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第521节

  “商量?这是任务!”

  “不是吧,大哥。”何雨鑫道。

  “什么不是,你打算让一个丫头以后跟你一样忙死去?”

  “那怎么可能。”何雨鑫道。

  “那你就抓紧,你又不需要遵守那边的政策。”

  “好。”何雨鑫道。

  花城饲料厂的成功投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优质的饲料配方加上军企的高效管理,产品迅速打开市场,供不应求,为后勤部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厂区里机器轰鸣,卡车排着长队等待装货,一派繁忙景象。

  许大茂和赵首长都松了口气,这第一步算是迈稳了。

  然而,效益的红火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随着产量不断提升,饲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以及原料加工时的粉尘和异味,开始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起初只是附近村民偶尔抱怨几句,但到了夏天,气味随着南风扩散,加上废水处理能力接近饱和,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先是厂区下游的河水变得有些浑浊,接着是靠近厂区的几户村民反映井水有异味。

  最后,联名投诉信被送到了市和区两级政府的办公桌上。

  这天,许大茂正和赵首长谈后面可能做的项目,接到了饲料厂厂长的紧急电话。

  “许总,不好了!市里环保局和区里的人都来了,说接到群众举报,要对我们厂进行环保检查!说我们的排污可能不达标!”

  许大茂心里一沉,他知道有问题,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么。

  建厂之初,虽然配套了环保设施,但当时更侧重于尽快投产见效,对于长期可能存在的环境隐患,确实预估不足。

  “稳住,配合检查,如实汇报情况。我马上向跟赵首长汇报,然后过去。”

  赵首长得知消息后,也很重视。

  毕竟军企更要注重形象和与地方的关系。

  这个事他压不住也上报了,上面指示:正视问题,积极整改,妥善处理。

  当许大茂赶到饲料厂时,检查已近尾声。

  环保局的工作人员脸色严肃,正在记录数据。

  “王工,情况怎么样?”许大茂问调查方带队的技术人员。

  王工程师推了推眼镜,指着排污口和附近的沟渠:“许总,情况不太乐观。你们厂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指标都超出了排放标准。主要是废水处理工艺跟不上现在的产量。另外,气味问题也比较突出,附近村民反映很大。”

  “我们需要怎么做?”许大茂直接问道。

  “限期整改。要么减产到达标排放,要么立即升级环保设施。在问题解决前,可能会面临罚款,甚至,如果群众反应持续强烈,不排除要求停产整顿的可能。”

  “停产?”边上的厂长一听急了,“现在订单这么多,停产损失太大了!”

  许大茂摆摆手,制止了厂长。

  他明白,在环境保护这个大原则面前,经济效益必须让步。

  更何况,这关系到部队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送走检查人员后,许大茂立刻召集厂里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开会。

  “问题大家都清楚了,抱怨和叫苦没用,现在要想办法解决。”许大茂环视众人,“两条腿走路。第一,联系设备供应商,看看有没有更高效、处理量更大的废水处理方案,越快越好。第二,我亲自去跟周边村民沟通,听取意见,该赔偿的赔偿,该道歉的道歉,争取理解和支持。”

  会后,许大茂给何雨柱打了个电话。

  他知道何雨柱见识广,或许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柱子哥,饲料厂这边遇到点麻烦.”许大茂把情况说了一遍。

  “大茂,这事迟早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个道理以后会越来越凸显。环保投入,是必须付出的成本,躲不掉。”

  “我知道,现在就是想找个又快又好的解决方案。停产损失太大,也影响部队和我们黄河的声誉。”

  “这样,我让北美那边的人帮忙找找,那边的环保技术和设备供应商比较多,看有没有成熟的方案可以快速引进。另外,你要跟部队那边说,处理群众关系时,姿态可以放低些,主动提出帮他们修缮水利、或者支持点地方建设,比单纯赔钱效果可能更好。”

  “好的,哥。”

  “这也算是个教训,以后上新项目,涉及到环保的必须有相应的处理办法,不然你就等着人家追着屁股后面找麻烦吧。”

  “我知道。”

  “你知道什么,这里面还有另外一层你知道是什么?”

  “什么?”许大茂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利益,有人眼红了,懂不懂?”

  “这,我还真没朝这方面想。”

  “你自己慢慢悟去吧。”

  “哦!”

