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第442节

  “来,让咱们闪电设计局研究研究!”

  “嗯,三角旗设计局不在乎,咱们闪电设计局在乎!先把近距空空导弹给咱们看看!”

  老毛子主要的空空导弹设计局就两个,三角旗设计局资格更老,不愿意用东方的技术,但是闪电设计局可不一样!

  现在,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暴风雪号上,R-73导弹的开发已经捉襟见肘,如果不能尽快突破,就会被三角旗设计局要走。

  如果能参考东方技术,尽快把R-73导弹改进出来……那R-73导弹就是他们开发的了!

  一枚乳白色的闪电九导弹被拆开包装箱,当看到玻璃泡导引头内部的时候,老毛子都惊呆了。

  “四个导引头,四个导引头!这东方人也太奢侈了吧?”

  “这四个导引头,匹配一定算法,能更好地捕捉目标,提升命中率!”

  “他们是怎么把导引头小型化的?这技术……好逆天!”

第484章 东方技术改造后的导弹,领先苏联好几代!

  目前,老毛子最先进的近距空空导弹是R-60.

  当初在设计的时候,这种导弹就是用来攻击高机动性目标的,想要做到这一点,那导弹自身的机动性就得强,老毛子的解决办法就是:降低导弹自重。

  自重越小,惯性越小,机动性自然就越高。

  同时代的响尾蛇,自重在九十千克左右,而R-60的自重,仅仅有43.5千克。

  机动性是上去了,但是……杀伤力不足的问题却凸显了。

  毕竟,老毛子为了增加导弹的杀伤力,不少导弹的战斗部就动辄二三十千克。

  而R-60是绝对没这么重的,毕竟弹头重量最多占据弹体重量的十分之一,五千克都到不了!只有三千克左右,看看对手的响尾蛇导弹,战斗部重量9.4千克,是它的三倍。

  杀伤力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R-60导弹,很多时候,明明已经命中对手,对方却能带伤逃跑!

  于是,老毛子就开始研制新一代的R-73导弹了!

  整体重量增加到了105千克,算是重新回归到正常空空导弹该有的体格来。

  而为了增加机动性,这款导弹采用了一套复杂的近距耦合边条翼加鸭翼的气动布局。

  空气在流经边条翼的时候,可以产生涡流,正好让后面的鸭翼舵面效率提升,为了进一步提升机动性,尾喷管上更是使用了矢量推进技术。

  于是,R-73的机动性高达60G,完全可以对付12G机动的目标。

  如果说唯一的缺陷,还是电子技术的落后,导引头的性能并不高!

  总设计师德蒙铁夫,不知道多少次感慨老毛子电子技术的落后了。

  现在,看着东方的技术如此先进,德蒙铁夫再也忍不住了。

  “让那些该死的面子见鬼去吧,我们要提升导弹的性能,必须采用东方的导引头!现在,我们就把这导引头部分拆掉,安装到我们的R-73弹体上!”

  他们要郎驼提供导弹,当然是为了提升他们自己的导弹水平,既然导引头性能最差,那就不如干脆把导引头全套移植上去!

  至于整合……老毛子最擅长的就是整合!

  于是,老毛子的工程师们,嘁哩喀嚓地将闪电九的导引头拆了下来,然后……

  “全部都是集成电路!”

  “数字化控制系统!”

  “这导弹陀螺,体积居然能这么小!”

  “我们……我们怕是无法整合上去!”

  他们又没有技术资料,大部分人还都是搞模拟电路出身的,让他们玩数字电路?这还真是难为他们了!

  老毛子的工程师们都是大眼瞪小眼。

  想要移植导引头,那只能找东方人合作!

  “东方的技术,领先我们好几代啊!”德蒙铁夫感慨了一句,然后……又看向中距空空导弹。

  “我们拆开一枚闪电十看看,如果技术足够先进,或许……还能用在我们的R-40导弹上!”

  于是,大家伙再次动手,拆开了这款导弹的导引头。

  “逆脉冲接收机,设计得真巧妙!”

  “这控制电路上,居然用的是龙芯处理器!这东方是真奢侈!”

  龙芯处理器,那是用来作为电脑主机都绰绰有余的,东方人居然把它用在导弹上,每发射一枚,就相当于一台电脑被炸毁啊。

  壕无人性!

  大家伙都是很感慨,同时……整合工作也在快速进行之中。

  美国,五角大楼。

  外面的披萨店,发现这一天的外卖订单再次增多。

  这是又有大行动,或者是大事件了啊!

  五角大楼内部。

  “这次发射的战斧导弹数量还是不够多,如果能一次性发射几百枚,那他们还是防不住的!”

  “几百枚?这会花多少钱,国会的大老爷们,肯定会不满意的。”

  “打仗怎么能怕花钱。”

  “如果这几百枚战斧,还是无法起到作用呢?”

  “我认为,是该用隐身巡航导弹了,可惜,我们的军工研发单位,还是太弱了,到现在也没有把隐身版的战斧给我们研发出来!”

  大家伙是你一言,我一语,但是,一句真正有用的话都没有。

  接下来怎么办?

