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第517节

  这里是另外一个世界。

  与影视圈的喧嚣不同,交易中心里弥漫着一种克制的紧张。

  巨大的投屏占据整面墙壁,上面跳动着全球主要市场的汇率和指数。

  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压低声音的指令交汇成独特的背景音。

  何耀祖被引到一处可以纵览全局又能避开主要交易流的位置。

  他看到母亲站在弧形玻璃幕墙前,正与钱豪正低声交谈。

  她穿着利落的套装,眼神专注地盯着屏幕,偶尔抬手示意,钱豪正便迅速通过电话下达指令,很像战场上指挥若定的大将军。

  此时,屏幕一角显示的美刀/日元汇率,已经突破了150:1的关键点位,并且仍在缓慢下探。

  “开始平仓,分批进行,注意市场流动性。”小满的声音清晰而冷静。

  指令迅速传达至各个交易台。交易员们手指翻飞,敲入指令。

  屏幕上,代表黄河集团仓位的数字开始滚动减少。

  何耀祖屏息凝神。

  他虽然学过金融知识,但亲眼目睹如此规模的资金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流动,还是感到震撼。

  他看到汇率曲线因黄河的抛盘而出现微小波动,但很快又被更大的市场力量淹没。

  整个过程像一场静默的战役,没有硝烟,却关乎巨额财富的转移。

  “第二批次,继续。”小满的声音再次响起。

  随着平仓操作的推进,财务总监伍妍妍在一旁的电脑上实时核算着盈亏。

  她的脸上渐渐露出难以抑制的兴奋。

  经过几天的博弈,当汇率触及140:1附近时,最后的空头头寸被顺利平掉。

  交易室内响起一阵轻微的、如释重负的吐气声。

  钱豪正快步走到小满和何耀祖面前,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乔总,何少,所有头寸平仓完毕。初步核算,本轮操作,扣除资金成本和各项费用,净收益超过300亿美刀。”

  “300亿!”何耀祖感觉心脏猛地一跳。

  他知道家里生意做得大,但如此庞大的数字以这种方式呈现,还是超

  出了他的想象。

  他看向母亲,小满只是微微颔首,脸上并无太多波澜。

  “资金撤出来了没?”小满问。

  “正在分批转入指定账户,预计72小时内全部到位。”伍妍妍答道。

  小满转过身,目光扫过交易大厅,最后落在何耀祖身上,看到他脸上难以掩饰的震撼,微微一笑,对钱豪正说:“准备下一阶段,董事长指令,资金到位后,立即着手建立美股头寸,重点关注科技、金融板块。具体标的和比例按计划书执行。”

  “明白!”钱豪正精神一振,立刻转身去布置。

  小满走到何耀祖身边,低声道:“看到了?这就是资本的战场。你父亲判断,日元升值对某国出口打击沉重,资金会寻求新的洼地,美股就是下一个目标。我们只是顺势而为。”

  何耀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妈,这太,太刺激了。”

  小满拍拍他的胳膊:“这次动作比较大,我们准备了两年时间,你只是看到了最后一幕,走吧,去跟你父亲汇报。你也该多了解这些了,未来的担子不轻。”

  何耀祖跟着母亲走出交易中心,回头望了一眼那依然忙碌的景象。

  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了家族深不可测的能量,以及背后运筹帷幄的父亲和指挥若定的母亲所带来的冲击。

  一种新的压力,伴随着前所未有的视野,在他心中悄然生根。

  而此时的美股市场确实如何雨柱所知道的那样,在大量国际游资涌入后,开启了一轮强劲的上涨,黄河在北美的团队已经多次要求增加资金投入,都被何雨柱压着没给。

  不是不想给,是没那么多的,之前都压在外汇期货上了。

  黄河不光是资金要过去,人也过去了一批,钱豪正带队,何耀祖本来也想跟着去的,何雨柱没让,那边的情况太复杂了,并不安全。

  “你就在香江跟你妈一起,就足够你学的了,去了那边并不能影响什么。”

  “知道了,爸。”

  同时何雨柱也通知了白毅峰,让北美的安保公司抽调人手负责金融团队的安全。

  “老白,你这次务必要保证金融团队的安全,不能有任何闪失。”

  “明白老板,香江这边一个‘狼牙’小队跟过去了,那边我也会尽可能的抽调人。”

  “好,你要保持随时关注。”

  “是。”

  北美,白毅峰直接抽了安保公司百分之六十的人手过去,剩下的抽不走是因为AMD那边也需要人,还有一些接了的业务没法推。

  黄河集团庞大的资金流入,即便再如何分散和伪装,也难以完全避开华尔街敏锐的嗅觉。

  市场很快察觉到这股来自未知财团的强大买盘力量。

  “有人在大举建仓,方向明确,主要是科技和金融。”高盛的交易部门首先发出提示。

  “查清楚来源了吗?是中东石油美元,还是日本回流的资金?”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在电话会议中急切地询问。

  “不像。操作风格有些陌生,但又带着老练的节奏感。账户追踪显示部分来自开曼、维京群岛,但最终源头不确定”

