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师父,封师傅借钱的时候就想着这钱不要了,以后这徒弟也不管了,借条打了,又被他师父给他了。
但是,他的这份借条在回家的路上就被贾老蔫从贾东旭手上给要走了。
贾东旭回家是乐呵的,搞得贾张氏问了好几次,不过贾家父子的嘴还挺严。
第二天贾张氏就傻了,缝纫机运回家了。
任凭她如何哭嚎,贾东旭就是护着那缝纫机,不让去退,甚至还拆了包装。
贾张氏一问钱哪来的,指着贾老蔫就是一通骂,当爹的管不住儿子,还帮儿子瞒着老娘,这是要反天了啊。
最后她直接甩了一句这钱我不管,你自己想办法还,每个月交的钱不能少。
可东西买回来了,那该死的狐狸精她肯定是要弄回来磋磨磋磨的,贾张氏找了一个媒婆,给了人家两块钱,跑了一趟秦家庄直接就把亲给定了。
秦家人说要看看家里情况和缝纫机,贾张氏大大方方的领回来看,然后两家就定了婚期12.1日。
结婚的时候当然要请人啊,结果老太太发话了,中院不许去,不差他老贾家那口吃的,结果许家也没去。
连礼都没上,贾张氏差点气得吐血,她就想靠着这点礼金回回血呢,结果后面有钱那几家一家都不来。
她也不想想,她把何雨柱的名声败坏成什么样了。
许大茂倒是跑去看了一趟秦淮如,有了小满在他也没觉得惊艳,不过还是骂了一句:“狗屎运。”
一个意思是秦淮如长得确实可以,再有一个就是他破坏了半天,贾东旭这孙子还是结婚了,还娶了个漂亮媳妇。
婚宴也闹了笑话,何大清肯定不会给他们做啊,贾老蔫就请了别人,结果肉买回来贾张氏直接就砍了一半拎回了家。
最后大荤菜变成了小荤菜,这还不算完,贾张氏拿着家里洗菜盆又打了半盆回去。
最后还是做饭的师傅,又加了几道素菜才顶过去。
秦家来的人是真见识到了,秦淮如她娘差点领闺女走,可礼成了,只能叮嘱闺女受了委屈要回家。
当然贾东旭那屋唱了一晚上大戏,两家人都没睡好觉。
第二天全顶着黑眼圈,贾东旭更是脚步虚浮,走路都打飘,秦淮如倒是满面红润,贾张氏不断嘀咕:“狐狸精,狐狸精!”
等贾东旭他们去上班,贾张氏就开始给秦淮如找活干,洗衣服,打扫屋子,反正就没闲着。
秦淮如也没觉得有什么,反正嫁人不就是要干这些么。
然后四合院又回归了平静,只有老何家一直盼着何雨柱回来,虽然希望越来越渺茫,失踪一年了啊。
说到这,咱再切回半岛,1950年12月。
何雨柱他们在咸兴休整,没几天基干就派下来了,6连来了个指导员,剩下两个连都派了连长,然后那几个兵就被领走了。
七连呢,只是送来了三十个兵,说是第一批,让何雨柱这个有经验的副班长先帮着带。
何雨柱能带么,还真能带,可这名不正言不顺啊,这批兵可不是什么老兵都是新兵蛋子。
一看带他们的是个比他们还小的,就有人不服气了。
这事都没用何雨柱出手,伍万里带着7连剩下那两个老兵就给收拾了,其实他们已经认定了何雨柱,连长、指导员不在听何雨柱指挥不是很正常么,就算在他也没少指挥啊。
何雨柱统计了一下学历,特长,然后那一个排的兵就分成了三波。
读过书的全都开学炮兵,身强力壮的全都学机枪加投弹,剩下的就先当普通步兵练着吧,有突出表现的再说。
之所以上面这么安排,是因为上面要去核实战功,*6军的就不算了,只算这边的。
好在熊杰和梅生伤是伤了,写写东西问问话还没问题,就是在国内,需要点时间。
两个人写完了材料,上面一看,嚯这小子是个人才的,当初把他留下的那个后勤的人员算是立功了,他们捞着了。
伍千里呢,送回来后,第一时间就被送走了,他比梅生他们还早一批回国。
回国后医生一检查,直接吐槽:“这都处理好了还送回来干嘛!”
