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第390节

  “你怎么知道,他是个香江的老板。”黄镇长道。

  “就凭他在半岛流过血,就凭他在前几年国家大灾无条件救过灾,具体捐赠了多少东西我不知道,肯定比你们这点补偿款多。”

  “这个我知道,两次不少于四个亿。”杨涛适时的补充道。

  “嘶”屋里所有人都吸了口凉气,四个亿那得多少个零,他们一年累死累活能不能攒四百块还是个问题呢。

  “听到了,四个亿,你们的补偿款才多少钱,你觉得人家会舍不得给?”廖伟道。

  “可我们确实没收到另一半补偿款啊。”

  “那是你们县里的问题。”廖伟道。

  “那厂子建在我们这,在我们这招工总该可以吧,他们愣是不答应。”款子的事情黄镇长觉得可能是搞错了,于是直接换了个话题。

  “你们什么人都想送进来,我们怎么答应?”杨涛道。

  “那也不能一个都不要吧,你们建筑工地上的人都是外面找来的。”

  “那是跟我们对接的人安排的,人家也是正规单位。”

  “我们打点零工总可以吧。”

  “当然可以,前提是你们的人手脚干净。”杨涛这会感觉有人撑腰了,把胸中的闷气一股脑都吐了出来。

  “这帮扑街,是谁干的,你们有抓到人么,我直接送镇上派出所。”黄镇长气愤道。

  杨涛一时间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行了,黄镇长,要是能处理早就处理了,不用你在这跟我们演了。”廖伟道。

  过了一会,许大茂过来了。

  “老许,怎么样?”廖伟问道。

  “我已经反应上去了,等消息吧。”

  “嗯,那我等老高那边来了信我就回去了。”

  “麻烦你跟我跑一趟了。”许大茂道。

  “麻烦什么,这不是也在帮我解决难题么。”廖伟道。

  二人旁若无人的聊着,黄镇长就有点坐不住了。

  “这位,许同志,你找的谁,那边怎么说的?”

  “找的谁你不用知道,你可以回去等消息了,我这个不留饭。”许大茂的语气可不怎好。

  “那你总得给我个期限吧?不然我出去怎么说?”黄镇长问道。

  “三天之内应该就有信了。”

  “三天是吧,我记好了,如果三天还没消息,再闹起来,你可别怪我。”

  “你就是这么当镇长的?还玩起威胁人的把戏了?”廖伟怒道。

  “我拦不住啊,之前的情况你也看到了。”黄镇长道。

  “呵呵。”廖伟冷笑。

  “黄镇长先回吧,肯定会有结果。”许大茂道。

  “好,那我就先回了。”

  等黄镇长出去,杨涛道:“老许你电话打给谁了?”

  “还能有谁,之前谁跟我们谈的就找谁呗。”许大茂道。

  “那工地?”

  “继续开工啊,拖一天我们就损失一天。”

  “好。”

  接下来许大茂开始安排保卫科上岗的事情,廖伟全程跟着,然后廖伟觉得他还是有点小瞧了这位老许了,对保卫科的架构什么的,这家伙门清啊。

  连那些人能担任什么岗位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老许,你可以啊。”安排完后,廖伟冲许大茂竖起大拇指道。

  “嘿,咱也是在厂里干过的不是。”许大茂道。

  至于说许大茂的电话打去了哪里,自然是打到了郑国栋主任那里。

  郑主任听闻竟然有人敢挪用省重点外资项目的征地补偿款,还敢嫁祸投资方,阻挠施工,顿时震怒。

  他放下电话,立刻向省里主管领导和省纪委作了汇报。

  与此同时,高大宝也回到了县里,不过他是问了一圈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然后他去找了县长和书记,说是会调查让他等消息,还有这个事不是武装部该过问的。

  可把他气够呛,带着这个消息去了工地,廖伟和许大茂还安慰了他一番。

  当晚许大茂硬是把廖伟留下了,请他和高大宝喝了一顿,然后让人开着厂里的车送他和高大宝回了县城。

  至于廖伟的车,也让人开了过去,然后两个司机开着厂里的车自己回来的。

第303章 双囍

  第二天一早,市调查组进驻香都县的同时,省里由郑国栋主任亲自带队,省纪委、省财政厅、省外经贸委相关人员组成的联合工作组也火速抵达。

  省工作组级别更高,态度更鲜明:严查挪用,保障投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许大茂承诺的三天有点短,不过黄镇长可没功夫来找许大茂的麻烦,因为他和沈书记都被叫去县里了。

  镇长和书记都被带叫走了,下面的队长、支书自然也消停了。

  时间到了一周后,挪用专项补偿款的事情查清楚了,被挪去盖县里的单位房了,然后就是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理。

  直到十天后,在省工作组的督导下,剩余的补偿款终于发放到了被征地农民手中。(就不细写了,我怕又嘎了)

  工作组现场监督发放过程,确保每一户都拿到应得的钱款。

  拿到钱的村民们,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接着省工作组在乡里召开了情况通报会,然后帮助两个厂子协调用工问题。

  最后落实的细则是:优先招录安置退伍军人(尤其是符合条件的伤残军人和军烈属),厂子周边每家原则上有一个名额,但是必须符合厂子的招工标准;另外还多了一条,如果有人愿意嫁给丧失劳动力的退伍军人,厂里可以给一个名额,当然这个名额只能给那些嫁过来的人的,给家里的其他人不行。