  挂了电话,何雨柱给北美的东大那边去了个电话,让他们去寻找相应的设备和处理方案。

  也给小日子那边黄河的人布置了任务,接着就是等消息了。

  许大茂这边则是带着厂领导,让村干部陪同,挨家挨户走访受影响的村民,诚恳道歉,听取诉求,并承诺会尽快彻底解决问题,还提出了帮助村里修缮道路和补偿的意向。

  果然这两条一提出来就有了效果,本来冷淡的村民直接变得很热情,甚至有村民提出能不能让饲料厂在他们村招工。

  许大茂才觉悟到,这才是事情的根本,这才是那些村民的最终诉求。

  不过这事他可做不了主,因为工厂招的都是家属还有转业退伍安置的人员,本来就饱和了除非扩建。

  他找到了赵首长,赵首长那边也是焦头烂额的,地方上可没那么容易对付,人家巴不得厂子关停,然后由地方接手。

  “许总,你还是帮我解决解决我的问题吧,村民那头,赔钱可以,招工不行,我们还有很多人没饭碗呢。”

  “赵首长,设备和技术已经在问了,没那么快。”

  “那怎么办?”

  “就不能让上面协调协调。”

  “协调了啊,人家咬死了。”

  “在我看来根还在这个招工上面,村民如果不闹了,问题就解决了。”

  “那还能把现在的工人辞了,让给他们?”

  “那怎么办。”

  ‘许总啊,这个忙还是要你帮才行。’赵首长双手握住许大茂的手,许大茂汗毛都竖起来了。

  “我?我怎么帮?”

  “你们黄河那么多厂子,还有建筑工地,难道不需要人?”赵首长道。

  许大茂一听原来打这个主意,想了想道:“我们很多都是技术工种,那些没有上过学的根本学不会啊。”

  “那工地呢?”赵首长道。

  “这个其实你们就能解决啊,你们让工兵团带带他们,让他们自己搞个施工队什么的不行么?”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只是这样前期肯定是没活干的,这个工资?”赵首长道。

  “工地总有小工吧,花城和申城我们还有几个住宅项目要开工,你们有没有兴趣?”

  “有,有,太有了。”赵首长激动道。

  “那就这样吧,村里你们去谈,还是我去?”

  “你带着工兵团的人去谈吧,他们那水平估计谈不下来。”赵首长道。

  “好吧。”

第378章 稀土之争

  饲料厂的问题,最终按照许大茂的思路得到了解决。

  能够解决就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工兵团的团长也鸡贼,大卡车直接去了十辆,车篷布遮的严严实实,然后上面呼呼啦啦下来两个连,虽然没配枪,可是威慑力在那呢不是。

  下面不闹了,引进环保设备和技术的有了缓冲期,其实还是后勤这边舍不得花这笔钱,价格都快赶上饲料厂的一整套设备了。

  对此许大茂也多了句嘴,劝了劝。

  “赵首长,这设备可不光饲料厂用,我们下一步的化肥厂也要用啊,那个污染可比饲料厂严重的多,还有周边其他工厂也需要处理污水之类的吧,让他们花钱呗。”

  “就你说得好听,那些企业你见到哪个被闹过?”

  “诶,这不是没办法的事吗,你放心这个东西以后肯定会有用的。”

  “我们开会研究研究。”

  “好吧。”

  到了十月份,许大茂给何雨柱汇报了另一件事,花城建成了国内首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

  “大哥大?”何雨柱道。

  “咦,这名字个你也知道啊。”

  “香江广告满天飞,阿浪他们还给我送来一个,我能不知道,他们准备什么时候联网发售?”何雨柱道。

  “应该是下个月吧,具体还没有公布。”

  “让他们发吧。”何雨柱道。

  “哥,咱们不动一动?”

  “急什么,你有空把BP机的渠道再拓展拓展。”何雨柱道。

  “难啊,邮电跟我们卯上了。”

  “要是我们换个牌子呢?”何雨柱道。

  “这个.我没试过。”

  “这样,挂个欧洲公司的牌子,重新在国内注册,再去谈,你也别去了,另外找人去。”何雨柱道。

  “行,那是不是顺便把移动电话也挂过去?我怕.”

  “嗯,我就是这么想的,还有没有别的事?”何雨柱道。

  “还真有,我们电子厂现在不少部件都需要稀土成品,小日子卖得挺贵,国内没有,我咨询了一下阿胜那边,他们也都是从小日子拿的货,哥你知道不小日子根本不产稀土,他们都是从国内拿的货,加工后一百倍利润,一百倍啊!”许大茂最后那一百倍简直就是痛心疾首的喊出来的。

  “稀土,我倒是把这个忘了,这个事,让我想想怎么处理,你们暂时先买小日子的吧,还有你不是眼馋人家赚钱吧?”

  “能不眼馋么,一百倍利润,杀人放火都赶不上这个吧。”许大茂道。

  “行了,先别眼馋了,把手头的事情做好,对了电子厂还能扩不?”何雨柱道。

  “能啊,边上地多得是,特区巴不得我们扩大呢,问题是做什么啊?”

  “显示器,香江实验室这边显像管技术现在已经有了突破,需要个地方量产。”何雨柱道。

首节 上一节 521/6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