不过还是给伍千里又输了一次血,实在是这脸白的太吓人,然后又给补充营养。
等确认功劳的人找到伍千里的时候,他除了下不能剧烈运动,其他问题都不大了。
伍千里看完熊杰和梅生的资料只说了一句,这个还不全,然后又补充了一些,签名按手印。
主要是两次炸桥的经过,闻讯而来的余从戎也一起签了个字。
这一通下来就是半个多月后了,7连驻地倒是热闹的很,东西都有啊,就是没有弹药,反正训练没问题。
其他那几个连的时不时的还过来找他们聊聊天,尤其是6连的,这可是一起经历过好几次生死的战友。
何雨柱也不藏私,狙击的东西教了一部分可以教的,炮兵的也教了,还教了一些简单的朝鲜话和英语。
这一教可不要紧,先是营里知道了,然后是团里,何雨柱直接被请去讲大课了。
就教朝鲜话和英语,因为志愿军这一阶段因为语言不通吃了太大的亏了。
我问不清楚路,抓了舌头沟通不了,战场上抓俘虏人家根本听不懂你说啥,就冲志愿军喊出那个气势,跑得只会更快。
不光是这,何雨柱还被请去跟俘虏沟通。
那帮大鼻子嫌弃志愿军的伙食不好,何雨柱带着两个军官看了一圈后,俘虏才发现他们是吃的最好的,就消停了不少。
然后又开始侧面从何雨柱这里打听志愿军对待俘虏和国内的情况。
对待俘虏有条例,何雨柱照着念就是了,至于国内情况,何雨柱能跟他们说实话才怪了。
倒是被他套出了不少消息,联军都有什么部队,之前都有什么战绩之类的,何雨柱写成材料直接上报了,虽然没有记功,何雨柱也得到了书面嘉奖。
这东西太有用了,打仗不就是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现在志愿军在半岛那是两眼一抹黑,当然了联军那边也一样,志愿军的番号他们听都没听说过。
从果党那边得到的资料早就过时了,都改编了好几次了。
1951年1月,梅生、余从戎、伍千里先后回了7连,七连的兵员也开始补充。
伍千里回来后才知道何雨柱留在他们师了,问题是人不知道哪里去了。
跑了团部好几次要人,团长说人他也不知道在哪,去执行任务去了,伍千里就急了,说是要去找师长要人。
团长没办法打了一圈电话问,才知道是国内来了慰问团,何雨柱被安排过去当翻译去了。
伍千里一听只是当个翻译就没继续追着问在哪,不过他还问了何雨柱以后的安排还有功劳这些,因为这次打阻击的几个连都是集体一等功,个人一等功、二等功都有。
按照何雨柱的功劳,一等功是跑不了了,问题是能拿几个。
团长只是说上面还在评定,就个人而言何雨柱功劳很大,还不是一个,还没有定论,然后告诉伍千里最近就会下来。
其实是有些功劳上面没法确认,比如打掉那些补给点的事,这些倒不是何雨柱自己说的,而是战士们说的,不然那么多装备哪里来的,没有那些装备,桥都炸不了,更别说公路阻击一晚上了。
伍千里又跟团长磨叽了一会,团长说人回来一定告诉他,他才回了连里。
回到连里自然要被人追问啊,梅生、余从戎、伍万里几人可都等着见人呢,结果一个人回来了。
伍千里把情况一说,众人无奈只能等了。
不过7连一直有个排长位置空缺着,副连长上面要安排也被伍千里给推了,没有一起经历生死凭什么来他们连当副连长。
这就是他和梅生商量好的,要给何雨柱争取的。
何雨柱最初接到任务的时候也有点懵,可是跟着队伍走下来就发现这任务不简单。
白头鹰那边因为还不适应半岛搞不了什么花样,可是南棒会啊,前一个阶段他们的首府都被拿下了。
有很多遗留下来被打散和特意潜伏的就开始各处搞破坏。
开始的时候何雨柱没怎么出手,他就是一个翻译,加上普通士兵。
直到有一次,慰问团被偷袭了,来的人还真是何雨柱的老熟人,南棒一师的,这帮家伙正面战场不行,留在后面搞破坏那真是比谁都在行。
他们伪装成立北棒的士兵,慰问团居然还给他们演出了,然后晚上帮人就动手了,他们的计划是杀光护卫,劫持慰问团。
只是他们遇到了杀星,何雨柱的狙都留在7连了,那东西太惹人眼了,更何况他有两支,所以出门他都是背着一支三八大杆,从新战士那拿来的。
敌人摸哨的时候也是巧了,何雨柱出门放水给发现了,然后摸哨的反被摸了,何雨柱让战士们示警后,他拿着敌人手上用来伪装身份的莫辛纳甘,捞了一个子弹带就找狙击点去了。
说实话,这枪是好枪,可惜没有瞄准镜,不过不是远距离狙击,何雨柱一杆枪压制的敌人不敢露头。
具体杀了多少他没数,不过战后有人统计了被莫辛纳甘打死的足足有20人,敌人跑掉了一部分,志愿军这边已经派人去追了。
第141章 何副连长,你的军功评下来了!
