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从养猪开始 第59节

第89章 骟猪

  猪仔出生的第十天,王建安一早就来到了畜牧站。

  霍守义正在吃饭。

  “霍兽医!”王建安喊了一声。

  霍守义抬起头:“建安啊?母猪和小猪都没事吧?”

  “没事,全靠你那天接生得好。”王建安递过去一根烟,“小猪都活蹦乱跳的,这不到日子了嘛,想请你过去动个刀。”

  霍守义接过烟,别在耳朵上,了然地点点头:“是该骟了,你等我收拾下器材。”

  霍守义打开墙角一个掉漆的铁皮工具箱,把几把形状各异小刀,一小瓶碘酒,还有一团纱布塞进去。

  两人一前一后往李家沟走。

  霍守义边走边问:“那头营养不良的小猪喃?打了补铁针之后咋样?”

  “缓过来了,就是抢奶还抢不过别的猪,我跟我哥喂奶时得专门给它找个好位置。”

  “那就好,这种猪能保住不容易。”霍守义挺满意,“骟的时候我手快点儿,让它少遭罪。”

  到了王建安家院子,张玉清和王建平早等着了。

  猪圈外的空地上铺了张破草席,旁边摆着个矮板凳,一盆清水,一块肥皂。

  这是预备给霍守义洗手和放工具的。

  “霍兽医喝口水歇一下。”张玉清端来一碗凉开水。

  霍守义摆摆手:“先干活,弄完了再歇。”

  他把工具箱打开放到板凳上:“建平,抓猪吧,先抓公的。”

  王建平应了一声,弯腰钻进花腰杆的猪圈。

  母猪警惕地抬起头哼唧两声。

  王建平看准一只正埋头吃奶,尾巴根下带着明显小鼓包的公猪仔,捏着后脖子就拎了出来。

  小猪仔四蹄乱蹬,发出尖利的嚎叫。

  霍守义已经用肥皂仔细搓洗了手,又拿碘酒棉球擦了擦。

  他示意王建平把猪崽侧摁在草席上,肚皮朝上。

  霍守义蹲下身,左手拇指和食指精准地捏住小猪两腿之间那个小鼓包,轻轻一挤。

  右手拿起一把小巧锋利的月牙刀,在煤油灯火苗上燎了两下。

  随后极其精准地在那鼓包上挑开一道小口子。

  同时左手手指一挤一捻,两个粉白色,花生米大小的“考考”就带着点血丝被挤了出来。

  小猪疼得浑身一抽,嚎得更凄厉了。

  霍守义右手小刀一旋,干净利落地割断连接的组织。

  左手顺势一抹,把挤出来的东西丢进旁边备好的盆里。

  整个过程几秒钟就完成了。

  随后霍守义捏起一小撮干燥细腻的草木灰,按在猪崽那小小的伤口上。

  灰白的粉末瞬间吸收了渗出的血珠,创口也被糊拢了。

  “好了,下一个!”霍守义松开手。

  王建平把这只刚被“处理”过,小猪仔轻轻放回圈里。

  它一落地,踉跄了一下,很快又本能地往母猪温暖的肚子下拱去,似乎刚才那短暂的剧痛已被抛在脑后。

  王建安仔细地看着,心里暗暗记下霍守义那干净利落的动作。

  王建安注意到在骟那头打过补铁针的猪仔时,霍守义下手更轻更快,按灰的时间也略长些。

  猪仔被放回圈后,趴了一会儿才慢慢挪去拱奶。

  两窝二十七只小猪,公猪崽占了近二十只。

  最后一只被处理好放回圈后,霍守义额头上也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直起腰捶了捶后腰,长长舒了口气。

  “霍兽医,辛苦你了。快洗洗手,歇息一哈儿。”张玉清端来兑好的温水招呼道。

  霍守义洗完手,又用碘酒擦了擦。

  王建安递过烟,帮他点上。

  这时,张玉清的目光落在了草席旁那个盆里。

  “霍兽医,这个……”张玉清指了指盆。

  霍守义吐出一口烟圈:“留着,这是好东西啊,大补。

  拿回去用盐水泡一泡,洗干净用泡椒泡姜炒来吃,香得很。

  就是你们家小子还太小了。”

  “晓得,晓得。”张玉清眉开眼笑,赶紧端起那碗,“建安,你陪霍兽医摆会儿龙门阵,我先去收拾收拾。”

  霍守义歇了会儿,又去猪圈看了看刚被处理过的猪崽,确认都没什么异常,就准备告辞。

  王建安掏出准备好的钱递给霍守义。

  霍守义接过钱揣进兜里:“过几天我再过来,昨天第一批疫苗已经到了。这几天注意圈里干净,别让伤口沾上脏东西发炎就行。”