  接着就是修路方案的敲定,连接厂区与主干道的道路修建问题,在省工作组主持的协调会上,许大茂提出了一个务实的解决方案,这条道路是公共基础设施,主要服务于厂区物流运输,但也将极大改善周边村民的出行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并非黄河集团独家使用。

  所以,黄河集团愿意承担道路建设的主要资金(约占总投资的70%),体现投资诚意和对地方发展的支持。

  同时,县政府需负责道路建设用地的协调和拆迁补偿(费用从正常财政渠道列支,不得再挪用),并承担道路建成后的日常养护管理责任。

  最后许大茂还还给黄河集团争取了一些东西,作为对黄河集团承担主要修路资金的补偿。

  其实也就是,香都县政府在法律政策允许范围内,在税收、行政规费等方面给予黄河集团在香都的两个项目一定的、可操作的优惠或便利措施(例如一定年限的税收减免、简化审批流程等),具体细则由县政府在省工作组监督下与黄河集团后续详谈确定。

  当然也照顾到了附近的村民,县里鼓励周边村民在自愿基础上,以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道路建设,黄河集团可按当地标准支付报酬,既能增加村民收入,又解决了用工问题。

  事后许大茂先是给何雨柱去了个电话汇报成果,何雨柱在电话里笑着对许大茂道:“大茂你小子就适合在国内当个厂长什么的,这不是解决的很好么!”

  “哥,这话要是去香江前有人跟我这么说,我得乐疯了,可现在”

  “哈哈哈哈,你小子是眼界高了,看不上一个厂子了。”

  “嘿嘿。”

  “先把这两个厂子搞好,以后有的是大项目需要你去做。”

  “明白。”

  “对了你要好好感谢一下人家郑主任还有廖伟、高大宝他们。”

  “哥,你看我像差事的人么?”

  “你能耐行了吧,可有一条不准违反原则,让他们犯错误。”

  “知道了,哥,我发现你这两年好像有点啰嗦了,是不是岁数到了。”

  “滚蛋,看你回来我怎么收拾你。”

  “我偷偷地回。”许大茂笑道。

  挂了电话,许大茂又给廖伟去了个电话,说了一下情况,然后说有时间去市里请他下最好的馆子,廖伟说只要有好酒就行,那些高档的地方他可不敢去。

  至于高大宝那边,情况他都知道,不过许大茂还是表达了谢意,并表示下次请吃饭一定要去,高大宝应了。

  香都的事情暂时解决了,厂子建成还需要不少时间,到那个时候遇到的问题何雨柱现在也想不到,不过现在有另外两件事需要他处理。

  一是纽约的君悦酒店终于要开业了,其实何雨柱也挺无语的,这基建速度也是没谁了。

  二是威尔逊那边的专利问题还是进展不快,其实就是因为地域问题,不管是新加坡和香江都是华人的地方。

  本来君悦那边何雨柱不打算过去的,阿浪和陈胜他们谁去分量都够了,可是威尔逊找过他后他改变主意了。

  “老板,既然这样,不如在北美搞一个公司吧。”

  “具体说说。”何雨柱道。

  “我们就是装也装装样子,收个厂子,搞个实验室,可以研究一些别的,反正都是集团的。”

  “你这么说也是一条路,可这个方案的问题在于人。”何雨柱接着问。

  “这个我知道,您带上托马斯·里德去,他在我这里表现的很不错,是个好帮手。”

  “然后呢?”

  “然后老板您去一趟新加坡,见见仙童团队,他们应该对圈内的人都很熟悉,问问他们有没有可靠的人,当然这个可靠还需要老板亲自考察一下。”威尔逊道。

  “好吧,你这个建议我考虑考虑,正好君悦要开业,艾伦·谢菲尔德想让我去参加开业典礼。”

  “那个项目拖的太久了有点。”

  “没办法,纽约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

  “老板你过去还是用别的身份吧,我觉得CA还是盯着这边呢。”威尔逊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我知道,参加典礼我也就是去观礼一下,给艾伦·谢菲尔德撑个场子。”何雨柱点点头道。

  一周后,纽约君悦酒店的金色大厅内,水晶灯折射着香槟塔的流光。

  何雨柱以美籍华人投资商“克拉克·方”的身份参加了开业典礼。

  何雨柱的到来,让艾伦·谢菲尔德有了底气,不过当艾伦·谢菲尔德举杯向何雨柱致意时,就让很多人不解了。

  艾伦·谢菲尔德也不在意,自家老板本来也不想吸引别人注意。

  不过他身边带着一个人,托马斯·里德,一个想来北美投资的英吉利商人。

  “里德先生对半导体产业也有兴趣?”

  “未来是电子产品的时代,谁掌握硅片,谁就捏住世界的脉搏。”托马斯·里德夸张道。

  “里德先生眼光独到啊,有机会我们单独谈谈。”

  “没问题。”

  第二天东大会议室:负责情报分析的主管李锐正在做信息分享:“老板,根据您的要求,我们做了筛选,目前只有三家符合要求,分别是仙童、国家半导体和AMD。”

  下面我具体说下他们遇到的问题和我们收购的优势。

首节 上一节 390/6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