这一战过后,何雨柱也不被当做纯翻译了,担任护卫任务的连长知道他是个班长后,直接让他带一个班,这都是连里抽调出来的。
关键是想让这些战士跟何雨柱学习狙击技术。
何雨柱倒也没推辞,反正他们这护卫任务要是不遇到敌人那真的是很闲。
就这么跟着慰问团走了一大圈,何雨柱回到239团的时候已经是三月份了。
然后我们的何雨柱同志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志愿军排长,本来其他地方也想要人,239团的团长找到军里硬是把人要回来了,何雨柱如了伍千里的愿,去了7连当三排长,代理副连长,成为了七连第668个兵。
练了一阵子兵,他的战功也评下来了,特等功一个(两个一等功合并,炸桥战、阻击战中光歼敌数量就够了,更别说炸了敌人那么多炮了)、一等功一个(两个二等功合并,助6连和解救7连)、二等功一个(救治伤员)、二等功一个(狙杀敌军上校,确实是死了一个,也不是别的部队打死的,当时只有何雨柱子在那边,因无人旁证只能给个二等功)
他回来的时候受到了7连的热烈欢迎,那热情何雨柱不想再感受了,上来就是一顿拥抱一顿捶。
7连除了伤残,伤愈归队的一共10个,加上他们原先的五个,也就才15个老兵。
伍千里硬是拒绝了副营长的职务要待在7连,副连长的位置,本来余从戎也可以争取一下,一听要给何雨柱他直接表示继续干排长。
伍万里现在是个小班长了,其他的战士也各有晋升,大多都是班长,少数是副班长。
当然也有愿意当大头兵的,都提前跑去留给何雨柱那个排了。
回来跟部队熟悉了一下,何雨柱这个排说是炮排,其实很杂,炮,狙击手,投弹手,机枪都有,说白了就是第一批分过来何雨柱训练的那些兵。
到了4月中旬,第九集团军完成休整,师里来了任务,7连的任务也下来了,还是穿插,从金城地区南下,朝龙华洞方向突击。
他们师本身是先锋,但是师里可不甘心就在后面打个酱油,所以他们连就成了先头部队,为后续大部队探清路线和敌人部署。
这个月份可比前两场仗那会好多了,虽然还是有点凉,可不至于冻死人了,漫山遍野的树木和草都焕发了生机。
7连开始走的还不算快,新战士们经过几天的适应后,速度就提上来了。
7连于4月20日抵达汉江,大部队到达后,白头鹰陆战24师败退。
部队继续南下,5月13日抵达昭阳江,跟师里联系以后,师里给的任务是渡江侦察,找到敌人的炮兵阵地,能打掉最好,打不掉把位置传回师部。
侦察完昭阳江水域后,在徒涉和泅渡中,连里的连排长商议后选择了徒涉,现在还算是枯水季,夜里他们下水试了试,没不了人,当然了个子太矮的除外。
让七连所有人不可思议的是何雨柱从背包里摸出好几头干生姜,然后切了片,渡江前让每个人嘴里含一片,还给了一片备用。
余从戎和伍万里还想看何雨柱包里还藏了什么宝贝,被何雨柱武力镇压了。
伍千里和梅生就那么看着,这小子总能出人意料的搞些小惊喜,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梅生的左眼近乎于瞎了,所幸右眼算是救回来了,本来想调他去后勤的被他拒绝了。
14日夜9点,7连开始渡江,别看是四月份,那水凉的人进去后很容易冻僵了。
所有人才知道那一片生姜的重要性了,走到江中间,大部分人只能露个脑袋,敌人的探照灯和曳光弹打过来,还要藏进水里,那滋味可想而知。
敌人是真没想到有人会冒着这么冷的降水渡江,七连渡江后并没有跟敌人发生交火,而是沿着江岸绕去了敌人的侧后方。
这冷水泡过,再一跑出汗可不得了,跑到一半有些战士就跑不动了,何雨柱一看,这是脱水了。
连忙找到伍千里,跟他一说,伍千里下令停止前进,原地后溪。
接着何雨柱又在包里一掏,掏出一包东西,众人好奇,余从戎更是拿过来在里面抓了一点尝了一口:“呸呸呸,齁死我了,这是盐?”
他一边说一边解下水壶‘顿顿顿’的就是一顿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