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第444节

  挂了电话,敲门声就响了。

  “谁啊!”

  “何总,我,小李!”李成儒道。

  “今天你们不去剧组了?”何雨鑫开门把他让了进来,问道。

  “不去了,我一个剧务,后期没我什么事,钟、关二位小姐今天也没什么事,她们不好意思问,让我来问问今个咱们干嘛去。”

  “呦,你这混得比我还熟啊。”

  “不敢,不敢,这不是昨天回来路上说起来的,她们怕你忙,我就说我来问。”

  “还真有个事,你知道哪里有好家具么?”

  “何总是要给那个大宅子置办家具?”

  “嗯。”

  “那一般的肯定不行,能配上那个宅子的必须是老物件。”

  “怎么,你懂?”

  “我不懂,不过有专门卖那种物件的地方,保真。”

  “还有这种地方?”

  “您没关注所以不清楚,各地都有‘文物商店’或‘文物公司’,咱么今个去看看?”

  “可以啊,也不知道那俩起来没,我打个电话。”

  “行,我去楼下车里候着。”李成儒自觉的出去了。

  何雨鑫打过电话,二女自从看过那个宅子后,对此也有兴趣,想知道能装点成什么样,就这么一拍即合。

  十五分钟后,几人就在酒店大堂碰面了。

  见了关之琳和钟楚红,何雨鑫还不忘调侃道:“你们倒是跟别人混熟了,直接问我都不好意思问了?”

  “我们那不是怕你抹不开面子么,我俩要直接问,耽误你办正事怎么办?”钟楚红道。

  “就是的!”关之琳附和。

  “得,这四九城的话你们都学会了。”

  “待久了,是会受影响的,这边的人都好有意思。”关之琳道。

  “怎么个有意思法?”

  “就是说话特有意思。”关之琳道。

  “她就是被人家夸多了。”钟楚红道。

  “才没有。”

  “怎么没有,关键是人家夸你你还不知道人家夸你,还是李同志解释了你才懂,要不你能学?”

  “红姐,你就不能”

  “不能,何总又不是外人,是吧何总?”

  这下给何雨鑫整不会了,绕来绕去把他绕进去。

  这时几人也走到了门口,李成儒看到他们按响了车喇叭,才解了何雨鑫和关之琳的尴尬,何雨鑫快步朝车走去,两女在后面小声的嘀嘀咕咕,还不时传来娇笑声。

  几人都上了车,李成儒挂挡踩油,吉普车加速,直奔西城区琉璃厂文化街而去。

第334章 文物商店起争端

  吉普车在琉璃厂文化街附近找了个地方停下。

  李成儒边解安全带边说:“何总,就这儿了。里面街窄,车进不去,咱们得走着。”

  几人下了车,走进这条闻名遐迩的文化街。

  街道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店铺,匾额楹联,墨香隐隐。

  关之琳和钟楚红好奇地打量着两侧店铺橱窗里陈列的瓷器、书画、文房四宝,感觉像是走进了另一个时空。

  “这里.和香江的摩罗街好像不太一样。”钟楚红小声对关之琳说。

  “红姐还逛过古玩街?我是一点都不懂的。”关之琳回应道,不过目光却被一家店门口博古架上的一对粉彩花瓶吸引。

  “没事逛着玩么,他们说能捡漏什么的,我也不懂。”

  “二位,捡漏那得是行家才成。”李承儒道。

  “李同志,你不能带何大哥买假的吧?”关之琳道。

  “那不能,咱们去的地方卖的可都是真货,前面就到了。”

  “那还差不多。”关之琳道。

  何雨鑫见到很多老外,于是问道:“成儒,这地方怎么这么多外国人?”

  “嗨,这不是国家提倡创汇么,这帮人就把外宾都往这边带,还别说老外也喜欢咱老祖宗的玩意儿。”

  “哦!”何雨鑫意味莫名的来了一句,脸色却不怎么好看,他老哥可是跟他讲过小日子抢国宝的事。

  还有老太太也提过,八国联军搜刮宝贝。

  李成儒熟门熟路地引着他们走进一家门脸颇大的“文物商店”。

  店内光线明亮,玻璃柜台里整齐陈列着各类瓷器、玉器、铜器,墙上挂着书画,多宝阁上则摆放着一些较大件的器物。

  一名穿着中山装的中年店员迎了上来。

  “同志,想看点什么?”店员态度客气,但带着几分审视。

  这年头,能进来逛的,尤其是带着女伴、气度不凡的年轻人,多半有点来头。

  何雨鑫点点头:“看看家具,老家具。另外,瓷器、书画也看看。”

