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女医生可能想到一个孩子知道什么,肯定认为是个诊所就能治病,又道:“慢慢说,什么病人,哪里不舒服?“
“我娘难产,求您“何雨柱扑通跪下,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
“人在哪?”
林秋瑾说着就进里面开始收拾器械。
“南锣鼓巷95号。”
“还行,不算远!产妇阵痛多久了?”
问完自嘲的一笑,又道“算了你一个孩子知道什么!”
“半个时辰了吧!”哪料门口的孩子居然给出了回复。
林婉秋微微错愕道:“来得及,我收拾完了,你带路!”
她话还没说完就见那孩子已经出了门,她还以为那孩子是着急,又如何知道何雨柱是出去放车。
林婉秋出了门就见那半大孩子站在黄包车前,车座上的雪已经被扫干净,车顶的篷子也被打开。
还没等她开口,那孩子道:“大夫,请上车!”
“你,这车,你能拉动吗?”
林婉秋本来想问车哪里来的,到最后只问出了这么一句。
“可以的,大夫快上车,我娘还等着呢!”
“哦,好!”林婉秋拎着小箱子坐到车上。
“您坐稳了!”那半大小子招呼一声拉起车就开始飞奔。
飘雪的长街上,黄包车飞速前进,林婉秋先是吃惊,接着就是震惊,前面这孩子跑出一里地居然速度不减,车又快又稳。
而且这孩子跑的地方都绕开了小日子的巡逻兵,显然对路面很熟悉。
南锣鼓巷的三进四合院内,正房中弥漫着血腥气,床上的妇人正在声嘶力竭的惨叫。
边上站着几个相似岁数的妇人,正焦急的忙活着。
床上那妇人岔开双腿前站着一个婆子,忙活了半天后才开口道:“胎位不正,保大还是小?”
一时间屋里陷入了沉默,连惨呼的妇人也是短暂的停止了叫声。
“他家老爷们呢?”产婆见无人应答又问道。
“一清早被人叫走了,要不再等等,他儿子去喊了!”边上一个妇人道,可不正是易李氏。
“诶,她这情况只能再坚持半个时辰,不然大小都保不住!”产婆叹息一声道。
“保,保小。”床上的妇人咬着牙挤出几个字。
“陈家妹子,你有柱子,这胎…诶!”易李氏到嘴的话说不出来。
怎么说都是一条小生命,她没法帮人做决定,她想说的是没了可以再生,可这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她转身往门口走去,想看看老何家的当家的是否回来了。
正在烧热水的贾张氏突然,啐道:“要我说就保大,这孽障还没出来呢,就想要他娘的命,出来了也不见得是个好的!作孽哟!“
她话刚说完就挨了一拐杖。
“张如花,你要是不会说话就闭上你那臭嘴,省的满嘴喷粪!”一个苍老的声音喝道。
“那我走!”
“你敢,老老实实烧水,你要是走了我打断你的腿!”
“行,老太太您厉害,我闭嘴还不行么!”贾张氏一脸怨气的又开始蹲下烧火。
再说许赵氏,轧钢厂她是去了,也见到了许富贵和易中海还有贾东旭他老子贾老蔫,可这仨没有一个有胆子跑去丰泽园叫何大清,易中海可是知道何大清今儿个是干嘛去了,所以许赵氏只能回转四合院。
聋老太太问明缘由也没多说什么,这年月什么能比自己的命金贵,不过倒是担心跑出去的何雨柱,半大小子失踪的事情还少么。
时间飞快,就在产婆再次问起,“保大还是保小的时候”,外面传来一个清澈的童音,“都保!”
接着就是顶着一头湿漉漉头发的何雨柱冲进了正屋,连带着屋外的寒风也被裹挟进来,让屋内瞬间冷了几度。
“你这孩子,这是你该进的地方么,还不快出去!”产婆喝道,同时把何陈氏身上的被子往下拉了拉,遮住了裸露在外的双腿。
何雨柱也知道自己太着急冒失了,忙转身对身后的林婉秋道:“林大夫,有劳了!”