  “又是不确定,那就去查,是不是跟日元外汇市场的赢家是同一个势力。”有人立刻联想到了不久前在日元外汇市场上兴风作浪,最终全身而退的势力。

  “是。”

  “用尽一切办法查清楚,他们刚刚打完一场大仗,这次带着充足的弹药来了。”

  “明白。”

  市场的猜测归猜测,可是该跟风的还是会跟风,毕竟有利可图啊。

  一部分投机资金开始尾随黄河的买入轨迹,推高了目标股票的价格。

  也有保守的基金认为市场已处高位,选择趁机获利了结,与黄河的买盘形成交换。

  多空博弈在无形中加剧,市场波动性明显提升。

  黄河的交易员们不断接到指令,微调着买入的价格和数量,既要完成建仓目标,又要控制成本。

  “乔总,跟风盘不少,成本比预估提高了百分之三。”钱豪正越洋电话汇报,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

  电话那头,小满道:“预料之中,按原计划执行,不必计较细微价差,重要的是仓位,时间站在我们这边。”

  “明白。”

  与此同时,何耀祖也被安排了具体的工作,操盘某一只科技股。

  小满直接给他安排了一个师父,其实那是小满的徒弟。

  同时,何耀祖也开始深入学习集团的资金调度和风险管理。

  他每日看着北美团队传回的交易记录和市场分析,亲眼目睹数字背后惊心动魄的博弈。

  他逐渐明白,父亲和母亲所做的并非简单的投机,而是基于对全球经济格局深刻理解的战略布局。

  “妈,这么多资金押注美股,如果,如果判断失误呢?”在了解了意图后,某天,何耀祖终于忍不住问出心中的忧虑。

  小满放下手中的报表,看着儿子:“你父亲从不打无把握之仗。他看到的,比大多数人更远。我们要做的,是信任和执行。即使真有万一,黄河也输得起。但更重要的是,从每一次操作中学会自己判断,毕竟你父亲只管大方向,细节他可不管。”

  何耀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时间流逝,美股在资金推动下继续攀高,道琼斯指数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市场弥漫着乐观的情绪,仿佛永无尽头。

  黄河的持仓获得了巨额的浮动盈利。

  1987年10月11日,星期日,何雨柱亲自与钱豪正通了一次电话。

  “豪正,记住,周一开盘就开始平仓。”

  “老板,现在涨势这么好?我们.”

  “不要你以为,过后你就知道了,平仓,不要犹豫,不要幻想着赚完最后一个铜板,我们的目标已经达成,执行命令!”

  “是,老板!保证完成任务!”

  十月十二日,星期一。

  北美交易中心内,开盘铃声如同发令枪。

  黄河的交易席位率先涌出巨额卖单,目标直指那些涨幅巨大的科技和金融股。

  起初,市场并未立刻反应过来,仍有买盘试图承接。

  但黄河的抛售如同打开了泄洪闸。

  “IBM,五千手卖单!”

  “摩根士丹利,八千手!”

  指令声在黄河北美金融公司的内此起彼伏。

  钱豪正紧盯着屏幕,脸色严肃,一丝不苟地执行着何雨柱的命令。

  很快,其他大型机构察觉到了异样。

  “又是他们!他们在撤退!”高盛的交易员惊呼。

  “为什么?没有任何利空消息!”

  疑虑如同病毒般蔓延。

  前期跟风涌入的资金开始恐慌,争先恐后地加入抛售行列,试图锁定利润或减少损失。

  卖压呈几何级数增长,指数掉头向下,跌幅迅速扩大。

  道琼斯指数、标普500的曲线图上,拉出了一条陡峭的下行线。

  电话铃声、惊呼声、急促的指令声混杂在一起,交易大厅乱成一团。

  红色的数字不断闪烁,宣告着资产的急剧缩水。

  “钱总,恐慌盘出来了!流动性正在枯竭!”手下向钱豪正汇报。

  “按计划,继续平仓,不要理会价格。”钱豪正努力稳了稳心神,下达指令,这时候一个犹豫有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是。”

  而在香江的何耀祖看着屏幕上那条几乎垂直向下的曲线,手心全是汗。

  他是今天一早才知道黄河要做什么动作的,亲眼目睹了命令下达后的后果,也看到了资本市场的残酷,前一天还炙手可热的资产,转眼间就成了无人问津的烫手山芋。

  黄河的抛售持续了整整一天,由于行动够快,大部分仓位都在相对高位得以平仓。

  当市场彻底陷入恐慌性抛售时,黄河的账户上已基本上已经全部变成了现金,一点点仓位都没留。

  做完这一切的北美金融团队,全都瘫软在自己的座椅之上,太,太,太刺激了,每只股只要慢一步,损失都是他们一辈子赚不回来的。

  收盘时,北美各大股指均创下历史单日最大跌幅之一,远超之前任何一次回调。

  交易所内一片狼藉,纸片飞扬(当时仍部分使用交易单),交易员们面色灰败。

  后续几天,市场持续大幅下跌,出人意料的是,周五又出现了强劲反弹,收复了部分失地,让许多人以为只是虚惊一场,都是那股该死的游资搞出来的。

  然而,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

首节 上一节 517/6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