  “家具在后院和旁边的库房,需要的话我带您去看看。瓷器和书画在这边,请随意看。”店员说着,目光在何雨鑫身后的李成儒和两位打扮时髦的女士身上扫过,心里大致有了数。

  何雨鑫先看瓷器,香江家里也有,因为姥爷喜欢,他大哥就弄了一些回去,家里还有一些书,上学的时候他也看过。

  看真假有点难,可是辨别是什么时代的他还是能看出点门道的。

  很快,一对清中期的青花缠枝莲纹赏瓶和一套清晚期的粉彩八仙人物盖碗吸引了他的注意。

  店员小心地拿出来给他上手看。

  “这瓶子品相不错,画工也细。”何雨鑫上手看了看。

  “同志您好眼光,这是今年刚收回来的,一对难得完整。”店员介绍道。

  “什么价?”

  店员道:“这一对,外汇券八百。”

  何雨鑫心里换算了一下,差不多两千多港币,价格还算公道。

  他又指了指那套盖碗:“这个呢?”

  “这套粉彩八仙,画得精细,一套八只带盖,外汇券五百。”

  “还有没有更好的?”何雨鑫没立刻决定。

  “有,先生是喜欢大物件,还是小物件?”

  “都可以,我最近买了套宅子,家里缺物件。”何雨鑫道。

  “敢问先生多大的宅子,没有别的意思,我好看着给您推荐。”

  “三进的宅子。”

  “嘶”店员倒抽一口凉气,这连房子带装修就得十多万,再加上要用老物件添置,这花费奔二十万去了,这可是大金主啊。

  “您稍等,我去给您拿。”

  “怎么你们店里的好东西,还都藏着掖着啊!”

  “那倒不是,东西比较多,这稍微好点的,它也怕磕碰不是,只有客人提了要求我们才把宝贝从后面请出来。”

  “这说法倒是有点意思,那就多请几件宝贝出来,让我们开开眼吧,钱不是问题。”

  “好嘞!”店员立刻招呼人去后面拿东西。

  何雨鑫则是溜达到了书画区。

  一幅晚清小名家的山水立轴和一幅民国时期书法家的行书对联让他有些意动,问了价,分别是外汇券三百和二百。

  “何大哥,你还会鉴别古玩?”关之琳道。

  “懂一点点皮毛,不然我们就去淘换了,而不是来国营商店了。”何雨鑫笑道。

  “哦,能不能帮我们选选女孩子用的?”钟楚红道。

  “可以啊,你们喜欢什么?玉器、金器、还是珠宝?”

  “都可以吧,我们不大懂,不过要漂亮哦!”钟楚红道。

  “行,咱们就去看看。”说着几人移步至珠宝玉器柜台。

  玻璃柜台内绒布上陈列着各式首饰,以玉器、金银器和一些镶嵌类为主,在柔和的灯光下泛着各种光泽。

  “两位小姐可以看看这边的翡翠镯子,还有这些点翠簪子,都是有年头的好东西。”这边是个女店员,她从柜台下取出一个更精致的托盘,上面铺着深色丝绒。

  一对冰种阳绿的翡翠耳坠,通透如水;一支金丝嵌宝蝴蝶簪,翅膀上的薄翠几乎透明,颤巍巍的极其精巧;还有一只羊脂白玉的手镯,油润细腻,毫无瑕疵。

  关之琳和钟楚红的眼睛立刻被吸引住了,低声惊叹着。

  “这支簪子……”钟楚红指着那支点翠蝴蝶簪。

  “小姐好眼光,这是清晚期的,外汇券三百。”店员小心地拿起簪子递给她看。

  关之琳则对那对翡翠耳坠爱不释手:“这个呢?”

  “老坑的料子,水头足,颜色正。一对四百外汇劵。”

  “何大哥你觉得呢?”关之琳在自己耳朵边上比了比。

  何雨鑫一愣神,东西还得人配啊,笑道:“好看,喜欢就买了。”

  “我再看看!”关之琳被何雨鑫直勾勾的目光看的有些害羞,把东西放了回去。

  然后二女就叽叽喳喳的让店员拿出各种款式的来看。

  这时刚刚那个中年人走了过来,“这位先生,宝贝请出来了,还请移步。”

  “好!”何雨鑫应道,转头对二女道:“你们先看,一会我买单。”

  “不用,何大哥,这点钱我们还是有的。”钟楚红道。

  “今天我买单,反正我也要花一笔。”何雨柱笑道,然后他扭头对珠宝玉器这边的店员道:“这两位小姐选好的你等会给包好,等我一起买单。”

  “好的,先生。”女店员哪能不懂这点弯弯绕啊。

  中年和伙计出来,还捧着几个锦盒和一件用软布包裹的器物,动作都是小心翼翼的。

  自然吸引了店里其他客人的注意。

首节 上一节 444/6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