“嗯,我看看再说。”说着抖落了身上的雪迈步进了屋子。
“柱子,这是?”聋老太太指着林婉秋问道。
“这是林大夫,妇科大夫!”何雨柱道。
“你这孩子,从哪来找的大夫,协和医院不是被封了么?”
“老太太您就别问那么多了,赶紧让人家大夫给我妈看看吧!”何雨柱回道。
“对对对,林大夫,赶紧看看大清媳妇,王婆子说只能保一个!”聋老太太被何雨柱说得一愣,这孩子什么时候这么能说了,片刻后回过神忙道。
第3章 生了
林婉秋已经到了何陈氏跟前,何陈氏现在是半昏迷状态,口里还呢喃着:“柱儿,柱儿,保小,保小!”
林婉秋用温水热了热手,然后对何雨柱道:“你小子出去等着,这里不适合你待着!”
“好,林大夫,您一定要救救我娘和她肚里的孩子!”何雨柱直接九十度鞠躬。
“我尽力!”林婉秋道,说完冲何雨柱挥了挥手。
何雨柱转身出了门又把门带上。
林婉秋俯身掀开何陈氏身下的被子,然后就开始在她肚子上摸了起来,一旁的几个妇人几次想开口都被聋老太太严厉的眼神瞪了回去。
何雨柱在门外焦急踱步,雪水从他发梢滑落,顺着脸颊淌下,混着不知是紧张还是奔跑出的汗水。
他时不时将耳朵贴在门上,试图捕捉屋内的一丝动静,可除了偶尔传来母亲微弱的呻吟,便只剩死寂般的沉默,这沉默像一把钝刀,一下下割扯着他的心。
屋内,林婉秋神色凝重,双手在何陈氏隆起的腹部精准游走,凭借丰富的经验判断着胎儿的位置。
她的指尖感受着生命的律动,眉头却越皱越紧,这胎位不正的情况比她预想的还要棘手。
她深吸一口气后,她对身旁的易李氏说道:“大姐,麻烦你帮我准备些热水,水温要适中,再准备几条干净的毛巾,越快越好。”
易李氏忙不迭点头,去灶上舀了热水又从水缸里兑了些凉水,然后快步端了回来。
贾张氏蹲在一旁,看着林婉秋那清瘦而知性的模样,忍不住低声嘟囔:“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的野大夫,能有啥能耐,还不如听王婆子的,保大保小早点定下来,别耽误了时辰。”
聋老太太闻言,狠狠瞪了她一眼,手中拐杖重重砸在贾张氏的屁股上,低喝:“张如花,你要是再胡咧咧,就给我滚出这屋子!人命关天的事,岂容你在这瞎搅和!”
贾张氏揉着被打得生疼的屁股,撇了撇嘴,终究还是闭上了嘴,只是手上烧火的动作愈发用力,柴火噼里啪啦作响。
何雨柱在门外等得心急如焚,来回走动间,湿透的老布鞋在雪地上踩出杂乱的脚印。
可这事他帮不上忙啊,只能心里祈祷:“希望林大夫带来的东西够用,能保下我娘和我妹子。”
对,就是妹子,作为穿越客,自然是知道这个没生出来的小家伙就是何雨水了。
“大夫,到底怎么样?”林婉秋摸过之后,就开始用温热的手巾在何陈氏的肚子上轻擦,而边上几位可是等不及了,聋老太太先开了口。
“大家别着急,我已经摸到胎儿的位置了,现在有办法调整胎位,但需要大家一起配合。”众人闻言,原本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
王婆子在一旁看着林婉秋有条不紊地操作,心中暗自佩服,她接生多年,从未见过如此镇定且手法娴熟的‘大夫’。
“林大夫,你尽管吩咐,我们都听你的。”王婆子开口说道,声音里带着几分敬意。
林婉秋点了点头,“王大姐,一会我调整胎位的时候,可能需要你在一旁协助我稳住产妇的身体,避免她乱动。”
王婆子应了一声,站到何陈氏身旁,双手轻轻按住她的肩膀。
林婉秋深吸一口气,双手再次覆上何陈氏的腹部,开始小心翼翼地转动胎儿。
何陈氏吃痛,身体猛地一颤,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
“娘,娘你再忍忍,大夫在救你和弟弟妹妹呢!”何雨柱在门外听到母亲的叫声,心急如焚,忍不住大声喊道。
时间仿佛凝固,每一秒都过得无比漫长。
不知过了多久,林婉秋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终于长舒一口气,“胎位已经调整过来了,接下来就看产妇的了。”
