙的巨大流线体。

  两台组合循环发动机,在基辅上布置,沿着飞机方向延伸,和三角翼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斜曲面的布局。

  “我们这样设计的三角形本体,就是一个升力面,不管是亚音速,跨音速,还是高超音速的飞行,都能折中起来,而且还有很强的隐身效果,不过,这款飞机最大的难点,还是发动机。”

  秦亮滔滔不绝地介绍着,看着一群傻了的美国佬。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这就是传说中的曙光女神项目啊!

  U-2是美国佬第一个专业的侦察机项目,高度够了,但是速度不够,于是,SR-71黑鸟出现了。

  高度更高,速度更快,但是……维护保养复杂,也并没有完全的把握在米格-25的拦截中轻松摆脱。

  于是,八十年代,美国佬开始研究起来了全新的侦察机项目。

首节 上一节 404/4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