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第414节

  新郎最后是被抬去后面休息的,因为醉得太厉害了。

  来找王翠萍和余则成敬酒的人更多,最后还是陈兰香让何雨柱挡酒二人才没醉倒在酒桌上。

  这可把那些警队的人高兴坏了,这可是香江的大亨啊,他们平日里想见都见不到,要不是今天这种场合,就他们这些人根本没资格跟人家喝酒。

  何雨柱最后连空间大法都用上了,才把敬酒的都给镇住,实在是太热情了,连奥利安发话都不管用。

  婚礼过后,王思毓夫妻就跑去度蜜月去了。

  其他人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忙碌碌,过了正月十五,许大茂返回了内地,只是没出正月呢,他就给何雨柱来了电话。

  “哥,我一回来就有人催问交换机的事了,看来这边真是挺急的。”

  “知道了,让他们再等等,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设备和技术不是问题,关键是怎么稳妥地进去。”

  “手续的事他们那办,他们只要东西。”许大茂道。

  “那你问问能不能成立个通讯设备公司,最好是你们在那边直接服务他们。”

  “明白,应该问题不大,那技术人员?”

  “前期我可以让你嫂子派一批去,后期还得靠你们自己,内地大学那么多,你招人呗。”

  “哥,第一批好像还没毕业啊。”

  “中专的也能用吧。”

  “行,我研究研究,你可要准备好啊,我怕给一个地方做完了,后面会来很多单。”

  “我知道了,你先去把手续搞定。”

  “好。”

  许大茂的动作确实很快,依托特区日益完善的政策环境和黄河投资这块金字招牌,加上各地对通讯设备的迫切需求,一家名为“黄河数字设备(特区)有限公司”的中外合资企业仅仅用了一个星期就完成了注册审批。

  可想而知效率多么多快了,为此许大茂答应的条件是第一台程控交换机先在特区安装。

  手续下来的第一时间,许大茂就把电话打到了何雨柱的办公室。

  “哥,公司牌子挂上了!这边几个邮电局的领导都等着看咱们的货呢,催问设备什么时候能到?”

  “这么快?”

  “特事特办么?”

  “你倒是特事特办了,我这可有点麻烦,你还得等一段时间。”

  “什么情况?”

  “小日子没货,我得去协调协调调货。”其实是何雨柱要把一批货的手续走通,不然用上了那就是黄河的污点,这几年香江海关和管理企业的政府部门比以前严多了。

  “要多久?”

  “最慢一个月吧。”何雨柱道。

  “行,那我跟那边说一下。”

  “等等,你小子答应了几台设备?”

  “这个,十来台吧?”许大茂有些不好意思道。

  “他们有那么多钱么?”

  “嘿嘿,用地换啊,还有开厂的优惠政策。”

  “什么,别说一分钱我们都拿不到,这种事我可不会答应。”何雨柱道。

  “别啊,哥,有钱,有钱,就是大概只有一半是钱,剩下的都换成别的了。”

  “你小子真行,这么大的事,也不跟我商量一下?”何雨柱一脑门子黑线。

  “我找浪哥和杨涛他们一起评估了的,要不然我可不敢接。”

  “别说你合同什么的都签了,你就不怕我把你小子开了?”何雨柱佯怒道。

  “没,没,我哪敢啊,这不是先吊着他们么,省得他们跑去找别人。”

  “你可真会给我找难题啊。”何雨柱叹了口气。

  “哥,有麻烦么,有麻烦我就推了,咱能做几家做几家。”

  “推了,你就不怕人家给你使绊子?”

  “咱厂子和公司开哪里,哪里肯定帮他办啊,其他地方我怕啥!”许大茂回去这些时间,又把以前那套捡了回来,这次不可不光是企业里的,政商结合了。

  “那你第一个打算给哪里装?”

  “特区啊,这边项目最大,而且特区新建,他们的线路可以根据我们的设备调整,能开个好头。”

  “香都呢?你就不怕人家给你们穿小鞋?”

  “那边下一批啊。”

  “行了,你等着收货吧。”

  “好嘞!”

  何雨柱挂断点头,揉了揉太阳穴,他也能理解许大茂为什么这么热心搞这个事情,其实不光是钱和土地还有政策的问题,更多的应该是压力。

  关系社会,人家知道你有能力,然后你不帮人家办,那就是麻烦,尤其他们现在算是外来户。

  明面上应该都没事,可下面你防得住么?

