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婆!陈三婆!”
陈三婆从灶房走出来:“哪个要生了?”
“对,我家祥平要生了,羊水破了,请您赶紧过去!”
“要的,等我一下。”
片刻后陈三婆背着一个老旧的箱子,示意王建安在前面带路。
王建安搀着她一条胳膊,几乎是半扶半架着,往河边赶。
张老汉还在岸边等着,见他们过来,又赶紧搭手把陈三婆扶上船。
终于回到自家院坝。
冯彬蓉端着盆热水从里屋出来,看见他们,立刻喊道:“陈三婆来了,快进来。”
陈三婆点点头,由冯彬蓉引着,掀开里屋那厚厚的蓝布门帘进去了。
门帘落下的瞬间,王建安似乎听到里面尹祥平压抑不住的一声痛哼。
他也想跟进去,被冯彬蓉拦住了。
“你进去添啥子乱?有陈三婆在,没啥子问题。”
王建安只得停下脚步,焦躁地在堂屋里踱步。
冯彬蓉不时端着热水盆进去,又端着染了血污的水出来,脸上满是紧张。
时间一点点过去,堂屋外的光线渐渐暗下来。
尹祥平这次比之前冯彬蓉生孩子时的动静大多了。
冯彬蓉抽空出来煮了一锅红糖醪糟蛋,给里面送进去,也给外面几个人一人盛了一碗。
“吃点,垫垫肚子,里头还早呢。”冯彬蓉把碗塞到王建安手里。
上辈子的记忆和眼前的煎熬混在一起,让王建安生出一种无力感。
脑中有两个声音在不停地碰撞。
“上辈子生孩子也没啥子事,不用担心……”
“上辈子生的很轻松……”
里屋突然传来陈三婆一声呼喊:“祥平!鼓劲!看到娃儿脑壳了!再使把力!对头!就这样!”
紧接着,是尹祥平用尽全身力气的一声嘶喊。
然后,一切声音戛然而止。
紧接着一阵哭声打破了宁静。
“哇……哇……”
这声音细嫩,却像一道惊雷,劈开了屋外凝固的焦虑。
“生了!生了!”冯彬蓉声音也从里面传出来。
王建安只觉得一股滚烫的气流猛地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双腿一软,差点没站稳,赶紧扶住旁边的桌子,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门帘被掀开,张玉清抱着一个红色小包走了出来,脸上满是疲惫,但更多的是如释重负的喜悦和激动。
“建安儿,快看!是个儿子!母子平安!”张玉清的声音带着点哽咽,把孩子小心地往王建安面前送。
王建安低下头,凑近仔细观察着。
他慢慢伸出手指,极轻极轻地碰了碰儿子温热的小脸蛋。
小家伙似乎感觉到了,小脑袋微微动了一下。
“好,好……”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后只化作一个带着浓重鼻音的“好”字。
王太平和王建平也围了上来,凑着脑袋看。
王太平咧着嘴,想伸手摸摸孙子的小手,又怕自己手粗弄疼了他。
王建平也笑着,一个劲儿地说:“像建安儿!像建安儿!”
这时,陈三婆也掀帘出来了,脸上带着倦意,但眼神明亮。
她手里拿着个煮熟的鸡蛋,在襁褓上滚了几下,嘴里念叨着:“滚蛋滚蛋,灾星滚蛋!幺儿平安康健!”
这是老规矩,用鸡蛋滚过新生儿,祛除邪祟。
“陈三婆,辛苦您了,太感谢了。”王建安对着陈三婆深深弯下了腰。
“莫得事莫得事,接生婆的活路嘛。娃儿妈有点累脱力了,睡过去了,让她好生休息。”陈三婆摆摆手,又交代了些注意保暖,产妇饮食清淡的话。
王建安连连点头,把准备好的谢礼,一块上好的五花肉,一包红糖,还有用红纸包着的三十块钱,塞到陈三婆手里。
陈三婆推辞了两下,也就笑着收下了。
安排陈三婆到另外的房间休息,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折腾了一天一夜,王家人都累得够呛,但精神都异常亢奋。
第59章 取名
王建安抱着儿子,坐在尹祥平的床边。
尹祥平脸色还有些苍白,但呼吸均匀。
看着妻子沉静的睡颜,再看看怀里咂巴着小嘴的儿子,王建安心里被一种满足感填满了。
天大亮了。
王太明一家先来到王建安家,随后其他社员也陆陆续续或提着鸡蛋,或提着红糖上门来看望尹祥平母子。
“哎哟,看这娃儿,天庭饱满,有福相!”