  F-117失败了,战斧导弹也失败了!

  如果郎驼公布了F-117的残骸,那就更会打他们的脸!

  想到这里,温伯格的脸上,更是满满的愤怒,居然连个郎驼都对付不了?

  79年的时候,就该狠狠地教训郎驼!

  “斯威夫特,你有什么想法?”

  在场的人之中,斯威夫特应该是最冷静的那个了。

  斯威夫特摇摇头:“我没有什么想法。”

  现在这种情况,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就看他们敢不敢破釜沉舟,别整天只想着零伤亡,几艘航母过去,空军也部署了几百架战机,直接冲上去对着干,把郎驼的战机消耗干净,把郎驼的制空权彻底夺过来,不就行了?

  没有人敢这么做,他们都在担心越战的悲剧重演,以至于就变成现在这种尴尬的局面了。

  他还能说什么?

  温伯格没有这种孤注一掷的勇气,那他斯威夫特说啥都是白搭!

  “要不,我们动用蘑菇弹?”一个声音响起。

  温伯格的眼前一亮,现在,他还真想用这种方式教训郎驼!

  当常规武器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那就得动用特殊手段!美国佬从来都喜欢展示他们最暴力的一面的。

  斯威夫特无奈:“各位,老毛子的航空兵也在那里,如果动用蘑菇弹……什么后果,你们应该能想到!”

  这一句话,就把这个想法给堵死了。

  真把老毛子飞行员给轰了,那后果可不是他们能控制的。

  他们的目的是用经济战拖垮老毛子,可不是直接对上,把冷战转变为热战。

  “话说,沙某人那边,打算修建原油管道,我们也可以如法炮制,从阿驼修建一条输油管道,到曼驼出海,这样就能绕开霍尔木兹海峡了!”

  霍尔木兹海峡的北边是郎驼,南边是阿驼和曼驼,只要这两个国家打通陆地的运输线,这样就能解决能源运输问题!

  众人都是眼前一亮。

  到目前为止,曼驼只有一条内陆通往海边的石油管道,是要把内部油田的管道输出,大家伙怎么都没有想过,在这里修建一条南北走向的输油管道呢?

  距离远远低于沙某人的输油管道,可以更快地完成施工,加急的话,半年就够了!

  这半年时间……波斯湾沿岸几个石油出口国,就暂时忍耐吧。

  东方。

  “所以说,美国佬再次缩了?”得到消息,秦亮都有些好奇。

  “是啊,郎驼没有对外公布,算是给他们留了面子,美国佬经过这次失败,就决定放手了,他们计划从阿驼到曼驼,修建一条输油管道,从而避开霍尔木兹海峡。”林老说道。

  “嗯,这还真是个破解之法,不过,以美国佬的速度,没个两三年修建不起来,这波斯湾里面的国家算是惨了!”

  “你说,这样会不会影响到沙某人的那条东西输油管道?”林老再次问向秦亮。

  “当然不会,就算是这条管道建成,绕过了霍尔木兹海峡,也绕不过亚丁湾啊!”

  秦亮当初给老毛子出的主意,就是去也驼那边捣乱,或者对面的索马里也行,也不知道老毛子行动得如何了?

  “秦亮同志!老毛子来人了,直奔西工大,要采购你们的导弹导引头!”

  秦亮笑了笑:“好啊,终于等到了!林老,以后老毛子的先进空空导弹导引头,由咱们来供货,空军没意见吧?”

  “意见倒是没有,不过,你小子得先说清楚!”

  “这个也不是很难,在给他们提供的红外导引头里,对某种波长的光特别敏感,只要我们的热焰弹中加入了这种波长的光,那这种红外导弹就会直接追这个光源而去。”

  秦亮开始解释:“至于雷达导引头,那就更容易控制了,我们可以在雷达告警接收机中改进,当发现被雷达照射,发射这种导弹的时候,我们的雷达告警接收机就会发射一道电磁波,或者说是一个指令,导弹就直接自爆。”

  导引头都是咱们提供的,这导弹能不能命中目标,当然就是咱们说了算的!

  林老点头:“好啊,可以,不过……这些不会被发现吗?”

  老毛子又不傻。

  “以他们的水平,十年内都不可能发现,十年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管他这么多干嘛!”

  林老点头:“好,既然这样,那咱们就没问题了。”

  西工大,新校区。

  当秦亮回来的时候,老毛子们已经是闻声而来。

  “秦校长,贵方的跳频电台技术很先进,可否把这种技术交给我们,让我们能独立生产?”

  “这当然不可能。”秦亮看着对面的老毛子,态度无比认真。

  “不是我不想给你们,而是……这种技术难度太高,你们根本就生产不出来!”

  “秦校长,我们对贵方的导引头很感兴趣,希望贵方能……”德蒙铁夫原本想说,请把这种导引头交给我们生产,但是看着同伴刚刚吃了瘪,也就改口了。

  “能否把这种导引头的技术资料交给我们,我们可以匹配到自己的导弹上?”

  “不行。”

  这也不行?

  德蒙铁夫大失所望,不是说东方朋友很热情的吗?

首节 上一节 442/4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