众人悬着的心这才彻底落了地,易李氏赶忙递上毛巾,让林婉秋擦汗。
“林大夫,真是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聋老太太感激地说道。
林婉秋摆了摆手,“老太太,现在还不是道谢的时候,产妇接下来的生产过程依旧关键,大家都别放松。”
此时何陈氏已经稍微清醒一些,不过浑身没了力气,林婉秋看她这个样子眉头皱起,问道可有什么吃食能让产妇补充一下好有力气生产。
贾张氏闻言起身在厨房踅摸了一圈,看到五斗橱里面的十来个鸡蛋就偷偷往自己袖子里藏了俩,然后才道:“鸡蛋行么,还有红糖?”
“可以,红糖水荷包蛋,多打几个!”林婉秋道。
“多打几个,现在鸡蛋多金贵,怎么不吃死她!”贾张氏小声嘀咕。
“你在那嘀咕什么呢,还不赶紧弄,你要是弄不了就回家去,省的在这招人烦,中海家的你去做!”聋老太太举起拐杖捅了捅贾张氏的后腰,帮她从灶台赶走,刚才贾张氏偷拿鸡蛋她可是看到了,不过这会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她不想等会那张如花又偷拿东西就把她从灶台边赶走。
“我走还不行么!”贾张氏面色难看的走开,不过得了两个鸡蛋却心里美滋滋,心想:“今天这火没白烧,我家东旭晚上有鸡蛋吃了,可惜不能再多拿点东西,何大清家还真是富裕啊,果然是什么年头都饿不死厨子。”
她刚刚在五斗橱里面还看到了腊肉和腊肠,恨不得都揣回家去。
“是,老太太。”易李氏应声走到灶台边上打鸡蛋,找红糖。
此时,何雨柱在门外也听到了屋内的对话,紧绷的身体终于放松了些许,他靠在门框上,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回想起方才的惊险,他的心跳依旧如雷,只不过事情太急他还没来得及想那么多。
“黄包车,对黄包车还在门外呢。”他猛地想起,刚刚进门他可不敢直接收起来,想到这他起身往门外跑去。
车丢了他不心疼,可这年头每个车都有车号呢,车行如果按号找人,找不到车夫,没准就找到他这来了。
到了大门口看到黄包车还在,四下也没什么人,他收起黄包车,然后进了前院又把车放了出来,转身又把大门关上才长长出了口气。
放好了车,他快步往中院走去,穿过垂花门隐隐约约就听到。
“使劲,再使点劲,马上就出来了!”
“大清媳妇,你要坚持住!”
然后就是一阵痛苦的低吟,让何雨柱不自觉的打了个哆嗦,心道:“生孩子太可怕了!”
跟他一样的还有猫在贾家被窝里的贾东旭还有后院的许大茂。
第4章 这小子真十岁?
何雨柱加快脚步,来到正屋门口,屋内的声音愈发清晰。
母亲痛苦的低吟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间,他双手不自觉地攥紧,手心里全是汗。“使劲呐,再用把力!”
林婉秋的声音里带着焦急与鼓励。伴随着何陈氏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紧接着,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划破了屋内紧张压抑的氛围。
“生了生了!是个闺女!”产婆惊喜的声音传来。
何雨柱眼眶瞬间湿润,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他伸手抹了把脸上不知是雪水还是泪水的液体,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屋内众人忙活着给新生儿擦拭身体、包裹襁褓,林婉秋则在一旁指导着易李氏如何照顾刚生产完极度虚弱的何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