第317章 津门一别三十载

  接下来何雨柱就开始安排黄河通讯公司搞采购,当然了只是询个价之类的,其实那边是没货的,货都被扫了,然后下订单下去海外的某家公司,接着就是货到港,报关。

  这一套折腾下来,用了半个来月,第一台万门程控交换机就上了去花都的货轮。

  货到了花都,差点被截胡了,还是特区那边抢运走的,不然就变成花都的了。

  这一出闹得特区那边更坚定要把港口搞好了,不然以后都得走别的地方,万一再遇到这样的事咋办?

  货到了,黄河这边的技术人员也办好了手续,直接过关去了特区。

  要说这个生意没人眼红么,那是不可能的,问题是你得有东西啊,不是没有人跑小日子联系,可排期都要排到下半年去了,还不一定能拿到货。

  至于建厂研发生产,那就更别想了,这时候很多人的第一桶金还不知道在哪呢。

  何雨柱也想到了搞这个会捅马蜂窝,可没想到这马蜂是顺着电话线飞的,货送过去没几天何雨柱就接到了老方那边的电话。

  何雨柱握着话筒,听着电话那头老方半真半假的诉苦,嘴角不由泛起一丝苦笑。

  他这位方叔,为了帮老下属说情,真是把几十年交情的老脸都豁出去了。

  “方叔,您这话说的,好像我何雨柱成了为富不仁、见死不救的奸商了。四九城的情况我理解,但这事它不像您想的那么简单。”何雨柱无奈道。

  “柱子,我知道你肯定有难处。”

  “何止是有难处,邮电部能拿出来什么,他们什么都拿不出来啊,让我怎么做,要知道一套设备几百万美刀,那可不是国内的钱,您知道换算成国内的钱是多少么。”

  “多少?”老方对这个不大了解。

  “几千万啊我的叔!”

  “嘶这玩意这么贵么?”老方不确定道。

  “那您以为呢?”

  “不行,我得去找老李问清楚,不能让你吃亏。”

  “别急啊叔,还有个问题,现在内地的政策是支持那几个特区,可没说开放北方吧?”

  “买个设备不影响吧,您还是问清楚吧,别出了问题,给自己找不自在。”何雨柱道。

  “行,不过柱子啊,你看,首都啊,这电话打不通、接不畅,实在影响太大了,你要是真卖能优惠点不。”主要老方还是被几百万刀给吓到了。

  “困难我理解,我对国家的贡献还少么?”

  这下电话那头的老方有点脸红了,老脸通红,他有点以己度人了,问题是这个人反过来能度己啊。

  从四五年那一封电报开始,何雨柱做的事情都让他这个老地下汗颜。

  他叹了口气道:“柱子,以后这样的事我不会再找你了。”

  “方叔,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只是现在不同往日了,是啊,方叔我老了,可惜还没看到祖国足够强大。”

  “会有那么一点天的。”何雨柱肯定道。

  “也不知道我还能不能看到。”

  “会的。”何雨柱道。

  “行了,我这边你不用管,不过老赵那边可能会找你。”

  “也是这事?”

  “不全是吧,你也知道冀东那边等于是重建,什么都缺。”

  “知道了,只要他能要到政策,我这没问题。”何雨柱道。

  “你心里有数就行。”

  “明白!”

  “那就这样吧,挂了。”

  “嘟嘟嘟”

  果不其然,没两天,老赵的电话打了过来。

  “柱子!”

  “赵叔,你好!”

  “好,好,好着呢,你回四九城怎么不顺便来我这走一趟,一共才一百多公里。”老赵抱怨道。

  “我可不敢去。”何雨柱笑道。

  “怕我们激动人民吃了你啊!”老赵笑道。

  “那倒不是,我怕她们的热情我消受不起。”何雨柱道。

  “也是,现在还有人念着当年那支救援队呢。”老赵道。

  “赵叔,你找我不会就是叙旧吧,这可是国际长途啊!”

  “呵呵,这么久没见我还不能找你叙叙旧啊!”老赵笑道。

  “能,能,随时欢迎!”何雨柱道。

  “行了,既然你都问了,那我也不客气,你小子有没有兴趣来我们冀东投资啊?”老赵道。

  “你们应该是优先扶持的吧,还有我们的位置?”何雨柱道。

  “看你这话说的,随时来,随时欢迎!”老赵道。

  “赵叔,你什么时候退啊?”

  “你小子问这个干嘛,怕我把你们弄来,然后不管了啊?”老赵一听就知道什么意思。

  “是有这个担心。”

首节 上一节 414/6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