  送走霍守义,王建安回到了家里,尹祥平正在街沿上逗着孩子。

  张玉清已经在忙活了,那碗“考考”被她倒进一个装了清水的盆里,正在仔仔细细地搓洗。

  “妈,你真弄啊?”王建安看着那盆东西,有点哭笑不得。

  “弄!为啥子不弄?”张玉清头也不抬,“这是好东西,你们天天那么累,正好补一补。

  去把泡菜坛子里的老泡椒和老泡姜给我捞一碗出来,再掐点蒜苗回来。”

  王建安只好照办,泡椒泡姜是蜀地灶房的魂,家家必备,捞出来的泡椒泡姜酸香扑鼻。

  张玉清把洗干净的“考考”捞出来控水。

  中午饭桌上,这盘菜成了绝对的“主角儿”。

  王太平和王建平一家人一进屋就被这香味勾住了。

  “嚯,今天整的啥子东西,弄这么香?”王太平洗着手问道。

  张玉清得意地把菜摆桌子中央:“霍兽医骟猪留下的‘考考’。”

  王建平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

  那“考考”被炒得外皮微焦,里面却依旧粉嫩。

  入口先是泡椒泡姜那股子凶猛的开胃酸辣,嚼两下,一股带着特殊脂香的肥糯口感就在嘴里化开,又嫩又滑,毫无腥膻,只有满口的咸鲜香浓。

  “唔,好吃!”王建平含糊地赞了一句,筷子又伸了过去。

  王太平也尝了一块:“嗯,是好吃。”

  张玉清笑眯眯地看着一家人吃得香:“建安,你也快吃啊。”

  王建安看着那碗快速被扫荡下去一小半的菜,也笑着伸出了筷子。

  味道确实出乎意料的好,泡椒的酸辣完美压住了那点可能的骚腥。

  一大盘爆炒“考考”被吃得干干净净,连盘底的泡椒姜末都被王建平拌了饭。

  张玉清看着光溜溜的盘子,脸上尽是满足的笑。

第90章 新种

  尹彬跳下路过李家沟的客车,客车开走,卷起大片的灰尘。

  “咳咳。”尹彬捂着口鼻,扛起一个大袋子,快速跑下垭口。

  尹彬到王建安家时,只有尹祥平一个人在家收拾东西,王刚正在睡觉。

  “五妹。”尹彬走进院子喊道。

  听到声音,尹祥平抬头:“哎,三哥!你怎么来了?”

  尹彬:“我来找建安,给他送点好东西过来,他在哪儿喃?”

  “哦,他在大河湾那边,这几天大棚在搭塑料薄膜了。”尹祥平转身倒了一碗凉白开,“三哥你坐一会儿,我去喊他回来。”

  尹彬接过水,一口喝下:“不用了,我去找他。”

  来到大河湾,王建安正站在墙上指挥着张春城等人拉薄膜。

  “建安!”尹彬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王建安闻声抬起头,眯着眼朝看了看,惊喜地喊道:“三哥!你到那边阴凉处等一哈,我这儿马上弄完了。”

  “你先忙。”尹彬走到树根下阴凉处坐了下来。

  十多分钟后薄膜搭建完毕,王建安让大家也都休息。

  自己快步跑向尹彬:“三哥,你怎么来了,是开公司出啥子问题了?”

  “没有,没有,公司那边一切顺利,我前段时间去了趟山东找大姐,给你带了点好东西回来。

  尹彬指了指地上的旅行袋,脸上带着得意。

  王建安早就注意到了那个鼓囊囊的袋子上了,听尹彬这么一说,更是亮得惊人。

  他蹲下身,迫不及待地拉开旅行袋的拉链,里面塞得满满当当,全是用旧报纸,牛皮纸仔细包裹捆扎好的小包。

  这个时期从山东带回来的,又能称为好东西的,他大概猜到了是什么。“三哥,快介绍介绍这些好货。”

  尹彬也蹲了下来,解开捆扎的麻线,露出几个鼓鼓的牛皮纸袋,袋口还用细麻绳仔细封着。

  他拿起其中一个,解开绳扣,将里面的东西倒在展开的报纸上。

  “哗啦……”

  一片饱满的深褐色种子被倒在了报纸上。

  这些种子比本地常见的黄瓜籽要大上一圈,形状更规整,表皮光滑。

  尹彬抓起几粒:“这是鲁黄瓜三号,姐夫他们那边的最新品种,抗病,结瓜多,产量比我们本地的高一大截。”

  王建安捻起几粒种子,放在掌心仔细端详。

  指腹传来的饱满坚实的触感让他心头一阵滚烫。

  作为一个重生者,他太清楚良种对产量意味着什么了。

  他脑子里那些先进的大棚管理技术,是他能领先这个时代其他大棚种植者的最大依仗。

首节 上一节 59/1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