“像建安儿,这眉眼像得很!”
“建安儿,恭喜恭喜啊!”
“啥时候办满月酒?我们可都等着吃席呢。”
王建安脸上一直挂着笑,挨个散烟:“等祥平好点就吃!”
小家伙大概是被吵到了,小眉头皱了皱,哼哼唧唧地哭了两声,立刻引来一片哄笑。
“娃儿认生喽!”
热闹持续到半上午,大家才渐渐散去。
张玉清把煮好的红糖鸡蛋端给醒过来的尹祥平,又给王建安也盛了一大碗。
尹祥平靠在床头,小口吃着鸡蛋,眼睛却一直没离开躺在旁边的儿子。
吃完鸡蛋,张玉清问道“建安儿,娃儿名字想好没?”
按照王家的族谱,这一辈男娃,名字中间得排个“春”字。
“这还用想?”王太平理所当然地说道,“辈分是“春”字辈,刚好是春天生的,我看就叫王春生。”
张玉清点点头:“春生不错”
王建平和冯彬蓉也附和。
王小英插嘴道:“我看叫王春阳也好听,春天的太阳!”
王建安抱着儿子,看着怀里那张懵懂的小脸,又抬眼看了看一脸理所当然的家人。
他沉默了几秒钟,然后抬起头,慢慢的说道:“爸,妈,哥,嫂,小英,这名字,我想好了。”
顿了顿,感受到怀里小家伙微微动了一下,仿佛也在倾听。
“就叫王刚,刚强的刚。”
这是他和妻子商量好的。
“建安儿!你胡说啥子!”王太平第一个反应过来,带着怒气,“王家的辈分都是定好了的,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张玉清也急了,走到床边:“建安儿,名字是大事,可不能乱来!你爹说得对,规矩不能坏。”
“就是啊,建安儿,”王建平也劝道。
王小英看着二哥那坚定的神色,又看看气得脸色发青的父亲,没敢吭声。
“爸,妈,大哥,大嫂,你们听我说完。”王建安的声音很平静,开始忽悠起来,“叫王刚,不是乱来,也不是不敬祖宗。”
“第一,这娃儿来得不易。
他妈生他,痛了一天一夜,娃儿自己,也是卯足了劲才落到这世上。
这名字里的“刚”,是刚强,是希望他这辈子,无论遇到啥子沟沟坎坎,刚强,硬气,扛得住!”
尹祥平靠在床头,眼神奇怪的看着丈夫,这和当初两人间的说辞完全不同。
“第二,时代不一样了。
爸,您看我们搞养猪,搞大棚,按老法子能行吗?
老祖宗的规矩要敬,但也不能啥都抱着老黄历不放。
名字就是个代号,叫啥不重要,重要的是娃儿自己争气,有本事。”
“那族谱咋办?”王太平的怒气消了点,但还是皱着眉,他最纠结的就是这个。
在老人心里,名字不上族谱,就像没根的浮萍。
“族谱?”王建安笑了笑,“爸,只要娃儿有出息,给王家争光,他就算叫王小二,那也是我们老王家的好儿孙。
族谱上记的是人,是事,不是一个死板的字。”
王太平张了张嘴,想反驳,一时又找不到有力的话。
是啊,老二搞大棚,搞合作社,哪样是按老规矩来的?
可哪样不是带着家里越过越好?
王建平和冯彬蓉互相看了看,觉得老二说得好像也有道理。
王小英更是悄悄对二哥竖了下大拇指。
“王刚……”王太平喃喃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
这个二儿子,从小就有主见,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他搞大棚,顶着压力贷款,最后真赚了大钱。
他搞合作社养猪,带着几家人一起干,如今猪场也红红火火。
他好像……总是对的?
“唉……”王太平叹息一声,带着无奈,也带着一种释然,看向王建安,“随你吧,你是娃儿他老汉儿,,你说了算!”
王建安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抱着儿子,对着父亲点点头:“谢谢爸。”
尹祥平靠在床头,看着丈夫和公公达成了和解,苍白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